第861章 画饼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至于,将李泰放出来,这分明就是画饼,给李泰一点希望罢了。


    李泰跪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李恪带着秦菲儿,以及苏菲和苏亚三女离去。


    然后,李泰又眼睁睁地看着,这一百五十多个美人离去。


    好后悔啊,这么多的美人,竟然只宠幸了一半。


    早知如此,真该一天一个,不至于在一些狐媚的女人身上浪费了太多天的时间。


    很快,天佛冷宫中,只剩下李泰,以及刚才抬案几和酒菜的几个太监了。


    李泰也站起身来,微微叹了口气,落寞地来到案几跟前,拿起筷子,端起酒杯,开始大吃大喝。


    出了天佛冷宫之后,李恪笑着问秦菲儿:“菲儿,你怎么来天佛冷宫了?”


    秦菲儿道:“臣妾听说,李泰得到的那些女人中,有几个是臣妾的旧识。”


    “臣妾昨天听陛下说过,准备给李泰留一个女人侍奉左右。”


    “所以,臣妾担心陛下会将她们几个中的一个留下来,所以这才匆忙前来。”


    李恪点了点头,转首望向郑青凰,问道:“你之所以敢第一个开口求朕,是不是看到皇后来了?”


    郑青凰微微红着脸,点了点头:“陛下英明,若非如此,青凰乃是罪臣之女,自然是不敢开口奢求的。”


    “你父是你父,你是你,朕已经赦你之罪,以后你就是自由之身了。”


    秦菲儿说道:“陛下,郑家一个男人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群女人,陛下让她们如何立家?”


    “刚才,臣妾跟青凰妹妹聊了聊,她还是处子之身,并未被李泰所得。”


    “故而,臣妾斗胆,请陛下将青凰妹妹留下,早晚侍奉陛下。”


    早


    李恪向俏脸通红的郑青凰问道:“青凰姑娘,你的意思呢?”


    郑青凰立即跪在地上,低着头:“青凰愿意……愿意侍奉陛下。”


    李恪将郑青凰扶起来,点头道:“行,你就留在朕身边吧。”


    接下来,李恪暂时留在了天佛,毕竟这个时候是春天,天佛的气候和景色还是很不错的。


    北洲国。


    末时克城。


    却笼罩了一层愁云。


    余威的人,历尽千辛万苦,冲破层层阻碍,终于探查到了天佛的真正情况。


    北洲国王宫。


    碧莲头戴王冠,端坐在王位上,听着余威的汇报。


    碧莲跟威尔逊王不同。


    威逊王最大的毛病,就是任人唯亲,除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之外,对外人并不怎么信任。


    而碧莲则不同。


    或许是因为父兄都不在了,身边没有亲人可用。


    于是,碧莲在威逊王的老部下,以及北洲国的贵族中,提拔重用的一批人才。


    而且,当碧莲发现余威非常有才,更是将他也加以重用,更是最为重用的一个。


    余威被碧莲封为北洲国的三相。


    北洲国的官制,跟西洲有点相同,但又略作改革。


    首相是最高的官位,但因为权力太大,被碧莲分为首相、次相和三相。


    碧莲的这个改革模式,就跟后世大明王朝的内阁制度很像了,只是大明叫首辅、次辅什么的。


    听完了余威的汇报之后,碧莲脸色深沉,一脸的担忧。


    天下四洲,只剩下北洲,其余三洲皆在李恪的统治之下。


    北洲国虽然实力不俗,但若想以一洲之力跟李恪的三洲相抗衡,无疑是败多胜少的局面。


    自从继位以来,碧莲就开始广泛招揽人才,对热兵器进行改进。


    碧莲深深知道,北洲国若想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唯一的制胜之法,就是改进热兵器。


    这算时间以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各种改良版的火枪啊,小炮啊,大炮啊,投弹的什么的,出现不少,大大增强了北洲军的战斗力。


    同时,碧莲也加紧加快北洲军的训练。


    在财政方面,碧莲提倡节俭,从她做起,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军备之用。


    在政务方面,碧莲没有对北洲国贵族一网打尽,而是约束他们对百姓们的压榨。


    碧莲一直宣传的口号是,北洲国若不能上下一心,齐力抗击唐国,必然会灭亡。


    这样的口号,对北洲国的上下一心还是很有帮助的。


    没用多长的时间,北洲国基本上就形成了铁板一块。


    良久,碧莲微微一叹,问道:“余大人,你觉得,以我北洲国现在的情况,若是与大唐全力一战,能有几分胜算?”


    余威拱手道:“启禀女王陛下,老臣不敢妄言。”


    若余威真的信口开河,说北洲国必胜之类的话,碧莲绝对会看不起余威,也会对他渐渐疏远。


    但余威的话也是碧莲心中所想,她只能是微微一叹,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


    余威见状,说道:“启禀女王陛下,老臣倒是有一个缓解之法,可暂缓唐军对我北洲国的进攻,使得我北洲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发展。”


    “哦?”


    碧莲顿时就感兴趣了,立即问道。


    “余大人有何妙策,可速速讲来。”


    余威微微一叹,轻轻摇头:“其实,也不是什么妙策,而是一条拙计。”


    “老臣的这条拙计,就是填海。”


    填海?


    余威的这个办法,倒是让碧莲眼前一亮,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余威接着解释道:“启禀女王陛下,唐军之利,在于海战。”


    “我北洲国虽然在女王陛下的带领下,励精图治,热兵器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飞升。”


    “然后,北洲国的海军落后于大唐太多,非段时间可以赶超。”


    “故而,我军若与之海战,只怕是败多胜少。”


    “既然如此,我军当尽量免于与之海战。”


    “我北洲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但向北多有冰山和浮冰,不利于船行。”


    “只有北洲国的南海岸线,海面兵少,对战舰并无任何影响。”


    “因此,若我军在向南海岸线投掷大量石块,将海底垫高,如此则可让唐军的军舰无法靠近我北洲国大陆。”


    余威又微微一叹:“这个办法虽然笨了点,但也不失为一条能阻拦唐军,从海路进攻我北洲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