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不愿留下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若无李泰的默许,关北如何能杀得了奴婢的父亲。”
“奴婢的父亲一力劝谏他弃暗投明,但他心中不想。”
“关北乃是陛下的人,虽然在李泰身边,却一心为陛下谋划。”
李恪顿时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起来,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杀死你父的真正凶手,应该是朕才对。”
女孩摇了摇头:“并非如此。”
“陛下起兵,乃是为百姓,乃是为天下一统,此乃是有利于千秋万代之事。”
“莫非是奴婢之父,便是死上千万人,此事依然是千秋功德。”
“奴婢之父也是世家门阀,更是为李泰多次出谋划策,是陛下一统天下的阻挠。”
“敌我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若成我便是寇,我若成你便是寇,并无仇恨可见,只有立场不同。”
“我父便是被陛下亲手杀死,奴婢也不会对陛下生出丝毫仇恨之心,只怪我父遇主不淑,时运不济。”
李恪更加好奇了。
“那你为何会恨李泰呢?”
“陛下与奴婢之父为敌,乃是为天下百姓,乃是为千秋一统,乃是为后世万年之和平。”
“而李泰杀死奴婢之父,乃是为一己私利,只为自己依然掌控天佛。”
“因此,奴婢宁死也不愿留在天佛冷宫,服侍此人,还请陛下应允。”
一席话,说得李泰面红耳赤,几乎站不住,想要挖一道地缝钻进去。
虽然李泰快恨死这个女孩了,但在李恪跟前,他哪里敢有丝毫的放肆,只能垂手低头而立,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青。
这时,秦菲儿走上来,握着女孩的手,微微一笑:“青凰妹妹,本宫替陛下答应了。”
秦菲儿出头,李恪并无丝毫不快,反而笑着问道:“怎么,菲儿,你跟她早就认识?”
秦菲儿笑着说道:“当初,臣妾随着父亲去郑家赴宴,曾经见过青凰妹妹几次。”
“只不过,当时青凰妹妹不过才七八岁大,不想现在已经亭亭玉立,是大姑娘了。”
李恪点了点头:“是啊,时光如白驹过隙。”
“既然你跟郑青凰是老相识,朕就应允她所请,不用留在天佛冷宫。”
“另外,奴婢之身,朕也替你除了,以后你就是自由人了。”
郑青凰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所得,不由大喜,立即向李恪磕头:“青凰多谢陛下厚爱。”
郑青凰,是郑义的爱女,又跟秦菲儿是旧识,所以她敢这样开口,所以她能获得李恪的恩准,还摆脱了奴婢之身。
不过,从这件事情上,大家也都看出来,李恪确实是仁德之君,跟李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于是,郑青凰获得李恪的恩准之后,更多的女人跪了下来。
“奴婢也不愿留在天佛冷宫,请陛下恩准。”
“奴婢恳求陛下,莫要将奴婢留在天佛冷宫。”
“奴婢对李泰恨比天高,还请陛下怜悯。”
“奴婢一家尽皆被李泰所杀,奴婢宁死不愿侍奉此人。”
……
一会儿功夫,场中就跪下来一大片,密密麻麻的。
李泰看得是目瞪口呆,他第一次有了罪恶滔天的感觉,自己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这些女人,先先后后,几乎全都跪下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场中一百五十多个美人,只有四个人是站着的,其余都跪下来了。
李泰见了,不由微微一叹,暗想,总算还有几个,能留下一个就行,以后基本上不会太寂寞了。
这四个美女,是北洲王威逊送给李泰的。
倒也不是这四个北洲国美女都得留下,实在是因为她们对东洲语言实在是不怎么精通,并没有听明白刚才的那些对话,自然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这四个女人也不傻。
大家都跪下来了,她们若是一直站着,铁定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这四个北洲国女人也立即就跪了下来,但却没有开口。
李泰顿时傻了眼,特么的,一百五十多个美女啊,全都不想留下来,老子招谁惹谁了。
老子是杀了你们的家人,把你们弄进宫来的,但老子待你们也不薄吧。
关键时候,老子在天佛冷宫没人陪,你们一个个竟然全都当缩头乌龟,全都是没良心的混蛋。
但是,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李泰不敢开口了。
李恪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这些女人,转过头来,望向李泰,微微一叹。m“老三啊,看到了吧,这事朕很难办啊。”
“……”
李泰也是一阵无语,简直是想哭。
特么的,若真是让他自己生活在天佛冷宫,时间久了之后估计真的会疯掉。
李泰只得跪下来:“罪人……罪人知罪了。”
“还请陛下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莫要……莫要让罪人在天佛冷宫太过寂寞。”
兄弟一场?
李泰冷笑一声,淡淡问道:“老三,朕问你。”
“你囚禁父皇之时,可曾想过父子之情?”
“若朕落在你手中,你会不会念及兄弟之情?”
“老三啊,人在做,天在看啊。”
“按照你的罪过,朕杀了你都是应该。”
“但朕确实念及兄弟之情,只是将你囚禁在天佛冷宫,留你的性命。”
“朕又念及兄弟之情,准备留一个女人服侍你,解你寂寞。”
“可是,刚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是她们个个都不想留下,难道你还想让朕为了你,毁了朕一手推出的仁政之策么?”
李泰一阵哑口无言,脑袋耷拉下来。
李恪看了,冷笑一声:“老三啊,既然错事已经办下,那就只能尽量去恕罪吧。”
“或许,在天佛冷宫面壁思过,对你的心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等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你真的改变了心性,朕自然会将你放出来。”
说罢,李恪不再理会李泰,转身离开。
李泰跪在地上,哭丧着脸。
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真的改变了心性?
呵呵……
这是完全的主观决定因素,而决定这两个因素的人,不是李泰,只会是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