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下月初行动
作品:《嫡女风华》 见柳庭轩露出疑惑的神色,她继续解释道:“官府发布征兵令,禁军率先响应。府兵之所以愿意当差,全因官府赏赐了田产,还免除赋税。现在权贵们霸占田产的破事层出不穷,府兵无地难以为生。官府不断下发征兵文书,府兵逃散......我们何不设法将他们接引过来?”
柳庭轩眼前一亮,随即压低声音道:“大姑娘的意思是......”
秦望溪点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没错,我们可以劫持一支刚招募的军队。朝廷征兵,通常是派武官携带征兵令前往地方招募。我们可以设法截获征兵令,将新兵带回自己的地盘。”
柳庭轩心中一惊,没想到大姑娘竟有如此大胆的想法。他试探着问:“大姑娘,小的正有此意,想劫个征兵令,领着兵马回自家势力范围。”
秦望溪停下脚步,侧头看向柳庭轩,眼中带着几分玩味:“柳庭轩,你胆子不小啊!”
柳庭轩见秦望溪神色,便知她已经同意了这个计划。他心中暗想,大姑娘的胆量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秦望溪继续问道:“玄州因为练兵剿匪,所以没有征兵。但从别处劫来新兵,要如何悄无声息地带回来?沿途的补给怎么解决?新兵入山后,又该如何将他们控制在山中?这些你都想过吗?”
柳庭轩点头道:“属下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首先,我们需要提前在沿途设置补给点,伪装成普通商队。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山中地形,设置关卡,控制新兵的行动。这一切还得靠小姐遣人相助。”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知道柳庭轩向来谨慎周到。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若能成功,将为秦家卫注入新的血液。
“说说你的具体计划。”秦望溪找了块平整的岩石坐下,示意柳庭轩继续。
柳庭轩从怀中取出一张粗糙的地图,铺在地上:“属下打探到,下月初会有一支征兵队伍从这里经过。我们可以在这处山谷设伏......”
随着柳庭轩的讲解,一个周密的计划逐渐展开。秦望溪时而点头,时而提出建议。冯青松站在一旁,默默记下每一个细节。
夕阳西下,山谷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秦望溪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正在训练的将士们。远处,新兵们整齐的脚步声传来,与山风交织成一曲铿锵有力的乐章。
“大姑娘,”柳庭轩欲言又止,“这个计划风险太大,若是......”
秦望溪打断了他的话:“无妨,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她转身看向柳庭轩,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准备吧,下月初就要行动了。”
柳庭轩郑重地点头:“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看着柳庭轩离去的背影,秦望溪的目光投向远方。暮色中,群山起伏,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卧。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但此刻,她只想专注于眼前的计划。
冯青松牵着马走到秦望溪身边,轻声道:“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秦望溪点点头,翻身上马。马蹄声渐渐远去,山谷重归寂静。唯有那些正在训练的将士们,依旧在坚持着,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着准备。
柳庭轩深深一揖,目光坚定地看向秦望溪。他身形挺拔,一身玄色劲装,腰间佩剑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大姑娘放心,日后若有需要,柳庭轩必为大姑娘打造一支精锐之师。”他的声音低沉有力,透着坚定。
秦望溪站在山寨高处,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晨风拂过她的衣袖,带来淡淡的松香。她微微颔首,眸光深邃。当初将柳庭轩安排在此地收编山匪,其中深意不言自明。这支力量,或许在将来某个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
“大姑娘。”柳庭轩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请求,“冯青松就暂且留在这里吧。待大姑娘回程时,我再派人送他前去汇合。”
秦望溪转身,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在指导山匪演练的冯青松身上。那人身姿矫健,一招一式都透着凌厉。她轻轻点头,冯青松曾随她训练女子护卫队,对其中门道了如指掌,留下来指点柳庭轩,再合适不过。
山寨外,三十名护卫已整装待发。秦望溪与柳庭轩告别,翻身上马。晨光中,她一袭白衣胜雪,英姿飒爽。
队伍刚行出不远,廖宁策马追上前来。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神色凝重:“四姑娘派人从云京加急送来的。”
秦望溪接过信件,翻身上了马车。夏杏连忙掀开车帘,递上温热的手绢让她擦手。车厢内铺着柔软的毯子,檀香袅袅。
展开信纸,秦望溪仔细阅读。信中内容令她眉头微蹙。东陵闲王抵达云京城后,先后拜见了君主和楚王。随后便将女儿梨长华接到云京城,不日便传出圣旨,定下楚王与梨长华明年开春完婚。
更令人在意的是,君主赐予太子的白鹿竟在夜里暴毙,震怒之下杖毙了七十三名侍从。还有一事,大魏欲送公主和亲,需借道大燕。
秦望溪将信纸投入香炉中焚毁,靠在软枕上思索。白鹿乃大燕圣兽,突然暴毙,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闲王先见君主后见楚王,其中必有玄机。至于大魏此时要和亲北狄,怕是军中或粮草出了问题。
马车缓缓前行,两旁是连绵的山峦。夏杏轻声道:“姑娘,要不要用些点心?”
秦望溪摇头,示意她不必忙碌。车窗外掠过的风景渐渐从平原变为山地。进入碧霄山脉后,山路愈发崎岖难行。
“当心!”前方突然传来一声大喝。马车猛地一颤,夏杏差点摔倒,被秦望溪扶住。
“怎么回事?”秦望溪掀开车帘。
廖宁策马过来:“前方山路塌了一角,需要绕道而行。”
秦望溪蹙眉:“可有别的路?”
“属下已派人去探路。”廖宁回答,“右边有条岔道,虽然窄些,但马车应该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