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秦家护卫军

作品:《嫡女风华

    临行前,秦望溪挽着董氏的手臂,缓步走向府门。初秋的晨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得庭院里的桂花轻轻摇曳。


    “阿娘不必担心,有廖宁和紫松在,还有夏杏照料。”秦望溪柔声道,“倒是八月十五给祖母请安的事,得早做安排才是。”


    董氏轻声道:“我已经和你三婶商量好了,让她带着锦筠、小五回云京城一趟。有孩子们在,也能让你祖母开心些。”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思虑。


    秦望溪沉吟片刻:“锦筠的母亲或许该留在玄州。我不在的这段日子,练兵之事若有什么难断的,还需要有人拿主意。”


    董氏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我会和你三婶再商量的。”


    出了府门,秦望平立刻向三人行礼,贵妇、皇女、宗室女,他的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秦望溪叮嘱道:“这段时日练兵的事就交给你了。若有为难之处,可以同四姑娘商议。”她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至于那个鲁婆达和陈家的护卫,让冯景惟多加留意,若有异动,不必留情。”


    “望平明白。”秦望平恭敬应道,“让望平护送长姐出城吧。”


    秦望溪向董氏告别,又摸了摸秦锦筠的头,这才登上马车。冯青松和廖宁领着队伍在前,夏杏也匆匆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启程,秦望平骑马行在车旁,低声向秦望溪禀报族中近况。


    “以前族中子弟懒散惯了,如今父亲借鉴新兵营的管理之法,赏罚分明,族人都想在阿姐面前露脸,做事也用心了许多。”


    秦望溪透过车窗看向远处的城墙,心中思绪万千。玄州城的晨雾还未散尽,给这座边陲重镇蒙上了一层薄纱。她知道,自己此行不仅关系到秦家的未来,更牵涉到整个大魏的局势。


    马车继续向前,队伍渐渐远离了玄州城。沿途的景色从城郊的农田变成了荒凉的戈壁,偶尔能看到几处残破的烽火台,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战火。


    夏杏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秦望溪的神色。见她面色疲惫,连忙取出随身带的暖手炉:“大姑娘,这炉子刚添了炭,您暖暖手吧。”


    秦望溪接过暖手炉,感受着那份温暖渗入掌心。她望向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楚王府的大火,郑昌的闭门不出,大长公主的反常举动,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队伍继续向前,玄州城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秦望溪知道,这一路的凶险远比她想象的要多。但此时此刻,她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马蹄声声,车轮滚滚,一行人向着云京城的方向缓缓前行。天际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秦峰禾坐上族长之位后,将心思从古籍中抽离,全身心投入到重振秦氏宗族的事业中。春日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映照着车厢内铺陈的锦缎软垫,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檀香。


    秦望溪靠在软垫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小几,眉头微蹙。“家族中人倒是可以调遣,但必须防微裴渐。这些年来,族中积弊已久,人心难测。”


    夏杏跪坐在一旁,细心地为秦望溪点香泡茶。茶香袅袅升起,她将一个绣着合欢花的姜黄色缎面隐囊塞到秦望溪腰后,柔声问道:“大姑娘,这样可舒服些?”


    秦望溪微微颔首,目光透过车窗落在外面骑马的秦望平身上。阳光下,少年英姿勃发,眉宇间已经有了几分成熟稳重的气度。


    “阿姐放心,”秦望平策马靠近车窗,压低声音说道,“父亲已经反复叮嘱过了。目前我只留了三个族兄在身边,都是些年纪相仿的。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倒也还算老实。”


    他顿了顿,继续道:“若他们一两年后仍然忠心耿耿,我会带他们来见阿姐。若有不妥,便打发去做些无关紧要的事。”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向来稳重,我很放心。”她抿了一口茶,又道,“这段时日你与冯景惟相处不错,若有机会,不妨试探一下底细。”


    马车轻轻晃动,秦望平一怔,随即明白了秦望溪的用意。太守一家的来历,对秦望溪而言本不难查,可她却让自己从冯景惟那里打探,显然是对沈家有了某些怀疑。


    “我明白了,阿姐放心。”秦望平郑重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春风拂过,带来远处武场上新兵操练的声响。秦望溪挥了挥手:“好了,别送了。赶紧滚回军营吧,辛苦你了。”


    秦望平抱拳行礼,目送秦望溪的车队远去,这才调转马头返回武场。他将秦望溪的叮嘱牢记在心,暗自思量着如何打探沈家的底细。


    队伍出城没多久,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密集起来。廖宁策马上前,示意停下。秦望溪掀开车帘,利落地翻身上马。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廖宁,吩咐道:“廖宁,派人把这封信送到西陲冯安贤将军那里。你带队先行,我随后跟上。”


    “是!”廖宁应声,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夏杏连忙下车,拉住秦望溪的衣袖,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大姑娘,这山路崎岖,您一定要小心啊!”


    秦望溪安抚地拍了拍夏杏的手,随即与冯青松策马而去。信中她告诉冯安贤,若有难处可直接向太子求助。在储君看来,秦家卫就是他的私兵,定会多加照拂。


    山道幽深,树影婆娑。秦望溪和冯青松快马加鞭,马蹄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处隐蔽的山谷。柳庭轩早已等候多时,见到秦望溪立即单膝跪地:“大姑娘!”


    “起来吧。”秦望溪翻身下马,目光扫过那些在山中训练多月的秦家护卫军。他们虽然黑瘦了些,但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瞧着个个生龙活虎!”秦望溪笑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


    柳庭轩向冯青松点头致意:“请。”冯青松默默接过秦望溪手中的缰绳,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秦望溪一边与柳庭轩往山上走,一边说道:“今日我带紫松来,让这丫头乔装打扮帮你操练新卒。这段时日训练如何?可有什么难处?”


    山风徐徐,吹动着树叶沙沙作响。柳庭轩皱眉道:“遵照小姐的命令,我们没有参考豹鹤军的训练方式,而是集中速训。这些月来,我们已经大致摸清了兵士们的长处。”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不过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征兵。大燕南北两线接连大战,举国征兵,咱们能拉拢的人手少得可怜。”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举国征兵,难道不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