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3

作品:《三国白话版

    董卓按剑站在温明园门前,忽然看到一人骑马持戟,在园门外来回驰骋。


    董卓问李儒:


    “这人是谁?”


    李儒答道:


    “这是丁原的义子,名叫吕布,字奉先。”


    “主公应暂且回避。”


    董卓于是进园隐避。


    次日,有人报告说丁原率军在城外挑战。


    董卓大怒,率军与李儒一起出迎。


    两军对阵,只见吕布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穿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原来到阵前。


    丁原指着董卓骂道:


    “国家不幸,阉官弄权,导致百姓陷于涂炭。”


    “你没有任何功绩,却胆敢妄议废立,扰乱朝廷!”


    董卓还未开口,吕布已经飞马直冲杀过来。


    董卓仓皇逃跑,丁原趁势率军追击,大败董卓军队,董卓退后三十余里扎营,与众将商议对策。


    董卓叹道:


    “我看吕布绝非等闲之辈。如果能得到他相助,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这时,帐前一人出列说道:


    “主公不必忧虑。”


    “我与吕布是同乡,深知他虽然勇猛,却缺乏谋略,而且见利忘义。”


    “我愿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吕布,让他亲手杀了丁原投降主公。”


    董卓大喜,看那人,原来是虎贲中郎将李肃。


    董卓问:


    “你打算怎么说服他?”


    李肃答道:


    “我听说主公有一匹名马,号称‘赤兔’,日行千里。”


    “如果用这匹马再加上黄金与珍珠结交吕布之心,并辅以说辞,吕布必定会反叛丁原,投靠主公。”


    董卓问李儒:


    “此计如何?”


    李儒答道:


    “主公若想取天下,何必吝惜一匹马!”


    董卓于是欣然同意,将赤兔马、黄金一千两、珍珠数十颗、玉带一条交给李肃。


    李肃带着礼物来到吕布的营寨。


    守路士兵将他围住,李肃说道:


    “快去通报吕将军,说有故人来访。”


    士兵前去通报,吕布便让李肃入见。


    李肃见到吕布说道:


    “贤弟别来无恙!”


    吕布作揖道:


    “久未见面,兄长现在何处任职?”


    李肃答道:


    “现任虎贲中郎将。”


    “听说贤弟如今匡扶社稷,不胜欣喜。”


    “我特带来一匹良马,日行千里,能渡水登山,名叫‘赤兔’,特献给贤弟,以助威名。”


    吕布便让人将马牵来一看。


    果然那马全身赤红如炭,无一根杂毛,从头到尾一丈长,从蹄到项八尺高,嘶叫声震天动地,宛如腾空入海的火龙。


    后人有诗赞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吕布见到赤兔马大喜,感谢李肃道:


    “兄长赠我此龙驹,我该如何报答?”


    李肃答道:


    “我为义气而来,岂望回报!”


    吕布设宴款待李肃,酒酣之际,李肃说道:


    “我与贤弟虽少相见,但令尊却时常与我会面。”


    吕布听后疑惑道:


    “兄长醉了吧!”


    “家父早已去世多年,如何还能与兄长相见?”


    李肃大笑道:


    “非也,我指的是今日的丁刺史。”


    吕布惶恐道:


    “我如今侍奉丁建阳,也是无奈之举。”


    李肃说道:


    “贤弟有翻天覆海之才,四海之内,谁不仰慕?”


    “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必委屈自己受人节制?”


    吕布答道:


    “只恨未遇明主!”


    李肃笑道: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若不早作决断,将来后悔莫及!”


    吕布问道:


    “兄长身在朝廷,认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李肃答道:


    “我遍观群臣,无人可比董卓。”


    “董公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将成就大业。”


    吕布说道:


    “我也想投靠董公,只是无从下手。”


    李肃便将金珠、玉带摆在吕布面前。


    吕布惊问:


    “为何会有这些东西?”


    李肃屏退左右后说道:


    “这些是董公仰慕贤弟之名,特意命我送来的。”


    “赤兔马也是董公的礼物。”


    吕布感叹道:


    “董公如此厚待于我,我该如何报答?”


    李肃答道:


    “像我这样的人才,也不过是个虎贲中郎将。”


    “若贤弟投奔董公,前程不可限量!”


    吕布叹道:


    “只是我没有一点功绩,无法作为投奔的礼物。”


    李肃说道:


    “功绩唾手可得,只看贤弟是否愿意行动。”


    吕布沉思良久后说道:


    “我明日便杀丁原,率军归降董卓,如何?”


    李肃答道:


    “贤弟若能如此,实为大功一件!”


    “不过此事宜速不宜迟。”


    吕布与李肃约定次日投降,李肃便告辞离去。


    当晚二更时分,吕布提刀径直进入丁原的帐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丁原正秉烛读书,见吕布到来,问道:


    “我儿深夜前来,有什么事?”


    吕布答道:


    “我堂堂男子汉,岂肯做你的义子!”


    丁原惊问:


    “奉先为何突然变心?”


    吕布上前,一刀砍下丁原的头颅,大声喊道:


    “丁原不仁,我已经杀了他!”


    “愿意跟随我的人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去!”


    军士听后大半四散逃走。


    次日,吕布带着丁原的首级去见李肃,李肃便引吕布去见董卓。


    董卓见吕布后大喜,设宴款待他。


    董卓先行下拜,说道:


    “我今日得将军相助,就如同干枯的禾苗得到了甘霖一般!”


    吕布扶董卓坐下,跪拜说道:


    “若公不嫌弃,吕布愿认公为义父。”


    董卓大喜,将金甲锦袍赐给吕布,两人畅饮至散。


    自此以后,董卓的威势越发强盛。


    他自任前将军,总揽军政,又封自己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和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和都亭侯。


    随后,李儒劝董卓早日决定废立之事。


    董卓于是于尚书省中设宴,召集文武百官,并令吕布率领上千名甲士侍卫在旁。


    这一天,太傅袁隗与群臣都到场。


    酒过数巡,董卓按剑而起,说道:


    “如今天子昏庸无能,无法奉祀宗庙。”


    “我将仿照伊尹、霍光的故事,废掉天子,贬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为新帝。”


    “有谁不服从,立斩不赦!”


    群臣听后无不恐惧,皆不敢作声。


    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大声说道:


    “今上登基尚未多久,并无失德之处。”


    “你竟敢废嫡立庶,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董卓大怒,说道:


    “天下大事尽在我掌控!”


    “我现在要做的事,谁敢不服从!”


    “你看看我的剑,是否不够锋利?”


    袁绍也拔出剑来回应:


    “你的剑锋利,我的剑也未必不利!”


    两人当场剑拔弩张,气氛紧张。


    正如那句评语:


    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


    至于袁绍的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