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第 116 章

作品:《屏屏的种田日常

    半个下午,薄荷产品卖没了,人也没再来了,铺子没了外人,三人闲下来。


    喜儿脸上挂着笑,“盛娘子这安排好,保管明天薄荷香露名扬万山镇每个读书人家。”


    盛屏摆手,脸上是一片疑惑,“这可不是我安排的,我看来人里好几个都是林府的人,别是木鱼公子吧。”


    圆圆也跟盛屏他们一起住进了林府,住东厢房的耳房,不过,她并不了解林府的人员构成,只是每次出门时经过林生源院子时能听见里面传出来的木鱼声,心里头给他取了个外号:木鱼公子。


    她头一回这样说林生源时,盛屏乐不可支,不过让她别在林府说,毕竟给人起外号不是件好事,这又关联着守孝一事,是不能落人口舌的。


    盛屏觉得林生源挺有意思,他的父亲叔伯、兄长们给林老太守孝,多是在佛堂早晚上香、每日抄经,只有他自己,每天雷打不动的早晚诵经敲木鱼。


    林生源要守孝,学堂都不去了,自然明年的乡试也不能参加,但他却也勤奋,每日在书房读书、写字,蒋鹭每日下课以后会去他院里坐一坐,跟他说先生讲了什么,还会拿他的文章给先生看。


    林府原本就不高调,如今家里人多了,却比之前还要低调,所有应酬一应推掉,几乎都是关着自家院门,轻易不出门。


    下人做事比先前还要仔细,不疾走、不高声,府上也断了荤腥,吃上了素斋。


    王厨子闲来无事就跟盛屏交流做菜经验。


    赶上芋头和山药丰收,万牛镇那边送来了不少,盛屏就给了王厨子些。


    这两样食物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蒸,是上好的碳水,其次是炒和炖。


    王厨子最喜欢清蒸芋头和炒山药片,好做不说还管饱,府里主子们都喜欢。


    盛屏则把它们往甜品上发展。


    先做出芋头糕和山药糕,然后又做出果酱山药,在镇上找到新鲜牛奶以后,她就直接把芋圆做了出来,只用芋头还不够,又把南瓜泥和糯米制成小丸子和芋圆一起,加牛奶和蜂蜜煮,这就是一道成熟的甜品了,可惜牛奶不能长期供应,所以最后点心铺只上新了果酱山药、芋头糕和山药糕。


    新产品很受欢迎,毕竟这两样食材都属于野菜,听过的人都很少,更别说吃的人了,新鲜得很。


    十一月底,灵犀馆重新开业,伍娘子亲自给盛屏送了请柬。


    “这段时间为难你了。”


    原先灵犀馆的衣服都被烧没了,伍娘子就让盛屏催着绣坊赶工,要在开业前交出十套婚服来,盛屏觉得太赶了,质量上得不到保证。


    伍娘子却表示一定要快,质量上差点儿没事。


    盛屏这才知道,为了重振灵犀馆,伍娘子要办一个十人的集体婚礼,婚礼上用的东西都得要新的,嫁衣上的绣样也以凤凰为主,表达出一种涅槃重生的概念。


    盛屏是很想帮她一把的,但是一个月以内做出十套婚服,一共二十套衣服来,着实太难为人了。


    就是绣坊的人降低质量,放下其他活计,只忙这一件事,只怕也是来不及的。


    盛屏还是摇头,“并非我不想帮你,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做二十套衣服,还要绣花样,实在太过强人所难,我们村绣坊的绣娘大约有二十来人,熟手只有十来人,即便是通宵赶工也是做不出来的。”


    盛屏跟她商量,“您找我做嫁衣,是看中我们的质量,结果又要我们放下质量赶数量,岂不是违背了初衷?不如这样,那十套婚服,我们只做新娘的,至于新郎服,您另外再找人做?”


    伍娘子摇头,“不成,绣样不统一,让人看出来了砸了我的招牌。”


    “我让绣坊提前把绣样选出来,给您这边送一份,您再让其他成衣店照着绣,这样不就成了吗?”


    伍娘子皱眉,“可那些绣样原是你自己画的,外头都没有,若是给了别人,被他们抄了去,岂不是于你不利?”


    盛屏坦然一笑:“这有什么,后头我再画几个新的不就得了?”


    伍娘子这才同意。


    如今婚礼用品准备妥当,只等十天后再次惊艳众人,盛屏也是期待得很,她想着这事以后,就托伍娘子相看几个人品好的适婚青年,让他们跟圆圆相亲。


    可才过了一天,左青儿就到点心铺找盛屏,告诉她十人婚礼取消了。


    “怎么会这样?”盛屏很意外。


    左青儿叹一声,“县衙来了人,斥责师父高调铺张,以后再办婚礼不让舞狮不说,连锣鼓都不让敲,炮仗也不让放。”


    舞狮没了就算了,没锣鼓,没鞭炮,那还能叫婚礼?


    盛屏试探问道:“是因为火灾一事?”所以才这样严苛对待?


    逻辑上说得通,毕竟鞭炮放得太多,的确有起火、爆炸的风险,十人婚礼,场面一定很大,大场面用到的鞭炮自然就多了,可前些天商铺开门那热闹劲儿也没见官府来人说话。


    左青儿只道:“来人没细说,就是不让办,师父多问了两句,险些被衙差带走。”


    “给银子也不行?”


    左青儿点头,绞着手帕愁得很。


    “来的是哪个衙差?”


    冰人做媒常跟官府的人打交道,衙门里自然有相熟的人。


    左青儿道:“不是以前相熟的衙差,我悄悄给银子打听那几位衙差的消息,可他却一言不发,一身正气的样子。”


    盛屏怀疑她在内涵,但没有证据。


    伍娘子为了这场婚礼准备了一个月,请柬发得全镇到处都是,结果现在办不成了,多大损失先不说,只怕灵犀馆就要自此沉寂下去了,毕竟是县衙出面叫停的,谁愿意跟县衙作对?


    恐怕伍娘子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


    “师父昨天去县衙找江文书,中午才回来,看样子,江文书也没法子。”


    盛屏却不这样想,别是江文志想趁机狮子大开口,现在做样子吊人胃口。


    “还有时间,兴许有转圜余地。”


    大家都希望事情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可是没几天,伍娘子却上吊自尽了。


    盛屏得知以后,一时愣住了,好端端一个人,前些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63565|1558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还是活生生的,就这么突然的去了,还是自杀。


    盛屏也没心情在铺里待着,便去了灵犀馆,想问问情况,顺便吊唁。


    灵犀馆门前的红灯笼、红喜字和红幡还挂着,大门洞开,她刚走到院里就被人叫住了,一个她没见过的婆子,呵斥住她,“什么人不长眼就往别人的家里钻?”


    盛屏跟婆子对视,“我是来找左青儿的。”


    “这里没有左青儿,你若要请媒人做媒明日再来,今天恕不招待。”


    婆子冷言冷语不说,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她,下抿的嘴唇看起来格外严肃也格外不好惹,看得盛屏心里咚咚咚的跳得厉害,她只好先离开。


    刚从灵犀馆出来,迎面碰见王英,他还是那副模样,见到盛屏先是一愣,很快恢复如常朝她走去,“我把灵犀馆买下来了。”


    盛屏本打算不理会他径直离开的,听了这话停下脚步,冷脸看着他。


    王英身上一点儿没有丧妻之痛的悲伤情绪,看盛屏的眼神跟从前无二,不过距离上注意了些,没凑太近。


    “伍娘子把灵犀馆卖给我了,我白天刚把银子给了,晚上她竟上吊了,真是白白可惜了那一张利嘴。”


    盛屏浑身一冷,“灵犀馆原来的那些人去哪儿了?”


    “我本来要留下他们的,谁知他们却不领情,一早就走了。”


    盛屏听完就要走,王英却挡着没让,“万山镇能人多,你相公攀上林府算他有本事,可林府现在全府守孝,我劝他低调行事,否则惹出乱子来,只怕林家轻易不会出手。”


    他话里有话,盛屏也不多问,回了点心铺。


    喜儿和圆圆见她不高兴,互相看一眼,默不作声做自己的事去了。


    傍晚打烊,三人关了门,正要结伴回家,在街头见着了左青儿,她似乎是特意在那儿等盛屏,一见着她身影,就朝她走过去。


    “盛娘子。”


    盛屏惊喜地看着她,“左姑娘,你们都去哪儿了?”


    左青儿穿了一身素衣,鬓边戴了一朵小白花,脸色略显苍白,眼底乌青,“伙计都散了,我把师父带回了家,后天上山,我来是想请你帮忙的。”


    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儿,盛屏让喜儿和圆圆先走,她把铺门打开,从里面关上,带着左青儿去了后院。


    不等左青儿说话,盛屏先问:“伍娘子,她,她真是自尽?”


    左青儿眼底立刻涌出水雾,“是。师父是孤儿,无亲无故,跟王老板和刘老板青梅竹马,还算有几分交情,灵犀馆也多亏了他们二人才能顺利开业,这次十人婚礼,他们出了不少钱,本打算此事过后,喜良缘和灵犀馆就合并,谁料县衙的人却叫停了婚礼,原以为不是大事,给些银钱打点便是,可江文书那里闭门不见,三位师父怎么求人都无济于事,也就是这个时候井巷的王家大爷上门催债。”


    王英家在万山镇有万亩良田,是大粮商,又做放贷的生意,伍娘子跟他借了不少钱,灵犀馆正常运转,还钱自然不是问题,可现在却办不成了,那些钱如何还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