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报刊

作品:《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青石子俯视着他,平静开口。


    “押下去,告诉民部副总长,红袍法度,不庇亲贵。”


    厂门外,百姓默默让开通道。


    青石子望着远去的囚车,掌心掐出深痕。


    他看见谷大有眼中的理直气壮,那分明是觉得打天下就该坐天下的旧思想。


    这些红袍老兵,还没明白新时代的功勋不是特权,而是责任。


    风雪更急了。


    青石子对监察官沉声道。


    “彻查全国工坊,凡红袍旧部所设,重点监察。”


    他最后望了一眼灰蒙蒙的水泥厂。”


    “该给老弟兄们......上新课堂了。”


    青石子还在继续审判新的。


    河南府边缘的永城县笼罩在午后的燥热中,青石子带着监察队踏入肉联厂时,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屠宰场里挂满半扇猪肉,地上流淌着暗红的血水。


    “朱会长好兴致。”


    青石子玄色道袍在油腻的空气中纹丝不动。


    “每日经手上百头猪,油水很足吧?”


    肉联会长朱白正拿着铁钩检查猪腩,闻言手一抖,钩子哐当落地。


    “青......青总长......”


    他擦着油汗讪笑。


    “什么风把您吹到这腌臜地方?”


    青石子展开卷宗。


    “三年至今,你与县铁厂合谋虚报订单,以每斤高市价三文的价格,收购铁厂伙食猪肉八百头,实际交付三百头,空吞五百头货款。”


    朱白脸色骤变。


    “冤枉!这都是按规......”


    青石子抬手压下,淡淡递出账册。


    “阴阳账册!铁厂食堂记录!你朱府私宅地窖藏银......还要我继续说吗?”


    被押送来的铁厂代表噗通跪地。


    “总长明鉴!都是朱会长逼的......他说不让利就断供......”


    朱白沉默片刻,才终于咬牙。


    “我管了三年肉会,没贪过百姓一文钱啊。”


    百姓闻声聚拢。


    “朱会长确实公道......但铁厂的事......”


    青石子冷声道。


    “你贪的是公家的钱,铁厂是红袍国企,每文钱都是民脂民膏。”


    “铁厂工人联名举报:公积金亏空,伤残抚恤发不出!”


    朱白突然萎顿在地,仍哆哆嗦嗦的开口,不甘的昂着头。


    “我没贪......就是......就是拿点辛苦费,我为红袍流血流汗......”


    青石子沉默良久。


    “押下去。”


    铁链铐上的时候,朱白老泪纵横。


    “我......我就是想给孙子留点家业......当年饿怕了......”


    人群中有叹息声。


    “朱会长孙子是个傻的......他怕自己死了孙子饿死......”


    青石子深吸一口气,突然踏上肉案。


    “乡亲们!今日办朱白,不是忘他旧功,是守新法度!红袍天下,功勋不能换特权,穷苦不是贪墨的理由!”


    看着朱白,青石子皱眉,这些肉会,菜会的,都是几年前里长新政的时候提出的真正穷苦人,这么快变质,的确是因为没有接受教育。


    这一刻,他振袖高呼。


    “即日起,监察部将在各县设''清正讲堂''!凡红袍官吏,必学新律!”


    又对文书官道。


    “将此类案件详刊《红袍公报》,发至各村镇学堂!”


    夕阳西下时,青石子望着押走的囚车。朱白佝偻的背影让他心如刀绞。


    这些穷苦出身的身影,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犯罪,觉得拿点应该、占点无妨。


    “贴告示宣传教导。”


    他对监察官沉声道。


    暮色中,肉联厂的腥气渐渐被晚风吹散。


    青石子最后看了一眼那些挂着的猪肉,轻声道。


    “给朱白孙子......送些吃食去,罪归罪,稚子无辜。”


    他知道,这场仗比打江山更难,要教会这些握惯刀枪的手,如何捧住清白的饭碗。


    青石子还在继续带着监察官吏前行,河南府与南阳府交界的黄土地上,玄色道袍的身影出现在刚搭建的茅草学堂前,他在清查的路上得知了学子抵达农村的消息,专程过来看看。


    这些年轻的身影让他恍惚,像是看到了许多年前的里长和自己。


    一群穿着青布衫的年轻学子正蹲在田埂边测量土壤,见到道袍身影,慌忙起身行礼,沾满泥巴的手在衣襟上擦出斑驳痕迹。


    “总长!”


    他们都认得,这人就是红袍报刊上那个最纯粹的道士总长,青石子!


    领队的学子激动得声音发颤。


    “我们是京师红袍大学农科院的,奉里长命来改良耕种!”


    青石子目光扫过他们被晒得黝黑的脸庞,落在田埂上摊开的测绘图上。


    “好,你们在做红袍天下最要紧的事。”


    他踏上临时垒起的土台,风声将他的话语传遍田野。


    “你们是红袍扎根乡野的须根!”


    他指向远处劳作的农民。


    “让老乡明白新政好处,比发万张布告更有力!”


    “你们是丰产增收的活水!亩产多一斗,国库丰一分,远征军就多颗子弹!”


    “你们是防微杜渐的良医!教会老乡识字算账,就不怕胥吏欺瞒,推广新农技,娃娃们就能吃饱饭!”


    学子们屏息聆听,眼底燃着火焰。


    有个戴草帽的少年举手。


    “总长!我们教老乡用新式机械,他们怕弄坏不敢用......”


    “那就做给他们看!”


    “租十亩地,你们亲手种!秋收时粮囤冒尖,老乡自会跟着学!”


    暮色渐浓时,青石子走进学子们居住的窝棚。


    摸着潮湿的土坯墙,他转身对随行官吏沉声道。


    “明日调工匠来,起砖房!每屋配火炕、书桌、油灯!”


    “月供米面翻倍,每人加发二两肉!”


    “拨十套新农具,三十册《农事通鉴》,再配两匹驮马!”


    清晨离别时,学子们列队相送。


    青石子马车驶出很远,回头仍见那些青布衫的身影在田间忙碌,如同撒在黄土地上的绿色火种。


    马车颠簸中,他展开新到的《红袍公报》。


    头版赫然是张献忠大军在冰原上行军的图画,配着醒目标题。


    “北征军已抵罗刹边陲!”


    二版刊着乌思藏驻军修建驿道的消息,三版登着草原骑兵大破鞑靼残部的战报。


    翻到海事版时,他手指停顿,整版描绘着登州军港十二艘新式铁甲舰下水的盛况,炮管林立的巨舰正劈开浪涛。


    这一刻,青石子轻轻折起报刊,眼底映出远方的烽火与近处的炊烟。


    他知道,红袍天下的巨轮已经起锚,冰原炮火,将会是红袍天下的第一个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