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风雪呼啸
作品:《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声音在此顿住,书房内唯闻烛芯噼啪。
魏昶君目光如炬。
“须得有人统筹全局,你以为如何?”
朱洪缓缓起身,青衫袖中双手微颤,却稳稳揖下。
“学生明白,此非寻常课业,实乃红袍根基之战。”
他抬起头的瞬间,眼底燃起灼人光华。
“学生......愿担此任。”
“好。”
朱洪带着一批学生踏上了火车。
辽东的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在火车车厢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百余名红袍学子踏下铁梯时,冷空气瞬间刺透了棉袍。
眼前是白茫茫的荒原,远处稀落的农舍烟囱冒着细弱的炊烟,与中原的稠密人烟截然不同。
“测绘图拿出来。”
朱洪呵着白气喊道,声音在旷野中显得格外清晰。
学子们迅速展开油布包裹的辽东地形图,牛皮纸在寒风中哗啦作响。
道路勘测组的组长王砚之立即单膝跪地,将罗盘仪稳在雪地上。
“禀学长!从此处往东三十里便是旅顺军港,但商船泊位不足,往西八十里的复州湾浪小水深,最宜建商港,所以,咱得先规划修筑水泥路!”
“积雪深度测量。”
朱洪下令。
几个学子立即拿出标尺,插入深及膝盖的雪中。
“平均二尺三寸!”
测量员的声音在风中坚定。
“化雪后需防范翻浆!”
夜幕降临时,临时帐篷里点起煤油灯。
王砚之冻得发青的手指握着炭笔,在图纸上划出蜿蜒的曲线。
“若是修直道,需劈开三座山岗,若是绕行,则多出四十里路程。”
“直道。”
朱洪斩钉截铁。
“红袍商队等不得四十里弯路,爆破开山,我来申请炸药配额。”
算盘声在寒夜中清脆响起。
负责计算的学子呵着冻僵的手指。
“若每日投入三百工,备足火药,开山工程约需百日,但化雪期土石松动,需加固边坡......”
“那就加固。”
朱洪将暖手炉推给那个发抖的学子。
“记下来:需调拨石匠五十人,水泥二百桶,我明日就向民部请批。”
深夜子时,帐篷里依然灯火通明。
两个学子为路线走向争执起来。
“北坡坡度缓,就跨两条冰河。”
“你那南坡直接,却有峭壁三处,怎么过?”
朱洪突然将两方案叠在一起。
“北坡修主道运货,南坡凿隧道走轻骑,双线并行!”
他抽出红笔在图上划出两道弧线。
“让辽东既有商道,也有急道!”
最年轻的学子忽然举手。
“学长,我测算过,若在复州湾建码头,需从三十里外运石料,可否就地开凿?”
“可以,先测算。”
朱洪眼中闪过赞许。
“明日你就带勘矿组去找采石场。”
晨光微熹时,帐篷里炭笔碎屑堆成小山。
朱洪最后审阅通宵绘制的路线图,忽然添上一笔。
“在最高处设烽火台,既可观航道,又可传讯号。”
当学子们蜷在毛毡中睡去时,朱洪独自走出帐篷。
他望着远方海岸线泛起的鱼肚白,忽然在雪地上划下算式,道路通,商港起,辽东富。
里长既委以重任,这笔账,自己要替百姓算清楚。
其他小组也在忙碌。
辽东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荒原,卷起漫天雪沫。
朱洪站在高处,望着下方各小组在严寒中奋战的景象。
农学院的学子们跪在冻土上,用冻得发紫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黑土。
一个满脸冻疮的年轻学子兴奋地喊道。
“这土质比中原的还肥!要是能培育出耐寒的稻种,一亩地能多收上百斤粮!”
他的手指已经冻得失去知觉,却仍坚持记录着土壤样本的数据。
旁边的农学院学子不停在木板上记录,呵出的白气在板面上结了一层薄霜。
“得搭保温棚,我算过了,用双层草帘子盖顶,里面能暖和不少。”
几个人激烈地讨论着,有人建议引温泉水来浇地,有人想着怎么把田垄改得更好。
他们冻僵的手指握不住炭笔,就换只手继续在雪地上画图。
朱洪继续看着,矿产勘测队的学子们正顶着漫天风雪往深山里走。
大风刮得人站不稳脚,他们仍坚持摆弄着勘测仪器。
“矿脉往这边转了!”
浑身是雪的学子大声喊着,手里的罗盘抖得厉害。
“再往东走一段!”
还有一队人在冰河边发现了油苗的迹象。
他们跪在冰面上,用身子焐热了取样本。
“是油!真是油!”
取样的学子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辽东真有石油!”
他们比谁都清楚,红袍军的铁甲战船,火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民生上的农具,都离不开石油!
深夜的帐篷里,他们围着炉子争得面红耳赤。
有人说该先挖铁矿,有人非说要先找油。
生冻疮的手拿着炭笔在羊皮纸上画来画去,炉火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帐篷上,晃来晃去像皮影戏。
朱洪复杂看着,继续前行,这次他准备去看分散到各个屯子的学堂小组。
新建的红袍学堂里,几个学子正在给当地的后生上课。
“海那头啊,有比这里还冷的欧罗巴,也有比中原还热的香料种植地。”
年轻的先生指着墙上手画的海图。
“吕宋的橡胶园,满剌加的香料港,都等着咱们辽东的好儿郎!”
底下有个放羊的孩童怯生生地问。
“先生,出海......能吃饱饭不?”
“岂止吃饱!”
红袍大学的学子眼睛发亮。
“红袍商队的船员,一个月挣的够买几百斤面粉!”
窗外,朱洪静静站着。
他看着学子们用简陋的算盘教孩子们算账,用粗糙的模型讲怎么行船,用生动的故事说外头的事。
冻得通红的脸上,全是想要改变命运的热乎劲。
天擦黑时,各处都点起了篝火。
农学组在讨论怎么搭棚子,矿产组在估算矿藏储量,教育组在编写新课本。
没人留意朱洪,都专注地忙着自己的事儿。
朱洪轻轻呵出口白气,望向京城方向。
里长那面红袍天下的大旗在营区最高处哗啦啦地飘,旗下是几百个忙碌的年轻身影,在这冰天雪地里开创着一个新时代。
风雪更大了,但没人往帐篷里躲。
各种声响在辽东的荒原上交织。
朱洪嘴角微微扬起,眼里映着跳动的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