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前车之鉴

作品:《为了避难嫁给病秧子后

    柳太傅愣了一下,看着这位黎三夫人——黎半夏如今的母亲。


    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傻,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过来问黎三夫人呢?若是黎半夏身份有异,黎三夫人肯定是知情的。


    想到这里,柳太傅有些激动地往前一步。


    “黎三夫人,我也有话想要问你。”


    文氏皱了皱眉,“大人能否先听我说?”


    柳太傅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是我失礼了,你先请。”


    “太傅大人既然唤我为黎三夫人,想来也是知礼数的。”


    文氏冷着脸道。


    她向来柔弱,极少说这么重的话,但是想到自家女儿黎半夏近来的遭遇,文氏强逼着自己硬气起来。


    柳太傅有些懵,“不知黎三夫人此话何意?”


    文氏:“女儿家的名声最是要紧,尊夫人因着一些误会闹成如今这模样,还请大人吸取教训,莫要再徒增误会。”


    柳太傅一脸歉意:“实在是抱歉,拙荆行事确实不妥,她如今在天牢反思……”


    文氏打断了他的话:“太傅大人,我想说的不是尊夫人,而是大人您。”


    “什……什么?”柳太傅诧异。


    文氏:“我私下问过小女,她与大人并不相熟。如此,大人直呼小女闺名,终究不妥。小女夫家虽不显,还是劳烦大人唤小女周夫人。”


    并不相熟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刃,直挺挺地捅在柳太傅的心上。


    他以为,他与黎半夏已算是亲近了,毕竟黎家出事后,黎半夏第一个找上的是自己,他们也有很友好的往来。他原本以为,他与黎半夏只有一步之遥而已,待他找到证据,向黎半夏和盘托出,之后的一切便顺理成章。


    谁知道,原来他竟然连唤她闺名的资格都没有。


    良久,柳太傅才涩然道,“我知道了,谢黎三夫人提醒。”


    他胸口一阵气血翻涌,喉间一股腥味直往上顶,身子一晃,猛地吐出一口血来。


    这事很快传到了宫里,只是版本多少会带上一些联想外加添油加醋。


    “柳太傅先去了牢里找黎丞相,又去找了黎九母女。”


    “可知道是为了何事?”


    “离得有些远,听不太清楚。不过,想必是为了柳夫人一事。”


    “哦,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据说闹得挺不愉快,柳太傅都被气得吐血了。”


    这便是姜太后听到的版本。


    姜太后挑了挑眉,心情大好。她最喜欢这种让对方互相斗狠的戏码,她也一向深谙此道。


    “黎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


    “太傅大人怕是要彻底恨上黎家了。”


    姜太后就这个好消息,多用了两碗饭。直到皇上和太子一脸愁容满面走了过来。


    “母后。”皇上眉头紧锁,道:“柳太傅方才过来找朕告假,说是要处理一些个人事务。”


    姜太后不以为然:“一个臣子告假而已,皇帝为何如此愁容满面?”


    皇上叹气:“朝中干实事的臣子越来越少,自从黎丞相……”


    不小心提到黎丞相三个字,皇上自己都愣了一下,抬眼看了一下姜太后的反应,这才继续道:


    “柳太傅是难得的干实事的臣子,况且朕这些日子身子频频不适,有意让太子学习监国,此等关键时刻,太傅这个老师却缺阵,实在是不妥当。”


    姜太后依旧一脸不在意:“那你便不允他的假便是。”


    皇上面上的表情有些微妙,轻咳了两声道:“柳太傅虽未直言,朕也知道,他如此行径,定是因为他夫人入狱一事。母后,您看,柳夫人也关了一些时日了,是否可以把她放出来了?”


    “不成!”


    姜太后脸上闪过几分戾气,柳夫人把念芙害成这样,便是直接杀了都难消她心头之恨!留她一命,已经是看在柳太傅的面子上了。


    “她干下这等事,如何能轻饶!”


    见母后反应如此之大,皇上都有些惊呆了。


    “母后不喜黎家,没成想,黎半夏却得母后如此看重,竟能让母后如此为她出头。”


    姜太后在心里嗤笑一声,黎半夏算个什么东西,她这是在为念芙出头!不过,这事她不能告诉皇帝和太子,否则,念芙当太子妃这事怕是要生波折。


    “哀家只是不能容忍柳夫人这般歹毒的行径而已。”


    皇上试探道:“既是如此,让柳夫人来母后面前好生认个错,再另施惩罚,如此……”


    “不行!”姜太后一口回绝,随口扯道:“此事汝王已数次过问,皇帝不记得了?难道皇帝要为了柳太傅开罪于汝王?”


    皇上张了张嘴,“那朕去汝王叔那边……”


    “够了。”姜太后一脸不虞,“不就是一个臣子吗?姜府那么多能干之才,待太子与念芙成婚,还愁无人帮扶?”


    太子周元茂一听这话,激动得鼻尖都冒汗了。


    “皇祖母言之有理,孙儿听皇祖母的。”


    皇上张了张嘴,见太子这般容易满足,在心里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姜家嫡支确实是人才辈出,可是母后出自旁支,念芙也是,哪里能得到嫡支的助力呢。


    不过,如今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皇上看向姜太后道:“如此,便请母后尽快为元茂与念芙赐婚吧。”


    太后抬了抬下巴:“不急。让元茂先将府里的女人处理干净。”


    此话一出,皇上和太子周元茂都差点惊掉了下巴。


    皇上缓了一下才道:“母后这是何意?寻常人家都难免三妻四妾,母后难道想让太子只守着念芙一人?”


    姜太后挑眉:“有何不可?”


    皇上面色难看至极:“母后,太子乃国之未来,姜家纵然再尊贵,也贵不过天子!”


    皇上极少这么和她说话,姜太后知道他这是真生气了。


    “皇帝先别恼,哀家也没指望太子为念芙守身如玉。但是前头那些旧人必须都处理干净。”


    皇上:“这是为何?”


    姜太后:“哀家当年受的苦,可不能让念芙也尝一次。”


    当年先帝到了大婚的年纪,姜家却迟迟不愿嫁女,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无奈之下,先帝先纳了几位妃嫔,后位一直为姜家女空悬。


    姜家却在几年之后才敷衍般送了太后这么一个旁支的姑娘入了宫。


    先帝虽依旧封了她为后,却难免对姜家乃至太后这个姜家女生了怨,且先入宫的几位妃嫔,尤其是那位慧妃,极得先帝宠爱,太后在后宫举步维艰。


    “元茂的情形与父皇当年不同,况且……”


    皇上原本是想册封姜念芙为太子妃,再择几个别的世家女为良娣一同嫁入太子府的。毕竟姜家嫡支不愿出力,旁支又实在差得有些多,皇上自然要为太子寻别的助力。


    可是,他话还没说完,便被太后打断了。


    “没什么不同的。”姜太后脸色不大好,“太子若是舍不得旧人,这桩姻缘便罢了。我们姜家女可不愁嫁。”


    周元茂立马急了,赶紧跪下表忠心,“皇祖母莫生气,一切依皇祖母便是,孙儿愿遣散后院所有女人,迎念芙妹妹安心入府。”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又看了看眼底闪过得逞意味的太后,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


    黎半夏倒是没想到,一向柔弱的母亲竟然一出手便把柳太傅给说到吐血了。


    “母亲,你到底和柳太傅说了什么?”


    文氏看了她一眼,嗔道:“还说呢。柳太傅不懂礼数,你便也由着他这般吗?他一个外男,与咱们又没交情,怎么能任由他口口声声唤你闺名?”


    黎半夏愣了一下,在她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叫个名字什么的,太寻常了,倒是没觉得不妥。


    “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黎半夏可不想被她说到吐血,赶忙低头认错。


    “幸亏景之心宽,不和你介意这些。”说着,黎氏又一脸欣慰地看向周景之。


    “娘,你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黎半夏埋怨道。


    周景之看了黎半夏一眼,勾了勾唇道:“我知道夫人胸中有丘壑,不拘小节,自不会计较这些,母亲放心。”


    文氏愈发感动,眼底甚至都渗出了泪花,“半夏能遇着你,是她的福气。公爹的眼光果然是好的。”


    然后她又看向黎半夏,压低声音道:“半夏,以后还是要注意些。”


    “知道了。”黎半夏敷衍道。


    文氏又道:“景之如此人品,纵是身体弱了些,你也莫要嫌弃。只要能得个一子半女,弱一些倒也无妨,你反倒能轻松些。”


    黎半夏:“……”


    虽然文氏特意压低了音量,周景之倒也能听到那么一丢丢,刚巧就捕捉到那几个“弱”的字眼。


    文氏说完下意识回头,一看周景之的表情,就猜到对方怕是听到了。


    她尴尬地笑了一下,道:“无妨,我已经派人去请陈神医了。”


    说话间,陈大嘴提着药箱匆匆赶来了。


    他抬眼见了周景之,急促的脚步立马就放缓了。


    文氏打了声招呼,便领着下人退下了。


    陈大嘴悠悠地看了周景之一眼,问道:“身子弱?是怎么个弱法?力不从心还是不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