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孜然羊肉

作品:《开局一架手推车(美食)

    梁玉英买回来的羊肉分量很足,苏禾安最终还是做了一大盘抓炒孜然羊肉,又炖了一锅白萝卜羊肉汤。


    恰逢新雪,苏禾安想着吃好些,也算庆祝一番。


    抓炒的那一部分羊肉被切成了两指见方的小丁,用葱姜水、米酒以及花椒水提前腌制过后,又裹上了一层用酱油和盐调了底味的淀粉水,用宽油先提前炸了。


    孜然是苏禾安现焙的,用小火烘烤出浓郁的辛辣味后放入石臼里碾磨成细粉,为了一会儿成菜的口感,苏禾安让梁玉英帮着磨了好一阵。


    锅中油热之后依旧是先炒制香料,将干辣椒和孜然的水分炒干、香味炒出来之后,便倒入已经炸得焦香酥脆的羊肉丁快速翻炒几下便能起锅装盘。


    至于白萝卜羊肉汤则是清炖的。


    白萝卜皮是梁玉英削的,本想直接拿去扔了,哪想到苏禾安说这白萝卜皮也能做成可口解腻的腌菜。


    刚离开福利院的时候,苏禾安在一家餐馆里做学徒,做六休一,休息那日自然是不包餐的。


    那会儿她身上凑不出多少钱,想着平日里上工的时候也能吃些有油水的,休息这日便能省就省吧。


    本是想泡些白萝卜做咸菜下稀饭的,鬼使神差的,她把萝卜皮也加到了泡菜坛子里。


    腌制过后,脆嫩爽口的萝卜皮吸收了泡菜水的酸辣味,又去除了萝卜本身的有些发涩的辛辣味,清爽又开胃,无论是下稀饭还是下蛋炒饭都很是美味。


    “禾安这羊肉炖得很是软烂。”一上桌,梁玉英先舀了一大碗热汤在自己碗中,又夹了一块清炖的羊肉,没去蘸苏禾安专门调的小米辣蘸碟,就这么吃了一块原味的。


    中江县鲜少买到这样好的羊肉,肉质鲜嫩,一口咬下去肉汁便在嘴中四溢开来。


    加之虽说是清炖,苏禾安在炖煮的时候也加了些香料,这羊肉吃起来几乎没什么腥膻味。


    苏禾安自己也夹了一块,在辣椒蘸碟里滚了一圈,鲜香辣爽的蘸水包裹着鲜美醇厚的羊肉,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暖乎了起来:“阿娘这羊肉是在何处买的?”


    “你想在铺子卖羊肉吗?”梁玉英又喝了一口热汤,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就是在咱们平日里买猪肉的那个肉摊买的,老板说是他的亲戚家养的,不是日日都能有。”


    苏禾安道:“还请阿娘去找他问问,冬至那日可还能有羊肉卖。若是合适,咱们可以多买上些,朝食做个羊肉饺子,午食便烤羊排加上羊肉汤,主食也可以换成羊肉抓饭。”


    见梁玉英放了筷子认真听着她的打算,苏禾安忙道:“先吃饭,等雪停了再说这些。”


    比起看上去有些寡淡的清炖羊肉,苏苗安显然是对香气浓郁的孜然羊肉更有兴趣。


    外焦里嫩、肉质细腻的羊肉丁上沾满了孜然粒和干辣椒,一口下去,又香又辣,配着粒粒分明的热米饭,吃得苏苗安头都不愿意抬。


    苏禾安也夹了一筷子孜然羊肉,一口下去满意地眯起了眼:“咱们食肆里也上个什么孜然做的菜吧,虽说成本高了些,但确实好吃得紧。”


    这孜然味勾起了苏禾安想做烧烤的心。


    但如今已经有了盒饭生意,又加了饮子摊,她实在是分不出多的心力来了。


    若是能有机会找些志同道合的老板一起弄个美食街就好了。


    一整条街市上是各式各样的美味,有米线、面条、饺子,也有炒菜、炖汤、蒸菜,必不可少的还有烧烤摊、冷饮店、各式各样的小吃摊。


    食客进来了,那定然是要从头吃到尾,饿着肚子进,扶着墙壁出。


    看着油灯下吃得正香的梁玉英和苏苗安,苏禾安并没有把自己这仿佛镜花水月的幻想说出来。


    她又夹了一筷子孜然羊肉,烧烤摊暂时是没空,但烤肉饭是可以先安排上的。


    “确实是香,我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是药材,你爹跟着旁的老板用这些香料包包子我总觉得是不务正业瞎折腾。”梁玉英将孜然羊肉拌在米饭里,吃得很是满意,“现在才知道,不是香料的问题。”


    苏禾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往梁玉英碗里夹了一块羊肉。


    “就是,阿姐煮的萝卜居然没有臭味!”苏苗安嘴边还沾着饭粒。


    苏禾安帮她擦去嘴角的米粒,笑道:“那是因为我提前烫煮过。”


    “如果萝卜都是这样的,我愿意天天吃萝卜!”这萝卜吸饱了清炖羊肉的汤汁,吃起来又鲜又甜。


    “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是要多吃些萝卜,过几日我再做个萝卜圆子。”


    “萝卜也能做圆子吗?”


    “自然是可以的,苗安还想吃什么圆子吗?我们直接做个杂烩圆子汤。”


    “阿姐,可以选的话,那我还是想吃肉圆子,”苏苗安又往嘴里扒拉了一块羊肉,含糊不清地说道,“猪肉的、羊肉的,还有上次做的鱼肉的!鱼肉的吃起来最为细腻,苗安很喜欢。”


    现在可真好呀,每天都能吃上这样好吃的肉。


    “过几日便再一个焦溜鱼丸吧。”


    “阿姐说好了!”


    -


    次日一早,雪下得越发大了。


    枯树枝上都盖满了如棉似絮的积雪,忽而一阵疾风吹过,枝桠上的雪便和空中的雪一同纷扬了起来。


    苏禾安换上了自己最厚的那身袄子,却也在推门出去的那瞬间冻得打了个哆嗦。


    屋外的雪已经积起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吱呀作响。


    她许久未曾见过这样的大雪了,有些兴奋,一个不注意,脚下便一滑,还好梁玉英也在门口看外面的天色,一把抓住了她。


    “中江县怕是有十年未曾下过这样大的雪了,小心些,别滑倒了。”


    苏禾安拍了拍夹袄上的雪花:“一时兴奋。”


    “昨日还没玩够?”


    “昨日雪没有这么大嘛,”苏禾安看着这雪,叹了口气,“这样大的雪,走路都是难事,陈婶和顾兄应该也过不来,咱们少准备些吃食,若是真的有食客来了,也能应付过去。”


    “咱们这也是看天吃饭呢,曾经劝着你爹别留在村子里的时候,我还跟他说,若是到了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县城里,咱们便不用再靠天吃饭了。”屋外太冷,梁玉英拉着苏禾安回了食肆的大堂,把门虚掩着。


    “咱们今日做什么?”


    “砂锅米线吧,吃着热乎,我昨晚睡前把大米已经泡好了。”


    这样的天气,人们都愿意往暖和的庖厨里钻。


    苏禾安正准备着米线,便看到一个睡眼惺忪的小团子蹿到了她身边。


    “阿姐,我今日是不是不能去班主那里了?”


    苏禾安点点头:“外面雪太大了,又冻又不安全,苗安今日便在大堂自己练习可好?”


    “嗯!阿姐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苏禾安正在磨米浆呢,来了这么个力气大的帮工自然是不会放过,便道:“那便辛苦苗安帮我磨米浆了。”


    苏苗安走到石墨边上,还没睡醒呢,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马虎。


    她推的速度算不上快,却始终保持着同样的节奏。


    雪白如练的米浆缓缓地从石墨口流到下面的大桶里。


    苏禾安和梁玉英则在一边切着米线里的配菜,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过些日子便是你生辰了,有什么想要的吗?”


    苏禾安一愣,这才意识到梁玉英说的是原身的生辰,说来,她自己的生日其实也就是这几日。


    “是……?”


    “十二月廿四,就在冬至过后。”梁玉英这才想起,也许如今的苏禾安生辰根本就不是这一日,“我忘记了,不知你自己的生辰是什么日子?”


    她压低了声音,生怕在边上磨米浆的苏苗安听到。


    梁玉英转头看了一眼,小姑娘磨得正起劲,甚至哼起了歌——之前苏禾安卖蛋糕时编的那首歌,便放下心来。


    有些事情,她可以接受,但苏苗安毕竟年岁尚小。


    她只需要知道阿姐在梦里遇到了一个老神仙。


    十二月廿四?


    苏禾安意外道:“我生辰就是十二月廿四。”


    身边人多是过阳历的生日,只有院长妈妈始终按农历过日子。


    而院长妈妈捡到她的那一天,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


    “真巧。”


    庖厨里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切菜的哒哒声和苏苗安的歌声。


    梁玉英似乎是想起了自己的大女儿。


    “阿娘,也会有人给她过生辰的。”


    “我知道的。”


    “阿姐,磨好啦!”端着一大桶米浆的苏苗安打破了厨房的静谧。


    苏禾安夸赞道:“还得是我们苗安,真棒!”


    她接过那一大桶米浆:“阿娘,你用那个大的盆子,上面垫一块厚实一点的纱布,我把米浆倒进去过滤一下。”


    听到苏苗安雀跃的声音,梁玉英也从回忆中醒来:“好。”


    日子总还得继续过。


    将米浆都倒入纱布中之后,苏禾安又反复搓揉了许多次,将米浆中多余的水分都完全挤压了出去,这才终于得到了一块米团。


    那米团雪白一片,就如窗外白茫茫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