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姜汤

作品:《开局一架手推车(美食)

    宋玉乔看了几眼面前白花花的肉片,又看了看坐在自己的对面的侍女,认命般地抱起了装着珍珠牛乳茶的竹筒杯:“算了,你吃吧,一会儿我去外头街上转转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泥鳅她自然是不敢吃的,蒜泥白肉也是迫不得已的下下之选。


    蒜泥白肉的料汁是每一份盒饭单独配了一小碗,用的苏梁食肆的最为出名的油泼辣子打底,加入调过味的辛辣开胃、蒜香扑鼻的特制蒜蓉酱调制而成。


    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恨不得用手抓起旁边放着的胡瓜丝在里头滚上两圈,一口下去,怕是能配三口大米饭。


    而薄如蝉翼的肉片则是被整齐地码放在米饭的上方,肥瘦相间,几可透光,其实很是漂亮。


    但宋玉乔心里就是觉得一定会腻的。


    她偷偷摸摸从府城跑到苏梁食肆来,为的便是吃些劲爽开胃的麻辣味,怎么留给她的还是白水煮的肉片呢。


    就算切得薄,就算有蘸水,就算苏小娘子煮白肉一定也是下了调料而不是真正的白水煮熟便上桌……


    还好今日的饮子味道不错,她不似幼妹嗜甜,那梁老板便特意给她的是减糖的牛乳茶。


    茶香浓郁、奶香醇厚,最妙是里面弹弹软软的珍珠。


    她知道这珍珠是颇有些渊源的。


    方才她一进门,便看到门口贴着的长诗,似乎是帮工的那位小哥写的,写的是鲛人报恩,泣泪成珠。


    遣词与书写都无可指摘。


    宋玉乔又回头望了一眼顾飞藿。


    也不知这样的人为何会在苏梁食肆里心甘情愿做个帮工。


    这一望,就让她看到旁边的食客正大口大口吃着蒜泥白肉。


    薄似轻纱的肉片在蘸水里滚上一遭,便染上了料汁的绛红色。


    这人是个老饕,在吃上向来无师自通。


    只见他用裹满了料汁的肉片卷了三五条胡瓜丝,一整个塞到嘴里。


    宋玉乔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若是被宋老板看到了,定要说她没学好规矩。


    可在美食面前,哪有那么多规矩。


    她学着旁边那桌食客的样子,卷了一片肉卷,闭着眼将肉卷塞到了嘴里。


    该死,她之前是在犹豫什么?


    这可是苏小娘子做的白肉!怎么能和她家里那些水煮肉相提并论?


    那五花肉蒸煮得极透,油脂似乎逼出来了不少,吃起来鲜嫩多汁,搭配上脆嫩爽口的胡瓜,可以称得上肥而不腻。


    更值得称道的是那一碟料汁。


    蒜辣、椒辣、姜辣;


    油香、酱香、醋香。


    正如街市上食客们聊起苏梁食肆时说的那样,苏小娘子做的菜,并非是某一个味道格外突出、登峰造极,而是调味上变化多端、复杂而不冲突。


    这蒜泥白肉,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它的蒜香,蒜味辛辣凛冽,直往人肺腑去。


    但又因着回味那一丝醋,让它不至于呛鼻。


    “小姐,这料汁调得真好。”


    宋玉乔又夹了一块肉片,囫囵吞下后对着侍女颔首道:“本身煮得也好,若是我没尝错,这猪肉在煮的时候就加了些香料。你可还记得去年咱们府上也做过白肉。”


    “记得呢,那肉肥得很,小姐不乐意吃。”


    “是啊,那肉是真正的白水煮肉。除了一股猪腥与油闷味,尝不出半分旁的味道。还好父亲也觉得这菜太过油腻、虽然调味不重、却也上不得台面。不然若是日日都吃那白肉,今日我是死也不会试的!”


    宋玉乔又夹了一筷子炝炒青菜。


    是用干辣椒段炒的,青菜口感清脆爽口,味道则是酸辣咸香,解腻开胃。


    与蒜泥白肉格外的搭。


    她吃得正欢喜呢,抬头却见苏禾安出现在了她面前。


    “苏老板可是有什么事情?”


    苏禾安手中端着一个大盘,盘中放着许多个小竹杯,这杯子高度约莫只有装牛乳茶的竹杯的四分之一,小巧玲珑。


    苏禾安一手端盘,一手从大盘中依次取了两个杯子放在宋玉乔与侍女的身前。


    “这是?”


    “姑娘可有看过门口张贴的今日菜单?”


    “自然是看过的,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①。写得很好。”宋玉乔端起自己身前那一杯牛乳茶温声道。


    “姑娘自然也知道了咱们食肆要做饮子铺。”


    “是,所以,这是让我们试试准备卖的饮子吗?”


    “正是。姑娘这杯是梅花酒酿牛乳茶,不知姑娘可能饮得酒?这里头加得有醪糟,若是饮不得,便换这杯芋圆的吧。”苏禾安又从大盘中取了一杯牛乳茶。


    宋玉乔笑道:“醪糟还是食得的,每逢上元,家中也会用醪糟煮些小元宵。”


    “那请娘子尝过之后,离店之前去食肆门口口述一下这饮子可有什么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会有人帮着记下来。”


    记的人自然是顾飞藿了。


    交代完了,苏禾安又端着大盘子往下一桌走去。


    既然要做饮子生意,那她定然要做到最好的。


    -


    天色渐暗,午食过后,屋外居然下起了雪。


    绵绵的雪如棉似絮,又仿佛春风乍起时皎洁的梨花。


    不多时,霏霏扬扬的雪花便盖满了厚实的黑瓦。


    已是隆冬时节了。


    苏禾安带着苏苗安二人一起团了几个雪团子,又去外头松软的雪地里疯跑了几圈,直到姐妹二人的鼻尖都冻得有些红了,才被梁玉英赶回了屋子里。


    “你俩穿着这样薄的袄子便往雪地里钻,若是着凉了该如何是好?”梁玉英少有地板着脸,“我倒不是心疼药钱,我是怕你们俩发热了身子难受。”


    “我给你们煮了一锅姜汤,一人给我喝一大碗。”


    苏禾安是许久未曾玩过雪了,猛然地有了机会,便忘记了自己是身处医学并不发达的大殷,带着苏苗安在雪地里玩的时候颇有些童心未泯。


    看着梁玉英眼角的泪花,她才意识到,在这中江县,即使是一场普通的风寒也有可能带走他们的生命。


    她和苏苗安一人一边,扯着梁玉英的衣角撒娇:“阿娘,这不是初雪,一时有些新奇。以后定然不会再这样了。”


    苏禾安又说道:“不过阿娘说起袄子倒是提醒了我,等雪过了咱们抽个空去东市和西市买些新袄子吧,厚实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些的。”


    梁玉英也不再说什么浪费钱:“是得备上,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往年中江县很少下雪的。就算落雪,也是那种夹杂着雨水的细雪。”


    “瑞雪兆丰年,这样一场大雪过后,明年定能有好收成。”


    “只是雪这样大,明日怕是不好做生意,雪天路滑,大家应该不愿意出门。”


    “那明日便少准备些吧,说来,阿娘今日是不是买到了羊肉,正巧初雪,咱们直接吃了吧。”


    “这也有说法?”


    “羊肉温补,最是适合冬日呢。说来也快到冬至了,到时候咱们吃锅子可好?”


    “都行。”


    “今日阿娘想吃孜然抓炒羊肉还是清汤羊肉?还有苗安,你想怎么吃?”


    看着苏禾安往厨房里走去,梁玉英一把抓住她的手臂:“先去把姜汤喝了。”


    她可没错过方才提起姜汤时姐妹二人皱着的眉。


    苏禾安与苏苗安对视一眼,还是先妹妹一步端起了桌上那一大碗姜汤,眼一闭、心一横,大口大口地灌入嘴中:“烫烫烫!”


    “谁让你这么喝的。”往常的苏禾安总是成熟得不似小姑娘,少有今日这样活泼的样子。


    她似乎是格外地喜欢雪。


    苏禾安不好意思地对着梁玉英憨笑了一下,这才吹了几口气,小口小口地喝起了姜汤。


    苏苗安也学着阿姐,乖乖地喝起了姜汤。


    一口下去,小女孩整张脸都皱成了一团。


    “咝——”


    明明阿姐做的菜里的姜可好吃了呀。


    为什么煮成汤的味道就这么奇怪呢?


    “阿姐,要是你煮的姜汤会好喝吗?”


    苏禾安正被姜汤的辛辣激得有些神游天外,听着苏苗安的疑问赶忙否认:“这东西谁来做都是这个味道。”


    又补充道:“阿娘做的这姜汤已经算好喝的了。”


    曾经在福利院的时候,每逢雪天或是暴雨天,院长妈妈也会给他们煮一大锅红糖姜汤。


    那东西可真是又甜又辣,呛人的味道直往人脑门里冲。


    但苏禾安也知道,那都是院长妈妈的拳拳之心。


    如今的梁玉英也是一样。


    “阿娘自己也喝一碗吧,我瞧着阿娘方才碰了凉水。”苏禾安看着桌上的大锅里还剩了不少姜汤,便对着梁玉英说道。


    苏苗安则是在旁边起哄:“就是就是,阿娘也要尝尝。”


    梁玉英摇摇头,失笑道:“我要是自己不喝,熬这么大一锅做什么?”


    说着,她自己也用瓷碗装了一碗浓郁的姜汤。


    长桌的保温功能苏禾安开启之后便再也没有关过。


    这姜汤在长桌上放了好些时候,却依旧是热气袅绕。


    热腾腾的姜汤下肚,虽说算不上好喝,但整个人都暖乎了起来。


    “我去做羊肉了,到底想吃孜然味的还是清汤的配蘸水?”


    “想吃孜然的!”


    “今日那蒜泥白肉给我吃上瘾了,清汤的吧。”


    屋外天色昏暗,屋内的油灯却烧得极旺,暖黄色的灯光映照着母女三人的脸。


    “那便都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