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

作品:《她不想做妾

    第163章


    皇宫红砖黛瓦, 宫墙深深,这几日的功夫秦明殊也算是弄清楚了许多事情,既来之则安之, 圣山既然不着急见她,她也没必要庸人自扰,一切事情该发生的时候自然会发生, 惶恐害怕都不会有用,她唯一能做的不过是静静等着它的到来。


    这些日子宫女们和内侍们也渐渐熟悉了这位六公主的性情,分明是十七岁左右的年纪,自出生就养在深宫之中,正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可偏偏这位六公主整日里安静的出奇, 平日里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 或者一个人静静地发呆。


    有时候宫人们甚至会忽略这位公主的存在。


    但是六公主平日里深居简出, 倒也没有宫人知道从前的六公主是什么性情。


    今日的天气还算是晴朗, 秦明殊便让宫人们搬了一张摇椅放在了梧桐树下, 躺在摇椅上看书,哪料下午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她便从摇椅上起身了, 准备回宫殿的时候, 忽然听见了几位宫人的窃窃私语。


    “唉,方才还是晴天,好端端的怎么忽然下雨了?”


    “你不知道, 今天发生的奇怪事还真不少, 话说今日是裴世子同谢小姐的成亲之日,可没想到下花轿的时候新娘居然不翼而飞了,而且下午的时候, 世子府竟是抬出去了一尊棺材……”


    话未说完,两个窃窃私语的宫女忽然看见了秦明殊,只能飞快地止住了声音,而后慌乱地跪下来向公主谢罪,宫里原本就是不允许私自议论宫里宫外的事情,也就是这些日子秦明殊性子过于温和,宫女们才逐渐松懈了一些。


    闻言,秦明殊原本是不准备计较的,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她是在深宫之中,对旁人宽恕便是害了旁人,便做主罚了宫女两个月的俸禄并命令杖责五丈。


    吩咐下去之后,宫女原本还想求饶,可是看见主子这样冷漠的态度,也只能作罢。


    此事一出,明珠殿内的奴仆都是人人自危,一改往日的懒散样子。


    只是这一切秦明殊却并不关心,她径直回到了宫殿内,宫殿内的地龙烧得很旺,她就脱下了鹤氅,换上了一身轻薄的衣衫,原来今日是裴钰成婚的日子,这一切同她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他还真是个疯子,放着好好的亲不成,竟是非要在这一日送她出葬,说不定那谢小姐的失踪也与他有关。


    他也不必做出这幅情深不易的模样,她的死还不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自私偏执的爱根本不算是爱,从头到尾,他爱的不是她,而是他自己的私欲。


    可是这一切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从前便是什么都做不了,如今困在这深宫中也还是如此。


    今后的日子会是如何,一切都无从得知。


    她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而后永不回头。


    *


    转眼日子就到了一月,秦明殊也在皇宫中住了一段时日,一月的时候,天气便越发严寒了,陆陆续续用了许多温养的药材,她的身体也逐渐好转了许多,胸口的陈年旧伤也很少会复发了。


    一月三日的时候,陛下顾长瀛忽然要见她,听见内侍传来这个消息的时候,秦明殊也只是有一瞬间的错愕,随即很快就接受了这件事情,换好衣衫之后,她就出了明珠殿。


    宫人都道陛下对这位自幼体弱多病的公主极尽宠爱,可若真是宠爱,又岂会连这位公主消失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未曾察觉?


    世人大多如此,言行不一,平民百姓如此,王公贵族也是如此。


    除了十二月七日的那一场大雪,京城这些日子都没有下雪,没想到今日竟是下了雪,出宫殿门的时候漫天雪花洋洋洒洒落下,青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到宫中挑了一件鹤氅给她披上了。


    秦明殊紧了紧鹤氅的系带,冬风一吹,毛茸茸的皮草随风而起,吹在脸上软绵绵的,青玉打着一把伞,主仆二人便跟着前来宣旨的宫人朝着养心殿走去。


    天这么冷,原本青玉是想要让公主做轿撵离开的,只是见主子态度坚持,也只能作罢。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白雪就在地上铺满了浅浅的一层,还有皇宫明黄色的琉璃瓦都盖上了一层白雪,一眼望去红砖黛瓦,看上去很是赏心悦目。


    秦明殊同青玉一起朝前走去,便是撑着油纸伞,间或也会有些许白雪落在了她们二人的身上,因着平日里六公主深入简出的缘故,明珠殿的位置要偏僻一些,一干人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养心殿。


    等到了的时候,秦明殊便让青玉等人在外面等候,而后自己跟着内侍进了养心殿。


    一进养心殿,她就闻见了一股浓郁的檀香味道,往日她跟随侯府老太太在白玉寺上香的时候,经常会闻见这股檀香的味道,因此对这种檀香味道很是熟悉。


    养心殿金碧辉煌,明黄色的帐幔随处可见,等进了外间之后,内侍便停下了脚步,而后秦明殊便一人走向了里间,若非是这里的布置如此富丽堂皇,只怕她会疑心自己是进入了佛堂。


    进入内间的时候没几步,她便看见了一道明黄色的挺拔身影,只见顾长瀛负手而立站在一副画像前,听见脚步声后转身看向了秦明殊,明明是九五之尊,可却在转身的那一刻忍不住红了眼眸,半响后才沉默感慨道:“你跟你母亲当年的模样真的是很像。”


    闻言,秦明殊便又往前走了两步,抬眸视线直直地落在了那副画像之上,顿时她的瞳孔不可置信地收缩了一些,阿娘,画像上的人正是阿娘……


    *


    等到秦明殊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她眼眶泛红走出了宫殿,风雪正是郁郁葱葱,漫天飞雪如同梨花一般纷纷扬扬落下,天地间仿佛都只剩下了一片纯白。


    纯白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的东西,可偏偏在这皑皑白雪的掩埋之下,却是挡不住的人心算计。


    青玉见六公主出来了,连忙抱着鹤氅走到了主子的身边,替她披上了鹤氅,见姑娘红了眼眶,她还以为是陛下训斥了公主,但是这里是养心殿,人多眼杂,也不能说什么安慰的话,只能先撑着油纸伞同主子一起离开了,等离养心殿远一点的时候才好说上一些安慰的话,“公主别难过,陛下若是说话重了一些,那也不是斥责公主的意思。”


    闻言,秦明殊倒是没有接话,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随后继续朝前走去。


    大雪下了许久,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从地上踩过的时候便能够听见细微的踩雪声,软绵绵的。


    因着风雪愈发大的缘故,回明珠殿的路便越发难走了一些,用了将近半个时辰的功夫才到,庭院内的梧桐树上也压了厚厚的一层霜雪。


    秦明殊回了宫殿,侧首对着青玉吩咐道:“青玉,本宫有些累了,想要睡一会儿,先不用进屋伺候了。”


    闻言,青玉虽然有些不放心,但见公主没有继续哭了,这才算是放心了一些,替公主找到了一个暖手的汤婆子后便退下了。


    因着还在下雪的缘故,庭院中非常安静,秦明殊脱下了鹤氅,也没有换衣服,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听着屋外风声呼啸的声音,恍惚间,她似乎还听见了雪花落下的声音。


    陛下顾长瀛说的话,她是不会全然相信的。


    方才在养心殿的那番话,定然是真假掺半。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明明是在倾诉过往,却总是会用谎言编织过去。


    阿娘原名宋婉,是皇宫内的一个小宫女,因着家境贫寒的缘故,无力贿赂宫内的掌事姑姑就被分到了偏僻的宫殿伺候,那时候陛下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平日里宫女太监见他不受宠,都对他十分敷衍,偏偏宋婉待他十分恭敬有礼,后来陛下被赶到了冷宫,也只有宋婉在他身边伺候。


    两人在冷宫相依为命,度过了几年的光阴,日子虽然十分难熬,但却因为两个人相互扶持的缘故,倒也能够苦中作乐。


    那时候顾长瀛本想等将来出宫以后,就与宋婉成亲,可是没想到那时候的夺嫡之争会如此激烈,皇兄们元气大伤,就在这个时候,将军府的嫡女杜若前来联姻,声称愿意助他夺嫡,顾长瀛便同意了。


    当个亲王终究还是寄人篱下,处处都要看旁人的眼色,既然有了争一争皇位的机会,他当然不能错过。


    那些陈年往事似乎是伤痛极了,顾长瀛并不愿意提起,只是言谈间一笔带过,后来夺嫡成功了,他继位之后也未曾亏待过宋婉,可偏偏当时边疆有了战乱,他便御驾亲征前去平定战乱,等回来的时候便找不到宋婉了。


    审问之后发现是皇后嫉妒心作祟,竟是派人逼死了宋婉,当时宋婉腹中已经怀了骨肉了,皇后心思极为歹毒,逼死宋婉后就将她的尸身扔到了乱葬岗喂野狗,一尸两命。


    等到顾长瀛打完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后了,他曾抱有侥幸心理派人去找宋婉,可却什么都没有找到。


    也就是在这些日子才找到了宋婉的下落,他原本想接她们母女二人回宫,可惜太晚了,宋婉已经死了,好在他们的女儿秦明殊还活着。


    这些便是全部的往事,至于六公主则是并无其人,当年顾长瀛哀思过重便将宋婉腹中的孩子封为了六公主,原本只是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没想到居然还真有找回自己失散多年骨肉的那一日。


    任凭顾长瀛将这些话说的如何动听,秦明殊都是不相信。


    她觉得奇怪,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奇怪,她想来不是个喜欢勉强自己的人,既然想不明白便也索性不去想了。


    静静地在窗边坐了一阵子之后,不知不觉,秦明殊还真的有些困了,她便索性换了衣服上|床睡觉了,任事情如何扑所迷离也终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再差的结局也不过是一死了之,没必要想太多。


    不外乎既来之则安之。


    风雪长安,香魂已逝。


    一切过往再无从得知。


    *


    皇宫从来都是没有秘密的,这么多年六公主顾明珠在皇宫中都非常神秘,见过她的人寥寥无几,明珠殿的宫女和内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批,且都不知所踪。


    六公主的生母不过是一位冷宫内的卑贱宫女,当年趁着陛下醉酒爬了龙床,陛下醒来之后自然是震怒万分,可到底也没要了那宫女的性命,只是封了一个才人赐了一座宫殿住下,没想到很快就传出了那宫女怀有身孕的消息。


    也不知道那宫女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幸运的怀了身孕,当时一向凉薄的陛下对这个孩子倒是出奇的上心,那宫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只等着生下孩子之后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不幸的是,生产的时候那宫女难产了,生下一个公主后便撒手人寰了。


    当年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后宫的妃子们都松了一口气,只是一个公主而已。


    当时陛下膝下已经有了几个皇子和公主了,这个公主当然不会构成任何威胁。


    只是万万没想到,陛下对这个公主倒是出奇的重视,从给公主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顾明珠,有掌上明珠之意,只是可惜这公主生来就体弱多病,陛下对公主便更为爱怜了,满岁生辰的时候直接赐了明珠殿住下,六公主一时间风头无二。


    可惜公主的身子实在是太弱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深居简出,没想到今日倒是破天荒的出宫了。


    十六年的光阴,总算是有人在皇宫中看见了六公主的身影。


    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就能掀起轩然大|波了。


    且没想到公主居然半个时辰后才从养心殿出来,出来的时候还是红了眼眶,定然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时辰的功夫,这件事情就在后宫传遍了,就在众人纷纷揣测这位六公主是不是要失宠的时候,翌日陛下就赐了无数珍宝到明珠殿。


    十六年了,这位六公主总算是进入了众人的视线,都道君恩如流水,偏偏陛下对这位六公主却是极尽宠爱,若是六公主是男儿身,只怕早就封为太子了。


    任凭宫内的各种传言传的如何沸反盈天,秦明殊都不在意,她早就没有办法信任任何人了,奇珍异宝又如何,不过都是些身外之物了,陛下找这些东西根本不会浪费任何功夫,而她却要为了赐下的这些东西感恩戴德,实在是很好笑。


    况且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她如今已经十六岁了,眼看就要过十七岁的生辰了,难道陛下十六年都没能找到她,如今就忽然找到了?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靠不住的。


    她不信,世上真情难有,多的是阴谋算计。


    总归是未到一切真相都水落石出的时候,若是轻易相信旁人,只怕早早就被开膛破腹、死无全尸了。


    这一生除了她自己,她谁都不信。


    *


    又过了些日子,太医院便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温养,六公主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陆陆续续可以出门晒晒太阳了,也无需整日在宫殿内闷着了。


    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后宫内的嫔妃心思顿时都活络了起来,每日都会有妃嫔带着礼物到明珠殿送礼,可惜秦明殊殊谁都不愿意见,明珠殿的殿门一直都是紧闭,便是有不死心的妃嫔一直守在宫殿外,可是见殿门一连几日都是关着的,便也都大失所望地离开了。


    因着明珠殿内的宫人比较多,也有宫人收了一些妃嫔的贿赂暗中替旁人说好话,秦明殊直接将宫人杖责之后赶了出去,顺便将宫中的许多宫人都遣走了,只留下了几个宫人。


    从此之后,明珠殿就安生了许多,秦明殊还是照常过着自己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有限的人生内,她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自由。


    *


    距离谢家千金消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京城内还是消息全无,根本找不到人,就像是世上根本没有这个人一样。


    偏偏自己的新婚妻子失踪当天,裴世子居然做出了开棺验尸和当街送葬这样的荒唐事,谢丞相当然是不愿意的,当初升上赐婚的时候,他就曾听说过这位裴世子同府中婢女的荒唐事,他也曾想过请求圣上退婚,只是见谢琳琅态度坚持便只能作罢,却没想到他的一时妥协居然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谢丞相上门理论,世子府闭门不见,道是裴世子病重昏迷不醒,无奈,谢丞相只能离开,但是迟迟咽不下这口气,他的女儿不知所踪,而这裴钰却在为了一个卑贱婢女要死要活,这口气他咽不下。


    于是谢丞相便在上朝的时候哭的泪眼纵横,一本折子将裴钰的所作所为告知陛下,请求陛下收回赐婚的圣旨,这门婚事是他丞相府高攀不起。


    陛下赐婚原本是为了成就一段金玉良缘,没想到却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个不知所踪、踪迹全无,一个缠绵病榻、一病不起,叹了口气后,索性便取消了这门婚事。


    那日出葬回来之后,裴钰刚到了世子府就开始吐血不止,请了太医前来诊治却仍是无济于事,好不容易止住了吐血,却却没想到当夜就发起了高烧,一连昏迷了几日,哪怕是醒了之后也是失魂落魄的样子,政务也都没办法处理。


    听闻此事,陛下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多派一些太医前来诊治,同时赐下一些珍贵的药品。


    情之一字,当真是误人误己,想当初裴钰何等风头正盛,容貌清俊、才华横溢,是天子重臣、前途无量,可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当真是令人无限唏嘘。


    可是那婢女早就跳崖死了,人死不能复生。


    京城繁华无限,大江滔滔东流,前几日百姓还在感慨裴钰的遭遇,可是没过两日就会有新的事情出现,不过是短短几日的功夫,京城百姓已然忘记了裴世子这号人,转而跻身新的话柄之中。


    当今京城中风头正盛的人物当数六公主,据说她是陛下的掌上明珠,只是自幼体弱多病、深居简出,这么多年都用汤药温养着身子,这段时日公主的身子好了许多,听太医说公主的身体已经康复了,慢慢可以出现在众人面前了。


    相传六公主貌美无双,却也有人传公主鄙陋不堪,尤为貌寝。


    可是不管这两种传闻是哪一种,京城上下都在议论纷纷,众人对这位六公主尤为期待。


    无数人都在等着一窥公主真容。


    大浪滔滔,往事千帆过,京城就是这样,永远都有新的话柄,永远不缺新的人物,左右是打发时间罢了,议论谁不是议论,都没什么区别。


    可是没想到不等这阵风波过去,京城便忽然又出现了另外一件事。


    当年太子的谋反另有隐情。


    太子谋反是既定事实,可是当初黑风寨惨案却并不是太子干的。


    始作俑者另有其人。


    *


    自从太子死后,将军府元气大伤,就连皇后也都失宠了,如今皇后虽然仍住在坤宁宫内,可是现在坤宁宫同冷宫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便是如今将军府没落了,可是当年提拔的那些属下还在朝为官,都是从战场厮杀出来的情谊,自然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事情而发生变化。


    太子的谋反实在是蹊跷,许多人都在暗中探查。


    这不过了这么久的时间了,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黑风寨的惨案并非是太子所为,而是三殿下顾长容所为,而后嫁祸给了太子。


    此时一出,满朝都震惊了,当初若不是黑风寨的惨案太过惨绝人寰,只怕陛下也不会狠下心下旨让捉拿太子顾长明归案,说不定太子也就不会死。


    可是世上哪有倘若?


    况且太子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


    陛下听闻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很是震惊,铁证如山,不得不信,群臣愤慨,前朝夺嫡之争的惨案犹自历历在目,难不成如今又要重蹈覆辙吗?


    见陛下迟迟做不出决定,群臣只能继续上书奏折,与此同时,三殿下顾长容的罪行越来越多。


    从前三殿下仗着自己身份尊贵,便在京城欺男霸女,暗地里不知道做出了多少惨案,如今墙倒众人推,百姓纷纷到官府报官,甚至有一些人前去敲响了登闻鼓,事态早就蔓延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芸妃尚且在软禁中,她在朝中并无娘家可以依靠,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便是后来知道了这些事情,她除了哭也是无能为力,入宫这么多年,她一直都是盛宠不衰,可惜自从她毁容之后,一切事情都变了。


    她曾经最引以为豪的宠爱,荡然无存,她如今根本救不了自己的皇儿,甚至连见自己的皇儿一面都做不到。


    整日里除了哭,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她在为自己的皇儿哭泣的时候,可曾想过三殿下仗势欺人的时候,也有无数母亲在为了自己的孩子哭泣?


    怕是根本想不到。


    上位者享受荣华富贵,却不记得百姓的劳碌。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事情越闹越大,便是连三殿下的腿断了都是他自找的,三殿下平日里对府中的奴仆动辄打骂,在江南的时候将一位侍女活活打死,那马奴早就与侍女私定终身了,替侍女敛尸以后实在是气不过,决议为那侍女报仇雪恨,便在马鞍下偷偷藏了三根银针,这才导致三殿下断了一条腿。


    或许是天理昭昭、恶有恶报,三殿下正是在黑风寨的地方摔断了腿。


    天意如此,不可违背。


    群情愤慨,积重难返,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陛下便是再难以接受也只能接受,下旨赐死三殿下顾长容。


    这件事情闹的如此之大,秦明殊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思索片刻,她还是决意亲自去求见陛下,将她所知道的那些事情全都说出来,囊萤虽小,却也不愿意忍气吞声,她忍辱偷生了这么久,总算是到了沉冤昭雪的时候。


    她永远不会忘记那日山上肆无忌惮蔓延的场景,也忘不了少寨主被一剑贯心的场景。


    还有那片鲜血淋漓的青石板,连绵不绝的犬吠声。


    她只是从伤痛中走了出来,而非是忘记了那些伤痛。


    冬日寒风刺骨,秦明殊从养心殿走了出来,当时已经是傍晚了,分明是日薄西山的场景,可是她却看见了久违的希望,不久后她便带着圣旨出了宫。


    这些日子她也陆陆续续听见了京城内的一些传闻,出宫的时候并不想声张,她便戴着帏帽出了皇宫,三殿下的府邸距离皇宫并不远,只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便到了,马车停下来以后,青玉就率先下了马车,道:“姑娘,我们到了。”


    闻言,秦明殊穿着一袭素衣下了马车,白色的帏帽遮挡住了她的容貌,轻纱并不会阻挡她的视线,因此倒也能看清路,拿出圣旨之后,主仆二人便带着一群侍卫进了三殿下的府邸。


    那厢顾长容尚且不知死到临头,仍然在对府中的奴仆动辄打骂,只是没想到忽然府中冲出来一群人,为首的女子带着帏帽、穿着一袭素衣,他并不认识这个女子,况且这些日子他多多少少爷知道了一些朝中的事情,可偏偏被软禁在府中,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只能借酒消愁。


    况且酒水这种东西喝多了,只怕秦明殊不戴帏帽站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


    侍卫进屋先是用绳索将顾长容捆在了轮椅上,都已经看见了圣旨,府中的奴仆自然不会再阻拦,况且他们平日里也对三殿下有很大的怨气,这个时候墙倒众人推,当然不会有人上赶着伺候他,当然是如释重负地离开了。


    屋内静悄悄的,秦明殊先是侧首对青玉说了一些话,按照她的吩咐,出宫的时候已经让青玉带了足够的钱银来遣散府中的奴仆,而后她便吩咐让所有的侍卫都一同退下了。


    见侍卫有些犹豫,她便道:“本宫有些事情要单独与三殿下说,你们若是不退下的话,便是抗旨不尊。”


    闻言,侍卫们才算是退下了,临走的时候还顺手关上了门。


    屋内静悄悄的,冬日的天总是暗的早一些,天早就暗了,顾长容虽说是有些喝醉了,可还是能听见她方才说的话,死到临头仍是不知,他嗤笑一声道:“自称本宫,你到底是谁,难不成是父皇新纳的妻子?


    秦明殊并未立刻开口说话,她走到了桌边用火折子点燃了蜡烛,橘红色的暖光照亮了屋子,秦明殊先是将帏帽扯了下来,而后端着烛台走到了顾长容面前,烛火将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是一把瘦削的长剑,出鞘即见血。


    烛光落在了她的面容上,顾长容又不失瞎子,自然也认出了她的面容,瞳孔充满不可置信地微微收缩,道:“居然是你,贱|人,你不是跳崖死了吗?”


    闻言,秦明殊当然不会忍耐,直接反手扇了他几个巴掌,一直等到手心泛疼的时候才停下来,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顾长容,我没死你很失望吧,不过你也不必失望了,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说完这句话之后,秦明殊就直接走到桌边拎起了一壶酒从顾长容的头顶浇下,随后她用蜡烛将屋内的各个地方都点上了。


    而后她用蜡烛将帏帽点燃、扔在了顾长容的身上,他身上原本就被浇了许多酒水,身上瞬间就燃烧了起来,便是在剧烈的疼痛之下,他也没忘记骂秦明殊,可是她却根本不在意。


    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顾长容无能为力地挣扎了许久,秦明殊这才转身离开,临走前,她用铜锁将房门彻底锁死,而后只身没入了黑暗之中,再也没有回头。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青玉和侍卫们已经在府外等候她多时了,秦明殊出了府之后弯腰上了马车,皎洁澄澈的月光倾泻而下,马车骨碌碌朝前行驶,从头到尾,秦明殊一次都没有回头。


    寂寂深夜中宅子在静静焚烧,时不时响起一道痛苦的嘶鸣声,后来火势越来越大,火海中的嘶鸣声就小了许多,乃至彻底消失不见,或许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人听见,又或许是有人听见了却装作没有听见,总而言之,任凭顾长容如何痛苦嘶吼求救,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救他。


    曾几何时,他就是那样坐在高头大马之上冷眼看着旁人死亡,如今也到了他自取灭亡的时候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


    *


    秦明殊并不担心这件事情传出去,她对外的说辞便是三殿下不愿意赴死,最后竟是做出了自焚这样的事情,反正他都已经注定要死了,用什么方式去死也根本不重要。


    至此,事情才算是彻底平息。


    风水轮流转,昔日芸妃故意派人往坤宁宫放出了太子出事的消息,今时今日,皇后杜若也便如法炮制,翌日三殿下顾长容被活活烧死的事情就传入了柳芸耳中。


    这些日子柳芸本就精神状态不好,自从她知道了顾长容做下的那些事情后,就一直在找机会去见陛下,她本来就是清倌出身,能够进宫最大的依仗也是将军府,可是她早就与皇后那边闹僵了,将军府自然是指望不上,说不定此时三殿下的事情就是将军府在背后推波助澜。


    她此时唯一能求的就是陛下,便是皇儿真的错了,虎毒不食子,陛下也不应该要了皇儿的命。


    可是没想到陛下居然真的能狠下心要了皇儿的命。


    因着知道自己是替身的缘故,这些时日柳芸对自己脸上的疤痕一点也不在意,甚至恨不得将自己的脸彻底毁了,只是这段时间知道了顾长容的腿断了,她不得不忍着恶心戴上面具去争宠,可惜前段时间因为她私自派人向坤宁宫传了消息,陛下就下旨让她禁足。


    事实上,无非就是她毁容了,陛下也就不喜欢她了。


    到底是君恩如流水。


    今天一早听闻顾长容被活活烧死的消息时,柳芸顿时就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她的皇儿死了,她这后半生也没有什么指望了,等到柳芸醒了以后更是心如死灰,她如今毁容了,从她毁容的那一日、从她出言不逊的那一日开始,陛下早就厌弃于她了。


    她又没有什么娘家指望。


    在这深宫之中,她无宠无子根本就活不下去,况且从前她仗着得宠肆意欺辱旁人,也得罪了后宫不少妃嫔,如今她落势了,焉能有好日子过?


    她没有活路了,她也活不下去了。


    *


    许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这日秦明殊觉得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她往日都待在明珠殿闭门不出,今日倒是难得有了出门走一走的心情,便是到了冬日,御花园中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红梅傲雪,何其烈骨铮铮?


    只是还没有在御花园中待多久,秦明殊便看见一位内侍带着太医急急忙忙朝前走,见此,她侧首看了一眼青玉,当即青玉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朝着太医和内侍走去,不一会儿就问清楚了,回来找主子复命。


    “回公主,是芸妃娘娘自缢了,好在宫人及时发现了救了下来,现在正带着太医往那边赶。”


    闻言,秦明殊垂眸思索了片刻,她在深宫里面待了这么些时日,自然也听说过芸妃的名讳——正是三殿下顾长容的生母,这个时间她自缢的原因也不难猜,无非就是顾长容死了。


    宫妃无故自戕可是大罪,现在救下来也没了任何意义,只怕太医还未离开,就会等到陛下赐死的圣旨了。


    深宫之中人人都是可怜人,便是身份尊贵如宫妃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世上因果循环不休,环环相扣,无外乎是如此,就像她从来没想过伤害旁人,可偏偏却间接造成了芸妃的死亡。


    可是芸妃可怜,那些在大火中被活活烧死的人更是可怜。


    想到此,秦明殊用手紧了紧肩头披着的鹤氅,侧首对着青玉开口道:“青玉,既然芸妃娘娘出事了,我们便过去瞧一瞧吧。”


    闻言,青玉有些欲言又止,她当然是不想让公主过去了,毕竟昨日可是公主亲自前去将三殿下赐死的,芸妃娘娘可是三殿下的生母,若是发生了对公主不利的事情可如何是好?


    只是不等她开口说话,便看见六公主径自朝着轻芸殿走去了,见此,青玉也只能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可是没想到等到秦明殊二人赶到的时候,一切还是太迟了,陛下赐死的圣旨早就颁下来了。


    宫门紧闭,只有柳芸一人饮下了毒酒,静静在宫殿内走向死亡。


    正在宫人准备封宫的时候,秦明殊到了,她是陛下的掌中明珠,既然已经开口了要去见芸妃一面,反正芸妃都已经喝了鸩酒,也不可能再去伤害六公主了,宫人们也乐得给秦明殊一个方便,索性就开了宫门让她进去了。


    青玉原本是想要跟上去的,可是秦明殊拦住了她,主子既然不让她跟着,青玉便只能守在宫门外。


    推开朱红色的宫门进入庭院,首先看见的就是萧条的庭院,秦明殊没有停留,直接朝着轻芸殿主殿走去,推开沉重的宫门,她便看见了一位只穿着中衣的女子眼神呆滞地躺在地上,殷红的鲜血顺着她的唇角滑落。


    想必这就是后宫中多年荣宠不衰的芸妃娘娘。


    视线落在芸妃娘娘面容上的那一刻,秦明殊顿时就愣住了,阿娘已经逝去很多年了,她也有些记不清阿娘的面容了,可是这一刻她还是认出了眼前的芸妃同她的阿娘长得十分相似。


    若不是当年是她亲自看着阿娘封棺的,只怕此时也要疑心是阿娘死而复生了。


    似乎是刚刚饮下了鸩酒不久,柳芸还能勉强维持清醒,口中在喃喃自语一些话,只是她的声音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听不清,秦明殊便径自走到了柳芸身边跪下,俯身凑近了一些,仔细听她口中的话语,终于听清了她口中的话语,“替身,我不是替身……”


    刚刚说完了这句话,柳芸勉强有了一些力气,伸手就想要将自己完好的左脸划伤。


    听清楚了她的话语,那一刻,秦明殊只觉得遍体生寒,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