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什么?他的祖先是阉人?

作品:《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曹操没有想过自己也会上榜, 或者说不太愿意去想。一会猜刘邦上榜,一会猜汉武帝上榜,就是不去猜自己。


    他想当皇帝吗?他扪心自问, 也不是不想……


    司马懿倒是建议他称帝, 但他没这个条件。


    他曾经多次公开宣言,自己绝无二心,如果称帝,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而且,他要是称帝, 他敢保证刘备孙权等人也会紧跟其后。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 自然更得民心。


    他年纪也大了, 没几年好活了,当皇帝又能当几年?


    如今,没有天时地利,也没有人和,他才隐忍不发。


    然而紧接着天幕说道:【第八位皇帝, 就是魏武帝曹操!】


    曹操:“????”


    曹家人:“!!!”


    刘备等蜀汉阵营的人:“!!!”


    天幕说的话, 在三国掀起了惊天巨浪。


    曹操坐不住, 腾的一下站起身来, 焦急地反复踱步:“这是诽谤我啊,诽谤啊,怎么空口白牙, 污人清白。”


    “我不可能篡位的, 绝对是你们这些不孝子干的丑事。是你们把这帝号加在我身上了!”


    他可是在世周公,大汉忠臣,绝无半点不臣之心!


    他内心和那宋太..祖一样,发出灵魂质问:这黄袍怎么披在他身上了?下次可不许了。


    他虎视眈眈地看向曹丕和曹植等人, 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哪个儿子干的好事。


    曹操文采斐然,崇尚诗词歌赋,家庭氛围充满文艺气息。俗话说,上行下效,儿孙们也很注重诗词。


    其中曹植文采最好,所以很得曹操宠爱。曹丕文采差点,但比较会来事儿,所以也算得宠爱。


    两者不分伯仲。


    还没等曹丕和曹植说话,年幼的曹冲作势欲哭:“阿父,你叫这么大声做什么,吓到我了!”


    曹冲是老来子,特别聪明,深得他的宠爱。


    曹操一听,立刻收起怒气,抱起他,哄道:“莫哭,是阿父不对。”


    曹操面上非常暴躁,其实雷声大、雨点小。


    曹冲妙语连珠,很快把曹操哄好了。


    曹操心想,曹冲深得他意,说不定是曹冲称帝了,然后追封他这个老父亲为魏武帝。


    唉,拿儿子怎么办呢?只能原谅他了。


    他抱着曹冲,转而看向远方,唇角微不可察地上扬。刘备孙权这些竖子,他儿孙篡的位,跟他有什么关系?


    ————


    蜀汉阵营也炸了。


    天幕说的话狠狠践踏了他们的理想。


    张飞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曹贼曾经发誓效忠汉室,又怎会冒出一个魏武帝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曹阿瞒,我与你不共戴天!”


    他话音落下,便要冲出营帐,找那曹操报仇。还是关羽将他拦了下来。


    向来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突然摇不动羽扇了,手变得僵硬,陷入沉默。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个所有人的理想居然只是一场梦。


    ————


    大汉的皇帝们听过天幕说的朝代歌,知道汉朝之后是魏朝,如今便高兴不起来了。


    汉高祖刘邦一方面觉得改朝换代是正常的,一方面又免不了因为自家公司破产而烦恼。


    他打天下那么难,转眼间,那么大一个国,就这么没了!


    他冲着文武百官抱怨:“你们搞快点把这个曹操的祖先给朕找到。乃翁要狠狠阉了他。”


    文武百官:“……”臭流氓!


    这时,刘邦像是想到什么,扭头看着自己的好兄弟:“等等,他姓曹,不会是你的后代吧?”


    曹参吓得一哆嗦,立马反驳:“陛下,曹姓是火神祝融的后裔,数量并不少。”


    曹参没有汉初开国三大功臣张良、韩信和萧何出名,但功劳并不亚于他们。


    他是刘邦第一批老员工,特别会打仗,立下了赫赫功劳。


    而且他并不偏科,武能打仗,文能治国,在天下安定下来之后,顺利从武将转型成了文官。未来,萧何死后,推荐曹参成为相国。刘邦死后,也向吕后推荐曹参成为相国。


    在刘邦对功臣的大屠杀中,他全身而退,还一直立足于权力中心,仿佛立于不败之地。


    韩信看了都要流下羡慕的泪水。


    刘邦移开眼神:“最好如此。”


    曹参闻言松了口气,发自内心地希望曹操不是他的后代。要不然天幕一爆料,他岂不是要原地升天?


    谁能想到他有可能被几百年后的子孙坑!


    事实上,曹操真是他的后代,虽然没有血缘。


    ————


    就在刘邦畅想阉人场面的时候,天幕说道。


    【东汉宦官势力特别大,很多穷苦百姓都把孩子给切了送到宫里去,图一个富贵。曹操的祖父是个宦官,他在宫中卷到了高位。


    他做到了太尉,类似于国防部长。


    他的祖父很发愁,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以前觉得混口饭吃就不错了,现在有钱了,有权了,他就想要更多了。


    身为宦官,他想要个儿子。


    东汉有个皇帝颁布了一条圣旨,宦官无后怎么办?他来帮忙,允许宦官收养子,继承宦官的爵位。


    这道圣旨,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强化了宦官的势力。


    这种行为简直蠢到爆。但看事物要辩证来看,很可能在那个时候,宦官的势力已经膨胀到皇帝不得不让步。


    曹操的祖父赶上好时候,收养了养子,这个养子给他生了个好孙子,叫做曹操。】


    ————


    汉高祖刘邦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一凉,喃喃自语:“看来不用朕忙活了。”


    他还想阉了曹操的祖先呢,结果曹操的祖先本来就是个阉人!


    难道还能无中生蛋让他阉?


    他转念一想,不对呀,他可以对曹操的真正祖先下手。但天幕连一点消息都没透露,曹操的祖先可能都不姓曹。找到他的概率,犹如大海捞针。


    刘邦倍觉可惜,不停叹息。


    萧何说道:“陛下,不要关注这些杂事儿了,您曾经说过,秦朝没有逃过来自赵高的阉宦之乱,汉朝就不应该走向这条道路,可是您也看到了,终是事与愿违。理应推行相应的法度,限制宦官的势力。”


    萧何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自然不愿意看到宦官势力膨胀。


    刘邦面色有些差:“行了,知道了。”


    曾经取笑秦始皇,现在小丑居然是他自己。


    ——


    天幕:【曹操出生于富贵的家庭,本质上是官三代。他自幼饱览群书,既搞文艺,也研究兵法。


    有个大文人很欣赏他,给了他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到了成年,他的父亲给他铺路,让他进公安系统,管理洛阳。


    曹操怀揣拳拳报国之情,兴致勃勃地上任了。


    洛阳权贵遍地走,经常犯事。普通人都劝曹操不要管这么多,但曹操非要硬刚。


    曹操设置五色大棒。谁敢犯事就把谁打死。


    这个时候,他是很希望大汉越变越好的。


    权贵以为他开玩笑,结果真被打死了。这下可犯了众怒,他被贬成了芝麻小官。


    好在,曹操的好爸爸又给他疏通关系,他直接进了中央,来到了汉灵帝面前。


    他感觉这朝堂太污秽了,奸臣太多了,于是劝汉灵帝好好整顿朝堂。


    汉灵帝表示你说的很好,但我不听,最后没有采纳。


    曹操反而惹了一身骚,渐渐地,他开始沉默寡言,不再上书。连皇上都不管,他这个小官讲了有什么用呢?


    恰逢这时,著名的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征派各路人马去平定叛乱。


    曹操心想,公安不好当,中央也没意思,那就当兵吧。


    他和其他将领大破黄巾,斩首数万,被封为山东省省长。在位期间,他下了狠手,惩治权贵,当地政通人和。


    后来朝廷要把他招回来,他觉得进中央还是要继续被排挤,实在没什么意思,于是拒绝了朝廷,回到老家啃老。


    这四年里,他要么读书,要么打猎,潜心修炼。


    他父亲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又给他疏通关系,让他来到中央当顾问。富贵人家的选择就是多。


    曹操这个时候,还是希望大汉越来越好,黄巾起义能早点儿被平定。


    但时间已经来到了乱世,黄巾起义之后,只会有更多的起义。各地枭雄都被勾动了心思,蠢蠢欲动,希望颠覆这个大汉。


    董卓进京、十八路诸侯讨董、官渡之战、三分天下……


    一部曹操传,半部三国史。这些标志性事件,他几乎都参加了。


    他自诩大汉的保护神,到处讨伐反贼。


    渐渐地,他回头一看,自己居然成了势力最大的反贼。】


    ——————


    曹操的一生有些黑色幽默,令人感慨不已。说他是反贼,他又不是纯粹的反贼。说他忠诚,他又不算忠诚。


    纵观华夏历史,这样性格多面且复杂的帝王是很少有的。


    汉高祖刘邦本来想骂曹操,现在也有些唏嘘,叼着草根,回忆起了从前。


    “这个给他下断语的人是不是老神仙啊?他的前半生确实是治世能臣。五色大棒好啊,那些权贵是该狠狠打一打。”


    “想当年,朕也是这样嫉恶如仇的少年郎啊。”


    汉高祖刘邦隐隐从曹操身上看到了游侠的气质,顿时有些惺惺相惜。


    快意恩仇,不惧权贵,肆意洒脱。这样的人怎么偏偏是大汉的反贼呢!


    ————


    刘备被迫看着曹操的发家史,不免有些酸了。


    他没有一个好爹,只能编草鞋为生。不像曹操,刚入社会就能去首都当大官。


    人和人的差别怎么这么大。


    倘若他是……算了,他可不想当阉人的后代,汉室宗亲的身份还是挺好的。


    ——


    府邸中,司马懿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眼睛放光。


    曹操执掌大权,控制汉室。他求贤若渴,多次要司马懿当官。


    他明哲保身,多次婉拒,最后曹操强取豪夺,逼他当官。


    司马懿这才认了,渐渐博得了曹操的信任。


    他心想:“我曾劝他称帝,他不愿。事实证明,帝位终究是他的。我担心他被倾覆,所以没有付出全力为他谋取天下,现在来看,是我肤浅了,应该把宝全押在他身上。”


    他放下酒樽,整理仪容。


    妻子好奇地问:“你要去哪?不看天幕了?”


    司马懿:“我要去丞相府。”


    既然曹操是最后的胜者,他自然得下更多力气,不能骑驴找马了。


    妻子还在兴致勃勃望天幕:“对了,天幕之前老是把魏朝和晋朝连在一起说,晋朝又是谁建立的?”


    没来由地,司马懿心中一跳。他其实看不上曹操,挺期待能够弄死这个反贼。


    “这么遥远的事情,谁说的清楚。等天幕说不就知道了。”


    他摇摇头,将纷乱的思绪甩走,应该不会是他,他担心个什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