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方厂长的难处

作品:《回档1980

    当时食品厂基本都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工作场地湿滑,杂物乱放等,特别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储存、搬运、加工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卫生问题。


    这些不但容易造成食品污染,更使得整个生产环境混乱不堪,并造成车间空气浑浊,进一步对食品造成污染。


    利民厂虽然情况好点,但也好得有限。事实上食品厂的产品合格率和次品率都被严重高估了,其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污染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了。此外,利民厂同样存在着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


    叶文浩仔细考虑后,还是拿出了一套比较经典的现场管理模式,5s现场管理法。5s是运用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法则,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套现场管理模式在1955年起源于鈤本,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直到1986年才逐渐被世界所了解。并给全世界的现场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叶文浩拿出来的5s已经经过了他的魔改。他把过程控制,内部客户的理念也贯穿了进去,尤其是对品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原来的仅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质检改为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全方位质检。


    这套理论的实施,对改进利民厂的生产现场环境、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帮助,对企业形象的提升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根据利民厂的实际情况把这套体系调整完毕。当然其中李继勇的帮助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这段时间里,叶文浩毫不藏私地把这套体系完完整整地给李继勇做了非常详尽地讲解。而李继勇对这套体系也非常上心,仅笔记就记了20多页。


    “李科长,这套现场管理体系差不多就是这些了。你要记住,关键是人,必须不漏一个死角,保证落实到每一个人,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几个刺头杀鸡儆猴,狠狠地罚一下,要罚到对方痛彻心扉,罚到其他人想到就胆寒。


    管理层也不能例外,比如,李科长你的办公室,老鼠进去都可能迷路,这是不行的,你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这项工作。“叶文浩叮嘱道。


    “小叶,你放心。我知道这套东西的价值。这几天我就打报告,过完年就推行下去。谁敢和老子阳奉阴违,随便糊弄,老子整死他。”李继勇恶狠狠地说道。


    经过这些天的合作,他对叶文浩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刚开始的排斥,到接受并逐步过渡到佩服。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方厂长、丁书记对叶文浩的态度会好得过分。原来人家是真有本事。而且是大本事。


    双方合作之后,他发现很多他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到了叶文浩这里,换个思路,不但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往往还带来其他的惊喜。


    对这套管理体系理解得越透彻,他就越感到震惊。虽然他搞不懂为什么叶文浩小小年纪懂这么多,但他很清楚一件事。


    叶文浩送给他的是一个大馅饼!他这一辈子很可能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他必须把这套东西落实下去,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谁敢挡他的路,他就和谁拼命。


    “行,那我就走了,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再来了。李科长再见!”叶文浩和李继勇告别。算算时间,接下来他要去四海印刷厂蹲点了。


    “小叶,我送送你。”李继勇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站起来和叶文浩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小叶,过完年你能不能再过来几天,你不来,我心里多少有点没底。“李继勇边走边提出了要求。


    “恐怕不行,下学期我就要中考了,应该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李科长你只要把人搞定了,其他就没问题了。相信自己,你肯定可以的。“叶文浩婉拒道。


    过年后,盗版书销售应该进入了最重要的阶段,他哪有时间来搞这个。


    “好吧,我尽力试试!如果真遇到问题了,到时候我让方厂长他们联络你。小叶再见!”李继续勇目送着叶文浩离开。


    回到办公室后,他抽了根烟,又去给自己倒了杯水,然后拿出了纸笔,开始写报告。


    这天下午,方厂长和丁书记开完会,心情愉悦地回到了利民厂。二人走进了厂长室,方厂长拿起桌上的烟,递给丁书记一支,自己也拿了一支点上。


    丁书记点着了烟,美美地深吸了一口,“老方,这次我们利民厂可是大出风头啊,你那句“给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活品质”被局领导和市领导多次引用,应该不下5次了吧?“


    方厂长哈哈大笑,“小叶的这句话立意确实很高。他放寒假后在厂里转了不少时间了,我很期待,他又有什么新想法。“


    “以小叶的眼光,应该能发现不少问题。老方,要不我们晚上和他一起吃个饭,好好聊聊。“丁书记建议道。


    “好主意。“方厂长表示赞同。他拿起电话,把李主任叫了过来,“小李,小叶这几天都在做什么?”


    “小叶这两天都没来。刚开始几天,他在厂区到处转,后来一段时间一直和李科长在一起。”


    李主任对叶文浩的行踪一清二楚。


    方厂长一愣,“小李?他们两个怎么会在一起?“


    利民厂管理层都知道,李科长在叶文浩手里吃了个大亏,被怼得无地自容,也知道李继勇对叶文浩不感冒。通俗地说法是,这两人是有过节的。


    这两人见面争吵几句倒是一点都不奇怪,聚在一起聊工作?这场景有点无法想象。


    “还有,李科长今天早上提交了一份生产车间的整改报告,我放你桌上了。“李主任继续说道,她这个厂办主任,有时候也可以看成是方厂长的助理。


    方厂长一听到这个,马上在办公桌上翻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李继勇的报告。一看标题,“利民厂生产车间全面整改计划“。


    方厂长笑着对丁书记说道,“这恐怕是小叶的主意。“


    刚看完一页,方厂长神情就开始严肃起来了,“老丁,你也看看,有点意思。“说完,拿下夹住纸的回形针,把第一页递给了丁书记。


    等到两人把报告全部看完,又看完李继勇在报告后面附着的车间整改平面图。二人坐在椅子上半天都没说一句话。


    “大手笔啊!”良久,丁书记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方厂长点了点头,“这套东西的框架应该是小叶搭的,小李没这个水平,也没这个理论基础。但小叶再厉害,也不可能对我们厂的生产了解得这么透彻,小李应该也出了大力气。


    这小叶还真是能给人惊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份重礼啊。“


    “确实,这份东西价值很大,我觉得不仅是生产车间,其他地方一样也可以用上,好东西啊!


    老方,你看出小叶的意思没?他这是在还人情。叶师傅上次来,我们面子给足了,这份东西就是小叶的回礼,所以他弄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了。”丁书记感叹道。


    “老丁,这说明我们的策略是对的。小叶虽然有能力,但过于圆滑了,要他做点事并不容易,他现在和我们的关系有点等价交换的意思。”


    “等价交换?老方,你觉得小叶会不知道这份东西的价值?随便找个兄弟厂,把这份东西丢出去,你觉得他们会出什么价?”丁书记反问道。


    “老丁,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和小叶的关系?”


    “要舍得下本钱。小叶虽然圆滑,但有底线。上次吃饭的时候,张老师除了开始喝了2杯,后面的酒全被小叶挡下了,说明这孩子很孝顺。


    我们每做一件事,他都会回报。这说明他不是愿意占便宜的人。和小叶打交道以来,虽然利民厂有付出,但总的来看,是我们占了大便宜。老方,我觉得我们在小叶身上,要加大投入!“丁书记建议道。


    他是个很务实的人。叶文浩接二连三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利民厂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自然不吝在对方身上加大投资。


    方厂长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对叶文浩,他没有办法逼迫对方为自己做事,只能打人情牌。


    方厂长可以高价请徐教授来开讲座,这没问题。因为对方是港岛教授,自带光环,这笔费用是能出账的。


    但叶文浩不行,他是学生,方厂长没有办法支付对方大额报酬,即使他和丁书记甚至是其他高层都认可叶文浩的能力,也依然无法出账。


    他行政级别确实不低,但他是国企的领导,权力范围内能动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他才建议叶文浩以勤工俭学的名义来利民厂工作,并支付最高工资,这是他能决定的。


    丁书记说要加大投入,这他完全同意。他为难的是如何平衡这个投入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