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曹博士

作品:《回档1980

    叶文浩笑着说道,“肥城的,明年就搬迁到魔都来了。我们准备通过增刊打响在魔都的名气,增刊内容是一部武侠小说,非常好看。“


    老板哦了一声,依然没什么兴趣。


    叶文浩接着问道,“爷叔,你这里卖的杂志返点多少?是不是也是17?“


    “是啊,不是都这样吗?有什么奇怪的。“老板顺口答道。


    “爷叔,我们杂志社为了打响名气,给出的返点有20,而且我们不用预定,不用付押金,送货上门,卖完再结算。卖不完我们自己把货拉走,不用你专门退货。“


    “哦,你们的杂志什么样的?可以给我看看吗?”老板来兴趣了,果然,没人能够拒绝没有风险的赚钱机会。


    “增刊还在校稿,正式出刊还需要2个多月,现在是了解销售点的情况,然后在魔都选20个点作为指定销售点。”叶文浩开始钓鱼了。


    “你们指点的销售点需要什么条件?”一看不是谁都能有这个赚钱机会,老板的态度变了,明显有些着急。


    “主要看销售点的规模,销售的情况,还有销售点是属于哪个口子的?爷叔你能介绍一下你这里的情况吗?我哥会记下来汇报上去。”叶文浩答道


    “我们这里卖的杂志种类很多,有20多种,这里市口好,只要杂志好卖,基本都卖得出去,像《电影画报》,每次进货都是全部卖空。


    我们是挂靠在邮局的报刊门市部下,杂志和报刊都由他们配送,,卖不出去的也由他们负责拉走。我这里拉走的杂志很少,基本都卖出去了。“老板开始自我吹嘘,显然他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杂志摊的情况基本都清楚了。叶文浩问了老板的姓名,联系的传呼电话等信息,然后告诉老板,会把报刊摊的情况汇报上去,由杂志社做最后决定。


    老板从口袋里摸出大前门,一边给赵勇递烟,一边说道,“赵编辑,我这里的杂志都卖得很好,我也愿意成为你们的销售点,你帮我向上面反映反映,给我个机会。”


    赵勇合上笔记本,接过烟,还没开口,边上的叶文浩已经接话了,“这没问题,我哥是个老好人,再说老板你这里情况确实不错,他会和你保持联系的。“


    二人和老板告别,又向前走去。走过一个拐角,叶文浩停了下来,拿过赵勇的笔记本,看他记录的东西。


    “四哥,你这样记太麻烦了,不需要记这么多的。你只要记几个要点。地址、规模、老板姓名、联系电话、摊位性质,也就是挂靠还是私营,销售情况这些就够了。销售情况不需要具体数字,只要分优、中、差三个等级就足够了。“


    赵勇没有说话,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二人沿着豫园周围逛了一圈,一共找到5家报刊摊,每次都是叶文浩上前去和老板交谈,结果有4家表示有兴趣合作,只有一家拒绝。


    这家拒绝的理由很合理,看叶文浩年纪小就觉得不靠谱,所以不愿意和他说下去,自然也就无法聊出什么结果。


    中午,叶文浩找了一家饮食店和赵勇一起随便吃了点填饱肚子。下午二人又来到了魔都的文庙,重复着上午的过程。


    不同的是,这次是叶文浩跟在边上看着,赵勇出面去谈。文庙周围谈了4家,前2家都没谈成,主要问题是赵勇还是紧张,问话的顺序也太死板,不会根据老板的神色随机应变。


    叶文浩每次结束后都给赵勇意见,告诉他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怎么改进。到了第3家,虽然赵勇依然紧张,但总算走完了整个流程,老板也表示有兴趣。


    这让赵勇信心大增,谈第4家的时候,明显放松了很多,至少不紧张了,效果也相当不错。


    叶文浩看了看赵勇的手表,已经下午3点多了。告诉赵勇,今天就到这吧。然后告诉赵勇怎么整理资料,怎么用表格归纳。


    “四哥,明天星期天休息。我已经请了2天假了,下星期一必须回学校上课了。你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走访报刊摊,收集报刊摊的信息。


    这是为我们下一阶段卖杂志做的准备工作。你每星期花4天时间做这个,另外2天去四海印刷厂查看进度。


    然后每天的工作要记录下来,有问题就打传呼电话找我。每周三晚上我来找你,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周六晚上找你拿工作记录交上去,周日再还给你。你看这样有问题吗?“


    赵勇刚才已经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正信心百倍,“没问题,就这样吧。谢谢你,小浩。“


    “不用客气,我走了,四哥再见!“叶文浩说完,向赵勇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今天赵勇的表现,明显要比昨天强太多了。最后一次和摊主交流,已经基本没有太大的障碍了。其中固然有叶文浩的言传身教,但不能否认他确实很努力地在学习。


    叶文浩对此也很满意。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这段时间他应该不会再经常请假了。回到家后,他习惯性地去传呼电话点看看有没有自己的电话。


    算算时间,徐教授应该差不多要派人过来了。这几天他每天回家都会去电话亭转一圈。白天家里没人,最早回家的妹妹到家也要4点多了。


    刚到电话亭,负责传呼的阿婆就就叫住了他,给了他一张电话记录单。这种电话记录单非常简陋 ,就是一张很薄的半个巴掌大小的纸片。


    纸上记录的信息也很简单,基本是3条,谁打来的?几点打来的电话?回电号码或者是留言。


    叶文浩手里这张留下的信息是,徐教授学生,曹,下午1点十分,回电号码。叶文浩接过纸条,道了声谢,按照回电号码拨了过去。


    果然又是衡山宾馆,让总台转房间号,总台小姐姐很客气地问,客人叫什么名字?叶文浩回答姓曹,哪知道偏偏碰到个认死理的,非要知道客人的全名才能转接。


    叶文浩哭笑不得,说道,你告诉客人,我叫叶文浩,问他接不接电话不就行了吗?不然你会被客人投诉。


    过了半天,总算接通了。叶文浩自报家门后,对方很客气地说是徐教授让他过来的,问什么方便见个面?叶文浩还没来得及回答,对方又接了一句,今天晚上行吗?


    叶文浩想了想答应了,双方约定晚上8点在衡山宾馆见面。


    付了电话费,叶文浩回家拿出写好的论文放进书包里。想了想,又从五斗橱抽屉的衣服里拿了点钱放进书包的夹层。


    吃晚饭时告诉父母晚上要给同学讲一张卷子,可能会回来得很晚。让爸妈不要等他。叶国强哼了一声没有理他,张倩倒是叮嘱了一句,别太晚了,尽量早点回来。


    吃完晚饭,叶文浩拿起书包离开家门,直奔附近的三轮出租车停靠点,打车前往衡山宾馆。走进大堂,叶文浩来到总台,报出房间号码,让总台帮忙转告曹先生,就说叶文浩到了。


    很快,一位中等身材,27、8岁模样的男子来到大堂,看到总台前站着的叶文浩,迎了上来,“是叶文浩同学吗?“他非常客气地问道。


    “我是叶文浩,请问你是曹先生吗?“


    “我是曹闫宇,小叶同学,跟我来,他带着叶文浩上楼来到了他的房间。“请随便坐。”交待了一声后,曹闫宇拿起水瓶给叶文浩倒水。


    看到叶文浩在单人沙发上坐下,曹闫宇把水杯放在中间的茶几上,自己也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坐下,开始了自我介绍。


    曹闫宇是徐教授带的博士生,他到目前为止已经发了3篇sci,虽然不知道期刊的等级,但看他的神情,就知道肯定不是水刊。


    这次徐教授让他过来,主要是看一下叶文浩的论文完成情况,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多留几天,帮忙一起修改。


    叶文浩一听就明白了。很明显,徐教授对他的论文水平不放心,所以让这位过来看看,实在不行就让曹博士代劳了。


    想到这里,叶文浩也不多话,笑着拿出自己的论文递了过去,“曹博士,论文的前两个部分,我已经写好了。这是我第一次写论文,肯定有不妥的地方,你费心看一下。”


    曹闫宇也不客气,伸手接了过去,“行,那我先看一下,需要一点时间,要不你先看一会儿电视?“


    叶文浩笑着摇摇头说道,“曹博士,你别客气,你忙,我边上坐一会就好。“别人在帮他看论文,他看电视影响别人,傻子都做不出这样的事。


    他站起身来,走到桌边,拿起了放在上面的报纸,然后回来坐下,看起了报纸。两人各自看着手里的东西,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叶文浩手里的报纸都快要被翻烂了。报纸内容他早就看完了,为了不影响曹博士,他只能勉强自己继续看下去。


    当叶文浩已经无聊到开始数一篇报道有多少字时,曹博士总算看完了。他皱着眉头,神情复杂地看着叶文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