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赵勇首秀
作品:《回档1980》 “小叶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光杆司令一个,业务不熟,没有亲信,也没有根基,只是老周为了平衡才把我推上这个位置。
我现在没有资本去争什么,也争不到。最好的办法是沉下心来,维持住自己的底线,提高业务能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增加自己在三产的筹码。
所以他才说要架空中层,直接建立吴家军,所以他走的时候特别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这是担心我没有理解他的意思。“
“他走的时候说什么了?“
“他说,高层的变动不会太频繁,时间在我这边。当时我有点莫名其妙。刚才相通了才明白,这是拿话点我呢?“
“我一直没搞明白,一些领导说话为什么要弯弯绕绕搞这么多花样,直接说不行吗?这小叶也是,小小年纪不学好。“吴鹏妈妈埋怨道。
“这你就不懂了。有些话是不能直接说的,小叶如果真当着我的面说这么直接,我会很没面子,场面也会很尴尬,可能说两句就说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看我到底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如果真的是朽木不可雕,那谁也没办法。“吴振华悠悠地说道。
“那你现在没问题了吗?“吴鹏妈妈担心地问道
“看完小叶留下的2份东西,我心里有点底了。那份培训资料我没全部看懂,但我大概知道应该怎么去培训一个合格的销售了。我会慢慢熟悉业务,培养我的班底。
小叶在另一份材料中也提到了,要缓不要急,慢慢地推动三产的运营。在根基不稳,话语权不够的情况下,如果发展过快,出成绩了,别人摘桃子,出问题了,黑锅就是我来背了。“
“怎么感觉这小叶浑身都是心眼啊?”
“可不是嘛,我觉得他如果在昌盛厂,老周也未必玩得过他。这是小叶给我们的第一笔回报。”吴振华感慨道。
叶文浩拿到钱后,第一时间就打电话通知了赵勇,明天早上7点,准时到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饮食店碰头,穿正式一点。
赵勇接到电话后异常兴奋,他知道这是要面试了。按照叶文浩转达的信息,面试基本就是走过场,这意味着他马上就可以上班了。
第二天,他早早就起床了,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出门了。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约定地点。一直等到快7店了,才看到叶文浩。
叶文浩打量了一下赵勇,上身是一件深灰色涤卡外套,配上藏青色卡其布裤子,脚上穿着一双765皮鞋,尤其是他还去把头发剪了一下,显得很精神。
再加上他皮肤很白,手里拎着个人造革黑包,手腕上明晃晃地戴着一块宝石花牌手表,这就很有点文化人的味道了。
叶文浩赞了一句,“四哥,这一身衣服和你真配。“随即边走进店边问,”还没吃早饭吧,一起吃点?“
赵勇心思根本就不在吃早饭上。但看到叶文浩已经走进店里,只能跟了上去,客气道,“我吃过了,你吃吧,我等你。”
叶文浩要了2碗阳春面。阳春面是魔都的叫法,其实就是光面,上面撒一点葱花。他把一碗面推到赵勇面前,说道,“四哥你陪我吃点,我有点事要说。”
两人边吃边谈。叶文浩告诉赵勇,副社长实在是太忙,面试取消了,但对方看了他的资料和照片,觉得还行,就直接录用了。
除此之外,在他侄儿的一再要求下,给了叶文浩哥哥一个后勤的临时工作,负责联络,每月工资20元。叶文浩哥哥因为学习太忙,就让叶文浩替他做事。
“四哥,杂志社每月5号发上个月的工资,这个月因为面试拖延了,你的出勤就从1号开始算起,前面的日子算你全勤。
你的工作由内勤,也就是那个贱人安排。你要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你每天的工作内容。每周六交给我,我去拿给我哥,转给那垃圾看。
你的工作是负责杂志社出版的一本增刊。从印刷厂谈合同开始一直到销售完毕,都是你的事情,当然,卖不出去不关你的事。
另外,副社长说了,这期增刊的利润,相当部分都会用奖金的形式发放给杂志社全体员工,我哥专门问了,临时工也有。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四哥你有问题吗?“
赵勇心里大喜。本来还有点担心面试,现在居然直接就录用了。叶文浩哥哥负责联络也好,从1号开始计算考勤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是好消息。
尤其是杂志社增刊的部分利润要拿出来发奖金,临时工也有,这显然是天上掉馅饼啊,赵勇的工作热情瞬间就高涨了起来。
“没问题,小浩,谢谢你,也代我谢谢你哥哥。等四哥拿到工资了,四哥请你吃饭。“赵勇兴奋地开始许诺。
“没事,我不白干活,我哥给我钱的。你今天的工作是这样的,去四海印刷厂三产,把增刊的合同签下来。“
接着,叶文浩详细地介绍了增刊的大小,采用什么纸张等等关于合同的详细资料。他讲的内容非常多,赵勇一时显然是记不住。
“小浩,这内容太多了,我一时记不住啊,要不我先记下来,回去整理一下,明天我再去。这样行吗?”赵勇感到了压力。
“这恐怕不行,那贱人就等着看你笑话呢,一开始就不行,以后还怎么打交道,我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掉链子,我昨天背了一整晚才记住这些,可能还有忘记的。
要不这样,四哥我和你一起去,你只要记住杂志是16开、分上中下三册,封面是怎么样的等主要内容就行,其他的到时候我提醒你,你看这样行吗?“
赵勇犹豫了一下,“行吧,那就试试。“
叶文浩当然不可能让赵勇独自前去谈合同,他前面说了一大堆废话,报出一堆数据,搞得非常复杂的目的就是让赵勇带着他一起去谈合同,这样他才能掌控住局面。
“不过,四哥,一些基础的东西你还是要记住。”叶文浩开始对赵勇进行强化培训,这也是他这么早把赵勇约出来的原因。
花了一个多小时,看赵勇差不多都记住了,他拿出射雕英雄传的正版图书,放进赵勇的包里,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牡丹烟交给赵勇,然后二人坐三轮出租车前往四海印刷厂。
到了门卫室,赵勇按照叶文浩事前交待好的告诉门卫,找郭厂长,已经和郭厂长约好了今天到厂里见面。
门卫懒洋洋地看了看赵勇,指了指门卫室窗口的本子,“登记。 “然后就自顾自看起了报纸。
赵勇登记完,和叶文浩一起走进厂区,拉住一个工人问了一下,然后来到二楼找到了郭厂长的办公室。
郭厂长大名郭大峰,已经接近50岁了。这几天他正在发愁,事实上这半年以来,他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发愁。
主要客户由于管理层人员的变动,更换了印刷厂,这导致了四海印刷厂的业务直接被砍了一多半,业务量严重不足。
工厂管理层把三产当成救命稻草,匆忙成立了三产,希望能够通过三产来获得更多业务从而让厂里摆脱业务量不足的困境。
偏偏管理层都是人精,谁也不愿意往这火坑里跳,结果就是技术出身的郭大峰被硬逼着来到了这个位置。
郭大峰技术能力确实过硬,但对于开拓市场则完全有心无力。三产成立以来,一笔订单都没有接到。
三产只能从总厂那里接一些类似表格印刷的工作来维持运转。每月15号是发工资的日子,入不敷出的三产显然发不出工资。
作为厂长的郭大峰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向总厂伸手要钱,这种体验非常糟糕,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心力交瘁,两鬓白发肉眼可见地增多了起来。
一听赵勇是来谈业务的,一身油腻工装的他立刻站起身来,满脸堆笑地表示欢迎。随即到处找茶杯准备泡茶。
他找出2个杯子,歉意地和赵勇打了个招呼,让客人稍等,他自己跑到隔壁的水房,把杯子洗了下,回来泡上了劣质茶叶,小心翼翼地端到了客人面前。
赵勇出来谈合同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看着郭厂长忙碌,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叶文浩只能开口,“郭厂长,别客气了,你们快谈工作吧,一会儿我们还有事呢。”
赵勇被叶文浩一说,开始回神了,结结巴巴地开始了自我介绍,“我是星火杂志社的责任编辑,姓赵,赵勇。我们社要发行一本增刊,这次过来是看看和贵厂有没有机会合作。”
“什么样的增刊,定稿了吗?发行量是多少?”一谈到业务,郭厂长立刻进入了状态。
“我们这期增刊是刊登一本小说,分上中下三册,采用杂志正常的16开,今天过来是想贵厂给我们一个报价,合适的话当场就可以签合同。”赵勇依然有些紧张。
“什么样的小说?发行量是多少?封面采用什么纸张?内页有什么要求?……”郭厂长接着问出了一连串问题。
赵勇从包里拿出书,递给了郭厂长,“预定的发行量是1万册,后面可能会追加到5万册。”尽管叶文浩早上给赵勇交代了半天,但他一紧张就全忘了,只记得要发行多少。其他问题一个都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