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空印案的细节?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暴君?!
作品:《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父皇!您怎么如此顽固不化!”
“咱不是顽固不化,咱是惩罚贪官污吏!”
两人争吵不下,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在朱标准备去请马皇后的时候。
朱元璋才服软。
“行行行,咱争不过你,你要让咱放了他们也成。”
“但从今往后,若再有账目不对,咱决不轻饶!”
“行了,标儿,十日之期已到,这件事到此为止!”
朱元璋丝毫不给朱标拒绝和反驳的机会。
对于贪官污吏这方面。
朱元璋从不手软。
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的那种。
朱标见状,十分无奈,不过好在这次将这群官员保下来了。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很快,一白一黑的屏幕便再次降临。
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
李世民:“哈哈哈,各位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啊!”
赵匡胤:“李世民,你等着吧,等我收复燕云十六州,将疆域扩张到最大,看你还有什么资格嘲笑我。”
刘彻:“这样看来,驴车赵光义这是被干掉了?”
赵光义:“赵匡胤!我和你势不两立!”
嬴政:“不知道这次会给寡人带来什么样的场景。”
朱元璋:“咱也想知道,咱的未来,和另一个世界的未来是如何的。”
刘恒:“开国之前的画面都已经播放完了,估计之后就是开国之后了吧。”
庄子:“有趣,这空间居然处于静止状态,如梦之间。”
墨子:“这是什么最新的科技吗?神奇,神奇,当真神奇!”
赢稷:“嬴政?你是寡人的后辈吗?”
嬴政:“没想到您也来了。”
赢渠梁:“神奇,当真神奇。”
赢驷:“父王?”
李世民:“看来来了一些新人啊,还都是赢家先祖。”
【叮,欢迎各位来到对比观影室,希望各位都能从观影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说罢,白色开始缓缓亮起。
【大明开国后,洪武皇帝朱元璋便派遣徐达等将领。】
【开始收复原本失地。】
【洪武九年,空印案爆发,奉天殿内,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父皇,下狱可以,但绝不可杀!”儒雅的朱标对着朱元璋大声回应道。】
【“不行,不杀,就无法杜绝这群贪官污吏!”】
【“父皇,此事本就存在误解,运输粮草本就有损耗!”】
【“损耗?依咱看,就是他们贪污,才导致账不对策!”】
【朱元璋态度丝毫不予朱标回转的余地。】
【“别的事都可以依你,但这件事绝对不能依你。”】
【“所有触及空印案,主印官员全部处死,副手及其一下官员,全部处以流刑!”】
【“标儿,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闻言,朱标大惊失色。】
【“父皇十三州加起来的主印官员及其以上,足足万人之余!怎可全部处死?!”】
【朱标还想要替这群官员争取一丝机会。】
【却直接被朱元璋言词拒绝。】
【“标儿,此事不用再议,若咱亲自监管,可就不止死那么一点人了!”】
【朱标愣了愣,叹息一口气:“是。”】
嬴政:“空印案?这是什么案件?为何诛连人数如此之高?”
刘彻:“这着实有些恐怖,这诛连的人数,已经和我的巫蛊之祸并无两样了吧?”
李世民:“朱元璋,出来解释一下空印案是什么?”
朱元璋:“空印案,咱主要争对的便是那群贪官污吏,咱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刘恒:“可这诛连万人之余,未免有些太过狠了吧?”
朱元璋:“狠?咱还觉得不够狠呢,空印案,简单来说,就是各地税收和账目的问题。”
朱元璋:“咱当年明确规定,各地运输到国库的税收粮食,要和他们登记的数目一致。”
刘启:“你能不能说清楚点?还是没听懂啥意思。”
赵匡胤:“不是,朱元璋,你好歹读一点书吧?”
朱元璋:“谁说咱没读书?咱只是没表达清楚而已。”
朱标:“算了,我来解释吧,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朱标:“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
朱标:“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朱标:“但因为有的地方路途遥远,路上难免会有损耗,于是就是先在白纸上盖好印章,用来备用。”
朱元璋:“咱的意思就是这个。”
刘邦:“哈哈哈,朱元璋你小子比我还没有文化。”
朱元璋:“咱好歹读书断字,啥都会,只是不太精而已。”
刘恒:“如此一来,便听明白了,说来说去,就是损耗的原因吧?”
朱标:“没错,这在元朝是常用的做法,父皇认为会有人从中做手脚,空印案便由此发生。”
朱元璋:“哼,就是因为是元朝是这样的作法,所以元朝不到百年就亡了,贪官污吏到处都是!”
嬴政:“这事确实有很大的空间,用来做手脚。”
刘恒:“不过这也是为了应对,路途遥远,有时候运达数目会不对账,确实有些难以评判。”
刘彻:“为何元朝会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损耗的问题?”
李世民:“确实,这确实有些不明智,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在半路劫一半粮食,到了京都都,在用备用册记录。”
赵匡胤:“这手脚可不是一半的大。”
诸葛亮:“若今年税收是五百万旦粮食,那么这个备用册,完全可以吃掉五十万旦,甚至一百万旦也不会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