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赵匡胤杀赵光义,朱元璋朱标吵架!
作品:《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殿外。
太子李承乾,齐王李泰,晋王李治都已经抵达殿外。
“大哥,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癖好?没看出来啊。”
“你也不逞多让,杀儿传位的话,也能说得出口。”
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泰争锋相对。
只有晋王李治还处于蒙圈的状态。
“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晋王殿下,皇上有请。”
三人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世民面前。
刚准备向李世民请安,便被传来一声怒斥。
“跪下!”
李治一脸蒙圈,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子,你真的是给我长脸啊?龙阳之好,估计历代太子也就你为特殊吧?”
“啊?!!”
未等太子李承乾解释。
李世民直接拿起手边的藤条。
开始朝着李承乾抽去。
“父皇。”
“你还有脸叫我父皇?”
“你看看你自己,历朝历代的太子哪个向你一样?”
“扶苏,刘启,刘据,杨勇他们那个像你一样!啊!”
李世民直接用手中藤条给李承乾开了花。
李世民武将出生,力气自然是大。
也懂得掌握技巧,不伤身,但会感觉到剧痛。
一旁李泰看着这一幕,还在幸灾乐祸。
“活该!”
听闻此言的李世民顿时暴怒。
“你又好到那里去?!啊!”
随即,李泰也被李世民抽了个屁股开花。
血肉模糊。
这种藤条打不出内伤,顶多就是皮外伤。
最为关键的是。
李世民还找了太医,将这藤条放在消炎药草里。
足足浸泡了一天一夜。
最后便轮到了李治。
李世民一样没有手下留情。
三人皆被李世民奴打一顿。
如此,才消气。
……
宋朝。
赵匡胤两眼寒光的望着台下的赵光义。
身边便是自己仅剩的两个儿子之一。
赵德芳。
“朕前些天做了一个梦,梦到燕云十六州迟迟没有收复,直到一个叫朱元璋的出现,才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这之间,足足跨越了455年之久。”
赵光义此事一脸悠然。
“大哥,你这肯定是想多了,就凭你这一手盘龙棍,燕云十六州迟早是我大宋的。”
赵匡胤皮笑肉不笑。
目光依旧冰冷。
“是吗?可我还梦到,大宋的第二位皇帝不是朕的儿子赵德芳,而是你。”
此言,顿时给赵光义吓的不轻。
“大哥,您这肯定是做噩梦了。”
“下一任皇帝怎么可能会是我呢?”
“怎么不可能?你不是想要坐这位子很久了吗?”
“我还梦到,你为了这皇位,将朕杀了,编造了一个金匮之盟。”
“说朕遵循太后所诏,皇位兄终弟继。”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我明确告诉过你,这件事我看在母后的面子上。”
“我并未当众反驳,但朕没想到,你居然真的当真了?”
皇位兄终弟继,是赵匡胤母亲,杜太后提议出来的。
当初提议出来的时候。
就已经宣扬的人尽皆知了。
因为涉及孝义,赵匡胤并未反驳和反对。
而是一直在等赵光义自己提出。
丞相赵普便是强烈反对兄终弟继这种制度的。
也正因为如此,赵普被人说不孝,被排挤。
“大哥,这都是母后说的,你。”
然,这次赵匡胤没有给赵光义任何机会。
直接拿起一旁的棍子,朝着赵光义走去。
赵光义的能力,本来就是全方面落后于赵匡胤的。
在武力方面,赵匡胤自创的一套棍法。
在所有皇帝中,武力排行最少也是前五的存在。
赵光义此刻终于感受到害怕了。
往后退的时候,脚没站稳,直接跌倒了。
随即,便是一棍子敲在赵光义的脑门上。
赵光义当场暴毙。
赵德芳也一脸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因为他不是皇帝的原因,因此他和赵匡胤处于同一个世界。
大宋被誉为最弱的王朝。
燕云十六州失去了四百年之久。
这一切他都看在了眼里。
赵匡胤一棍子打死赵光义后。
便回到了龙椅上。
望着一旁的赵德芳。
赵匡胤淡淡的说道:“改日,朕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立你为太子,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不能比李世民的太子差!”
赵德芳微微拱了拱手,回应道。
“父皇,儿臣都明白。”
“那赵光义怎么办?他死在这里,会不会不好交代?”
赵匡胤冷冷的瞟了一言赵光义的尸体。
“让赵普找个合适的理由,他应该明白这一切的缘由。”
赵德芳突然想到,丞相赵普,大宋第一谋臣。
貌似也在观影室里。
“如今,朕已经得到了观影室。”
“知晓未来,畅达古今,朕就不信,这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
“等朕收服燕云十六州,狠狠的打打李世民的锐气!”
……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大明洪武。
御书房。
朱标匆忙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气喘吁吁的询问道:“父皇!您为何要把各地官员都拘捕起来?”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
低头处理着政务,淡淡的回应道。
“大明十三州入国库的账目都不对,咱准备先把头部的人都杀了。”
“以此来震慑下面的小鱼小虾。”
听见,朱标便反驳道。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妥!”
“账目不对,这也不是官员们的错。”
“大明十三州,距离进的,就不说,但距离应天府远的,税粮运输,路途遥远,难免遇见不测风云。”
“粮食多少会有所损失,因此造成了数量不对账目。”
“您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官员,就认定他们是贪官污吏。”
朱元璋听见这话,也不同意朱标的观点。
“税粮损耗,他们可以记录在册,但咱要求的就是,账目上记录的是多少。”
“咱的国库就必须进入多少!一粒米都不能给咱少咯!”
“少一粒米,咱就给他剁成八半!”
“标儿,这事你不用再劝,咱心意已决。”
朱标听着朱元璋要将那些官员都处死。
也有些急促。
“父皇!此事儿臣绝对不同意!”
“您也绝对不能因此自己喜恶而动。”
“就算他们之中有贪官,但绝大多数都只是无辜之人而已。”
朱元璋面对朱标的劝谏。
也从不怂。
“哼,咱今天就是要让天下的官员看看!”
“看看,欺骗咱是什么下场,让他们看看贪官污吏的下场!”
朱标大怒反驳。
“父皇,难道你忘记历朝历代的教训了吗!?”
“您把官员都杀完了,那天下还有那些读书人愿意效忠朝廷!效忠我们!”
朱元璋也不惧。
“你就是太仁慈!只要咱张贴开课考试,他们又岂会不来?!”
“咱就不信,天下读书人都是贪官污吏!”
“况且,他们不犯事,咱不会动他们一根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