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赵匡胤杀赵光义,朱元璋朱标吵架!

作品:《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殿外。


    太子李承乾,齐王李泰,晋王李治都已经抵达殿外。


    “大哥,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癖好?没看出来啊。”


    “你也不逞多让,杀儿传位的话,也能说得出口。”


    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泰争锋相对。


    只有晋王李治还处于蒙圈的状态。


    “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晋王殿下,皇上有请。”


    三人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世民面前。


    刚准备向李世民请安,便被传来一声怒斥。


    “跪下!”


    李治一脸蒙圈,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子,你真的是给我长脸啊?龙阳之好,估计历代太子也就你为特殊吧?”


    “啊?!!”


    未等太子李承乾解释。


    李世民直接拿起手边的藤条。


    开始朝着李承乾抽去。


    “父皇。”


    “你还有脸叫我父皇?”


    “你看看你自己,历朝历代的太子哪个向你一样?”


    “扶苏,刘启,刘据,杨勇他们那个像你一样!啊!”


    李世民直接用手中藤条给李承乾开了花。


    李世民武将出生,力气自然是大。


    也懂得掌握技巧,不伤身,但会感觉到剧痛。


    一旁李泰看着这一幕,还在幸灾乐祸。


    “活该!”


    听闻此言的李世民顿时暴怒。


    “你又好到那里去?!啊!”


    随即,李泰也被李世民抽了个屁股开花。


    血肉模糊。


    这种藤条打不出内伤,顶多就是皮外伤。


    最为关键的是。


    李世民还找了太医,将这藤条放在消炎药草里。


    足足浸泡了一天一夜。


    最后便轮到了李治。


    李世民一样没有手下留情。


    三人皆被李世民奴打一顿。


    如此,才消气。


    ……


    宋朝。


    赵匡胤两眼寒光的望着台下的赵光义。


    身边便是自己仅剩的两个儿子之一。


    赵德芳。


    “朕前些天做了一个梦,梦到燕云十六州迟迟没有收复,直到一个叫朱元璋的出现,才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这之间,足足跨越了455年之久。”


    赵光义此事一脸悠然。


    “大哥,你这肯定是想多了,就凭你这一手盘龙棍,燕云十六州迟早是我大宋的。”


    赵匡胤皮笑肉不笑。


    目光依旧冰冷。


    “是吗?可我还梦到,大宋的第二位皇帝不是朕的儿子赵德芳,而是你。”


    此言,顿时给赵光义吓的不轻。


    “大哥,您这肯定是做噩梦了。”


    “下一任皇帝怎么可能会是我呢?”


    “怎么不可能?你不是想要坐这位子很久了吗?”


    “我还梦到,你为了这皇位,将朕杀了,编造了一个金匮之盟。”


    “说朕遵循太后所诏,皇位兄终弟继。”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我明确告诉过你,这件事我看在母后的面子上。”


    “我并未当众反驳,但朕没想到,你居然真的当真了?”


    皇位兄终弟继,是赵匡胤母亲,杜太后提议出来的。


    当初提议出来的时候。


    就已经宣扬的人尽皆知了。


    因为涉及孝义,赵匡胤并未反驳和反对。


    而是一直在等赵光义自己提出。


    丞相赵普便是强烈反对兄终弟继这种制度的。


    也正因为如此,赵普被人说不孝,被排挤。


    “大哥,这都是母后说的,你。”


    然,这次赵匡胤没有给赵光义任何机会。


    直接拿起一旁的棍子,朝着赵光义走去。


    赵光义的能力,本来就是全方面落后于赵匡胤的。


    在武力方面,赵匡胤自创的一套棍法。


    在所有皇帝中,武力排行最少也是前五的存在。


    赵光义此刻终于感受到害怕了。


    往后退的时候,脚没站稳,直接跌倒了。


    随即,便是一棍子敲在赵光义的脑门上。


    赵光义当场暴毙。


    赵德芳也一脸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因为他不是皇帝的原因,因此他和赵匡胤处于同一个世界。


    大宋被誉为最弱的王朝。


    燕云十六州失去了四百年之久。


    这一切他都看在了眼里。


    赵匡胤一棍子打死赵光义后。


    便回到了龙椅上。


    望着一旁的赵德芳。


    赵匡胤淡淡的说道:“改日,朕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立你为太子,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不能比李世民的太子差!”


    赵德芳微微拱了拱手,回应道。


    “父皇,儿臣都明白。”


    “那赵光义怎么办?他死在这里,会不会不好交代?”


    赵匡胤冷冷的瞟了一言赵光义的尸体。


    “让赵普找个合适的理由,他应该明白这一切的缘由。”


    赵德芳突然想到,丞相赵普,大宋第一谋臣。


    貌似也在观影室里。


    “如今,朕已经得到了观影室。”


    “知晓未来,畅达古今,朕就不信,这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


    “等朕收服燕云十六州,狠狠的打打李世民的锐气!”


    ……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大明洪武。


    御书房。


    朱标匆忙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气喘吁吁的询问道:“父皇!您为何要把各地官员都拘捕起来?”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


    低头处理着政务,淡淡的回应道。


    “大明十三州入国库的账目都不对,咱准备先把头部的人都杀了。”


    “以此来震慑下面的小鱼小虾。”


    听见,朱标便反驳道。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妥!”


    “账目不对,这也不是官员们的错。”


    “大明十三州,距离进的,就不说,但距离应天府远的,税粮运输,路途遥远,难免遇见不测风云。”


    “粮食多少会有所损失,因此造成了数量不对账目。”


    “您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官员,就认定他们是贪官污吏。”


    朱元璋听见这话,也不同意朱标的观点。


    “税粮损耗,他们可以记录在册,但咱要求的就是,账目上记录的是多少。”


    “咱的国库就必须进入多少!一粒米都不能给咱少咯!”


    “少一粒米,咱就给他剁成八半!”


    “标儿,这事你不用再劝,咱心意已决。”


    朱标听着朱元璋要将那些官员都处死。


    也有些急促。


    “父皇!此事儿臣绝对不同意!”


    “您也绝对不能因此自己喜恶而动。”


    “就算他们之中有贪官,但绝大多数都只是无辜之人而已。”


    朱元璋面对朱标的劝谏。


    也从不怂。


    “哼,咱今天就是要让天下的官员看看!”


    “看看,欺骗咱是什么下场,让他们看看贪官污吏的下场!”


    朱标大怒反驳。


    “父皇,难道你忘记历朝历代的教训了吗!?”


    “您把官员都杀完了,那天下还有那些读书人愿意效忠朝廷!效忠我们!”


    朱元璋也不惧。


    “你就是太仁慈!只要咱张贴开课考试,他们又岂会不来?!”


    “咱就不信,天下读书人都是贪官污吏!”


    “况且,他们不犯事,咱不会动他们一根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