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前门小酒馆,娶老婆的合适人选!(求收藏,求鲜花)
作品:《四合院:开局52,我何大清不跑》 “柱子,你晚上别乱跑,在家照顾好你妹妹,我出去溜达溜达,你要跟大茂他们玩纸牌,就去你那屋玩,别影响你妹妹写作业。”
吃过晚饭,何大清交代一声,穿好了外套就要出门。
这年头的娱乐项目太少,没手机,也没有电视机,大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就是玩会儿纸牌,下下象棋,聚在一起唠唠嗑什么。
而小孩子,要么是被留在家里写作业,要么则是跟着父母去邻居家串串门,偶尔得到一块硬糖或者一把炒瓜子,就能高兴一个晚上。
这就是四合院里大部分人的日常。
你像某些年代文小说里,主角下班后炖肉,馋的满大院里的邻居们流口水,然后各种怼人什么的,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
因为国人都是比较注重面子和邻里关系的,你偶尔炖一次肉,肯定没人会说什么,大家都能理解。
当然,你如果天天炖,人家表面虽然不会多说什么,背后里肯定要嘀咕两声,八卦一下你家有多少家底,哪来的钱买肉,又是怎么买到的肉。
一旦有觉得不对,直接在暗地里把你给举报了,没有人因为这事跟你撒泼打滚吵架什么。
还有那些关起门来过自己小日子,跟谁都不交流的,也在这大院里待不长久。
不仅仅是因为你这行为非常像敌特,更重要的是人都是群居动物。
这年头,没手机,没电视机,甚至整个大院里连台收音机都没有。
你下班后,哪都不去,也不跟人交流。
时间短还好,时间长了,不把人憋疯了才怪。
就像电视剧里,贾张氏为何说何雨柱年轻时候整天在外面溜达,跟街溜子一样,不是良人?
还不是因为他太独,在这大院里跟谁都玩不到一块去,不出去溜达,难道每天下午五点下班后,哪都不去,就待在家里头看妹妹写作业?
这事情换你,你能受得了吗?
何大清跟两个孩子交代一声,然后推着自行车就往前院走。
沿途一片的打招呼声和羡慕咨询声。
没办法。
这年头你要是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在街道上走,你就是这街道上最靓的崽,尤其是在这四合院里,更是四合院里的第一辆自行车,大家稀罕着呢,遇到车主,能不多问两声吗?
当然,大家也没有恶意,纯粹就是好奇和羡慕。
有钱的人家,盘算着自己家里能不能添一件。
没钱的人家,则是在幻想着自己家什么时候也能买一辆。
偶尔遇到嫉妒,平日里不太对付的人,肯定会被酸溜溜的嘀咕两声,何大清也懒得理会,就当没听见。
因为这种人,你跟她争执这些小事完全没必要,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气受。
以后真要找到了机会,还是直接一棍子打死好了。
来到前院门口。
何大清并没有碰见三大爷阎阜贵,因为在前不久,老阎家刚添了一个闺女,阎阜贵正稀罕着呢,下班后整天抱着自家闺女乐呵,哪还顾得上守门。
事实上,这守门的活,还真不是一个好差事。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四合院大门可不是后世的学校小区铁栏杆大门,而是宽两米二,高将近三米的大红木门,开关不是一般的费力气。
两扇红木门每天晚上都得按时插上门闩落锁,为的就是保证四合院里的居民安全。
你想啊。
这四合院里住了将近二十户,一百多号人,每天肯定会有回来晚的,或者晚上要出去的。
天天都这么干,再不立个规矩,阎阜贵每天晚上就不用睡觉了,能受得了才怪。
所以如果有谁晚上有事回来晚了,或者要出去,把人阎阜贵从被窝里喊出来,就必须要表示表示,给人二百块钱(第二套人民的两分钱)。
若非如此,又有哪个愿意干这守门的活?
这事也是经过了街道办同意,不算私自收费。
毕竟街道办的人也能理解,为人民服务可以,但你也不能让为人民服务的人自带干粮吧?
也没有那个理啊!
…………
何大清出了四合院,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直接就骑车去了正阳门的小酒馆。
没错。
就是《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的哪个小酒馆。
今天从正阳门那边回来的时候,他可是特意找了下小酒馆的位置,并打探了情况,已然能够确定,这个世界是有融合《正阳门下小女人》这部电视剧的。
今晚去小酒馆,为的就是过去了解下情况。
不同于四合院里的人下班后串门聊天,打纸牌,各种家长里短。
正阳门那边的商户们,在店铺大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小酒馆里喝二两,聚在一块聊聊白天生意,上面政策,国内外局势等等。
说白了。
大家去小酒馆喝得不是酒,就是为了能有个地方让大伙儿聚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一聊。
指不定聊着聊着,赚钱的门路就有了。
何大清想要去小酒馆转转,除了因为实在无聊外,也是有存着这么一个心思。
因为他对现在的这个局势还真了解不多,大部分的认知都是来自于何大清的记忆,以及前世看到和听说到的一些年代情报。
只不过,前身虽然有些小聪明,却也不干小商贩久了,对上面有关商贩小业主的一些政策消息了解的自然不清楚。
而后世的网络上,有关这个年代的话题就更少了,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一两句话概括,你根本就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
所以想要了解具体情况,还要积极的融入这个时代,不能等着被时代洪流碾压了还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何大清这般想着,脚底下的两个脚蹬子转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大前门小酒馆!”
何大清看着小酒馆的招牌,人还没有进屋呢,就听到了里面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什么,显然是生意极好。
此时的大前门小酒馆,老板还不是徐慧珍,而是贺老头父子。
徐慧珍这个酿酒世家的传人,也没有嫁到贺家呢。
老实说,何大清对《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的两位女主角,还是非常喜欢的,觉得她们比四合院的那几个女人强多了。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直到以自己现在的条件,肯定是配不上这两个女人。
因为这俩女人,都不是一般人。
陈雪茹就不用说了,手里的雪茹丝绸店可是正阳门最大的丝绸店,在五十年代就能将自家的丝绸生意做到老大哥那边,你说她能是个简单人?
至于说徐慧珍?
很多人觉得徐慧珍嫁给贺勇强,家庭条件就不好了。
事实上,你真要这么想了,就大错特错。
听听人家徐慧珍的出场介绍,四九城的酿酒世家传人,在这物资统销年代里,能直接从牛栏山二锅头酒厂里去拉酒。
还有范金有评价她的那句“徐慧珍就是旧时代商人的代表”!
由此你就能知晓徐慧珍的家庭条件怎么样了,哪怕比不过陈雪茹,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你真要以为贺老头只是一个小酒馆的掌柜,那才是大错特错。
你也不看看人贺老头给徐慧珍留下的家底有多少。
要是没有贺老头给徐慧珍留下的家底,她能买下片爷的祖宅,并且还大把的撒钱收古董?
再考虑到贺老头无儿无女,也没有找老伴,只有他大哥过继给他的一个儿子贺勇强。
何大清就有理由怀疑,贺老头是前朝灭亡时,从宫里跑出来的太监,并且还是搞了不少钱,偷了不少好东西的大太监。
尤其是那块压咸菜缸的石头,指不定就是那位老佛爷的珍藏。
这么一来,徐慧珍嫁到老何家,绝对不能说是下嫁,而是人家贺老头真的有本事。
所以,徐慧珍和陈雪茹这两个女人,好是好,却也不是一般的难搞。
以如今何大清二婚,且孩子都快要结婚的情况,无论是想要娶这两个女人的哪一个,难度都不小。
“不过,相较于徐慧珍,娶到陈雪茹的机会应该更大一些。”
何大清站在小酒馆门口,脑海里却不由想到电视剧里的那两个女主角,不断思量着自己有没有截胡的可能。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如果两个女人目前都还没有订婚的话,娶陈雪茹的话,或许还有三分可能,徐慧珍的话,估计连一成的可能性都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徐慧珍有家人和父母,并且从现有情况来看,徐家的家庭条件和人脉关系还非常不错,就何大清现在这情况,想要娶人家闺女,能过得了老丈人那关才怪。
反倒是陈雪茹,如今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什么事都是她自己做主,只要搞定她一个,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最重要的是,陈雪茹相较于徐慧珍更加现实,在看人的方面也比不上徐慧珍,更容易忽悠,也更加适合他。
何大清也没想过什么爱情。
因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已经过了恋爱的年龄,如今觉得寂寞了,想要娶个老婆,肯定要选个年轻漂亮的,哪有什么情情爱爱可言。
当然,如果这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再有点钱,能让他吃上软饭,那就更好了。
没办法。
谁让他胃不好,系统不给力,又下不了地呢。
所以何大清越琢磨,越觉得陈雪茹挺适合自己,只要能娶回家里,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