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作品:《一年十二春》 第三章太阳与黄昏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日子。
世界上没有休息的职业,警察绝对名列前茅,因为犯罪永不休息。
梅清和不幸抽中了正月初五值班,前脚拜这财神爷多多眷顾新的一年,后脚神明就把令人头疼的家伙丢到了他跟前。
一听又是绿城玫瑰园的案子,消息灵通的同事早跟梅清和通了气。绿城玫瑰园跟梅清和是颇有渊源,一方面,毕竟这是他住的地方,往另一方面,早两年更是他驻扎的片区。毫不客气,就是他的地盘。
梅清和也好奇,有哪个混账敢在他老家动土。进了问询室,一乐,正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邻居宋什么的。他瞥了眼手里的个人信息表,宋知节。我看是不知节制的知节。
眼见这宋小姐,自己浑身还发着抖呢。她安抚着一旁的小姑娘。小姑娘的眼泪一颗接一颗吧嗒、吧嗒地掉着。她倒好,没什么眼泪,倒是嘴角青了一块,见到梅清和还想回笑,扯到伤口,忍不住皱了皱眉。
怎么能打脸呢。梅清和盯了一会,听着同事女警的汇报。原来是取快递的小姑娘,就是正在哭的这个,被拍了视频,发到群里造谣。傻大胆的宋小姐偏偏看到了,上前就起了一点冲突,抢了手机。女警轻描淡写,但梅清和还是听出了不偏袒之下的一点维护之意。
梅清和看了一眼肇事手机,嗯,群内一片安静。向上翻阅消息,多了个膀大腰圆的男性照片,嗯,大概是机主。再往上翻,尽是些污言秽语,造谣这小姑娘出轨,是些不干净的话。
最上面则是偷拍视频,自下而上,不堪入目。有些人天生是黑的,便觉得世上都是黑的。有些人其身不正,便要把白的说成黑的。从事警察这一行业,天生就要与社会上黑的、灰的一面打交道。梅清和并不例外人性的黑暗。
女警皱着眉头,谈及到这造谣的人竟还以自己隐私权、受了伤向宋小姐以及这小姑娘讨要赔偿,声称要起诉。
真是不公平,造谣一张嘴,澄清跑断腿。
要不是宋小姐侠肝义胆地抢回了手机,照着这群里几百号人的架势,隔天便会传满整个杭城。
而这小姑娘也并非第一个受害者。微信群早就在发店主照片的时候已经解散,好在里面保留了数百条历史记录佐证,从来不是一个受害者。她们有的穿着简单的白T牛仔,有的穿着长裙,有的只是站在路边等车,有的拿着咖啡坐在椅子上……她们在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被擦肩而过的人留影造谣。
“胸大,被摸.的……”“这个肯定换了好几任男朋友……”“这个腿粗,不怎么样……”等等。何其艰难的女性。
梅清和叹了一口气。
“让我两单独谈谈吧,这我邻居。”梅清和对女警说道,让女警将小姑娘请了出去。
“你怎么什么也不怕?”梅清和瞧了瞧宋知节的脸,发现她以往精致的口红花了一角,红的映青色的脸颊,姹紫嫣红。他笑道,“他多大,你多大只,你就敢往前冲?还对打起来了?”
宋知节才放下手上原本给小姑娘的擦眼泪的纸巾,抽了张新的,一边擦嘴上的口红,一边对梅清和说道:“没忍住。”
“但我打的更狠些。”
你还得意起来。梅清和心里略微不赞同,这点不同意流露出来,令他的眉头下压,身体前倾,压着文件,盯着面前的女人,“对方要起诉,你得赔偿。”
“起诉什么,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你还打了人,自然还有医疗费之类的。我们警察得处事公正,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他侵犯隐私,造谣,构成个扰乱公共秩序,最多拘留几天。”梅清和想起上头对自己的命令,要控制舆论优势,要考虑影响。“你不一样,打了人,性质就变成寻衅滋事,还得赔偿医药费。”
“他先动手的。我们属于自卫。”
梅清和挑了挑眉毛,“有没有证人或者视频监控?”
“快递站一般是有视频监控的。至于我们争执的时候,周边很多人。不过都是快递站的员工跟小区的居民,恐怕不一定愿意作证。”宋知节皱了皱眉。
梅清和出了个折中的主意:“还有一种,不起诉,你们私了好解决。要知道起诉的话,那小姑娘可就得曝光出去。”
宋知节也靠了过来,头微微抬起,俯看梅清和。梅清和看到她黑色的瞳仁里倒映出来的自己,又小又黑。只听见她一字一句地说道:“若是分成两个案子呢?小姑娘偷拍是一件,他打人我反击是另一件。他想起诉就起诉我打他吧。”
“要是我今天退了,谁会愿意帮助其他女孩子,谁会再来帮我?”
“今天的她,就是另一个我。”
“我要让所有的女孩子知道,我们从来不用被自证清白,我们本来就清清白白,不需要任何人的审视。”
“我不站出来的话,今天站在那里被偷拍、被造谣、被牺牲的人就会是我。”
唉,财神爷掉的不是金元宝也不是铜元宝,是个愣头青,是个扣梅清和绩效的散财童子!
正月初五还在放假,办公区内零零散散就几个同事,兼顾这各条线的工作。就这么几个人,针对宋知节的事件,也觉得难办,叽叽喳喳地分成了两派:一方觉得宋知节正义勇为,造谣者真是作恶多端,另一方倒是觉得大题小做,不过是视频,怎么就把人伤成这样。
不过,造谣者执着要医药费,起诉之类的手续,赔偿处理的同事不在岗,暂时没法安排接下来的工作。造谣者嚷嚷着“要让你付出代价,臭女人”,被梅清和强压着送进了医院,进行伤情鉴定。
宋知节打人的也不能轻松离场,自然也走不了,只得在警局里待上一待,惹得被造谣的小姑娘金豆子掉个不停。
不过,这也不妨碍女警对宋知节的嘘寒问暖。
小姑娘名叫王玉,一开始宋知节还反问她,是下雨的雨吗?王玉摇摇头,解释道,是玉,君子如玉的玉。含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希望这个孩子秉性如君子,皎洁如玉如月。
王玉见过那个造谣者,是快递站上的老板,除了拿快递的时候会说声“谢谢”,便没有什么话了。她待人谦和,又是将毕业的学生,为人处事正如姓名中的美好期待一般,温和不苛刻。目前跟男友租住在绿城玫瑰园,第一次在外过年,平时是最小心谨慎的。
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君子也怕小人。
事情发生的时候,她都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她才是第一发现人:拿完快递,回头的时候,才发现有人拿着手机正对着自己。她立刻回忆起自己今天穿了一身的衬衫,长裤,万万没有什么暴露的地方。这个人在拍什么?
王玉是女孩子,从小被父母教导要柔顺,要与人和气,不善与人争论。她气势小,说话没什么力量,于是那个造谣者更是得意洋洋,反而怒斥,抢别人手机做什么。
双方僵持着,对方又是膀大腰圆,手臂胳膊有两三个王玉这么大。她害怕了,毕竟是拍拍,没什么的,是自己想错了,是自己敏感吗?周围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一个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的地方,她扫视快递站内所有人,每一个人的眼睛似乎都很有默契地避开,空气里都写着明哲保身,不值得为陌生人付出。
大概,是自己想多了吧?王玉心想。此刻,等在外面的男友也进来,见事情不妙,连声道歉,小姑娘不懂事。抱歉啊。
仿佛打破了寂静,周围的人也顺势上来安抚人心。都是邻里邻舍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拍就没拍。小姑娘,道个歉就算了。
“可我看见了。摄像头的红光在闪烁,他拍了。”王玉又委屈又气愤。
“他这快递站开了好几年,人踏实肯干,怎么会做这种事?你这小姑娘别红口白牙污人清白。”人群里有个人站了出来说道,于是周边所有人都回忆起,老板的好。比起新来的小姑娘,他们自然是要站在相识好几年的人这边。
王玉别着脸,男友见人多,也扯了扯她的手臂,小声对她说,快道歉。
可他们不知道,玉也是块石头,看着漂亮,也很坚硬。她咬着牙,怎么也不肯说。
“我也看到了。”
“我不仅看到了,我还拍到了。”
宋知节站了出来,她像闪闪发光的英雄一样挺身而出,她站在王玉的身前。
因此,故事就有了新的转折。
王玉擦了擦鼻涕,红着眼睛,问宋知节:“是我穿的太暴露了吗?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而不是别人?”
宋知节没有回答。一旁的女警官,拿了消炎药水,给王玉处理手上的淤青,回答道:“你有什么错。对于不正经的人来说,你就是穿的再严实,他们也会闻出香来。是那个伤的吗?你这伤呀,得好几天不能洗澡,提重物。自己注意着点。”
这倒不是造谣者伤的,是王玉身旁的男友拉的。宋知节问道:“你男朋友呢?”
王玉摇了摇头,咬牙切齿道:“分了,关键时候不站在我这边,不相信我的,有什么用?”
“那你怎么回去?”
“我叫了我爸妈,我杭城本地人,回家住。”王玉话音刚落。派出所门口倒是进来了两个50左右的老人,一见王玉便急匆匆地过来,满满的关切。王父拉着宋知节连声谢谢,王母则抱着心爱的女儿连呼谢天谢地。
家中有玉,珍之,藏之,爱之20多年,哪里舍得让人把玩,摔碎呢?
宋知节给梅清和出了个有点困扰的难题。照理来说,掺和这档子事着实不符合他为人的原则,只是这事故发生的地点着实是不巧,在他的老辖区,绿城玫瑰园。打人的当事人,又是梅清和的邻居。最最倒霉的是,在他值班的时候碰上了。
宋知节提的监控,不知为何被人删除,只找的到上周的。问原因就是监控坏了,修监控的师傅回了老家过年,得年后回来。至于周边的证人,人虽然很多,但是正如宋知节说的那样,人人都怕有点关系的“快递店老板”。囚徒末路,困兽之争,鱼死网破,担心伤人伤己罢了。
再加上近些年,自媒体迅速发展,杭城更是自媒体发展的潮流中心。宋知节仗义执言,挺身而出的身姿自然是迅速引起了舆论热搜。梅清和看着视频中,力气不大,但灵活的女性,伸手果断,上门就是一巴掌,下脚就是二两肉。他看着也觉得痛。不过视频就后半段弱女暴打强男的场面,前面的争执却是一字不提,借着女权南拳,迅速激起了舆论热潮。
不少媒体如闻了血腥味的苍蝇,正快步朝着这里赶来。舆论中心的值班网警提前告知了梅清和:春节期间,人们相对较为空闲,新闻发酵较快。目前舆论形势严峻,微博大V掺杂其中,造成男权、女权对立,社会影响不好,扰乱社会秩序。
收到通知没多长时间,领导的内线电话便“叮铃铃”响个不停。谈话重点,着力缩小此事的影响,维护每个公民的利益。
他再三保证,还是错过了饭点,竟没吃上食堂的香煎大虾。路过罪魁祸首,嗯,宋知节的盘子里倒是满满的香煎大虾。可恶。我在这加班,她在这享乐。
日下夕阳,黄昏已至,人影横斜,梅清和半靠在警局的窗台,思量着,看着过往人群的影子。同事吐槽,你这位梅老大,真是没空休息,凭空沾上的麻烦。最近杭城要评选人文之城,上头自然是不想出事成整治典型。再加上造谣的那个是本地人,通了气,处置麻烦。
你啊,什么也别想,跟往常一样,登记在册,罚点款就行。同事劝告道,收拾收拾,准备下班。
梅清和犹豫了,照着以往他的做法,该管的就该点到为止,不该管的更应装聋作哑。这年头,警察也要什么考核,考结案率,考案件满意度。
说到底,警察也是要生活的,简简单单地完成工作,有什么不好?看上头的意思就是这件案子砸在了他的手里。处理不好,恐怕影响考核成绩,他还得还绿城的房贷呢。
梅清和点了支烟,地上的影子也点了支烟。烟气萦绕,而他从来是夹杂在阴影与太阳之间,昏暗的黄昏。
他不讨厌宋知节,甚至有些欣赏她。谁会不喜欢太阳呢?
为您提供大神 石握瑜 的《一年十二春》最快更新
3. 第三章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