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松口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皇帝有一桩心事,恰巧允礼说起这些,正好一块办了:“四月十七是嬛嬛的生辰,朕不能去陪她,你去替朕护送她回甄家吧,与家人在一起,她也能高兴些。甄远道才回京不久,朕现在还不能接她回宫,你要护她周全。”


    允礼眼前一亮,是呀,甄嬛可不就是说得上话之人?甄远道最疼甄嬛,连甄嬛要改名字都是依了她,兴许甄嬛为自己说话能有作用。


    “多谢皇兄!”允礼喜不自胜,忙向皇帝保证,“臣弟定然不辱使命!”


    皇帝挥挥手:“你去吧。朕留了你人在这里,你的心也早飞走了,难得你有了中意的女子,朕岂能做了恶人。”


    允礼笑道:“皇兄说笑了。您为臣弟指点迷津,是臣弟的恩人。”


    皇帝也不留允礼,打发他走了。


    允礼走后,苏培盛上来伴驾,见皇帝嘴角有笑意,笑问:“皇上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喜事?自然是喜事。


    允礼是他的弟弟,他有了这份心思,做兄长的自然该为他高兴。兄弟当中,他最亲密的乃是允祥,允礼其次,但终究多了一丝防备。如今他喜欢上与他一样有摆夷血脉的甄玉婧,倒也叫他放下心来。


    皇帝与允礼之间的那一丝隔阂,不但皇帝在意,允礼自然也知道。


    所以他才要告诉皇帝,他的心上人是玉婧。一是为了跟玉婧的允诺,二则是让皇帝打消疑心。自从额娘遁入空门地那日起,他便放下了一切心思,如今该叫皇帝信任了。


    便是皇帝仍不信任他,他也没功夫去辩解,如今他有更要紧的事情。


    甄嬛在甄家住了几日,见过了玉婧入族谱后便返回了凌云峰,只由槿汐流朱陪着。甄家人惦记甄嬛,他能将甄嬛送回甄家,想来甄远道也会对他好看几分;他既是奉皇命送甄嬛回去,甄远道无论如何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


    再者,甄远道是因着甄嬛已入宫门,才不让玉婧跟他,若是能由甄嬛出面劝他,自然是最好的。


    这样想着,允礼忙不迭地布置起甄嬛回府一事来。名义上她还是奉旨修行的废妃,自然要做得小心隐蔽,又要万无一失,允礼亲自布置好了一切,便满怀期待地上了凌云峰了。


    甄嬛得知消息自然欣喜,允礼趁机道:“小王还有一事相求,非娘娘不可为,还请娘娘施以援手!”


    甄嬛满面春风,笑道:“王爷请讲。”


    允礼便将前因后果尽数道来,深深施礼道:“还请娘娘成全允礼对玉婧的倾慕之心,允礼感激不尽。”


    甄嬛也是个谨慎的,并不满口答应,只道:“王爷既这样说,我便尽力一试。王爷不必谢我,我这么也做是为了玉婧,她从小到大吃了不少苦头,我自然希望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夫君。”


    甄嬛说完上了马车,允礼也纵身一跃上马,期待着此行能见到玉婧。


    甄嬛是皇帝的女人,她的出行自然要做到安全而隐秘。


    为了不引人注意,允礼出了凌云峰便不再骑马,而是与阿晋同乘一辆马车,紧紧跟在甄嬛的马车之后。马车周围的几个随从连着车夫,都是武功极强的侍卫。


    从凌云峰到甄府有一段距离,允礼时不时探头察看前头的马车,阿晋也忍不住探出头去,回来见允礼盯着他看,讪讪道:“骑惯了马,坐在这里面倒是闷得慌。”


    允礼不点破他,只道:“若是你我骑马,只怕会叫人认出来。”


    阿晋点头称是,小声道:“皇上对甄娘娘可真好,向来嫔妃省亲也不过是回家一日,这已是天恩了。如今到了甄娘娘这里,竟可以回家小住。”


    皇兄对甄嬛是何等厚爱,允礼自然明白。甄嬛春风满面的模样,眼中的柔情与满足,都明晃晃地告诉允礼,她过得很好。比上辈子好。


    允礼不由得想起玉婧来。他已近半月没见过她了,不知她现下过得好不好?


    这想法一出,他便自己轻笑起来,她与她的家人在一起,自然是极好的。云氏是个宽厚的嫡母,不会难为了她;甄远道对她有愧,只会加倍弥补她;玉娆天真无邪,更是极为舒心的。


    “王爷又在想二小姐了。”阿晋看允礼这样,便知他的心思,有些忿忿不平,“依阿晋看,甄大人未免有些不识好歹了。他能从宁古塔回来,全亏了王爷您,他却这般难为您……”


    “阿晋!”允礼喝止了他,一字一句道,“我既要娶他的女儿,自然要诚心求之。”


    阿晋自悔失言,忙道:“您对二小姐情深意重,阿晋当然知道。阿晋只是担心二小姐,从前她百般回绝王爷,好不容易才应下来,万一……”


    允礼在心里暗叹,阿晋所言何尝不是他担心的呢?玉婧对他的情意本就小心翼翼,对甄远道的孺慕之情却是不言而喻。眼下他见不到她,若她因此心生退却,他又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允礼恨不得立马能到她面前去,好一诉衷肠。


    马车终于到了甄府门口,甄嬛在人的掩护下下车进了屋。


    允礼也赶忙跟了进去,大声道:“皇兄口谕,让小王护送娘娘回家,待娘娘芳诞过后再返回凌云峰。”


    这话早已叫阿晋传过了,如今再说一遍不过是允礼的私心而已。


    甄嬛也猜到了允礼的意思,柔声道:“有劳王爷,请留下来喝杯茶再走吧。”


    她是宫妃,允礼是王爷,按理说允礼送了她回来便该离开的,但甄嬛有意留他下来,纵使甄远道再不愿,也不能失了礼数,只能让人来上茶。允礼向甄嬛投去感激的眼神,趁机坐下了。


    甄远道见此在心里暗骂一句,向甄嬛道:“娘娘一路劳顿,还请入内室休息。”一边拉着甄嬛进了内院,低声问她:“嬛儿,你如何帮着那果郡王?”


    甄远道到底不舍得为了这么一件事埋怨甄嬛,可女儿一个两个都向着外人,着实令他不悦。天底下难道就只有皇家,他甄家的女儿都只能嫁皇家不成?


    见父亲面色不虞,甄嬛才明白为何允礼能求到自己面前,甄远道摆明了极不赞成玉婧与允礼之事,也难怪允礼急了。


    “爹爹请听嬛儿一言。”甄远道不让玉婧同允礼来往,不过是因为自己,如今自己好端端地回来,便是最有力的说辞,“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爹爹怜惜青青,百般为她思虑,嬛儿也为之动容。纵然皇室是非多,可既然青青自己喜欢,又有何不可呢?情之一字如人饮水,青青心里是清楚的,她自己愿意,爹爹何必百般阻拦。”


    甄远道冷哼:“她自幼没有亲娘在身边,怎懂得男女□□。果郡王向来又是声名在外、招蜂引蝶的,定是他蓄意引诱,青青年幼不懂,为父自然不能放任。”


    甄嬛险些被甄远道这番话逗笑,强撑着接话:“青青随爹爹,向来极有主见,又是入宫见过大场面,岂能被人轻易引诱了去。”


    “可是嬛儿,你这般才貌双全,入宫后每一步都走得这样惊心,青青她不如你周全,为父又岂能放心让她踏入是非之中。”甄远道到底说出了实话。


    甄嬛心里一暖,真切道:“爹爹总是为我们殚精竭虑,可您看我如今不也挺好的吗?我与皇上之间是几经波折,可如今皇上待我也真心实意,嬛儿也算是圆满了。真要论起来,青青未必不如我,她与果郡王也未必就不能举案齐眉。她是您的女儿,您该相信她的眼光才是。”


    “罢了,你说得有道理。”甄远道争辩不过甄嬛,又想起何绵绵来,她与自己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如今玉婧倒有些像绵绵。他这样想着,态度不由得软了下来,“便是我不再干涉他们,但他也要必须三书六聘娶青青入王府。”


    是娶,不是纳。他一介文臣,又无二心,对郡王福晋之位倒不在意,他只是在意他的女儿。绵绵已是他毕生的遗憾,他不能让青青再重蹈她娘的覆辙。


    他知道,堂堂郡王要娶他一个白丁的女儿为妻不是易事,其中的阻力太多,但若是允礼能摆平了这些,以八抬大轿来迎,他便肯将女儿嫁给他。


    他的青青或许不是最好的女子,但允礼既心仪她,就定要将她当作世间最好的女子对待,方不辜负他女儿。


    没了甄远道的阻挠,允礼终于能与玉婧见上了一面。


    当一袭碧影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眼睛也不舍得眨。眼前的女子举止娴雅、落落大方,可不就是就是他魂牵梦绕的人儿。


    他甚至不敢去碰她,生怕这是一个梦,他一碰就碎了。


    “青青。”他温柔地唤她,言辞间柔情似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