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寐求之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在甄远道连番追问下,云氏只得将玉婧与允礼一事尽数告诉他。末了,忍不住劝道:“他们二人皆有此意,王爷又是重情之人,老爷若硬要阻隔,只怕玉婧心里也不好受。”
她自然是希望玉婧能与允礼喜结连理的。若玉婧成了果郡王福晋,要探视照料嬛儿自然方便许多;嬛儿有一个做福晋的妹妹,在宫中也能稳固几分。
她的心思甄远道也能猜出几分,这放在别家皆是无上荣宠,但甄远道实是不愿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再沾染是非,叹着气要人去请二小姐出来。
玉婧早在听到允礼来时便准备妥当,待到人来传她,就立马跟了过来。来到正厅却只有甄远道在,不见允礼身影,心知他是走了,不免生出几分失落来。
她的举动落入甄远道眼里,便有几分唏嘘:“果郡王已经走了,叫你来是问你几句话。”
玉婧心里疑惑,却也得从容道:“爹爹有什么要问女儿的?”
“你与果郡王究竟是何关系?”即便已经知道了答案,甄远道还是想亲口听女儿说出来。
此事总要与甄远道坦言的,玉婧便直白道:“他心悦我,我也心系于他。”
“你!”甄远道陡然一拍桌,但一看着玉婧的脸又生不起气来,恹恹道,“果郡王并非你的良配。”
“宫门王廷约束众多,嬛儿入宫已是为父的憾事。回来的路上我便在想,定要为你和玉娆寻一户清白人家,平平安安地嫁个好郎君。”甄远道眼里有不忍的泪水,絮絮道,“果郡王虽好,但他声名在外,爱慕者不计其数,又是宗室之人,日后必定姬妾众多,日后必然会委屈于你。”
他的眼中尽是慈爱担忧之色,与玉婧梦里的父亲面容重叠起来,令她无比动容:她的爹爹,是在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
可她的心依旧坚决。
爹爹不会明白的。重生的秘密,唯有她和允礼二人知晓,彼此之间的情意也是冷暖自知。她花了两辈子去了解他的人,又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去探他的心。现如今他的情、他的意,她不想再错过。
父亲的话语重心长,玉婧却朗声道:“正因为长姐艰难,我才要去陪她,而且我相信允礼他不会负我。”
甄远道犹不死心,嚅嗫道:“我与你娘、你母亲已是终生遗憾,你又从小历经磨难,如何要走这条艰险之路呢?你与他地位悬殊,若是日后受了苦,爹爹也无法为你做主。爹爹不是逼你,爹爹只是不想你受委屈。”
“请爹爹相信女儿的选择。”玉婧抬起手擦干眼泪,郑重地跪下去,一字一顿道,“女儿心意已决。”
甄远道张了张嘴,看见玉婧的眼中满是坚定,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得无力地闭上了眼。
甄家的女儿自有一番倔强,决定的事情旁人再不能动摇,嬛儿如此,玉婧亦是如此。
甄远道左右不了玉婧的心意,只得从别处费心思。
“玉婧从前跟着嬛儿长大,诗书礼仪到底是落下了,如今回了家,便不能再疏于学习。”甄远道一边为云氏脱簪拆发一边开口商议。
他是何用意,云氏不用想也知道。
她是嫡母,自然早做了打算:“老爷放心,我已请了玉娆之前的女先生,往后便两个姑娘一齐念书。不但诗书,掌家理事我也会悉心教导她。”
“夫人思虑周详,为夫自然放心。”甄远道扶云氏起身坐到软榻上,又奉了一杯茶给她。他这次回来后,待云氏百般体贴,竟有了几分新婚时的模样。
甄嬛在家里住了几日,见父母举案齐眉,自是十分高兴;玉娆多了一个玉婧一起念书,倒也有趣起来;玉婧每日除了念书,先生又教了别的技艺,日子也是充实愉悦。
唯一不大高兴的,便是允礼了。
往日玉婧在凌云峰时,或是三五天、或是半个月,他总能抽空去看她,有时还能一起去踏春赏景。可自从玉婧回了甄家,他便见不到她了。
允礼咬咬牙,又带了礼上甄家门,结果却是甄远道与他“交谈”了一下午。
甄远道不愧是文官清流,当日作为言官针砭时弊、纳谏如流,如今这番嘴皮子功夫用在他身上,才叫他真正见识了他的厉害。
最后还是云氏看不下去,悄悄告诉他一番,他才知道玉婧是日日在读书习艺。
允礼走后,甄远道长长舒了一口气。果郡王毕竟算是他的恩人,若不是为了他的女儿,他也不敢这样对待人家。他今日拒了果郡王,欠他的恩情更没法还了。
“爹爹累了吧,厨房做好了甜汤,爹爹喝一口润润嗓子。”玉娆适时端了一碗汤来,甜甜道。
看了乖巧的小女儿,甄远道再多的忧虑也没了,忙伸手接了碗,生怕烫着了玉娆。
“爹爹若是喜欢喝,玉娆再去盛一碗来。”玉娆见甄远道将汤饮尽了,体贴道。
甄远道摆摆手示意不用,玉娆便依偎到他身边,问道:“爹爹为何不让王爷见二姐姐?王爷喜欢二姐姐,二姐姐也喜欢王爷,爹爹为何不喜欢王爷呢?”
她自幼性子明快活泼,极是伶俐,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甄远道十分疼她。如今她问,甄远道便坦言告之:“宫门皇室是非纷云,爹爹不愿你姐姐深陷其中。”
玉娆不解:“可是王爷待二姐姐极好,二姐姐与他在一起也是开心的呀!”
“爹爹只问你,一时的快乐与一世的安稳,你觉得哪一个好呢?”
玉娆想了想,认真道:“自然是一世安稳。”
“这便是了。”甄远道叹道,“与其加入宗室,不如嫁一普通郎君,相夫教子、琴瑟和鸣。你长姐已回不得头,爹爹只愿你和你二姐能安稳一世。”
玉娆乖巧地点点头:“爹爹最好了。”
允礼在甄远道这里碰了一鼻子灰,方欲去城郊策马,却听到了皇帝的传召,便接了旨入宫去了。
皇帝叫允礼进宫也没什么大事儿,不过为了下棋品画。他知道后宫中的女人个个都望穿秋水企盼圣驾,但他的心不在后宫,去了也是烦躁,倒是与允礼一道还自在些。
可这次允礼却频频失神,皇帝察觉出不对,便道:“老十七,你有心事。”
允礼苦笑:“什么都瞒不过皇兄的眼睛,臣弟是有一事。臣弟倾慕一个女子,可她的父亲却不大同意。”
“天底下竟还有这等人物?”
皇帝险些失笑,倾慕允礼的女子不计其数,可他皆不中意。如今风水轮流转,竟也有人瞧不上他了?庄严如天子,也忍不住心生好奇:“是谁?说出来让朕听听,朕给你下一道圣旨赐婚。”
“谢皇兄美意,臣弟想求得她父亲松口,再劳请皇兄圣旨。”允礼回绝道,圣旨固然可以让他抱得美人归,可他却并不愿这么做。
皇帝点点头:“你有自己的思量,朕便不下旨了。你只告诉朕,是谁家的姑娘?”
“是……莞嫔娘娘的二妹。”
“什么?”皇帝一时间也有些惊异。甄嬛有几个妹妹他自然是知道的,二妹,不是小妹,那便是,“浣碧?”
允礼正色道:“是她。她如今拜了宗祠名列族谱,是甄家的二小姐,已唤作玉婧了。”
这就维护上了,皇帝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他这个十七弟,多少名门闺秀都看不上,拖到如今还没成婚,到头来竟爱慕上一个小丫鬟,甚至人家父亲还不愿将女儿嫁给他,真是……
为了不使自己笑出来,皇帝轻咳一声,故作正经:“旁人朕还可以说上几句话,可是甄远道,你我都知道他的脾气,他又是嬛嬛父亲,朕也不好开口。”
“臣弟明白。”允礼作答,语气颇为无奈。
皇帝忽然想起当初侍卫要抓走浣碧时,甄嬛一副毫不退让的模样,平日里与甄嬛交谈,她提起浣碧也是赞不绝口。除了是亲姐妹的缘故,便是这个丫头有过人之处了。瞧着允礼的样子,也是早就与她有了渊源。
这般想着,又想起甄远道回京一事允礼也是劳苦功高,皇帝心下了解,问他:“甄远道一案,你也是存了私心吧。”
允礼眼见瞒不过去了,只得坦言:“皇兄明察秋毫。”
“好你个老十七。”皇帝眯起眼睛,“你倒是滑头。”
皇帝生性多疑,只怕会疑他二心,允礼赶忙起身就要跪下,皇帝却大笑起来:“若是传出去果郡王心有所属,不知多少女子要芳心碎落了。”
说着示意允礼坐下来:“你也不必拘谨,如今你终于有了成家的心思,朕这个做兄长的岂有不高兴的。”
允礼连连称是,皇帝又道:“既是甄大人不愿意,朕便给你指一个可以说上话的。”
允礼正无计可施,听了皇帝的话,忙道“请皇兄明示。”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