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回宫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玉婧对上允礼的眼睛,他的眸子亮晶晶的,有朝思暮想的惦念、有阔别重逢的欣喜、更有一分小心的期冀。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玉婧朱唇微启,轻声作答。


    有了这句话,允礼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只要她的心不变,一切便都不是问题。纵使要娶她入府很难,他都要一件件去做到。


    有情人久别重逢,其中情意自不消细说,初霁心思灵巧,早已悄悄后退到廊下,任他二人倾诉衷肠。


    阿晋也在廊下候着,初霁碰上了他,便笑着问好:“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不敢当不敢当。”阿晋连连摆手,“我是王爷身边的,叫我阿晋就好。”


    “阿晋大人。”初霁嘴巧唤了一声,自我介绍,“奴婢是服侍小姐的,往后有什么事儿,还请您多多指教。”


    她在倪府时,倪夫人爱听戏,家里常有戏班子来唱,唱得最多的便是《西厢》。现在她跟了玉婧,自然事事以玉婧为先,玉婧既与果郡王有意,她也乐得做红娘。


    眼前的阿晋是果郡王贴身之人,有些事情主子不方便,他们奴才却方便得多。


    阿晋听出了她的言下之意,顿时喜笑颜开:“有什么指教不指教的,只要二小姐与王爷好,我们也高兴。”初霁点点头跟着笑。


    从甄府出来后,允礼一改前几次的低沉,心情极佳。阿晋便将初霁一事说了,允礼更是愉悦:“这丫头机灵,来日要好感谢她。”阿晋应了。


    允礼得偿所愿,除了送些诗集字画去讨甄远道的巧,更要进宫谢皇帝提点之恩。


    养心殿里,刚批阅完一叠奏折的皇帝见允礼满面春风的模样,心知他这是如愿以偿了。


    “臣弟特来向皇兄谢恩。”允礼恭恭敬敬地行礼。


    皇帝放下御笔,抬手示意他起来,自己正烦恼着,刚好可以叫他出出主意:“你来得正好,朕为一件事忧心,你替朕想想有何化解之术。”


    “皇兄请讲。”允礼口里这么道,心里却犯起了嘀咕。皇帝疑心重,朝中大事向来是与怡亲王商议,自己每每进宫都是不过是品诗论画,有什么是要问自己的?


    皇帝喟叹一声:“前日瞧见温宜同胧月玩耍,胧月已经很会说话了,扑在朕怀里喊皇阿玛。若是嬛嬛还在,她也能听胧月喊一声额娘。”


    他说着说着眼里添了一丝柔情:“朕想以半副皇后的仪仗迎嬛嬛回宫,你替朕想个法子周全。”


    废妃回宫在大清没有先例,若是处理不当,不但影响甄嬛清誉,连宫里的胧月公主也会受牵连。


    让甄嬛回宫本就是允礼与玉婧的计划,他自然乐见其成,依着上世的记忆道:“臣弟不才,有一拙见。甘露寺多的是为国祈福的妃嫔,谁又知道您迎回的便是莞嫔呢?”


    皇帝的眼睛蓦地亮了:“你是说,造一个身份?”


    皇帝乃是天下之主,要为甄嬛造一个身份并不是难事,只不过太后那里需要十足的理由。


    许是上天自觉对上辈子的甄嬛太过苛刻,这一世想要多赐予她几分安稳,正当皇帝琢磨以何缘由好接回她之时,她有了身孕。


    不是允礼的,而是确确切切的龙裔。


    彼时甄嬛方在家过了生辰,还以为是生辰那日多用了几口肉不受用,渐渐地神思倦怠、乏困无力,连日里一点胃口都没有。云氏心疼极了,又不敢请外头的大夫,只得等温实初来请脉,才知是有了身孕。


    “哎呀,是娘不好,连你多久没换洗了,我竟也没察觉。”云氏又惊又喜,口里不住地埋怨自己。


    甄嬛飞红了脸细声道:“女儿出宫后月信便不大准时,而且……终是女儿疏忽了。”


    她与皇帝只有那一日,谁能知道这便有了?


    皇帝子嗣单薄,一听这消息哪里还坐得住,当即便要迎甄嬛回宫。


    “皇兄要以四阿哥生母之名迎娘娘回宫。”


    圣旨下达之前,允礼先行告知了甄家人。


    甄远道诧异:“四阿哥只比嬛儿小了七岁,如何能做母子?”


    允礼便将皇帝的计划一一道来,末了道:“皇兄已思虑周详,只看娘娘愿意与否。”


    册封的旨意一下,甄嬛便不是甄嬛,而是钮祜禄甄嬛了。皇帝是想问过她的意思。


    甄嬛自然是不愿的,含泪道:“女儿已不能再孝敬父母,再不可丢了祖宗姓氏。”


    甄远道连连点头:“好!好!我甄远道果然没白生了这个孝顺女儿。”


    “皇兄说,以甄氏的身份迎进宫也未为不可,只是这样一来娘娘多少要遭受非议。”


    甄远道知道允礼是往好听了说,他也是做过御史的人,若是出了一个“狐媚惑主”的“妖妃”,那些人定会天天笔诛墨伐,恨不得诛之而后快。


    一边是甄家的门楣,一边是嬛儿的安稳,甄远道的心里已有了定论。


    “钮祜禄便钮祜禄吧,嬛儿是我的女儿,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允礼得了答复进宫复命去了,甄嬛与云氏抱在一起哭得不能自己,玉婧搂着玉娆也泪雨如下,甄远道也是止不住的叹气。


    圣旨是苏培盛亲自来宣的,同时来的还有一队皇帝的亲卫。甄嬛既是“为国祈福多年的嫔妃”,自然不能再住甄府,要在甘露寺住上两日,从那里回宫。


    甄嬛接了旨,泪眼婆娑地带了流朱上车去了,甄远道再一次领着全家送她离去。同样的情景今日再现,更觉悲伤无比。


    甄嬛方离开,又来了一个太监,说皇上还有一道圣旨,甄家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回来,恭谨地跪下接旨。


    这次的圣旨是给甄远道的,他被册封为四品典仪,虽不及从前,但也是天恩了。


    甄远道接了旨,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宁愿不要这个官职,只想女儿陪在身边。


    半个月之后,皇帝以半副皇后仪仗迎四阿哥生母回宫,册为熹妃。传言钮祜禄氏生产后自请出宫为国祈福,故皇上厚待之。


    皇帝有意散播消息,只要天下人认定熹妃是于国有功之人,便是朝中大臣间颇有微词者,也翻不出水花。天子金口玉言,也再无人敢回驳。


    甄远道领了官职日日要上衙,玉婧倒宽松了,不时可以出来走动。


    “长姐总归是平安回宫了,离宫这么久,不知胧月是否还记得她。”玉婧倚在允礼肩上,眼前不自觉浮现出甄嬛前世梨花带雨的模样,她的泪一滴一滴地滑落,叫旁人也忍不住落泪。


    允礼笑道:“皇兄到底不会那般决绝,宫里有熹妃的画像,皇兄也拿给公主认过。”


    “敬妃可愿意么?”


    “心里许是不乐意的,可她到底不敢不遵皇兄的意思。”


    “现下长姐回宫了,她也该急了,但愿长姐能化解了去。”甄嬛回宫之前,玉婧千万叮嘱要留意敬妃,不要着急认回胧月,否则会伤了与敬妃的情分。


    允礼见她三句话不离甄嬛,无奈道:“熹妃聪颖,自然有办法。你我多日未见,你怎么不问问我?”


    玉婧想也不想道:“从前总是你忧心长姐,如今我做妹妹的挂念姐姐,你倒恼了?”


    话已出口,才意识到自己说出了心底的话。


    允礼面色讪然:“都是前世的事儿了,如今你还不懂我的心么?”


    玉婧垂头不接他的话。哪怕时至今日,那一世甄嬛依旧是一根细微的刺,扎在她的心里。


    她亲眼看着允礼与甄嬛这对神仙眷侣,因为造化捉弄不得已分开,才有了现在的她。


    她才不如甄嬛,貌也逊于她,她心里总有一丝声音问自己,允礼怎能舍了甄嬛而求她,以至于亲手帮着皇帝将甄嬛迎回宫去。


    察觉到了玉婧的心思,允礼将她揽进怀里:“上一世她对我说,人在世上并非只有爱情,我不懂,也不想懂,我只想要她。结果因为我的一己私欲,让大家皆不得善终。”


    “情之一字,我终其一生亦未能参透,甚至重生后依旧茫然,直到你为姐妹亲友谋划却狠心推开我,我才明白我错得有多离谱。”


    他的目光落到玉婧身上,布满了柔情:“你毅然与我划清界限的那一刻,恰是我对你情动之始。我仍沉溺情中,你却已变得冷静自持,青青,我想我爱的便是这般洒脱的你。”


    世间女子,或是冰雪聪明为为情所殇,或是不解□□平淡一生,哪怕是甄嬛,究其一生也难过情关。可玉婧竟能斩断情丝,而是投身于姐妹亲情,不可谓不通透。


    同样是重生之人,本该通透的他半点比不上她。


    “青青,我早说过了,遇上你我才算涅槃。前世早已时过境迁,眼前之人才是应该把握之人。你是我真心看重之人,再不可妄自菲薄。”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