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
作品:《长安小青梅》 七月十二,天高云淡,秋色宜人。
平阳公主领西州军班师回京,长安城内百姓夹道欢迎,万人空巷。
朱雀大道两旁,金吾卫肃然而立,仪仗威严。
圣人着朝服,携一众大臣立于皇城朱雀门之上,远眺大道尽头。
乌泱泱的百姓挤成一片,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传到城楼上,圣人偏头同太子说笑:“看来当年朕让平阳随军历练,此事算是做对了。”
圣人也没想到,平阳竟真能做到如今这一步,将士们拥护她,百姓们爱戴她。
太子今日也穿着冕服,回道:“平阳能有今日这番成就,全靠阿父善用人才。”
圣人笑着睨了太子一眼,偏头对左右大臣道:“太子这话倒是令朕舒心。”
朝臣们恭维:“圣人用人为才,太子勤政爱民,平阳公主骁勇善战,天佑我大魏。”
君臣站在一处说笑,一时城楼上的气氛和谐融洽。
太子身后站着的,是钿钗礼衣的晋阳公主,虽身处角落,却也是城楼上唯一的女性。
此时此刻,晋阳心潮澎湃,居高临下望着整座都城。
前几日内侍到公主府中,传圣人口谕,说是在平阳公主回京当天,命晋阳公主同圣人一起于城楼观礼。
晋阳当下便不小心撕了手中书页,待内侍离开后,晋阳颤抖着手想要喝茶平定心绪,却因为过于激动,茶水溢了出来,还是薛律接过茶杯喂她喝茶。
按照常理,圣人一般只会同朝中大臣及太子等人上城楼,眼下阿父愿意带着她一起,晋阳瞬间明白了阿父的意思。
晋阳藏在宽大礼衣中的手交握在一起,看向太子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不明的野心。
既然阿父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她就会牢牢把握住。
圣人、太子与大臣们谈笑,晋阳望着下方尽收眼底的都城,伸手轻轻一握,仿佛将整座长安城都握在手中。
明德门外角声响起,示意军队入城门,百姓们热烈欢呼。
朱雀大道每隔百米,仪卫击鼓,响彻云霄。
城门大开,身穿宝蓝色劲衣的英气女子骑着白色骏马入城,飒爽英姿、巾帼豪杰,身后是意气风发的将士们,步伐整齐有数、气势浩荡。
“平阳姐姐好有气势,不愧是大魏唯一的女将军。”
人群中,清禅看着骏马上的平阳公主,不禁对身旁的郑曦感慨。
军队从清禅身前行过,感受到清禅灼热的视线,平阳微微低头与她对视。
清禅对着平阳露出一个明艳的笑容,对着她挥手:“好久不见,平阳姐姐!”声音淹没在人群欢呼中。
平阳也对着她弯了弯嘴角,看见清禅身边的郑曦,平阳对他点了点头,郑曦回了一礼。
军队继续前行,郑曦看着跟在平阳身后、混在一群长官中的年轻郎君,面露错愕。
清禅也极为讶异:“那是……元表兄?”
元勉懒洋洋地驾着马,全副身心都在前方女子身上,偶然间偏眸撞见路边表妹,元勉对着清禅笑了笑。
惊讶过后便是欢喜,清禅虽不知表兄为何与平阳公主一路进京,但见到元勉,心中也是极为高兴的,正准备同表兄打个招呼,就被郑曦一把拉住:“小心别摔着。”
清禅被郑曦拉到身边,不明所以:“怎么了?”
郑曦面色正经:“人群拥挤,七娘当心被误伤。”
这么两句话的时间,元勉与他们错身而过。
元勉看着郑曦的举动,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
清禅看了看郑曦的神色,莫不是还在为那个香囊怄气吧?
算了,还是做好了再送给他吧。
清禅心里这么想着,拉着郑曦跟随着往前走。
平阳高坐骏马之上,望着熟悉又陌生的长安城。
道路两旁满植高大树木,枝叶繁茂,百姓们簇拥着西州军,望着她的眼神热烈、神情激动。
“那位便是平阳公主,护佑大魏安宁的平阳公主!”
“西州军震慑北方草原戎族,保大魏边疆和平!”
“阿耶,我以后也要像平阳公主一样!杀敌卫国!”
“好好好,娇娇以后也是和平阳公主一样厉害的女将军!”
眼前是长安百姓,看着他们,平阳不禁想起西州边陲。
那里不同于长安的繁华景象,大漠无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胡雁哀鸣夜夜飞,将士思归泪低垂。
从明德门至朱雀门,小半个时辰的路途,平阳却走了整整三年。
元勉带着自己的人改道离开。
西州军停在朱雀门下,平阳翻身下马,率领全体将士拜见圣人,声势响遏行云。
晋阳扶栏探身,低头见到平阳,心绪翻涌、眼尾泛红。
圣人一连说了几个“甚好”,免了将士们的礼,看着平阳明显消瘦的身形,不禁眼眶湿润。
纵然他是大魏江山的统治者,至高无上,可是在儿女面前,他也只是一个父亲。
平阳走上城门,圣人握住她的手,将她上下打量一番,万千言语只化作两个字:“瘦了。”
平阳淡淡一笑,只道:“三年未见,阿父憔悴了许多。”
圣人哈哈大笑:“还好有平阳你为阿父分忧,否则阿父可真是为边陲一带操碎了心。”
太子也道:“平阳妹妹功不可没。”
平阳见了太子,态度微敛:“太子殿下安。”
说罢,不理会太子的回话,平阳又转向站在太子身旁的晋阳公主,微微笑道:“姐姐三年来可好?”
晋阳也笑:“一切都好。”
圣人挥手打断兄妹之间的对话:“太极殿已设好宴席,等着为你们接风洗尘呢。”
于是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去了太极殿。
圣人与平阳公主下了城楼,百姓们也都散去,郑曦跟在清禅身后,看着女郎蹦蹦跳跳,兴致极高。
郑诫神出鬼没出现在郑曦身旁,附在郎君耳边低语说了几句话。
郑曦面色微变,瞟了一眼清禅的身影,道:“去查。”
“是。”
-
太极殿内,歌舞升平,笑语不断。
太子与朝臣推杯换盏,圣人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席回了大明宫。
晋阳起身坐到平阳身旁,姊妹俩相顾无言许久,最后平阳率先开口:“阿姊可是有什么话对我说?”
晋阳为平阳斟酒,盯着清澈的酒水,问:“此次回京,你可还要离开?”
平阳接过酒盏:“若有需要,我自当万死不辞。”
晋阳笑了,平阳饮过酒,又问:“我阿娘可好?”
晋阳道:“贤妃都好,虽不爱外出,但平日里皇后与贵妃她们时常过去看望她,只是心中念着你,四弟在宫外不常入宫,整日里都恹恹的。”
平阳垂眸不语,晋阳知她性子,道:“你若想去看你阿娘便去罢,反正这宴会无聊,阿父也走了,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你呢?”平阳被她说得心动,却问晋阳,“你往日不是不爱参加这些?”
晋阳笑得耐人寻味:“今时不同往日,我再坐坐。”
平阳听她这么说,便起身离开,出了太极殿策马往大明宫去。
这边太子虽与大臣们互相交谈,却也时时关注着两位妹妹之间的动静,见平阳离开,太子推了左拾遗的酒,走到晋阳身旁,问道:“六妹妹这是往哪里去?”
晋阳抬头,仰视太子,回:“她去看望燕贤妃了。”
太子笑:“也是,贤妃担心六妹妹,平阳回来是该去看看她。”
晋阳不喜欢仰视他人,提裙站起来,道:“听说嫂嫂怀有身孕,妹妹先在这里给二兄道喜了。”
提起太子妃徐兰璧,太子的神色柔和了一瞬,对晋阳道:“你平日里若有时间,也去东宫看看太子妃,她最近不爱往外走动,我怕她在东宫憋坏了。”
晋阳:“这是自然,我自得去看看我的小侄儿。”
太子笑:“也不拘是男是女,总归是我的孩子。”
晋阳见太子神色不似作假,倒是心中为太子妃舒了口气。
太子与晋阳又说了几句话,没提她与平阳之间的书信,最后被林相拉走,晋阳站在原地,听见几句岭南道灾害一事。
晋阳望着太子与林相的背影,端起酒杯,转身去了一个身高膀圆的中年男人身前敬酒:“赵将军。”
此人正是驸马赵闰的父亲,晋阳公主的公公,右监门卫大将军赵慎。
赵慎本来独坐一处,不想公主儿媳为自己敬酒,连忙站起身回礼:“晋阳公主。”
晋阳笑得温婉:“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再过半月便是将军夫人的生辰了,是我这个做儿媳的不孝,几年来未曾尽儿女之力。”
“公主说笑了。”赵慎不知晋阳怎的突然想起这回事,但是公主既然都这么说了,赵慎也不是没听出来晋阳话中的意思,忙道,“若是公主愿意前来,是鄙府的荣幸。”
只是不知道到时该如何安排自己儿子与公主,晋阳公主虽是自己的儿媳,可与赵府并不亲近,成亲以来夫妻俩分居,赵闰一直住在将军府。
晋阳等的就是赵慎的这句话,笑道:“届时便叨扰赵将军了。”
赵闰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赵慎却是实打实的有本事。
若是赵家没有问题,那便是她的囊中之物了。
晋阳饮下酒水,眸中精光闪过。
-
“郑曦,现在我表兄肯定已经到王府了,你不生气吧?”
走进宣阳坊,清禅问郑曦。
郑曦心里都快气死了,面上却装得大度:“你都说他只是你的表兄了,我自然不生气。”
清禅见他这副样子,起了逗弄他的心思:“真的?那我明日陪表兄出去玩,你肯定也不会生气吧?”
郑曦没有说话,凉凉瞥了眼身旁女郎。
清禅见好就收,岔开话题:“奇怪,怎么表兄是同平阳姐姐一起的?难不成是路上遇见了?”
郑曦道:“七娘,我虽然大度,但也忍不了你嘴上句句不离元二。”
清禅闻言“扑哧”一笑:“瞧你这话说的,也没看出来有多大度。”
路过一颗古槐树,清禅踢了踢路上的石子,有几个孩童从转角处跑出来撞在清禅身上。
“小心。”
清禅扶着一个女童:“你没事吧?”
女童声音稚嫩,一张圆脸讨喜:“谢谢大姐姐。”
郑曦担忧地问清禅:“你没伤着吧?”
清禅摆手:“我没事。”
清禅拍了拍女童的肩:“去玩吧。”
女童对着清禅露出一个乖巧的笑,转身同自己的小伙伴们跑去,一转眼,几个小孩子便消失不见。
郑曦牵着清禅继续往前走。
两人都没注意清禅原先坠着卷草纹对鸟雀玉佩的腰间,此刻空荡荡。
为您提供大神 汀水 的《长安小青梅》最快更新
平阳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