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会现场推销

作品:《三国开局就被骗

    众人听完,皆是暗自大赞。


    不过依旧不能表露出来。


    更多的,是对卫良这个孩童的赞许之声。


    蔡邕没有说话,饶有兴趣的看向卫良,眼睛里都充满笑意。


    对卫良的赞赏之情折是更胜。


    不过蔡邕的眼睛深处,浮现了一抹疑惑。


    那就是在他回去后,得知自己的夫人害喜了……


    文会现场很是热闹,不过都是私下里的交谈,没有摆出来。


    明眼人都知道,卫良的话,就是在说何贵,不守规矩。


    而一首赞国诗,写成了打油诗,不守规矩,硬要扣,也是能扣个反贼的名义的。


    完全要看其他人怎么理解了。


    毕竟说大汉怎么怎么样,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说的。


    不过何贵还不自知,道:“你让我重写,那不成,我就这样,大才就行了,该你了卫觊,卫大孝子?”


    何贵身边的其他人都开始附和道:“是的,该你了。”


    卫觊面色有些尴尬,对于这个孝子之称,还是很不适应。


    总觉得对他说这话的,是在嘲讽自己。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他看一眼卫良,卫良眼神中给出了坚定,小手还在怀里比划了两下。


    示意他,记得用扇子。


    不过卫觊没有看懂。


    卫觊再看一眼蔡邕,蔡邕面无表情。


    他一咬牙,早晚要面对这种场面,这也是一个很好出名的机会。


    为了缓解紧张的双手,从怀里取出卫良给他做的折扇。


    当着众人的面,单手一甩,“啪”的一声。


    手里的竹折扇快速打开。


    一个半弧形的扇子出现在手里,摇曳两下后,双手作揖,对着众人自信从容道:“既然如此,那么,在下就献丑了。”


    随后便开口念了出来:“鸿鹄搏志远,一马踏平川。愿作天山客,雕弓射日圆……”


    “好,好,好!”


    “好一个,鸿鹄搏志远,一马踏平川。”


    一时间,掌声不断。


    在场的文人,皆是赞叹。


    咏志的诗律不在少数,而能够以小见大,志向高远的,确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卫觊的扇子造型奇特,与此诗相配,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在整个文


    会内。


    赞叹了许久后,所有人都将何贵给忘在了原地。


    不停的与卫觊交谈。


    何贵见状,灰溜溜的从人群中离去。


    只是走时,手捏着拳头,一脸愤愤。


    卫觊与众人的交谈时间很长。


    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卫良还在担心,若是一直不提扇子,是不是要找个人做托,去询问一番。


    结果人就来了。


    只见一人开口问道:“卫公子,你手里的可是扇子。”


    “不错,正是扇子,此乃我弟弟卫良发明的扇子,名叫竹折扇。”


    卫觊将扇子合起,并指向卫良。


    众人一看,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个三岁小童口齿伶俐,原来是卫觊之弟。


    卫良也学着卫觊的样子,双手作揖,朝着众人拱了拱,道:“由于家境有些贫寒,小儿迫不得已出来卖扇子,大家若是喜欢,可以找我询问和订购,此扇子,乃是文人墨客必备的器件,数量有限,越早定能越早拿到,拿到就能如何?……”


    卫良没有继续说下去,拿到就能干什么,他们自己去脑补。


    装逼必备神器,限定款,谁不喜欢?


    蔡邕想笑,家境贫寒?


    呵呵,河东就没有一个家族比你卫家还有钱了吧?


    文人墨客倒是一个不错的词语。


    对于这个三岁的还可能会成为准女婿的卫良来说,蔡邕内心的好感与好奇一直在成正比的上升。


    “文人墨客,哈哈哈,说的是我们吗?”


    “这个词形容的极好。”


    “确实不错,卫家尽出些麒麟儿啊!!”


    随后,卫良从身上也拿出了一把竹折扇。


    “今日为了助兴,我将此扇拿出,作为文会第一的奖励。”


    忽然有人问道:“此扇价值多少?”


    “此扇若是刻字,价值两万钱,若是作画,价值三万钱。


    而我手中的这把,不仅刻字,又有画作。


    价值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有人倒吸了口气,“这扇子,比市面上的锦绣丝绢扇,卖的还贵!”


    “我倒觉得,物有所值。这气度,展示起来,是丝绢扇不能比的。”


    “对,我觉得还便宜了。”


    不停的有人赞许道,有人直接开口:“我要预订,我要预订,我要三十把。”


    “我要二十把。”


    “你们这是拿扇子去吃吗?要这么多?”


    只不过这个人刚说出话来,就后悔了。


    因为其他人全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他。


    要这么多扇子是干嘛,那还用说?


    当然是拿回去卖呀。


    能来这个地方参加文会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


    家里多少都有产业。


    耳濡目染下,对商贾之道,必然有一定了解。


    这是商机了,也只有那些死读书的人,看不到商机。


    “成何体统。”说话的是先前那个白发老者。


    蔡邕也用手敲了敲木案,示意大家安静。


    “此乃文会,既然卫小友有心,那这彩头,便由诗律第一获得吧。”


    蔡邕笑着说道:“在场的所有人皆可赋诗一首,只要能胜过卫觊,那便是获得此扇如何?”


    “什么?”


    下面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不是说有难度,而是非常有难度。


    首先卫觊是提前作诗,时间上就有绝对优势。


    在者,卫觊这首诗的水平,已经到了中上水平,想要突破还是有些难的。


    贾诩笑着摇摇头,他一眼就看出了蔡邕的心思,蔡邕是想自己拿那扇子呀。


    蔡邕的话,是在场所有人,点名了也包括自己。


    而之前这场文会,蔡邕可是主持和评委。


    现在,就不是咯。


    眨眼间,时间又过了半个时辰。


    期间好的律诗也有,不过由于时间仓促,用词拿捏上,显得不顺滑。


    还有他们提前备好的律诗,虽然用词上是极好,但是意境却又差了一点。


    又过了许久,在场的没有人再说话了。


    忽然,那个白发老者开口道:“还有没有人作诗?没有的话,那老夫便作诗……”


    “严老,稍等。”


    说话的正是蔡邕,蔡邕笑着道:“在下也有一首诗律,想在严老之前亮出,以免严老的诗律出来,夺取了在下的光辉。”


    严庭老脸一抖,带着些许埋怨的,看了眼蔡邕。


    然后又故作大方的说道:“那蔡儒,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