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闯祸了

作品:《三国开局就被骗

    “那在下,就先谢过严老了。”


    接着,只见蔡邕悠悠道: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此诗言闭,现场一片安静。


    不是没人敢说话。


    是每个人的嘴巴都张的老大,震惊得说不出话。


    其中也包括严庭,严老。


    此诗十句,整整十句,每一句对仗平整,符合律格。


    其中还讲述了一个故事,表明对读书的重视。


    这是有些人,不论用多长时间,都没法作出来的一首律诗。


    如果之前卫觊的诗,是起步的话。


    那蔡邕的这首诗,便是辉煌的终点。


    见会场里没人说话,蔡邕才缓慢的开口道:“各位觉得在下这首诗,如何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今天恐怕是要失言了。


    严老大袖一挥,衣角掩过手腕,遮住了他的手掌。


    此意大家明了。


    严老藏袖,就是说此次文会,严老不再出手了。


    严老都不出手,在座的还有谁敢吱声?


    当下,有人就开口道:“蔡大人学识渊博,诗律造诣更是在我等之上,蔡大人乃是今日当之无愧的文坛之肱骨。”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解释纷纷赞同。


    “那蔡某,在此就承下各位这份赞美之词了。”旋即,蔡邕迫不及地看向卫良。


    但他还是很矜持,保持着长辈该有的风范。


    卫良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准岳父在想什么。


    当下回复道:“蔡大人,良儿自然是要将此扇送上,不过此扇还差一步,没有完成,需要蔡大人帮忙。”


    “哦?需要我做何事?”


    “请蔡大人为此扇赐名。”


    “赐名?”


    卫良葫芦里卖什么药,在某些商贾世家子弟的眼里,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论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只要有个名头,就会比其他人的要卖的好。


    如今蔡邕这首诗一出


    ,名望一定会比之前还高。


    所以借此机会,将扇子打出名堂,自然而然价值就会拔地而起。


    卫良此举,让那些看懂的人,眼睛发亮。


    文会过后,不论如何,此子必须见上一见。


    谁又能拒绝钱呢?


    坐在角落里的贾诩也是眯着双眼,目不转睛的看那孩子。


    太匪夷所思了,一个三岁孩童,做事行径,与成年人一般无二。


    说是神童,都有些贬低了此子。


    王越不懂,看着卫良出风头,只觉得很正常。


    他的脑子里,只想着卫良何时完事儿,该炼体了。


    文会场上,蔡邕沉思了好一会儿。


    道:“此扇有山水画作,精致别雅,称为秀景如何?”


    卫良也不知道这名字好不好,反正要的不过是个名头。


    二话不说,将扇子递给上来接的书童阮瑀。


    阮瑀高卫良两三个头,有些复杂的看了眼卫良,而后转身,将扇子递交给蔡邕。


    蔡邕压着心中的喜悦,将扇子,放在手中把玩。


    只是总感觉此扇的尾部,少了些什么,看看后排卫觊手里的扇子,于是直接问道:“良儿,此扇为何没有点缀之物啊?”


    卫良小手一拱,心里笑了,这正是自己想让大家知道的。


    接着,脸色变得极为遗憾道:“蔡大人,此扇的尾部,需要琉璃和玉佩点缀,只是在下家境贫寒,无法购买相应的玉佩和琉璃……”


    众人一听皆是说道:“小友放心,点缀之物的价格,我等奉上。请小友定将此扇做好,切莫为钱财担忧。”


    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东西点缀,那还得了。


    这就像是炒菜不放盐,骑马不套绳,打仗不带武器一样,缺少灵魂。


    文会一下子,又开始从诗律,引导到了扇子上面。


    蔡邕忽然发现严老的眼神有些不对。


    连忙道:“多谢严老礼让,此子名为卫良,乃我世侄,日后定为严老讨一把好扇来。”


    严老表情这才缓和了不少,然后敲敲桌案,道:“文会继续,下轮,赋。”


    ……


    文会结束,卫良是被簇拥着走出大厅的。


    宣传的效果异常的好。


    “各位稍等,稍等,请听我一言。


    ”


    所有人都很听话的安静了下来。


    为了交流方便,王越直接将卫良扛在了肩上。


    “各位,我深知各位的合作意向,但我再次说明几个条件,1、此扇一郡之地,只允许一位商贾世家。


    2、此扇接受定制,二十把起订。


    3、此扇订单,只支持先交钱,后给货。


    ……”


    卫良说了八条规矩后,簇拥的商贾世家子弟,反而只多不少。


    “别说那么多了,我就问,现在能不能交钱。”


    “对,能不能交钱,我要下单。”


    卫良还以为今天最多二十几个人下单,到最后,下单的世家子弟,竟然翻了一番。


    卫觊被卫良拉了过来,打下手,主要是卫良的字,还没有练熟练。


    一个时辰后,蔡邕从文会的内场走了出来。


    看见卫良与众人在商讨卖扇子的事情,摇头一笑。


    这个卫良,给自己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


    若自己真生了个女儿,嫁给他,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啊。


    订单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分。


    王越护着卫良和卫觊,回到卫府的时候,卫乾正一脸愤怒的坐在大堂上等着他们两个。


    卫良刚进大堂大门,脊背就是一凉。


    气氛有些不对,阴冷气息太重。


    抬头,卫乾冷着脸,看着两人。


    “父亲大人,何故在此啊?”


    “你们两个还有脸回来?今天文会,可是出够了风头?”


    卫乾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低沉。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父亲,我们……”


    卫良刚想解释,卫乾就怒道:“够了,文会上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闯祸了。”


    嗯?


    闯什么祸?


    我们不是在卖扇子吗?


    卫良还在一头雾水。


    卫觊便开口道:“父亲,孩儿知错,甘愿受罚。”


    “知错?呵呵。那你且说说,你错在哪了?”


    “孩儿不该,作诗胜过那何贵。”


    卫乾眉间微皱,追问道:“你可知那何贵是何来历?”


    “当今国舅,何进何大人子侄。”


    卫乾一巴掌拍在桌案上,“你知道你还如此?”


    “父亲,孩儿也有苦衷啊……”


    最终,卫乾叹了口气,重重声音道:“你们做好准备,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