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七星灯

作品:《大师,风水罗盘out了

    店主把毛峰茶放入一个洗过的纯白色盖碗中,继续夸夸而谈。


    “三位看我这套茶具,正港景德镇的手绘白瓷,古代官窑的品质,每个杯中的图案都不一样;你看,杯胎薄得像鸡蛋壳儿,几乎能透过光来,均是采用古法纯手工制瓷的工艺烧制而成的,烧窑的工匠和画师也是代代相传,从挑选瓷原矿石到制坯、上釉,再到入窑烧成瓷器,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拿在手里一看就知道是好瓷还是坏瓷。”


    店主将一只杯子递给我。听说茶道里有这道程序,先是赏茶,然后是鉴赏茶具。


    被店主这么一忽悠,我倒挺期待喝上一口景德镇官窑里的茶具泡出来的顶级毛尖了。


    我放下茶杯,此时水已经烧开,毛峰茶没经过发酵不用洗茶,店主直接沏茶、温杯,然后用茶夹把杯中的白水浇在茶宠上,没想到这只金蟾竟“叫”了两声,似是在抱怨“汤”中未加入药浴。


    店主将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再斟给我们,说了声“请”,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端起茶杯,轻轻品上一口,感觉有点儿烫,吧嗒吧嗒嘴,“好茶呀,苦中带有微甜,真香。”


    “不错吧,雨前毛尖是毛峰中最好的。”店主也端起杯子,对着小迪和冬怡说,“两位也尝尝。”


    随后店主拿起烧水壶,第二次把沸水加入盖碗,这次并不一口气添满,而是断断续续的,中间连点三次壶嘴,据说这叫凤凰三点头,是茶道中的一种礼仪,向客人示敬用的。


    我们又喝了一泡茶,为了不给店主再谈茶文化的机会,我干脆先开口,把话题引到鹤龄上去,“前辈,我看您虽然转了行,但也在关注巾门里的事情,对于鹤龄,您是怎么看的?”


    店主一笑,“实不相瞒,我也不知道鹤龄是什么东西,你们的进展如何?能说来听听吗?”


    我一听靠邀,中年男人就是鸡掰,绕来绕去,好像不绕圈子就表现不出自己老练。看样子是要交换情报,可是我们什么线索都没掌握呀。


    “您谦虚了,我们就是因为没有消息才进来讨教的,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鹤龄应该跟鹤,或寿命有关,您出身巾门,又在古玩行里发财,绝对是最有发言权的,您说,鹤龄会不会像鹿角鹤一样,是一件能够延年益寿的东西呢?”


    店主笑而不答,端起公道杯给我们添茶。


    小迪说:“老板,那尊鹿角鹤我挺喜欢的,是仿品吧,不过仿得很细致,要多少钱?”


    “小姐好眼力!”店主放下公道杯,“那的确是一件仿品,不过可不是现代仿的,也有几百年历史了,您要是喜欢,一百万,您带走。”


    冬怡说:“太贵了,五万吧,再加一万,您讲个故事给我们听。”


    “五万?”店主一脸懵逼,“这位小姐太狠了。”


    小迪说:“老板~~我们还是学生欸,没有钱,很可怜的,您一看就是那种视金如土的隐士,特别有风范,拜托您发发善心,帮帮我们吧~~”


    店主被小迪的娇撒的眉花眼笑。


    我心中暗骂这龌龊的老色鬼,中年男人到了中年为什么都这么猥琐呢?


    店主起身,将鹿角鹤取来,放在茶台旁,叹了口气道:“唉……人家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是三年未开张,开张饿三年,这东西虽然不是真品,但是确实有添寿的功效,收的时候也花了小六万呢,既然小姐喜欢,就赔本结缘了。”


    “三位的直觉很准。”店主继续说,“这件东西虽说不是鹤龄,可是也并非完全不沾边,据我所知,鹤龄是一种灯油,这种油凝结之后硬如琉璃,传闻是仙人骑乘的大仙鹤死后留下的结晶。”


    “…………”我和小迪都没有接话,认真听着。


    冬怡性急道:“真的假的?不要骗我们哦,鹤龄是什么灯的油?哪里能够找到?”


    店主说:“这位小姐,别着急,听说过上古道门法术七星灯吗?一种续命的术法。历史上有两个知名的人物使用过,都是巾门中人,皇家御用的术士!一位乃三国时期的武侯,被世人喻为卧龙的诸葛孔明;另一位是明朝的开国国师,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不过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可谓天命所向,不可违也。”


    小迪说:“传言刘青田算出自己命不久矣,点燃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一纪,十二年间帮朱元璋灭了元朝、张士诚等势力,开创了大明王朝。”


    冬怡说:“我看过三国演义,有一集叫五丈原,诸葛亮也点燃了七星灯为自己续命,恰巧当晚司马懿派人到蜀营刺探,魏延慌忙进帐讨令时,不小心碰翻了七星灯的主灯,才使其熄灭的。”


    我心说刘伯温延寿的故事,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陌生,但是诸葛亮续命的传说几乎妇孺皆知,不过冬怡看过的三国演义笃定是动画版本,因为五丈原那一集的情景,我也恍惚记得。


    店主又添了一轮茶,道:“有人说,刘伯温身为伴龙之臣,是要帮着建立大明朝才续命成功的;而诸葛亮虽同为天选之人,但蜀汉气数已尽,无奈天命有归,所以魏延才莽撞闯入了大帐。”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店主换掉茶叶,重新烧上开水,“诸葛亮明知道续命不会成功却刻意为之,为的是布局除掉可能叛乱的魏延,确保蜀国安然。其实七星灯另有法门,必须使用名为鹤龄的灯油才能达成续命延寿的奇迹,诸葛亮只用了普通灯油开坛作法,而刘伯温七星灯中点燃的却是货真价实的鹤龄。传言刘伯温与仙鹤极有渊源,出生时有白鹤托世,他曾在诗中写道: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青田是刘基的故乡,所以故时的人都叫他刘青田,死后将他画成骑鹤的仙人。”


    冬怡问:“青田在哪里?”


    “不要误会。”店主紧接着说,“我需要讲明白,刘伯温的家乡在浙江青田,不代表青田会有鹤龄,也不意味着青田鹤就是传说中的大仙鹤,懂我意思吗?不管刘伯温的鹤龄是从哪里来的,都极其稀有,不然诸葛亮也不至于用普通的灯油代替。”


    “老板,您店中有鹤龄吗?”


    小迪冷不丁蹦出一句,虽然有点儿唐突,但却一针见血,极有胆识。


    “呵呵,我如果有鹤龄,今年一定去参加大黑巾会试。小姐,我所知道的已经和盘托出,找到找不到鹤龄,全看个人的造化。”


    茶台上忽然间鸦雀无闻,没人问也没人再讲,只有倒茶与饮茶的声音。


    我的脑子里思量的不是“去哪儿能找到鹤龄”,而是觉得情报获取的有些过于容易。


    第一家店便打听到鹤龄的消息,心中难免有些狐疑,感觉太快了,但是假若店主说的句句属实,那可真是捡到比牛粪还罕见的熊便了。


    然而有得必有失,从来都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件事顺利即意味着另一件事曲折,不过找不到鹤龄,就算打开官皮箱也没什么意义。


    我们又坐了一会儿,怕店主再讲茶文化,随即起身告辞。临走时我狠狠心刷了自己的信用卡,虽然有点舍不得,然则还是表现得很洒脱,抱上青铜鹤跟小迪和冬怡出了古玩店。


    天气很热,我们躲进一家7-11的用餐区,买了三罐冰咖啡,坐下来商讨对策。


    冬怡说:“那位店主不会用骗的吧?”


    小迪道:“不会,七星灯续命的术法我知道一些,不论年老体衰还是病入膏肓,只要一息尚存,都可以使用七星灯来续命。人死时七魄先散、三魂再离,七星灯是一种招回魂魄的术法,所以也叫招魂灯。不过我所知晓的续命法,是灯烛一经点燃,十二年不能熄灭,就像长明灯一样,如果中途灯灭,人就会即刻毙命,尸腐灵散。”


    我仔细听着,冬怡却着急道:“然后呢?”


    “别急嘛,冬怡。”小迪说,“你知道吗,因为七星灯续命延迟的时间过久,所以很少有人使用,可是按诸葛亮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便可增寿一纪,因此其中一定另有法门,极有可能就是鹤龄。大仙鹤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相鹤经曰: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依火精。火数七,金数九。故十六年小变,六十年大变,千六百年,形定而色白。又云: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头赤,七年飞薄云汉。又七年,学舞。复七年应节,昼夜十二鸣。六十年,大毛落,茸毛生,色雪白,泥水不能污。百六十年,雄雌相见,目睛不转,孕。千六百年,饮而不食,且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天寿不可量。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矣。”


    “挖哩勒!”我赞叹道,“小迪,你念私塾长大的吧?完全古文背诵机呀。老实交代,除了鹤经、山海经,你还能背几套书?”


    冬怡听完揉揉太阳穴,显然有点麻木,“災辣,大小姐,直接上干货好不好?听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