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七章

作品:《灵犀知意

    赵淮丰抬手懒懒地摆了摆,示意他不必多礼。

    孟灵钰并未落座,而是站在他的面前,保持两步距离,“听闻殿下有关于舍妹遇刺的其他消息?”

    据皇宴遇刺事件已过去多日,先前在避暑山庄时,杨庭明很快便根据现有的线索查到了元凶——原来是王县令的女儿,因不满之前孟灵熙对她的侮辱,这才痛下决心花钱雇凶。

    她的计划是派人暗杀成功后,再将现场布置成是孟灵熙意外坠崖,不慎身亡。

    杨庭明将查到的线索呈给皇帝和太后,但是关于洛世潇屋里的端倪,以及那具狄戎人的尸体,他都隐去了。

    在皇帝发话前,太后先下命令严惩王县令一家,并在杨庭明表现还有疑点需要继续查下去时,言明既然真相已经查清,便就此了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骚动。

    杨庭明只好作罢,皇帝在一旁一言不发。

    之后,杨庭明将整件事情一五一十地与孟灵钰说了,包括洛世潇屋里的瓜田李下,和那具狄戎人的尸体。

    他也表示,虽然太后让这事就此了结,但是那些刺客的身份,不仅仅是普通杀手这么简单,他会暗地里顺着这条线继续往下查。

    孟灵钰审时度势,了解完事件的始末后,即便心里诸多不满,也知现下不宜与太后一党作对。

    加上太后为了宽抚孟家,已经赏赐良多,所以他在明面上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私底下,与杨庭明分为两条线,暗中调查。

    杨庭明去查那个狄戎人的身份,以及他与洛世潇的关系;孟灵钰去查到底是什么人,因什么理由,要对自家二妹下如此毒手。

    如今赵淮丰亲自前来给他送消息,着实让他省去不少功夫。

    赵淮丰抬手示意站在身后的侍卫韩陵,让他将调查到的事情悉数告知。

    孟灵熙那场无妄之灾,源于皇帝准备纳新人入后宫,以制衡后宫势力。

    如今太后掌领大部分政权,皇帝势单力薄,连后宫妃子都是由太后一党一手安排的,外戚势力逐渐扩大。

    皇帝忧心再这样下去,日后对于国家的治理还是皇位的巩固都非常不利,故而想以充盈后宫的理由,拉拢自己的势力。

    这其中最好的人选,自然就是孟家的嫡女——孟灵熙。

    孟家在朝堂中一直是中立的态度,又有父辈的军功荣耀加持,再者现任家主孟灵钰官至户部侍郎,此人岳峙渊渟*,为官处事更是无可挑剔。

    固然孟灵熙与其兄长大相径庭,但毕竟是名门贵女出身,她的那些“恶女”事迹,都可当做姑娘家的小打小闹,无足挂齿。

    只是皇帝想充盈后宫的这个想法才刚冒头,甚至人选都不曾定下来过,太后那边就先下手为强了。

    趁着避暑山庄的皇宴,借机派出杀手暗杀孟灵熙,想以此杀鸡儆猴,给皇帝一个警醒——老老实实当好自己的傀儡皇帝,不要试图反抗,与太后为敌。

    只是刺杀事件出了差池,孟灵熙没死。太后一党急于掩盖,草草结案。

    一直在朝中保持中立,尽力维系孟家声望的孟灵钰,在种种证据面前,气得浑身发抖。

    但他强行让自己保持冷静,深呼吸一口气,将手中的证据一一整理好,思考接下来的对策。

    时至今日,他知道自己,乃至孟家,都已经无法再作壁上观了。

    现下太后一党与皇帝一党经过皇宴一役后,已是势如水火,他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决断。

    实则他早就预料到一定会有这么一天,因此这两年他也一直在观察,发现太后一党耽于享乐,罔顾百姓。

    即便现在太后一党依然势力滔天,他一样对太后一党十分失望。

    反倒是皇帝在太后势力的威压下坚持选贤举能,以百姓为主,加上齐靖王一直对他暗中相助,让他在处理事务时少了许多关于太后势力的阻碍,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他也清楚齐靖王虽有拉拢之意,但是从不将此事提在口中,只是一切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准。

    二人君子之交,政见相同,孟灵钰心中也是早有定夺,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如今,时机已到。

    他决定正式成为皇帝麾下一员,带着孟家的势力范围归入皇帝一党,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孟家女眷绝不入宫。

    对于孟灵钰的态度和决定,赵淮丰不仅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时承诺不会让他做出不利于孟家的行为。

    在离开孟府之前,赵淮丰特意说道:“李御医虽经验丰富,但毕竟年事已高。温大夫是本王精心挑选的民医高手,医术了得。由他来医治令妹,定能让你安心。”

    孟灵钰不清楚他为何这么特意强调,但他既然都这样说了,而且今日自己也确实看到了这位温大夫的高超医术,便暂且让温大夫住进孟府,为二妹好好诊治。

    若是这位温大夫有任何让孟灵熙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孟灵钰会毫不犹豫地换回李御医。

    车夫驱使着马车离开孟府,赵淮丰特地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轻叹一声,心中感慨自己的这位至交好友,竟情深至此,心甘情愿留在孟府。

    孟灵钰站在孟府门口,一直候到赵淮丰的马车走远,才转身回府,匆匆往孟灵熙的房中赶去。

    与赵淮丰的这一商议,就已经是过了晚饭的时辰了,孟灵钰却没什么心思吃晚饭,只想快点到孟灵熙的屋里看看情况。

    先前孟灵熙咳成那个样子着实吓到他了,虽然面上保持镇定地和赵淮丰交谈,但是心里始终挂念着妹妹的伤势,忧心在他离开的时候,她的病情有没有加重?

    等他赶到房门前,透过半开的窗,瞧见她正坐在书桌前,有一搭没一搭地喝药。

    她的注意力都落在手中的话本上,连他走进屋都不知道。

    孟灵钰见她乖乖喝药,还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要她喝药跟要她的命一样。

    那汤药苦涩难咽,她轻易不肯喝,每次都要各种哄才能勉强喝完。

    像这般如此听话喝药的,倒是第一回。

    孟灵熙喝药也喝得慢,喝几口就停下来,拿起一旁的茶杯喝水清口,然后吃点果脯,等嘴里的苦味去了,再继续喝药。

    如此重复,慢慢将一碗药喝完。

    她放下药碗,拿起一旁的布帕抹嘴时,发现孟灵钰不知何时过来了,吓得心脏怦怦直跳。

    她借着布帕的遮挡,深呼吸一口气,看了眼一旁的更漏,疑惑地问道:“这么晚了,哥哥有事吗?”

    “无事,只是来看看你。可好些了?”孟灵钰看着眼前的人,露出一点笑意。

    “好多了。”你不出现我会更好。

    孟灵钰走进书桌,见她那碗药已见底,半是喟叹半是感慨道:“你以往最不喜喝药,像今日这般听话的,倒是平生难见。”

    孟灵熙没有关于原身的任何记忆,因为刚醒来不久,与顾意的沟通还不算太多,对原身和孟府都还处在一知半解的地步。

    他这么冷不丁地一说,吓得她心里一慌。

    她试图糊弄过去,先是露出一副不太高兴的神情,然后低头看向手中的书,百无聊赖地翻过几页,冷漠地说:“哥哥若去阎王殿上走一遭,回来也会不一样的。”

    见孟灵熙这般,他心中很是愧疚,“是哥哥不好,没能照顾好你。”

    这时,顾意从外面走进屋,看到书房一幕也惊愣了一下,没想到孟灵钰又过来了,连忙上前行礼:“老爷,今日前来诊治的温大夫说了,二小姐身上的伤宜用药浴辅助治疗。这药汤已经备好了,此时过去水温刚刚好。”

    孟灵熙心里乐开花,总算不用纠结用什么理由支开他了,慢吞吞地站起身,“知道了,这就来。——哥哥还有别的事吗?”

    “只是来看看你。”孟灵钰对她温和一笑,“你好好养病,有事随时叫我。”

    他在转身离开前,又意味不明地看了顾意一眼。

    他始终想不通这个叫春满的婢女为何突然回来孟府,还自得地待在孟灵熙的身边。而且她和孟灵熙的关系,忽然就变成了这样。

    他担心这背后是否有其他的猫腻,走出孟灵熙的院子后,立刻派人去查了顾意最近的行踪,同时安排了其他人,这段时间盯紧她,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马上汇报给他。

    见孟灵钰走远,孟灵熙终于松了一口气,对着顾意说:“吓我一跳,他刚才说我之前最讨厌喝药,怎么现在这么听话了?”

    顾意走过去,“你怎么说?”

    她重复了一遍,顾意啧啧两声,“还行,本来这兄妹二人就不对付。不过你既然醒后就一直叫‘哥哥’,还是先不要改,就这么叫着吧。”

    “咦?难不成还有别的叫法?”

    顾意走到衣柜前给她拿换洗的衣物,“先别管这个了,一会儿泡澡的时候我再给你细说。现在要赶紧过去,不然水凉了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

    这个药浴至少需要泡个两刻钟,在这段时间里,顾意大致给她讲了讲孟府的人员结构与兄妹三人的恩怨纠葛。

    “苍了天了,原身喊她哥直接喊大名,我居然‘哥哥’‘哥哥’地叫……”孟灵熙略崩溃地抱住自己的头,“人设完全OOC,我这被拆穿是迟早的事吧!”

    顾意倒觉得没有这么糟,“就今日所见,孟灵钰并没有觉得异样,反而觉得你死里逃生后懂事了不少,他甚感欣慰的样子。”

    “吼……是这样吗?那我可以继续这样?”

    “唔……你再冷漠和无理取闹一点。不过主要还是先把伤养好再说。”

    “哎——原身跟我的性格真的是天差地别……”孟灵熙还是觉得头疼,随后又吐槽道:“怎么穿越都一个套路,都是到了一个与之前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身上,然后周围的人就会说,‘她大难不死后与之前大有不同,真是稀奇’。”

    顾意正在外面准备刀伤药和绷带,听她这么一说噗嗤一下笑出声:“大约是要重活一世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怎么还能要求与自己有着一样的脾性呢?”

    “嗯……也对。”孟灵熙觉得顾意说得非常有道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况且以她这种情况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她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顺着顾意的话,越想越觉得自己很是幸运。

    正所谓——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