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麻团

作品:《厨神食堂开饭了

    除夕到了!

    从香甜的食物梦中叫醒陆知新的并不是春天的鸟鸣,而是远在村庄无人管被肆意点燃的鞭炮。

    自己一个人过除夕春节,形式上就没有那么讲究,陆知新起来后学着别人的信息编辑了自己的恭祝新春的短信发给了朋友老师,在群里也抢抢红包,这一早上就过去了,中午知道他在家的五婶给端过来一碗饺子,不会做白案的陆知新接受了这碗饺子同时也拒绝了五婶要他晚上去家里过除夕的建议。

    昨天买回来的除了南瓜还有红豆,白糖,陆知新跟五婶借了他们家的高压锅,把泡好的红豆放进去蒸煮,打算做手工红豆馅,他们这过年吃麻团,能自己做的部分陆知新不打算让他人经手。

    自己做饭自己吃,自己有没有进步自己比旁人更清楚,每一次调火,倒油,炒制或煎炸的过程都在给自己带来增益,陆知新握住拳头,能看到铁锅的重量所带来的自己手臂上的肌肉线条。

    欣赏了没一下,陆知新就反应过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连忙把袖子撸下来,摆开架势,准备做麻团。

    说来也奇怪,陆知新喜欢脆皮火烧上的芝麻,却偏偏不喜欢麻团上的芝麻,他总感觉芝麻自带的油脂香压过了麻团内红豆馅的甜糯,就像咸包子就着拔丝红薯吃,虽然是主食和菜的搭配,但总是怪怪的。

    自己做,当然就不用担心油脂香的问题了,陆知新昨天逛超市都干脆没有买芝麻,在红豆与蜜糖在高压锅里幸福的冒泡泡期间,陆知新把糯米粉和粘米粉、玉米淀粉按比例与泡打粉混合拌匀,虽然国人都以不太甜作为对一道甜食最好的夸赞,但终究甜食里面还是要放糖的,拌匀的粉内加入融化的热糖水,少量多次添加,直至用筷子搅拌成絮状为止。

    陆知新洗手时顺便把搅打的筷子也洗干净放好,甩掉手上的水分,陆知新上手把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正好卡在高压锅提示红豆沙煮好的时间。

    陆知新打开用勺子舀出几颗红豆尝试碾碎,见皮和陷轻轻一压都如同细沙一般,放心的把高压锅内胆提出来放在垫布上,用大的饭勺对里面的所有红豆开始按压翻拌,等红豆都差不多碾碎了,陆知新摸了摸炒锅的内壁,虽然洗了两次以上,但仍感觉有咸蛋黄的味道残留,他把高压锅内胆放回锅内,将玉米油倒进去,按住快速煮饭,用高压锅自身的功能开始炒制红豆馅。

    红豆馅炒制好后若是想吃细一点的可以在凉的情况下碾压,陆知新比较喜欢含有红豆的馅料,便没有再多下功夫,炒好后摊开放到大盘子上晾凉。

    豆沙这边在晾着,那边的麻团面也差不多发酵好了,陆知新靠手感揪出剂子,却发现白案经验不足的自己根本没办法熟练的掌握这项技巧,只好都揪完之后左右对比,把明显大的团子上的面揪下来一块给小的,彼此匀匀。

    红豆馅的量陆知新就干脆用家里的勺子来衡量了,每个麻团放两小勺红豆馅后紧紧包裹住揉成圆团放到一旁,等都包好后圆嘟嘟的摆在案板上,陆知新怎么看怎么欢喜。

    炒锅陆知新又刷了一遍,开火先热锅,把锅边倒不出来的水烧干,然后关火放油,再开中火,麻团炸制时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火候,五成热、冷油又或者像陆知新这样,看到油锅开始有小气泡就把麻团一个个沿着锅边下进去,一双长筷子在油锅里拨来拨去,好不让这些没有芝麻来格挡接触面积的麻团之间粘上。

    等麻团周围的小气泡越来越少,陆知新左手转小火,右手仍不住拨动麻团,等它们开始往上升了,就沿着锅边打转,避免中心油温太高,也可以借助锅边让麻团的每一个部分都均匀受热,等表皮变黄变硬有一会儿,就到了陆知新要用漏勺把它们捞出来的时间。

    陆知新特意炸得久一点,这样凉了也不至于塌陷,等到最后几粒麻团炸出来的时候,最开始的麻团还是圆鼓鼓一个,看上去和刚出锅没有区别。

    锅里的热油去掉渣滓倒入油碗内,刷好的高压锅擦干净内胆放上十来粒没芝麻的麻团给五婶送回去,陆知新满意的看着收拾一新的厨房,满意的给老灶台那边已经好几年没换过的灶王爷神像摆了三颗麻团贡在那里。

    食谱难得和陆知新搭了话,“我是灶王爷的产物,自我有意识就感觉到和灶王爷之间没有联系,你现在拜的只是一个空壳,有什么用呢。”

    “我也不知道。”陆知新说:“在遇见食谱你之前,我是坚定的无鬼神主义者,可我每年清明和年节都去给外公上贡,我也不懂自己,是想让自己在别人的目光里符合孝道,还是在祈祷万一他能收到我给他烧的东西。”

    “或许?”食谱说:“我不懂这些东西,或许你可以把你的手机再度借给我畅游一下?”

    “我一直以为你可以随意用。”陆知新问食谱。

    “网上的数据量太大了。”食谱回答道,“我上次只在你的搜索记录的数据流进行了畅游,我无法在没有指向和历史记录的情况下找到回来的路,而且我不喜欢在很可能某天就消失掉的前提下肆意使用能量。”

    “那你想要看什么,我给你搜一下就可以了?”陆知新问食谱,“对了,支线任务下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搜食谱就可以,我是说食物的配方,不是指我。”食谱回道:“下发的标准是某种程度上超过正常人标准以上的感情波动,感受到这种情绪就会下发对应的支线任务。”

    “你也需要看配方吗?”陆知新笑着打探:“明明在梦里,那些厨师都做得比我好,还比我用的材料多呢。”

    “过去记录的配方是我的一部分。”食谱回道:“我就像一个系统,永远需要和最新的需求适配。至于食谱我看不看无所谓,你要好好的看一下。”

    食谱说道:“如果你只想用你外公的食谱来努力的话,那么不久之后我就无法在你身上获得人望,曾品尝过你外公食谱的食客们,吃到菜的那一刻认同的永远都是你的外公,就算你的手艺超过了他也一样,他们只会认为这道菜本来就这么好吃。”

    “我不希望下一次再恢复意识时,是一个需要我重新适应的社会。”食谱说:“我会努力扩大感知范围,为你找到更多可以谋求奖励的任务,也请你继续坚持,不要让前期的努力白费。”

    这听上去蛮像一盆冷水泼下来,事实上听完食谱的话,陆知新的感觉还好。

    他是个颇有忧虑意识的人,否则不会在接受食谱前思考多次,也在房屋所属权的问题上显得次次退让,等到他之前写在食谱上的五十道菜都达到要求的满意度后会怎么样,是增加新的食物配方,还是从目前一千的认可度上限升到一万,闲来无事时他自己也做过推演,最坏的可能性想了一大筐,食谱说的这些,都到不了筐里的程度,而且陆知新因为食客还能记得他外公的菜的味道,而感觉温暖。

    除了他自己,还有人记得外公,这就很足够了。

    他有心在答应食谱的同时过好自己的人生,那么当然要给自己找一个上升的渠道,他跟着工会的雕塑班学习可不是为了转行当雕塑工,而是想趁机练练食物雕刻手艺,学习摆盘让一道原材料价值五块的菜摆上桌能卖客人五十块,还让客人觉得值。

    食谱给他指出来的上升渠道是追随寻找现代的食物配方,那他当然也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去看一看做一做,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是非要按着一条道走到黑不可。

    现代社会的生产资料似乎完全没有保密一说,陆知新点进美食区前几排名的美食视频,不是米其林大厨最新力作还原,就是清朝御厨食谱还原,各大网站的播主们竞争激烈的吸引着食客们的目光,要是觉得这些太高端,可以直接搜网红店食物配方,后厨机密等关键词看众多后厨打工人告知的原材料工厂和配料操作流程,保准看完之后三天上手,五天熟练。

    年节期间,美食播主的直播也好,短视频也好,都是渲染着年的气氛,陆知新点开看了前十秒,就被里面的温馨气氛提醒到,他还没有给自己做今天晚上的晚饭呢,陆知新赶忙放下手机,打开冰箱给虾、鱼化冻。

    过年嘛,怎么样都要年年有余,年年有鱼。

    自己一个人吃,陆知新就做得少一点量花样多一点,清蒸一小条鲳鱼,小米辣,蒜泥铺在上面用热油一浇,浇出满屋子的呛辣香,化冻的虾一半剁烂放面粉鸡蛋做虾滑,另一半虾做椒盐虾,蒸锅里放了半碗生米饭顶南瓜,蒸熟后拌匀吃南瓜饭。

    虾滑汤、椒盐虾、清蒸鲳鱼,麻团,米饭,再炒一个纯素的青菜,陆知新把菜摆上桌,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给自己做的菜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配字:“在老家过年。”

    同学群里早已不知道发过多少轮红包,陆知新往上滑滑,遇到还能点的就点开,结果运气特别好的捡漏了三个,三个都是运气王。

    “运气王,发红包!”同学群里正在起哄不知道是哪个红包的运气王,自知捡漏了三个的陆知新把运气王赚来的钱再放了几块凑个吉利的数字,在群里发了出去。

    “知新?不是在说你,你怎么还发红包了!”只有四个人的舍友群弹出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