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汤火锅

作品:《厨神食堂开饭了

    过年期间,寒假在家的大学生们不是被问学业就是被问就业,大四的更是如此,人生似乎除了研究生和就业生没有第三条道,搞得平时就喜欢用手机来阻挡谈话的学生们更是把头埋到了手机里。

    过年嘛,家里给钱都会宽松些,人人手头都有钱,同学群里发红包的比比皆是,邓志龙都不看发红包的是谁,只要看见红包就点开,他点呀点,点呀点,哎呀!没注意看,把他们宿舍陆知新的红包点开了。

    他往上一拉聊天记录才发现,原来晚上线的陆知新领了他的红包是运气王,下面又有别的同学正在征讨运气王,让他们发红包,陆知新肯定是不好意思就把钱都发出来了。

    的确学生群里的红包不算什么大包,但一想这都是陆知新辛苦赚来的钱,邓志龙有种区别于自己发红包的肉疼,他作为四年的同寝室舍友,可是特别清楚陆知新这钱都是怎么挣的。

    想当初还是大一的时候,邓志龙跟同班同学下课去网吧就能看见在那打工的陆知新,大学城旁的网吧走得是最流行的韩国网咖风,邓志龙曾在打游戏的空档看过陆知新煮面,炸鸡块,接饮料,给客人刷身份证上网这几件事同时操作,那牛的他差点合不上下巴,不过因为网吧的风评对于争取贫困生补助的陆知新不太好,所以还没上完这一个学期,陆知新就换了工作,当过促销也当过家教。

    邓志龙他们三个人曾在陆知新不在的时候探讨过,如果写简历,陆知新那一大长串不同岗位的兼职经历究竟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呢,不过陆知新没有参与校招,也就没和他们一样去花一大笔钱打这种不知道算不算垃圾的简历,自然也就不清楚是加分还是减分了。

    “知新?不是在说你,你怎么还发红包了!”邓志龙在舍友群里发消息,陆知新发的红包是全班减去他一个人的数,舍友们都不领,起码能退回三个人的随机红包钱。

    “我知道。”陆知新在群里回道:“我不止抢了你的,还有几个别人的,都是运气王,也给大家蹭蹭福气。”

    “哦哦。”邓志龙想半天也只好打下这两个字,陆知新是个货真价实的贫困生,但人家不借款,不诉苦,除了打工多一点,领贫困生补助外和同学们没什么不同,邓志龙也不是一直把陆知新是个贫困生这种事情记在心里,小心对待的。

    年节嘛,本来应该聊聊吃了什么,还有没有红包这种事,远离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痛苦,想了半天不知道选哪个话题的邓志龙无意点开陆知新的头像,竟然发现万年不更朋友圈的陆知新更了一条色香味俱全的朋友圈,配图上都是好吃的。

    邓志龙退回到舍友群界面,艾特陆知新,问他:“朋友圈发的图看着可好吃了,你自己做的?”

    陆知新也是难得一边吃饭一边在玩手机,回复收到的年节祝福信息,当然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邓志龙的信息,不止一条,简直是信息轰炸。

    “哇,虽然之前你用小奶锅给做饭就够让我诧异了,但做的这么好让我更诧异。”

    “酱菜也超级好吃,你给的那些酱菜咱们旁边宿舍的畜生们也都知道了,天天过来蹭吃。”

    “这道菜是不是蒜蓉大虾,看着就蒜香味好浓,炸得好脆,我能连壳带肉吃得干干净净。”

    “是我做的。”陆知新回道:“酱菜又吃完了吗。”

    “何止是吃完了!”另一个舍友在群里发了一个光溜溜的玻璃瓶,“隔壁的兄弟都把瓶子给我们刷干净了。”

    “现在有好多在微信上卖这种手工食品的。”邓志龙说:“知新你手艺这么好,到时候我们给你一宣传,保准客似云来。”

    “对,到时候我们就不白嫖你的酱菜了。”舍友说:“怎么样啊,未来的拆二代,房子有消息了吗,我昨天才看了一个拆迁拆成穷光蛋的,你们那政策知道了吗。”

    “摇头小人.jpg”陆知新知道政策,却不清楚自己家的房子到底会被测量团队判断为采用几等的赔偿标准,只好对关切的舍友说“no”。

    不过对方似乎也只是随便找了一个话题,过年期间家里的长辈怎么会让孩子们一直看着手机,很快,不管是大群还是小群,都出现了对话空档,没有多少人活跃了,陆知新也安定的吃完了晚饭。

    春晚一如既往的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平台上的吐槽有意思,陆知新刷洗收拾干净后没打算等到跨年钟声响起,便先去睡了,反正第二天点开哪个频道都是春晚的重播。

    春节的第一天陆知新起得很早,给外公上完香之后回到家里的他意外的接到了村委会陆琛叔的电话,他说舅舅给转了一笔钱,说是谢谢村里对老人坟墓的照顾,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陆知新在打理老人的坟,陆琛想问问陆知新,他是要,还是不要。

    “不要。”陆知新声音有些疲惫:“谢谢叔,但我外公也说了,能养得起自己就不要跟别人摊手要钱。”

    “行,知新,那我就把这钱还给他。”陆琛叔在电话这头像是点了一棵烟,叹出一口长气后才接着往下说:“咱们还有一个星期就要量地,差不多量完地就要起坟,把老人的骨灰带走,这坟地补偿款大概得跟房子补偿款一起打,你手头怎么着也得有点余钱,找人给你办事,咱们给老人尽心,也别忘了自己吃穿。”

    “好。”陆知新的心提了起来,时间走得太快了,他总是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陆知新手上的存款零零碎碎加起来差不多一万,原本是打算攒起来早点偿还助学贷款,和刘科长谈话后他对这笔钱的用处也有了新的规划,现在先拿出几千来给老人理事,也不算负担,陆知新答应陆琛不勉强自己,到时候和村里面商量着来。

    村子里此起彼伏的炮竹声宣告着中午的到来,陆知新这才发现他放空了一上午,现在动了动身体开始恢复感知,才感觉到自己饿了。

    电视上的节目已经从重播的春晚变成了记录片,陆知新看了一眼,正在讲重庆火锅的分类,勾得他也有些馋了,也打算煮点火锅来吃。

    家里冰箱里还有一些昨天没用完的虾滑刚好可以下锅煮,金针菇、油麦菜、包菜掰开洗好,红薯土豆各切半块切片,冰冻层里再拿出一些丸子,翻出那天小青婶留下的黄牛肉切成薄片,还有小米椒、香菜、再调一碗麻酱,把东西都放在桌子上摆好,烧好的热水倒进煮饭的电饭锅内,再切点大蒜姜片进去吃清汤底的牛肉火锅。

    电饭煲的热气一直往上漂,满屋都是冒出来的白气,陆知新眼疾手快捞起一块熟的正好的牛肉放到碗里沾上麻酱,美滋滋的看着电视上的美食纪录片,觉得自己这顿也差不了什么。

    重庆的锅底分流派,其实北方的麻酱也分流派,各家和各家都不一致,陆知新的口味嘛,一直都是比较老土的纯麻酱版本,同学们一起聚餐,有吃过比较有名的几家连锁火锅店,其中有一家的调制酱料是花生酱兑芝麻酱,那甜香,搞得半桌子同学最后都差不多吃的是汤水涮肉纯享版,但另外半桌子就大肆进攻麻酱,甚至还说下次还要来这。

    陆知新想起那次经历,赶紧多吃了两口菜裹上自己调制的麻酱。

    红薯自带的甜香配上麻酱,好吃!虾滑自带的鲜甜配上麻酱,好吃!黄牛肉软嫩可口配上麻酱,好吃!

    吃得正香的时候从门口进来一个人,陆知新吓了一跳,初一的时候为了方便拜年,家家都不会关门,陆知新也就没关,但他家已经没有需要被别人拜年的长辈了,他真的很害怕过来拜年的人看也不看,就地给他磕个头,他可不愿意因为这种误会给对方还一个。

    陆知新赶忙把电饭煲的盖子盖上,挡在面前的白气去掉后,陆知新才看出来,原来门口是进来了两个人,陆秋阳带着一个他不认识的大姨来了他家,大姨已经七十多岁,背有些佝偻,被长得高的陆秋阳挡在身后一点也没看出来。

    “秋阳,这位...”陆知新询问大姨的称呼,年龄是大姨,但辈分可不一定。

    陆秋阳给陆知新介绍,“我三姨奶,你也叫姨奶就行了。知新哥,我过来是有事拜托你帮忙,这是两千块钱,拜托你给整一桌好吃的,明天初二我小姨,就是三姨奶她女儿带着老公回来,麻烦你给帮着让对方长长见识吧。”

    “啊?”长见识这种话应该是贬义词吧,陆知新疑惑地眨了眨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语序。

    “你明天能给做顿饭吗?”三姨奶慢条斯理的问,“小五和秋阳都说你做的好,我呀就是想吃顿热乎饭,不想吃那半成品了。”

    陆秋阳在一旁冲陆知新打眼色,陆知新先点头:“做顿饭当然可以了,我在家也是一个人吃,到那给我饭吃就行,不用给这么多钱。”

    “你拿着吧。”三姨奶一字一顿,老人的喘气声压制了陆知新的推让,“过年买菜贵,你拿着花,都买贵的。”

    “行,那您和秋阳吃了午饭了吗?”陆知新比划着桌子上的菜,“要不坐下吃点,真不好意思,家里也没什么零食。”

    “不用。”三姨奶慢吞吞转身,“我还有事找小五说呢,秋阳你把钱给他,姨奶就靠你吃饭了。”

    眼看三姨奶走出家门,陆知新不顾锅里的土豆已经煮成烂泥,眼光如电看向看向陆秋阳,“快点给我说一下前因后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