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细思极恐,朱标也被吓到了

作品:《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心态崩了

    “这”


    朱标看着朱元璋,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了解朱元璋,一般朱元璋决定了的事情,很少能够被人劝的动。


    可是。


    话又说回来,官绅不纳粮、不交税的事情,不也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吗?


    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呢?


    而且还要下罪已诏。


    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呼”


    深吸一口气,朱标看着朱元璋:“父皇,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虽然有些不妥,但是就因此下发罪已诏,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


    “唰!”


    朱元璋目光盯着朱标,神情阴沉。


    他是宠溺朱标不假,但这不代表他会什么事情都一味的纵容着朱标。


    大明的根,将来都要被人给刨了,这如果都能被称为小题大做的话,那还有什么事能称得上重要的?


    “怎么了父皇?”


    朱标神情一愣,有些讪讪的问道。


    他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什么话。


    可是。


    仔细想想他说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朱元璋面色平静,说道:“标儿,官绅不纳粮、不交税,你有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百姓的田地会过户到官绅名下?”


    当初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他被吓的冷汗直冒。


    出身社会底层的他,非常的肯定,那种情况百分百会出现。


    而一旦出现,就会像燎原之火一般,迅速的蔓延。


    时间一长,大明还收什么税,纳什么粮,统统都没有了。


    “百姓田地过户到官绅名下?”


    朱标闻言一愣,而后摇摇头:“父皇,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百姓又不傻,怎么可能会将手中的田地过户到别人名下,万一要不回来怎么办?”


    自己的东西,交给别人?


    这样的蠢事,谁能够做的出来?


    请神容易送神难。


    田地给别人容易,但是想要收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在朱标看来,只要脑袋没病,就不可能会有人将自己的田地过户到别人名下,因为那样一来,田地在明面上就成为别人的了。


    “是啊,自己的田地过户给别人,有要不回来的风险。”


    朱元璋点点头,对于朱标的话语十分赞同。


    不过,下一秒他话锋一转:“标儿,如果当你交不起官府的税收时,你会不会考虑将田地过户给别人呢?”


    正常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将田地过户。


    但这只限于正常的情况,当吃不饱肚子,交不起税收时,谁还在乎那么多?


    “这”


    朱标闻言沉默了,张了张嘴,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心中很清楚,若是真有那么一天,百姓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名下的田地过户,以此来逃避税收。


    “标儿,咱和你说,若是咱不取消了官绅不纳粮,不交税的问题,将来咱们大明可就危险了。”


    朱元璋拍拍朱标的肩膀,满脸苦涩的说道。


    他有些郁闷,很想对方云吐槽吐槽,能不能将大明历史提前写出来啊。


    那样的话,他可能也就不会颁布官绅不纳粮、不交税的政策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父皇你也没必要下发罪已诏。”


    朱标神情犹豫,出声说道。


    罪已诏,那都是皇帝犯了严重的错误,才会下发的诏令。


    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两个条件虽然后患无穷,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不是?


    想要补救,完全来得及。


    朱元璋面上露出一抹深意,轻声说道:“咱下发罪已诏,不仅是为了撤掉官绅不纳粮、不交税,更是要借此聚拢民心。”


    “额“


    朱标抬起头,目光错愕的看着朱元璋。


    聚拢民心?


    他没有想到,朱元璋还有这样的打算。


    仔细想一想,若是下发罪已诏的话,确实能够起到聚拢民心的作用。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如此一来,父皇不仅不会因为朝令夕改损失威望和民心,说不定还能借此让大明百姓对皇室更加有好感。”


    朱标心中暗暗想道。


    他总算是理解朱元璋为何要坚持下发罪已诏了。


    不得不说,比起朱元璋,他还是太嫩了一些。


    “呵呵!”


    朱元璋看着朱标满脸的感慨,面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迟疑片刻,他出声说道:“标儿,其实这个下发罪已诏的提议,并不是咱想到的,而是一名叫方云的小哥提醒咱的。”


    他不贪功。


    方云还年轻,年龄与朱标差不多,他在为将来做铺垫。


    现在让朱标心中对方云产生好感,将来方云被找到了,两人也能够快速的成为好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