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老朱躺平,要下罪已诏

作品:《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心态崩了

    “唰!”


    李善长目光看向胡惟庸,眼神莫名。


    胡惟庸被看得浑身不自在,讪讪问道:“大人,怎么了?”


    虽然他觉得自己说的没问题,但是很显然,他应该是说错话了。


    他跟在李善长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李善长也有一些了解。


    “惟庸,你不了解魏国公,他的性格,哪怕是陛下让他去死,他都绝对不会眨一下眼睛。”


    李善长轻轻摇头,满脸苦涩。


    嘴上说着徐达,但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情况?”


    “魏国公危险,大人的心情怎么受到了影响?没听说他们之间关系有多好啊?”


    胡惟庸看着李善长,心中充满了不解。


    他没有说话,因为他能够感受的出来,此刻的李善长心情似乎不是很好。


    乾清宫!


    朱元璋一边观看日记,一边等待着朱标的到来。


    最近他越来越觉得,这种偷看别人隐私的行为,真的是太爽啦!


    【要不要找人去告诉老朱一声?】


    【大明整体而言,还是比较不错的,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祸患被埋下,不去做点什么,心中感觉很是过意不去。】


    【算了吧,老朱那么孤傲,想要让他改变主意,那比登天还难,别到时候将送信的人给害死了。】


    【另外,告示已经发布了,科举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时候让老朱改变主意?如此行为,置老朱的颜面于何地?】


    【想想老朱也是很难,明明是一番好心,但是却做了坏事。】


    【这种行为告诉我们,不懂千万不要乱说话,不然,很可能就会不经意间挖下一个深坑。】


    【假如我处在老朱现在的场景,该怎么办呢?】


    【首先,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两点必须要取消,方法可以下个罪已诏。】


    【毕竟,这可是古代,皇权至高的朝代,皇帝都认错了,就算是天大的事情,百姓们也都能够原谅,而且此举说不定还能趁机拉拢一番人心。】


    “罪已诏?”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这个念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


    他想到的办法事悄无声息的将不纳粮、不交税取消掉,如此他的颜面也能保存一些。


    不过,看到方云日记上的记载,他有些心动了。


    拉拢人心!


    想一想,如果他真的下达了罪已诏,还真的能够拉拢人心。


    能够主动向天下万民认错的皇帝,那真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摊上这样一位皇帝,百姓们那绝对痛哭流涕的感恩戴德。


    “父皇,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朱标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朱元璋问道。


    他刚刚从坤宁宫过来,从马皇后的口中,知道了朱元璋今天行为举止非常怪异。


    “唔标儿你来了,坐!”


    朱元璋看到朱标前来,将日记收了起来。


    之前的时候,他没有想过罪已诏的事情,但是此刻,他却是满脑子的罪已诏。


    朱标走到朱元璋面前,满脸疑惑的看着朱元璋。


    “标儿,咱决定下罪已诏!”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看着朱标,沉声说道。


    “什么?”


    朱标闻言一惊,满脸的惊愕。


    罪已诏?


    他没有听错吧?


    他的父皇要下罪已诏?


    幻觉,一定是幻觉!


    朱元璋有多么的孤傲,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很意外吗?”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模样,面上露出一抹微笑。


    儿子都如此意外,他心中下罪已诏的念头更加强烈了:“方云小哥,你真是咱的恩人!”


    “嗯”


    朱标下意识的点点头。


    随即,他便反应过来,满脸的不可思议:“父皇,你到底是怎么了?为何突然要下罪已诏?”


    凡事都得有个理由。


    罪已诏这种事情,总不能是朱元璋觉得好玩吧?


    “做错了事情,当然要勇于承认。”


    朱元璋神色坦然。


    迈出第一步之后,他感觉世界瞬间豁然开朗了。


    说白了,就是脸都不要脸,还怕什么丢人?


    “额”


    “父皇,你做错什么事情了?”


    朱标有些愕然,心中说不出的怪异。


    做错事就下罪已诏?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父皇吗?为何感觉如此的陌生。


    朱元璋也没有丝毫的隐瞒,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十分光棍:“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两个事情,咱错了。”


    此刻的他,打定主意要用罪已诏去除官绅不纳粮、不交税的事情。


    而且,还期盼着能够趁机聚拢一波民心。


    众所周知,民心这东西,那是最不好聚拢的。


    如今老朱家虽然坐拥了天下,但是仍旧有那么一群顽固分子意图迎回北元。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若是天下民心都向着老朱家,即便是有那么一小撮害群之马,老朱家的江山还是能够坐的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