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母后,父皇不对劲!

作品:《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心态崩了

    “方云?”


    朱标满脸疑惑。


    他怎么不知道,朱元璋身边突然多出了一个叫方云的人。


    一点印象也没有。


    “别乱想了,等到合适的时机,咱会安排你们见面。”


    朱元璋看着满脸疑惑的朱标,摆摆手说道。


    现在他都不知道方云在哪呢,又如何和朱标细说?


    “嗯!”


    朱标点点头,心中记下了方云这个名字。


    他能够感受的出来,朱元璋对这个叫方云的人很是看重。


    “行了,没事你先回去吧,咱琢磨捉摸,看看罪已诏怎么写。”


    朱元璋对着朱标摆摆手。


    他已经吩咐毛骧去更改告示了,如此一来,罪已诏也得赶紧写出来。


    “是,父皇,儿臣告退!”


    朱标拱拱手,转身迈步离开。


    一直到离开,他心中还是感觉怪怪的。


    下发罪已诏?


    这是朱元璋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吗?


    感觉很魔幻,一点也不真实。


    但是。


    这个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


    坤宁宫!


    朱标皱着眉头,对马皇后说道:“母后,父皇确实很不对劲。”


    “是吧,你也感受到了吗?”


    马皇后看向朱标。


    之前的时候,她找来朱标,告诉朱标朱元璋有些不对劲。


    当时朱标还半信半疑。


    结果,朱标去了一趟乾清宫,便不再有任何怀疑。


    “重八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抹担忧。


    连朱标都发现了,不用想也知道,朱元璋的不对劲,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了。


    “嗯!”


    朱标点点头,忍不住说道:“母后,你知道刚刚父皇喊我过去为什么吗?”


    不等马皇后询问,他便自顾自的回到:“父皇喊我过去,是和我说他打算下发罪已诏。”


    虽然朱元璋下发罪已诏的理由十分充分。


    但,这种事情,根本不是朱元璋能够做出来的啊。


    “什么?”


    “下发罪已诏?”


    马皇后人也有些傻眼。


    她有些震惊:“为什么要下发罪已诏?”


    罪已诏的含义,她非常清楚。


    无缘无故,朱元璋为什么要下发罪已诏?


    “父皇说官绅不纳粮、不交税这两个事情不妥,想要取消,但是却又不愿失了民心,所以要下发罪已诏。”


    朱标出声说道。


    下一秒,他摇了摇头,看着马皇后:“母后,父皇为什么下发罪已诏,这根本不重要,关键这不是他那个性格能够做出来的事情啊。”


    换成其他人,面临这种情况,下发罪已诏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可能。


    但是,朱元璋?


    算了吧,他就不是那种性格!


    “确实!”


    马皇后听到朱标的话,点了点头。


    下发罪已诏,这就不是朱元璋能够干出来的事。


    “对了,母后你知道方云吗?”


    朱标想到罪已诏是方云给他的建议,于是出声问道。


    能够说动朱元璋下发罪已诏,不用想也知道,这个方云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很重。


    “方云?”


    马皇后一愣,皱眉想了想,摇摇头:“没听说过。”


    朱标心中的雾水更浓了,满脸苦笑:“真是奇怪了,这个人能够说动父皇下发罪已诏,怎么我和母后都不知道?”


    “嗯?”


    “标儿,你说你父皇下发罪已诏是听了这个方云的话?”


    马皇后满脸错愕。


    一个能够说动朱元璋违背自己意愿做事的人,她却是一点印象没有?


    这事情让她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父皇是这样说的,还说以后时机合适,会安排我和方云见面。”


    朱标点点头,他对方云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方云”


    马皇后念叨一阵,最终确定,她真的对这个名字一点印象没有。


    摇了摇头,出声说道:“这个方云能够说动你父皇下发罪已诏,此人肯定是个大才。”


    虽然朱元璋翻脸无情,但是当他用到一个人的时候,那态度也真的是没的说。


    下发罪已诏,这就不是朱元璋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如此情况下,方云还能说动朱元璋。


    不用多说,方云肯定有大才!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朱标点点头,对马皇后的话十分赞同。


    突然,马皇后想到了一个事情:“莫非,重八的改变,都是因为这个方云?”


    奉天殿!


    朱元璋再一次召开了朝会。


    对于突然召开的朝会,群臣没有丝毫的惊讶。


    无他,习惯了!


    “诸位爱卿,咱突然召开朝会,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


    朱元璋面色平静,并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站立着。


    认错,就得有一个认错的态度!


    哪有坐着认错的?一看就态度不诚恳。


    态度不诚恳,还怎么聚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