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陆长龄听完王仲昭的话, 觉得他太想当然。


    王秀仪是什么身份?


    连庶出的都算不上,陆明珠肯带她玩才怪!


    双胞胎阿乾和阿坤是陆明珠从花城带回香江的,相认后也没见陆明珠关注他们, 知道他们被送入学校读书后就丢开不管了。


    亲侄子尚且如此,何况外人乎!


    陆明珠和四房陆菲菲的关系也不怎么好, 就是面子上过得去。


    她只和谢君峣玩,唯一的朋友是明玥。


    和小时候一样, 她不大喜欢参加各个舞会和一群太太小姐聊衣服聊珠宝。


    陆长龄仔细地回想片刻,自己刚到香江时就听说王仲昭在给女儿选女婿, 如今过去快两年了,难道他还没选中一个合适的?


    眼光够高啊!


    以前尚且如此, 现在得到几百万港币的家产, 要求只会更高。


    陆长龄看看王仲昭, “一起去?买完请你喝酒。”


    快过年了,他也给陆明珠捎点礼物吧,记得离开上前的近代名家字画才几十块大洋、上百块大洋一幅, 还有几块大洋就能买到的。


    若能讨好陆明珠, 她在父兄契爷跟前说自己一句好话,顶自己钻营一整年。


    辞别王兴财,哥俩往外走。


    王仲昭一边走,一边跟陆长龄说:“你爹和你妹捐钱捐物捐得不划算。”


    “怎么说?”陆长龄问他。


    王仲昭道:“你爹捐了100万美金和十架飞机、十辆坦克对吧?你妹捐了20万英镑和30万美金, 可等康家的结局一上报纸,人人都忘了你爹和你妹的贡献,骂你们陆家养的好女儿没管好丈夫儿子和公公小叔子,还有人说你爹你妹捐款肯定是知道康家事后做的弥补。”


    陆长龄忍不住骂了一句:“胡说八道!”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王仲昭胳膊搭在陆长龄肩上,“我听得耳朵都长茧了。这人呐, 无论做多少好事,只要有一点点没做到位,这一点点就会被无限放大。你们家的好名声都被你大姐给毁了。”


    陆长龄淡淡地道:“她现在是康莹莹,不是陆莹莹。”


    王仲昭脱口而出:“哟,把她逐出家门啦?”


    “很快就会在报纸上看到我父亲的断亲声明。”陆长龄终于明白父兄二人为何因康家事而爆发雷霆之怒,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王仲昭都这么说,何况外面的人?


    王仲昭听了陆长龄的话,满脸佩服:“那就没问题了。”


    断亲声明一出,再没人将康家事和陆家拢在一起,或许会有很多市民会改口风,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康莹莹二十几年前就是康家的人了,和康家上下一心,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娘家没有任何关系。


    王仲昭几乎可以预料到即将到来的情景。


    陆长龄拿下他的胳膊,“得到家产就那么高兴?一点正形没有。”


    偏偏这样一个人长着一张正气凛然的国字脸,浓眉大眼,谁见了都觉得他值得信赖,说他不好的准是嫉妒他。


    陆长龄特别羡慕他这张脸,做生意肯定顺利。


    王仲昭笑嘻嘻地说:“谁拿到几百万港币的家产不高兴?买楼买铺,租金够花一辈子。”


    他没特别大的志向。


    陆长龄颇为赞同:“你计划得不错。”


    到达目的地,两人不再闲聊,有志一同地进去挑字画,觉得太便宜,一买一大堆,像较为昂贵的丝绸和玉雕,两人买的就不多。


    陆明珠还不知道和自己关系一般般的王仲昭和陆长龄准备巴结自己,她去接谢君峣。


    为了掩饰,在陆明珠办理完股份、房产过户手续后,谢君颢亲自送两位老同学北上,很多工作就丢给谢君峣,谢君峣感动于大哥替自己筹备的婚礼,每天都老老实实地上班。


    可是他想见未婚妻,就在电话里对陆明珠撒娇,让她来接自己,下班后一起吃饭。


    除了早上,只有这段时间可以用来约会。


    谢君峣处理工作时不及大哥游刃有余,难免得加班。


    陆明珠走到高峰置业公司的大厦门口,仰脸看着这栋12层大厦挂在每一层的各个公司招牌,白底黑字,从右到左,十分醒目。


    高峰置业公司位于第七层。


    这栋大厦目前在陆明珠的名下,从长春实业集团转让到她手里的,她还获赠长春实业集团10%的股份,从谢君颢名下直接转让。


    他的股份从50%降到40%,谢君峣则占50%,成为最大股东。


    长春实业集团是个很成熟的大型企业,由谢君颢创立,百分百控股高峰置业公司。


    就是说,和光辉置业公司共同成立盛丰置业公司的高峰置业公司隶属长春实业集团,长春实业集团同时控股多家公司,涉足银行、电力、煤气、酒店、船运、贸易等多个行业,规模之宏大远远超出陆明珠的想象。


    有很多公司都是外资的,能从外资手里扯下一块肉,足见谢君颢的本事。


    谢君峣在陆明珠面前从来没炫耀过。


    他只说高峰置业公司是他和他哥一人一半。


    仔细想想,也没错。


    除了长春实业集团的股份,其他九家公司的股份都是从谢君颢名下直接转到陆明珠名下,有些涉及到的行业和长春实业集团重合,有些是长春实业集团未曾投资的领域,譬如零售业、服装公司、粮油公司等。


    这份聘礼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大富婆陆明珠看到不远处有报纸摊,过去花1毫买下一份《香江日报》。


    早上送到自家的那份报纸被她喝茶时打湿了,内容糊成一片,看不清楚。


    果不其然,头条仍是陆父刊登的断亲书。


    见陆明珠盯着头条,摊主用半生不熟的国语说道:“上海来的风流大亨陆衍之把大女儿逐出家门了!就在头条里。大家都说他铁面无私、大义灭亲,不愧是爱国企业家。”


    “爱国企业家?”陆明珠被他的说法吸引,眼里闪过一抹惊喜。


    这么容易就获得这个头衔了?


    摊主点点头。


    他见陆明珠长得好看,打扮得又富贵,热情地说道:“有人根据头条发表点评哦,细数陆家做过的贡献,在第二版,小姐你可以找找看。”


    陆明珠翻过来,果然看到一篇文章,还附带陆逐日组织的借据照片。


    不是陆明珠给章振兴看过的借据,是另外四张,不记得自己有没有看过,有一张是借黄金10000两,有一张是借白米10000担,有有一张是借棉花100万斤,有一张是借黄铜10万斤,四张借据的最大额是这四样,但还有其他的物资附在上面。


    字里行间没有太多的赘述,寥寥几笔便将陆氏家族的爱国之心勾勒出来了。


    最后一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今见陆衍之先生的断亲书,忽然想起自己无意间得到的几张借据,拿出来同诸君共赏。据说,像这样的借据,陆氏家族足足有一大匣子,从未外泄为他人所知,从抗战到后来的两军对垒到解放前后,二十年间,捐赠物资总数额远远超过3000万大洋。故而,作者觉得不能因其被逐出家门的长女在其离开上海后连同婆家的所作所为而抹杀掉这份爱国之心。”


    陆明珠一看就知道不是陆父找人写的文章就是陆平安找人写的文章,除了他们,没人拥有收藏得好好的一匣子借据。


    陆长生也没有。


    见陆明珠看完文章,摊主道:“厉害不厉害?才知道陆氏家族竟捐赠那么多物资。”


    “很厉害。”陆明珠表示赞同。


    摊主双手握住置于胸前,两眼放光,“3000万大洋啊,7000多万港币,几乎可以买下半个港岛的地皮了!他们要是不爱国,谁爱国?之前常来我这里收保护费的人都说,他们道上的人说了,以后不准动陆家的人。”


    陆明珠一愣。


    还有这好处?


    没等她细问,就见谢君峣从大厦里出来,走到她面前,抱怨道:“我在楼上隔着窗户看到你,结果那么长时间还不上来。”


    他只好自己下来了。


    陆明珠冲他一笑,“我在看报纸,你看到了吗?说我爸是爱国企业家的那篇文章。”


    “看到了。”谢君峣拉着她的手,好奇地问道:“你们家真的捐了那么多物资?之前在首都只听你说捐过,但没想到有那么多。”


    陆明珠笑道:“我没算过,具体不知。”


    超过3000万,3000万出头是超过,4000万、5000万也是超过,不仔细统计的话,谁知道有多少。


    也许还有没借据的抗战物资。


    有借据的是陆逐日所在的组织,在此之前,他们可不是抗战主力。


    但是,这话不好说。


    摊主听到他们的对话,啊了一声,惊喜之极,随即懊恼道:“早知你是陆家小姐,我就不收你的钱了!”


    陆明珠噗嗤一笑。


    1毫而已,她没必要占这点便宜。


    她随谢君峣进入大厦,乘电梯上行,不知这份报道掀起的滔天巨浪。


    陆老太太直接从病床上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