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秋灯会(上)
作品:《古代科举生活》 第二日一早,徐文修便到了学堂,如往日一般先拿出书本开始温习之前的功课。
堂哥徐文远却悄悄摸摸的到了徐文修这边,拽了拽徐文修的衣袖角,侧头看向堂哥,便看见他对着自己挤眉弄眼。
见他这副表情,徐文修就猜到,堂哥指定要干“坏事儿”,需要拉个垫背的,不然平常时候也不会主动来找自己的。
在“坑弟”这件事儿上,堂哥可是颇为熟练,自己还好,自从这身体芯子换成了自己,堂哥寻常也坑不到自己了,但徐文修深深为小堂弟徐文轩的未来感到担忧。
“堂弟,马上就是团圆节了,你想出去玩吗?”徐文远一脸期待的看着徐文修。
团圆节就是中秋节,只是因为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吃圆月饼,孩子们都更愿意称呼中秋节这天为团圆节。
徐文修知道堂哥话里肯定有坑,他虽然想出去玩,但也不会直接就回答堂哥,于是反问道:“堂哥要出去玩吗?”
“当然要!堂弟你不知道,去年我就没出去玩过,阿爹阿娘每到这个时候铺子里就忙的不行,根本就不会带我们出去,但我听说外面可热闹了,花灯游船、杂耍百戏还有猜灯谜可多了,但我一个都没瞧着!”
说到这徐文远又忿忿不平的哼道:“阿爹阿娘怕我偷偷出去,还将家里院门锁了,回来后就给了我一盏兔子灯,我才不要兔子灯呢,今年无论如何我都是要出去见识一番的。”
说完,又看向徐文修,眼含期待:“堂弟,要不今年团圆节我就和阿爹阿娘说来你家过,然后我俩悄悄出去玩怎么样?”
不怎么样,徐文修腹诽,且不说堂兄的提议怎么样,就说俆父也不可能让他俩在眼皮子底下“悄悄”出去的。
这时,身后传来族兄徐禾的声音:“你们俩单独出去?这可不行,我听听阿娘说过每到这种时候拍花子的可多了,小心把你们拐走!”
听到族兄这话,徐文修都想给他点个赞了。
徐禾比蒙童学堂中所有孩子的年龄都要大上几岁,他和徐文修书桌前后靠的也近,所以徐文远说的话他都他听得清清楚楚。作为同族兄弟,他又大上几岁,深觉比学堂的孩子们都要懂事一些,因此听完徐文远那不靠谱的建议,他就发了声想要阻止。
“是呀,堂哥,我俩在外面玩可没钱,还有拍花子,再说了我阿爹还在家呢,我们可不能背着他出去,要么就让我阿爹带我们出去?”徐文修想着叔父叔母要守铺子,团圆饭是吃不成了,那不如出去逛逛,他也想领略一下古代这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
而且,堂哥想法太危险,居然想背着家中大人悄悄出去,徐文修觉得让俆父带上堂哥一起很有必要。
“大伯带我们一起?他会准许吗?”徐文远心动了。
“我今日归家便去问问,不过我阿爹应当是会答应的。”徐文修觉得俆父不止会答应,应该也会挺乐意带他们出去逛的,毕竟他也算看明白了,俆父是人老心不老,少年玩心。
听见徐文修这样说,又答应回去问俆父,徐文远便乐颠颠的跑回座位去了,后面上课被先生抽问到,一门心思沉浸在玩儿上的他果然什么也没答上来,喜提徐先生五下温柔的戒尺。
不过堂哥挨打成惯例,徐先生打的也不痛,因此虽然被打,但确丝毫没影响到他下学时的好心情。
下了学之后,徐文远把徐文修送屋前,还一脸哥俩好搂着徐文修的肩膀,拍拍他“堂弟!你可要说动伯父,我团圆节能不能出去可都看你了。”
徐文修递给徐文远一个眼神“堂哥放心,我一定说动阿爹。”
待到吃完了晚食,徐文修便向俆父提出想中秋节让他带自己与堂哥一起出去逛逛,他一脸期待看着俆父。
俆父却没有立即答应,他原本想着中秋弟弟铺子里要忙的事物多,想去铺子里帮帮忙的,顺便把儿子也一起带过去,就近照看。但看见儿子一脸期待出去玩的样子,他又有些不忍心拒绝。
他纠结了一会儿便对着徐文修说:“这样吧,阿爹明日去问问你叔父那边,如果他们不忙阿爹就陪你出去逛去。”
第二日,俆父果然跑去问了弟弟徐继诚今年中秋铺子的安排。
他想着去年弟弟铺子除了些吃食买卖,还额外做了河灯的生意,也正是为卖那河灯,两家大人忙得是脚不沾地。他不知道弟弟今年还卖不卖,于是就问:“继诚,中秋将至,今年铺子买卖可有打算?”
听到俆父问起今年买卖,徐继诚有些讪然。
去年他想着放河灯人多,因此突发奇想制了些河灯去卖,结果只赚了些薄利不说,还累的够呛,这种冤枉买卖他今年是万万不想再碰了。
“阿兄,今年我们就打算只卖些月饼糕点等应节之物了,那河灯买卖却是不做了,那不赚钱。”
看着弟弟尴尬的样子,俆父就想起了去年他没日没夜在那扎河灯的时候,累的是两眼乌青,结果最后一算,就赚了那么一点钱,还没弟妹一晚上卖糕点挣得多,有些想笑。
“既然如此,那中秋节时我也就不过来了,文修说想与文远一起出去游玩一番,且我听说今年县太爷特地添了一盏灯加彩,灯市上应该很热闹了,我也正好去瞧上一瞧。”
徐继诚也想去,但中秋节这天想要赚钱,铺子就离不得人,他和妻子徐王氏只能守在铺子里。
顶着弟弟一脸哀怨的目光,俆父就阔步回了家,待到徐文修下学归家之时便告诉了他中秋可以带他们一起出去玩。
秋桂飘香,明月敲窗,没过几日就迎来了中秋节。
徐先生这天早早就放了堂,让学生们家去,自己也回去与家中亲友共聚,吃团圆饭去了。
徐文修与堂哥告别了学堂的同窗们便一起往家中赶,俆父也早早地就等着了。俆父今日穿了身宽袖长袍里衣,外面套了件赭红色半臂外袍,整个人显得喜庆又精神。
俆父见着堂兄弟俩回来,就叫他们先去放好书袋,然后就带着两小只出门了。
现在离着天黑还尚早,灯市也得晚上才会开起来,包括放河灯也得晚些才会开始。但是现在杂耍百戏那边却是已经开场了,徐文修他们住在县城西边,杂耍的地方在县城东面,晚上夜游则在县城南面更靠近安溪江的青桂街。
因此,徐文修他们要先出了西巷,沿着拱辰大街一直往东方向走,从这边走过去怎么也得花上半个时辰。
等到了县城西边,还没走近瞧见杂耍,远远地便就先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间杂着一浪又一浪的喝彩叫好声。
徐文修三人加快步伐,堂哥徐文远更是小跑着就朝前去了,俆父嫌弃徐文修走的还是太慢,提领着他的衣襟就朝着徐文远追去。
穿过围着的人群,就见着五花八门的杂技表演。
有抛球接球的,七八个小圆球在他手里特别乖顺,连续着抛上去,然后再一个不落的接住,又继续抛上去。
俆父在旁边对着堂兄弟两人解释道:“这个叫跳丸,又叫弄丸或者飞丸,你们可别小看这人,我听说皇城里最厉害的跳丸手艺人一次能抛九个球,但你看这人都有七八个了,厉害着呢。”
听完俆父的话,徐文修和徐文远都忍不住赞叹的点了点小头颅,学着旁边看客的模样喝了一声“好!”
除了跳丸,旁边也还有掷剑的,两三把开了刃的铁剑往天上抛去,待它落下之时又稳准的接住剑柄继续抛上去,连续不断的抛接,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可能就会被刺伤。
徐文修不得不感慨,古代这些杂耍艺人是真的“卖命”啊。
离开这圈围起来的表演,俆父又带着徐文修两人到处钻进钻出,见到了耍猴的、顶缸耍坛子的、走绳的、喷火的、还有表演幻术以及经典项目胸口碎大石的等等。
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三人简直是大开眼界。
就这样,待到三人都看完了这边杂耍艺人的表演之后,已经是饥肠辘辘,双腿打颤。
徐父带着两个小的去街巷里头找了家食肆,食肆不大,但今日这边人多,所以挤的小小的食肆之中也是颇有些水泄不通。还好徐父寻到两个座位,三人挤挤也就坐下了。
照着菜单,徐父点了份葱泼鱼、卤羊蹄、南瓜羹,又给徐文修和徐文远两人点了个应季的桂花饼子,三个人点这些菜也是够吃了。
等到吃完了饭,天空也呈现出了夜幕的暗色,像一幅淡青色幕布罩在天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