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西村

作品:《古代科举生活

    上学之后,时间过得格外快,徐文修也迎来了第一次的旬休假。


    旬假是学堂之中最常规的假期,一般是十天修一次,这就叫做旬假,除此之外,还有田假、冬至以及元日等节假。


    徐文修下学之后,回家便告诉了俆父第二日放旬休假。


    俆父原本正拿着个账本子翻看,听徐文修说到明日放假便顺嘴问道:“那你明日要同我去下西村吗?”


    “下西村?”徐文修有些不解,毕竟在他记忆之中,好像也没有这个村子的印象。


    “是,咱们家田亩便买在下西村,去年村里佃户偶然得了两株葡萄藤,便将它们种下了,前两日捎了信儿,葡萄已经成熟了。”


    听到葡萄两字,徐文修就已经惊喜的瞪大了眼睛,还不等俆父说完便激动的抓着俆父衣角“要去!要去!”


    俆父看着儿子激动的样子,摸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那明日可得早些起来,你要是赖床我可就一个人悄悄去啦。”


    在徐文修再三保证之下,明日的下西村之行就此定下。


    第二日一早,天将亮时,徐父和徐文修就已经梳洗完毕准备出门了。


    徐父跨了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今日父子俩的干粮吃食。


    徐父平常去下西村巡视田亩都会住个一两日,因此在下西村特地请人盖了个屋子,围了小院,用作歇脚之处。


    葡萄便是种在院子旁,院子周围都是徐家的田地。听着徐父这么描述,徐文修恍惚有种自家阿爹是个大地主,自己是地主家傻儿子的错觉。


    到了车马行,到处都是牲畜吵闹叫声,夹杂着粪便的味道,刺激的徐文修瞬间精神百倍。


    徐父熟练的找到车把式付了钱,从圈子里面牵出来一头壮实的牛,套上一辆木板车,便招呼徐文修爬上去坐下。板车三面都围上了木栏杆,倒是不用害怕摔下去了。


    出了县城城门,视野便开阔了起来,一开始牛车经过的土路还较为平整,但后边就变得坑坑洼洼了,徐文修坐在牛车上被颠的左右摇晃,感觉脑子已经快被摇匀了。


    徐父见着儿子颠的难受,就去草丛间抓了几把野菊花,编成了个花环给徐文修戴上。


    花环刚一戴上,徐文修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菊花香气。野外的小菊花生命力特别顽强,长得一丛一丛,花朵不大但香味却格外霸道,也特别醒神,让徐文修被颠的昏昏沉沉的脑袋缓解了许多。


    野菊花的香味让徐文修想起了以前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的日子,那时候也是长了满山坡的黄色野菊,一到开花的时候奶奶就会去摘上满满一大篓子,晒干之后用来泡水喝。


    徐文修不喝野菊花茶,但他祸害野菊花,总是捡上一根竹棍儿横着一扫,便是一地菊花残,被奶奶追着骂了好几次才放弃了对野菊的祸害。


    牛车行了大约一个时辰,便远远见到了村子的轮廓,村子不大,至少在周围田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小。


    待到牛车行近,便见着一个一身粗布短打的老汉,正是他们家的佃户王老伯,王老伯也是知道徐父今日来下西村,特地前来迎一迎。


    “主家到啦,这就是小郎君吧。”王老伯满脸笑意,显得格外和善。


    徐父摸了摸徐文修脑袋,也笑着回答道:“正是,这就是我家那小子,之前太过顽劣便没有带来村里,最近上了族学倒是懂事了许多,这不就带他出来逛逛。”


    王老伯家乡并不在下西村,是从别处迁过来的,家里人口多但地却很少,便佃了徐家的田来种。除了王老伯,下西村还有几户人家也是徐家的佃户。


    徐家祖父去世之前将别处的地都卖掉了,统一购置了下西村这边的田地,方便管理。后来徐家分家,徐父得了大半田地,而叔父分的则要少些,不过因为徐父不喜经营之事,县上的铺子便就补贴给了叔父。


    下西村的田亩、佃户们平常都是徐父在负责管理,叔父则专心经营铺子。


    王老伯跟着父子俩到了徐父的院子前就告辞离开了,院子围上了竹篱笆,院中搭了两间土砖屋,屋子底部嵌了一圈方正的大石头,整个屋子结实又质朴。


    葡萄架搭在院子左侧,上面结满了一串一串的绿色葡萄,果子微微透出些熟透了的黄色。


    这葡萄个头偏小,倒是和徐文修想象的不大一样,他最开始还以为是紫葡萄呢,不过尝了一下,这绿葡萄却特别甜,比紫葡萄更多了一丝清冽的口感。


    父子俩摘了许多葡萄,果肉清甜,一吃就停不下来,到了午食准备好的干粮也吃不下了。


    徐文修陪着徐父在葡萄藤下午休,打算小憩片刻,醒来再去田里到处逛逛。


    午后的阳光比较热烈,好在有葡萄藤遮挡,阳光透过叶隙洒下,落在紧挨着的父子俩身上,显得格外闲适与美好。


    这个午后徐文修睡的格外舒坦,醒来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瞬间觉得整个人都松快了。


    “醒啦”,徐父在旁边摇着蒲扇,看见徐文修醒了就停下了动作。


    徐文修看着徐父额头渗出的汗珠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他就说怎么越睡越凉快。


    “阿爹,天这么热要不就不出去了吧。”


    徐父浑不在意道:“这有什么,比这更热的时候你阿爹还去田里割过麦子呢。”


    这倒是没看出来,徐父身型偏瘦,皮肤也白净,怎么看都不像是下过地的人。


    或许是徐文修眼里的怀疑太过浓烈,俆父又解释着说“虽然阿爹只割了一刻钟,但也算是在烈日之下劳作过了。”


    徐文修:…………


    徐家的田产在村子东面,延绵着有一大片,俆父一边走一边指给徐文修看,田里种着小麦、油菜以及其他作物,有些徐文修也不太认得。


    就这样,走了许久俆父才带着徐文修逛完。


    徐文修又热又累,他估算着刚刚俆父指出来的田地,那都得有一百多快两百亩了,自家阿爹这得算是个小地主了吧?怪不得老见着俆父待在家里,整日无所事事,还一天到晚的盯着徐文修背书、练字。原来是家有余田,不缺吃穿,闲的。


    太阳西斜之时,父子俩才坐着牛车往县城赶,等到了县里天色已经黑了,俆父不想回去煮饭,就带着徐文修去了夜市找了一混沌摊,两碗混沌加一份蜜饯,这顿晚食便算解决。


    徐文修今日出了一身汗,又累狠了,到家之后草草沐浴一番就爬上床就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