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作品:《七零之富一代

    旧的一年被一顿丰富的团年饭送走,在激励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一九七九年正月初九的这一天,十六岁的李玉珍早早的起床整理好了自己,吃了早饭,背着一床大花面的铺盖,还有一根发黄的草席,带上她简单的行李,告别了家人,一个人直接往大山上的农垦茶场走去。


    这一天她没有走小路,她沿着铺满碎石的机耕道慢慢的往山上走,因为周姐姐给她说过,正月初九那天,左大哥要在县城里面拉大米、面粉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上山,也许会碰见。


    她都走了差不多五公路了,还没有看见拖拉机的影子,她正准备改道走小路的时候,突然听见拖拉机的声音,她迅速走上公路,周姐姐说道:“对不起,玉珍我们耽误了时间,让你走了这么多的路,赶快上来吧,你就坐在米口袋上面哈。”


    李玉珍迅速爬上拖拉机,把她的背包放在米口袋上,她坐在上面两只手紧紧抓住拖拉机上面的栏杆,一摇一晃的,都到中午了才到了队上。


    周姐姐带着李玉珍在伙食团打了三份饭菜,叫玉珍一起吃,玉珍还有些客气:“玉珍你就不要客气了,我知道你没有钱,我这里给你准备了饭票和菜票,我们都忙没有时间做饭,都是吃伙食团的。有空的时候我们也自己搞一些。”


    李玉珍从衣服的包包里面掏出两块钱递给周姐姐:“姐姐我就只有这么多钱,你先拿着,等我挣到钱了再还给你好不。”


    周姐姐关心的说道:“你收起来,一个女孩子身上不能一分钱都没有的。”说完就收拾碗筷准备去工作了。


    李玉珍也迅速镇定,跟着周姐姐来到队长办公室,周姐姐告诉队长:“李玉珍,我的远房亲戚,就留在我组上。”队长二话没说马上就给她报了名,希望她好好干。


    周姐姐带她去领了背兜和雨衣还有锄头,然后带着她扛着锄头背着肥料高高兴兴的去茶园除草、施肥去了。


    玉珍非常感激地说:“周姐姐我一定会给你增光的。”


    ……


    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在农垦茶场当起了采茶姑娘。


    周姐姐热情好爽,对小玉珍百般关照,非常耐心的给小玉珍讲解茶叶的采摘技巧以及茶叶在每一个季节的品质等……


    每年的二月中旬到清明节以前的茶叶是最名贵的,周姐姐告诉她:“玉珍我们今天采摘特级茶,你在采摘的时候不能有破碎、断裂,要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准确的拿着芽子,一芽一芽的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你先慢慢的练习,熟练了就加快速度,这种茶叶的工钱是最高的。”


    ……


    在周姐姐和那些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小玉珍每天活跃在那绿油油的茶园里面。


    她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茶树上就像蜻蜓点水一样,把一颗颗芽茶采摘下来放进了背兜,速度一天比一天快,慢慢的她采摘的数量超过了部分人员,大家对她赞不绝口,她自己也越来越有了干劲。


    采摘完了特级茶叶,又进入了一级茶叶的采摘,一级茶叶的工钱就没有特级茶叶那么高了,可一级茶叶的采摘面大了,一芽一叶,采摘起来更快更好采了,采摘的数量在特级茶叶的基础上可以翻上好几倍。


    一级茶叶采摘完了,又是二级、三级……反正茶树上新发出来的芽子和叶子都必须要采摘回去,车间分级制作。


    ……


    李玉珍勤奋好学,迅速熟练掌握了茶叶的采摘步骤,和大家一起顺利完成了明前茶的采摘任务。


    ……


    在短短的五十天内小玉珍就领到了两百多块钱,场里面给她颁发了一个红色的大号开水瓶,以资鼓励。


    两百多块钱领在李玉珍的手上,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这十六年来见到过最多的钱。


    她领到钱的第一时间就去还周姐姐的钱,周姐姐告诉她“你赶快把钱给你的阿妈送回去吧,让你阿妈高兴高兴。我的钱就以后再还吧。


    李玉珍休假两天,正好赶上左大哥去场部装成品茶叶去山脚下的中转站,然后买生活必须品回队,李玉珍抱着开水瓶,坐在左大哥的拖拉机上一起下山去了。


    ……


    玉珍阿妈坐在大门口的一把竹椅子上,看见女儿回来了,急忙安排:“玉林赶快去抓一只大点的鸡来杀了,今天晚上把你阿姐也喊回来,我们一家人热闹热闹。”


    ……


    玉珍看见她阿妈高兴得热泪盈眶,放下开水瓶一下就扑到了她阿妈的怀里:“阿妈,我挣到钱了,我是给你送钱回来的,这个开水瓶茶场给我的奖励。”


    ……


    春茶采摘在即,李玉珍为了挣钱,也没有在家久留。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起床草草的吃了一点早饭,走之前她把钱拿出来,然后留下自己的生活费:“阿妈,这里还有两百多块钱,你拿着去一人做一件新衣服吧。”


    玉珍的阿妈说道:“我们是不会用你的钱的,给你存起来。”


    玉珍笑着说道:“我把钱给你了,你就自己安排吧,我下个月领到了钱又给你送回来。”


    转过身来吩咐二哥:“阿哥,我现在可以挣钱了,也尽量不要让阿爸太累,”


    玉珍的二哥微笑着说道:“阿妹你就放心吧,他们也是我的阿爸阿妈,我们虽然出不了多少钱,可我们出力肯定是全力以赴的,你就专心挣钱吧。”


    ……


    玉珍的二哥扛着一架木梯子,架在房梁上给他取了一个焗墨老黑的老腊肉:“阿妹你不在家,阿妈阿爸给你留的,不让我们吃,怕你没有吃到。你就拿去煮着吃吧。”玉珍的鼻子一酸想了想就接过来提起,又匆匆的离开了家上山挣钱去了。


    从李玉珍家到茶场有差不多三十公里的路程,其中就有二十公里以上的山路,就是走得再快也需要半天的时间,玉珍一路小跑来到了山脚下,山脚下茶场的中转站,每天都有送成品茶叶的拖拉机在中转站卸货。


    李玉珍刚好准备进去看看,突然又是一架拖拉机从她的身边经过,他迅速跑过去一看:“啊!左大哥,你什么时间回去。”


    左大哥看见她气喘吁吁的样子:“玉珍你先休息一会儿,我这里下了茶叶我们就一起上山,今天的生活用品别人都拉回去了。”


    李玉珍吃了一颗定心丸,提着腊肉就在旁边一个光溜溜的石板上坐下,看着别人一包一包的从拖拉机上把茶叶卸下来,放在库房里面。


    不一会儿拖拉机上的茶叶就卸完了,左大哥拿着单据让库房签了字,然后挥了挥手:“玉珍上车吧,我们上山去了。”


    小玉珍高兴的上了拖拉机,把腊肉送到左大哥的眼睛面前晃了晃:“左大哥,你回去的时候就把这个腊肉拿回去哈,我阿爸、阿妈给你们的,他们让我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挣钱的地方,又关心我,照顾我的。”


    左大哥说道:“玉珍,你不要那么客气,举手之劳的事情嘛,再说是你自己在挣钱,又不是我们给你的钱。”


    小玉珍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有微微的一笑:“大哥,你就带回去吧,别的我们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我知道怎么做的。”


    李玉珍回到茶场,已经快到中午饭点了,她拿着饭票、菜票和她的洋瓷碗快速去了伙食团,伙食团有四个打饭窗口还全都是关着的,因为采茶的人都还没有回来,她就在窗口下面站了一会儿,窗口突然打开了一个,她把饭票和洋瓷碗递给师傅:“二两饭,一份洋葱炒肉。”


    ……


    吃过中午饭,她又背着背兜去茶园采茶去了。


    李玉珍一边采茶,一边在空余时间复习功课,她一心想多挣钱让她阿爸、阿妈不用操心她,好好享受几天好生活。一分一秒对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她身边有什么与她有关的事情,对她来说只要没有伤害到她的切身利益,她都一概不去理会。


    ……


    有一天她和周姐姐面对面的在一起采茶,周姐姐给她说:“玉珍我们队里面好多人都好羡慕你哦,这里的好几个男知青都非常喜欢你,有三个省城的知青和两个地区的知青,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场医,高医生的三儿子,他们都委托我给你说媒,你觉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呢。”


    李玉珍的脸瞬间通红,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这个好心姐姐的提问。


    她好久才回过神来,突然想起,原来每天在她寝室里面那张烂桌子上放的那几碗饭都是那几个男生给她送来的,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把那几碗饭分给了她同寝室的几个女生吃了。


    ……


    几个男生是在追求她,她却什么都不懂,可她还是隐隐约约的觉得那几个大哥哥在找机会给她说话,看她的眼神是有些异常,她也有些难为情,她往往是以回避为上策。


    其实她的脑壳里面不是少了这样一根筋,是因为她只有十六岁,一心就想努力挣钱,让她父母过几天好日子。


    两天以后李玉珍找到周姐姐:“周姐姐我谢谢你的好意了,我在山上来就是为了挣钱的,现在已经恢复高考了,我还想去读书的,我不想在山上呆一辈子,麻烦你转告那几个哥哥,明天开始就不要给我送饭了,我不想欠他们的太多,我还不起他们。”


    周姐姐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平时她也很关心小玉珍的工作和生活,她是有家庭的人,对于找对象、结婚、生子她觉得就是女人最幸福的事情。


    所以;周姐姐还是苦口婆心的帮小玉珍编织人生美梦:“玉珍,我知道你的心情,不管你以后去哪里,同样还是需要找对象结婚的,何况这些知青也慢慢都回城了,说不定你找一个省城的知青,你以后也就可以到省城去工作了,这和你读书一点都不冲突嘛,你照样是进城,而且还进省城这些大城市。”


    省城是李玉珍最向往的地方,可她不想以通过找对象结婚这种方式进省城,她找了一个借口:“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人家大城市里面的人,我还是最好不要高攀,免得以后受了欺负都找不到地方诉苦。”


    周姐姐呵呵一笑:“你是真的像个小大人,这些事情你都想得到。”


    小玉珍很尴尬的还是应对了周姐姐:“再说我们农村这种儿女的终身大事,是需要通知自己父母的,要不我请假回去给我父母说一下,看看我父母怎么说。”


    周姐姐微笑着说道:“可以啊,就这么定了,你明天就请假回家去。”


    小玉珍委婉的说道:“姐姐我想把春茶采完了才回去,我还可以多给我阿妈拿些钱回去嘛。”


    ……


    通过大家的努力采摘,春茶终于顺利采摘完成,小玉珍休假回家了两天,返回到茶场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点了,周姐姐已经早就做好了一大桌子菜等着她了,她连手上的包包都来不及放在宿舍,就让周姐姐拉去她家吃饭了。


    玉珍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大哥哥也坐在桌子上等着吃饭,小玉珍的脸瞬间红得发烫,心里面在想这不可能就这样:乱点鸳鸯谱了吧?


    周姐姐把玉珍拉过去坐在饭桌上:“玉珍你不要拘束,今天在这里的几位都是你认识的,只是我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比你多了几年,可我们还不如你,你看你挣钱比我们多,你才来茶场几个月,就成了我们的模范标兵,我们都要向你看齐。”


    周姐姐看大家都愣起了,赶快扭转话题:“大家不要愣起,赶快动筷子,玉珍你今天要多吃点,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大家的小妹妹了,我们大家真诚的邀请你加入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队伍,以后每次聚餐我们都希望你能积极参加哦。”


    突然一阵激励的鼓掌声,小玉珍吓了一跳,这是她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场面,这是什么意思,是对我鼓掌吗?还是周姐姐前面这一番话说得太好了呢?


    掌声响过,大家纷纷开始热火朝天的动起了筷子,小玉珍默不作声的也开始吃了起来,大家看小玉珍不好意思去挟菜,都拿起筷子去给她挟菜:“小妹妹你不要客气,你在我们面前尽量随意。”


    瞬间,李玉珍碗里面的菜堆成了一个小山头。


    她更不好意思的吃了,那些哥哥、姐姐们喝着酒划着拳,差不多折腾到了十二点,玉珍给大家告辞了:“你们慢慢玩,我先回寝室了,明天要早起,谢谢你们的热情款待。”


    她刚离开饭桌,突然就安静得没有一丝丝的呼吸声,李玉珍还以为是全部醉倒了呢,急忙转身一看,天哪,那么多眼睛都直直的看着她,没有一个人说话,她也没有说话,周姐姐给她挥了挥手,意思是你走吧不要管我们。


    李玉珍跨出门槛才发现自己手上端着那些哥哥、姐姐们给她堆的小山头,难怪他们都盯住她哦。


    哈哈!原来她是在桌子上没有吃,端回去慢慢吃哦,她自己也不由自主的笑得直不起腰……哈哈。


    茶场的生活对于那些大城市的知青来说确实是很枯燥的,工作之余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父母亲又不在,那些单身知青也就只能在周姐姐家聚会,吃吃饭,喝喝酒、摆摆龙门阵。每次周姐姐也都要热情的邀请小玉珍参加,偶尔给李玉珍提起她的个人问题,希望能知道她回家给她父母是怎样说的。


    李玉珍是一个很有主意的女子,她明确给周姐姐回复:“姐姐,我父母的意见是最起码要到了二十岁再考虑个人问题,现在考虑有些过早了。”


    周姐姐明白了,大家毕竟都是年轻人嘛,看以后的缘分吧,接下来就没有再给玉珍提起过这一类的事情了。


    其实李玉珍回家就根本没有给父母说起过个人问题,就是回家看看父母,然后再拿了一些老腊肉来给大家聚餐的时候一起吃。


    ……


    夏茶的采摘工作又在紧紧张张进行中,夏茶也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的等级。周姐姐告诉玉珍:“夏、秋茶和春茶的口感是有区别的,春茶的口感清香,夏、秋茶由于日照太强,喝起来就带有一丝丝的苦涩。”……


    夏天的茶毛虫特别的多,那些正式工都有皮裤和雨鞋,李玉珍是临时工,就没有,她每天都被那些茶毛虫扎得满身是包,可她从来就没有因为这一点小小的问题影响了她的工作。


    她认认真真的采摘完了,春、夏、秋三季茶叶,十月份以后又开始给茶园修枝、除草、施肥,给下一年的春茶奠定基础。


    ……


    李玉珍一边努力的采茶,一边刻苦复习,第二年的春茶采摘结束,她就参加了高考,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省城的一所公路机械技工学校,交通运输财会专业,读了两年中专,终于圆满完成她的读书梦。


    ……


    每逢假期李玉珍就回到茶场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采茶,并和大家互相交流心得,那些单身哥哥们被小玉珍坚定不移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她的路越走越宽,他们也要赶上时代的发展,早日返城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