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马屁不穿
作品:《甄嬛传之这个太后我当定了》 年羹尧因为平定西藏和青海的军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功和二等功,此次西南大胜,直接晋升为一等功,还加赏了子爵,在华贵妃的请求下,改由长子年富继承。
华贵妃的亲生父亲也被封了一等功,外加太傅衔。
其母被赐予二品诰命。
“华妃还没受封之前已经嚣张的好像要不把我这皇后放在眼里了。
区区汉军旗,还敢肖想后位?如今皇上只封了她贵妃之位,而不是堪比副后的皇贵妃,也狠狠戳破了她的痴心妄想!”
皇后胸脯起伏不定,心里窝的火还是没散干净。
剪秋眼眸低垂道,“华贵妃再是家世煊赫,她最想要的东西却一直遍求不得。
日前还把那个青海来的大夫送进宫,在宫里强迫自己进汤药,吃酸黄瓜,如此苦心孤诣,却不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子嗣了,终究是无福。”
皇后冷笑一声,“怕是因为柔妃和莞嫔,受了刺激了吧。也好,明日我和皇上去天坛祈福,顺便到甘露寺小住几日,也留的她们多去华贵妃的宫里吸吸那欢宜香。
若是能让柔妃以后再无子嗣也是好的,最好能让莞嫔的孩子,一击毙命……
那欢宜香里的麝香,可是当门子,药性最是强劲,真是极好的一味香料呢……”
苏秦正在给六皇子绣小衣,这孩子倒是皮实,内务府送来的他也穿的挺美,但是里衣虽然精美,但是小孩子穿还是磨皮肤,脖子都磨得红了,也没见他哭喊,真是奇了。
苏秦只好自己给孩子做小衣了,眼看快绣完,就差收边了,苏培盛带着小太监过来通知,说皇上请柔妃娘娘去养心殿伴驾。
苏秦之前也曾来养心殿侍奉,说是侍奉,多是皇帝想找个机会见见她,她来的时候多半就是在一旁歇着,心情好时候主动来磨个墨,没心情的时候,递个点心就算完活儿 。
苏秦今日也算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格外殷勤。
端茶倒水亲力亲为,磨墨逗趣儿不在话下。
“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皇上的字,行书跌宕,用墨酣畅,气脉一贯,将晋唐的古朴及董其昌的逸气熔为一炉,实有大家风范啊。”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苏秦见皇帝果然放下了手中的折子。
皇帝站起来略微活动了下手腕,笑道,“原来柔儿对书法也有见地。”
“臣妾的书法倒是一般,不过所谓字如其人,皇上行书流美秀丽,秀丽中又有圆润,不拘一格,行笔疾迟有序,气脉贯通。
一看就是胸有丘壑,心怀天下之人。”
苏秦其实看的都很粗浅,但是皇帝自己写的“不愧天地”,又每天兢兢业业在养心殿批折子,还不长寿,想必是很有事业心的皇帝,往这方面夸绝对没有问题。
皇帝听了心里也很是认同。
“没想到朕的后宫人才济济,柔儿颇有见地。
皇阿玛以前喜欢习董其昌的字,朕为了追随他老人家,也习了董其昌和赵孟頫,每日勤勤恳恳,练字不辍,倒也练出些趣味来了。”
“咦,这寿山石雕螭印倒是有趣”,苏秦好奇的把印反转过来,赫然是“为君难”三个字。
“之前在九州清晏的书房,好像见过这个匾额似的,臣妾可有记错?”
皇帝温柔的笑了,“你没记错,朕命人刻了好几方这个字样的印章,一般钤在御书和一些古书画上,用以激励自己不要忘记身为皇帝的职责。”
“皇上秉承天意,安抚万民,必能做一个好皇帝的。
只是皇上心系天下,也该注意身体,您披折子的时间,是不是太久了?
长此以往,可不是养生之道。 ”
皇帝走过来把苏秦揽在怀里,动容的看着她,半天没有说话。
苏秦扬起小脸羞涩的看着她,“皇帝作何这样看臣妾?”
“别人都只关注朕赏的衣裙钗环多不多,只有你关心朕吃的好不好,身体如何。
朕真是幸运,若不是身为帝王,而只做个闲散王爷的话,能有一贤惠福晋,有如你和世兰、嬛嬛,两三美妾,足以。”
苏秦心说,两三美妾足矣,你可够贪的啊。
“皇上,听皇后娘娘说,你和她明日要去天坛祈福,顺便去甘露寺?”
“怎么,你也想去么?”,皇帝问道。
苏秦当然不能被皇后抓住任何逾越的把柄。
“之前熠儿免于中毒,想是老天叫他避过此难,臣妾一介后妃,哪里配合皇上一起在天坛祈雨,只是,想去甘露寺上香,为孩子祈福还愿,臣妾别无所求,只希望佛祖显灵,保佑熠儿能平安长大。”
“你心意虔诚,神佛必会听到你的祝祷的。”
苏秦得到满意的回答,身心愉悦的回了永寿宫。
皇后对养心殿的对话一无所知,直到第二日晨间,皇后看到眼前的三台轿辇,才知道,柔妃竟然也要跟着去。
以往圣祖皇帝在的时候,也常带后妃祈雨的,但这次,是皇上即位以来第一次祈雨,柔妃竟然也要过来捣乱!
不止皇后不知道,后宫众人都前来送行的众人,发现柔妃暗红色吉服,立在皇帝身边,像是同去的样子,才知道,柔妃在景阳不动声色,今儿却能陪着皇上皇后同去祈雨,真是好本事。
华贵妃看了皇后一眼,“昨日去景仁宫请安,倒是不曾听柔妃妹妹说也要同去祈雨。”
苏秦淡笑道,“华贵妃有所不知,是昨日皇上召臣妾前去养心殿时才决定的。”
皇后开口道,“你若是前去天坛,六皇子谁来照顾呢?”
“禀皇后,臣妾已经让白薇并几位乳母,把弘熠送到太后宫中了,臣妾知道太后娘娘身体不好,也并不劳烦娘娘探望,只要弘熠在太后娘娘的寿康宫待着,想必最是安全不过。”
皇后脸上笑容僵硬,“柔妃也太小心了些。”
华贵妃道,“柔妃可是多虑了,又没有人跑去你的永寿宫加害六皇子,这么小心样儿个给谁看?”
苏秦不欲和华贵妃对上,好让皇后捡漏,因此并不与华贵妃强辩。
皇帝见苏秦进退有度,也不与华贵妃争锋,“时辰不早,走吧。”
众人目送帝后和柔妃的轿子,出了大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