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告诫静白
作品:《甄嬛传之这个太后我当定了》 苏秦跟着帝后的銮驾,出了内城,抵达了天坛的祈年殿。
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从远处看,像个巨型的尖顶帽子。
这祈雨之所,真是庄严肃穆啊。
“皇阿玛以前也会带妃嫔一同祈雨的,你既然来了,就一起吧。”
苏秦乖巧称是,一言一行都紧紧跟着皇后,皇后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什么。
皇后身着皇后吉服,面容端肃,念念有词。
“祈天降大雨,以解河南之困。必斋戒自身,愿祷后甘霖。
君上子嗣凋零,请上苍指引,赐下皇子,稳固社稷。”
皇帝看着皇后如此虔诚,恍惚想起她刚进府的样子。
那时候宜修也是如此,注重规矩,看重子嗣,自己承诺她,若她能生下长子,就为她请封为嫡福晋,后来纯元进了府,相继有了两个阿哥,却一个都没立住……
皇后提起过往,“臣妾和姐姐福薄,只希望众姐妹能争气些,为皇上绵延子嗣,开枝散叶,希望莞嫔这次可以一胎得子,这样宫中就有两个皇子可以和三阿哥作伴了。
三阿哥也是可怜,这么多年都没个兄弟陪伴在身边。”
皇后在皇帝面前,状似真诚恳切的为他求子,但苏秦真是没耐心听她讲这些破事儿。
宫里那么多胎,不都是你打的么,还逼迫本尊侍寝后喝避子汤药,给瓜尔佳氏麝香珠串,更别提富察贵人的胎也是你暗示本尊去配香料害人。
在这儿演的倒是来劲儿,神佛面前,也不怕遭报应么?
“皇上,能否让苏公公陪我先行去甘露寺,您和皇后娘娘一路舟车劳顿的,就在斋宫休整好再去吧,臣妾先为您和娘娘开路如何?
臣妾自从生产,身体好像就大不如前,想趁着这次出行,练练身也修修心,这样在佛祖面前还愿,也显得虔诚些。”
皇帝听完心疼的道,“你生产弘熠辛苦了,日后还是要小心养护身子。苏培盛,多带点人,好好看护你柔主子。”
苏秦没想到这样轻松。
这下可以好好看看外面的景色了,真是难得。
不怪宫里那些人喜欢去御花园和宫中长街乱逛,再好的花草,长年累月待在宫里面,总会有种审美疲劳的感觉。
但这甘露寺就不一样了,满山青翠,古树成林。
这些古松都在这里躺了几百上千年了,连这里的牡丹花都是百年老枝,无人修剪,自由生长。
苏秦抵达时是已经是晌午,住持带着众尼过来拜见,“贫尼静岸,是甘露寺的住持,柔妃娘娘是想先修整一番还是前去参拜?”
眼前为首的面目持正的中年女子,正是静岸。
左边那个眼睛圆圆,面露精光的,大概率就是静白。
住持右边那个,看起来眉目坚定的,想必是莫言。
苏秦心里有数了。
“本宫是来给佛祖还愿的。”
住持道,“如此,请柔妃娘娘随贫尼来。”
进了内殿,殿内的横枋上挂有“树精进幢”的匾额。内侧则挂着圣祖皇帝的手书“清戒”二字,殿内檀香缭绕,一尊金佛立于堂上,面目悲悯,金光大盛。
四周壁龛,供着无数莲花花灯。
“静岸住持,为何花灯以莲花供奉?”
“回禀娘娘,莲花为佛教圣物,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灯,取光明 和智慧之意,我佛用莲花警醒世人,求智慧,去愚痴。
凡事,不要强求,顺其自然。以灯破暗,自能以智除惑。
因此寺中为人供奉长明灯,且以莲花加持。”
苏秦本来没有信仰,但是自己为何能身死不灭,来到小世界积攒功德?
这是否说明,世界确实自有因果轮回。
至于本尊,自己此生多不如多替她积攒些因果福报,去去她的业障。
苏秦开口,“多谢住持,本宫想为家人点燃长明灯。”
苏秦默默给皇帝添了一盏灯,又给柳氏、弘熠各点了一盏。
在殿中静心祈祷了半晌出来。
静白主动道,“住持,不如贫尼引着娘娘前去用些斋饭吧。”
静岸开口,“柔妃娘娘,这是静白,专管寺务杂事,就由她安排娘娘在寺中的起居吧。”
“如此,就劳烦这位师傅了。”
静白眉开眼笑,“哪里哪里,贫尼静白,能为娘娘驱使,是贫尼的福气。”
苏秦好好的享受了一顿素斋。
一碗素面,上面只有雪菜豌豆,并几样酱菜,没有葱蒜的调味,却别有一番滋味。
苏秦问静白,“寺中可有从宫里出来的人么?”
静白一时不明白苏秦的意思,“这……,确实有一位在山中安栖院修行的居士,曾是先帝舒妃。”
苏秦暗道,怪不得甄嬛一说出宫修行没人有异议,原来是早有先例了。
苏秦又道,“舒妃是果郡王的生母,想必就算出宫修行,也无人敢冲撞。
但若是日后也有从宫中出来修行的贵人,想必你们这慈悲为怀的出家人,自会加以善待吧。”
静白不明所以,但是赶紧答话,“那是自然,出了宫,就是六根已净尘缘已了,我等必会把她当做修行中人看待,娘娘不必有此等担忧。”
苏秦淡笑道,“静白师傅,甘露寺乃清修之地,但本宫观你面相,却好似六根未净,倒不似你所言的修行中人。
本宫希望你明白,后宫势力纷杂,但是没有哪个妃嫔是毫无根基的。
就算一时失势,也不代表永远失势。你要小心谨慎,不要随意践踏。”
静白道,“贫尼不懂娘娘的意思,但贫尼一定照做。”
苏秦不以为意,“你现在不明白不要紧,你总会明白的。
但是本宫可是已经告诫过你了,回头可不要行差就错。
听懂了吗?”
静白紧张道,“贫尼谨遵娘娘法旨。”
用了斋饭,也敲打过了静白,苏秦难得过了一日彻底不被打扰的时光。
第二日一早,帝后的銮驾抵达了甘露寺。
皇帝看苏秦心情很好,“甘露寺的景致确实不错,难得你喜欢这里。”
苏秦回答道,“在这里静心礼佛,听听山间松涛之声,可以涤荡心灵。
难怪太后娘娘喜欢礼佛 ,臣妾不过沉浸了两日,已经受益匪浅。
还有,这里的斋饭也还不错,您还没尝过吧?”
“听你一说,朕也有些饿了,一会儿陪朕一起用些吧。
朕见你只点了三盏长明灯,怎么没有为自己和你父亲、弟弟点一盏呢?”
苏秦笑容淡淡,“听住持说那长明灯的莲台花座,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
臣妾没有给自己点,正是因为这三盏灯,每一盏都能代表一个阶段的自己。
臣妾幼时艰难,与生母柳氏相依为命,所以娘亲在一起的日子就是臣妾的过去。
后来有幸入宫,成为皇上的嫔妃,陪伴皇上的日子就是臣妾的现在。
去岁除夕臣妾诞下熠儿,血脉牵萦,臣妾以后会陪伴他长大成人的时光就是臣妾的未来。”
皇帝深以为然,夸赞道,“柔儿对佛道,别有见地,其实朕潜邸时期也曾深入研读过一阵佛经。”
正要和苏秦畅谈佛法,苏培盛急切来报,“皇上,宫中传来消息,莞嫔出事了,果郡王想跟您详细禀告。”
“让允礼进来”。
果郡王一进来见室内还有苏秦略微不自在,但眼下也都顾不上许多了。
“拜见皇兄,臣弟有急事禀。碎玉轩的莞嫔小产了!”
皇帝眉目锁紧,“为何,你细细说来!”
“承乾宫的浣碧过来求我救救她们主子,说莞嫔顶着大日头被华贵妃罚跪背诵女戒,已经半个时辰了,烈日炎炎,莞嫔面色发白已经快撑不住了。
臣弟害怕皇兄子嗣有碍,所以擅闯翊坤宫救出晕厥的莞嫔,送回承乾宫时,她身下都是血。臣弟无能,没能及时救出莞嫔,她的孩子,没了。”
苏秦急问道,“莞嫔情况如何?”
果郡王看了一眼苏秦,“小王出来之前,已经去请了太医,浣碧说莞嫔晕厥还未醒来。”
皇帝脸色阴沉,“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