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二十一章

作品:《被迫嫁给摄政王后

    宋临晚本来背的语气没有一点起伏,听到谢寻这样说,倒是突然来了兴趣。


    她眼角上挑,神神秘秘的问,“王爷,什么秘辛,可以偷偷告诉我吗?”


    谢寻还未回答,宋临晚已经自动脑补了一大堆四大家族的爱恨情仇。


    什么孙家女爱上刘家郎,只可惜长辈坚决反对,两人含恨而死,什么田家女嫁了马家郎,只可惜马家郎负心,两家决裂。


    宋临晚还抽空抱怨了一下,爷爷明知道她最喜欢这些了,竟然都不透露一点给她,过分。


    谢寻故意吊着宋临晚,他舒适的往后一靠,“王妃这么想知道,那等会儿就得好好表现了。”


    宋临晚被谢寻弄得更加急切了,话只起一个头,这是最让人心痒痒的。


    宋临晚拿出了自己的一贯的作风,她伸手食指放在脸旁,可怜兮兮的说道,“王爷,就透露一点点,一点点就可以了,就当提前给我的奖励。”


    谢寻懒洋洋的喔了一声,“奖励?本王还未同你算私自见慕长川的账。”


    宋临晚往后一靠,也懒得装了,她就没有见过这么斤斤计较的人!小气鬼!


    马车停下,谢寻一如既往的同宋临晚装的夫妻情深。


    这代刘家家主是刘方鼎,已经年过七十,刘泽是他长子,官至尚书,现在刘府的家业由他的二儿子刘文瑞打理。


    此次,退居幕后的刘方鼎竟亲自到门口迎接谢寻。


    刘方鼎带着刘府众人向谢寻行礼。


    谢寻还是同刘府行人介绍了慕长川,“这位是朝廷派来赈灾的慕侍郎,慕侍郎,这位是刘家家主刘方鼎。”


    刘方鼎迎三人入刘府,慕长川一进入刘府,脸色就沉了下来。


    刘府内白光盈盈,隔着几步就有一盏鎏金莲花琉璃灯,花园里的石狮子嘴里还叼着夜明珠,整个刘府灯火通明。


    借着灯光,可以看到刘府金玉满园,奇珍异宝无数。


    刘府有专门的院子迎客,宋临晚随着谢寻落座,随着他们落座,上菜的丫鬟鱼贯而入,全部端着金银盘。


    上菜的丫鬟一个个穿的如同盛夏一般,清凉的让人不忍直视,手腕和脚腕上,都带着银环铃铛,宴会厅叮铃铃的响。


    丫鬟还在上菜,一堆舞姬拥门而入,一个个妖娆动人,细腰长腿,一身红色舞衣更是衬得身材凹凸有致。


    宋临晚低头看了一眼自己,一身绿色长裙,她今日起的晚了些,打扮的素净了一点。可是,她和谢寻演的不真吗!!!


    宋临晚几次偏头去看谢寻的表情,她倒要仔细看看谢寻喜欢什么样的。


    宋临晚第一次转头,谢寻在看她,宋临晚急忙转头;


    宋临晚第二次转头,谢寻还是在看她,宋临晚迟疑的转头。


    宋临晚再一次转头,谢寻还是在看她!


    宋临晚最开始以为是巧合,但是一连三次,她觉得不该都这么巧。


    宋临晚再次转头,没有立即转开,发现谢寻真的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神情坦荡,反倒是她看起来比较心虚。


    宋临晚被吓了一大跳,摸了摸自己的脸,是有什么脏东西吗?


    她也感觉不出来,宋临晚小声的问道,“王爷,你在看什么?”


    谢寻回答的理所当然,“在看本王的王妃。”


    谢寻这是被人夺魂了!


    宋临晚低声问了谢寻一句,“王爷,你没事吧。”


    谢寻慢条斯理的回答,“王妃,本王能有什么事。”


    宋临晚再三忍耐,谢寻始终没有移开目光,她被看的坐立难安。


    宋临晚正再次想开口问,刘文瑞示意舞女退下,丫鬟布完菜,也跟着退下了。


    然后,让她坐立难安的目光消失了。


    宋临晚心里呵呵两声,谢寻还真是物尽其用。


    刘方鼎举杯敬向谢寻,“王爷大驾光临,刘府蓬荜生辉。”


    谢寻答到,“刘家主客气。”


    刘方鼎一饮而尽。


    刘方鼎随后又敬向慕长川,“慕侍郎,南溪水灾之事,还得慕侍郎辛苦。”


    慕长川看向刘方鼎,没有举杯,质问到,“刘家主,南溪水灾泛滥,而刘府却如此铺张浪费,怕是不合适!”


    慕长川一席话,直接把刘府众人都惊在了原地。


    在别人的地盘当场砸场子,也不知道该说他勇还是蠢。


    刘方鼎看向谢寻,谢寻神色自若的吃着菜,似乎毫不关心这场闹剧。


    宋临晚朝着慕长川挤眉弄眼,示意他好好说话。


    慕长川实在是忍不了,宋临晚没有遗传到的宋澜的脾性,在慕长川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慕长川起身,“刘家主,敢问南溪的粮食,有多少是进了刘府!”


    宋临晚想起身拦住慕长川,刚有动作,就被谢寻拽住,他扣着宋临晚的手腕,低声说道,“王妃,好好吃饭。”


    宋临晚瞪了他一眼,被谢寻反瞪回去。


    刘方鼎此时已经放下酒杯,沉声问道,“慕侍郎,你说话得有证据,刘府可没有动过南溪一颗官粮。朝廷总不能自己拿不出粮食,就学着栽赃嫁祸那一套。”


    慕长川被倒打一耙,他却丝毫不惧,只要查了刘府,赈灾还愁没有粮食,“我会即刻上书皇上,让他彻查刘府。我不信刘府如今的家业,不是官商勾结的结果。”


    刘方鼎也来了气性,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会怕这个黄毛小儿,若不是谢寻在,他慕长川连进刘府的资格都没有。


    刘方鼎冷笑到,“那恭候慕侍郎大驾。”


    “本官会的。”


    慕长川说完,准备抬腿就走,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转身看了一眼宋临晚,发现宋临晚正同谢寻说话,他不在顾忌,转身出了刘府。


    “王爷,你松开,你捏的我好痛。”


    宋临晚想把自己的手腕从谢寻的魔爪中拯救出来,奈何她使出浑身解数,还是一败涂地。


    谢寻瞄了她一眼,还真会睁眼说瞎话。


    谢寻扣的及有分寸,他并未勒住宋临晚的手腕,就是简单的扣住了而已。


    但是宋临晚挣扎半天还未挣开,那也是出人意料的。


    等到谢寻放开了宋临晚,宋临晚只来得及看到慕长川的背影。


    谢寻这时似乎才发现了这场闹剧,无关痛痒的说到,“刘家主,慕侍郎是本王王妃的师兄,他想一起前往,本王不好薄了王妃的面子,还请刘家主见谅。”


    刘方鼎怎敢让谢寻赔罪,他急忙起身,“王爷客气,刘府行得正坐得端,不惧搜查。”


    刘方鼎说的义正言辞,宋临晚若不是进了刘府,她可能就要相信了。


    刘方鼎知道自己第一招失算了,摄政王对宋临晚还真是极尽宠爱,连为了她,竟然连慕长川都带来了。


    谢寻接着说道,“刘家主放心,有本王在,谁也查不到刘家。慕侍郎如此着急上火,不就是没有粮食赈灾吗?只要流民解决,还需要什么赈灾粮。”


    刘方鼎本来还在思索下一步,见谢寻直接这样说,倒是省了他不少的事情。谢寻做事还果真是雷霆手段,也不怪这些年争议不断,他大笑一声,“王爷这话豪爽,不枉老夫亲自来见你,还真是英雄出少年,王爷有如此胆魄,未来一定不会止步于此的。”


    谢寻毫不在意他的吹捧,“刘家主打住,我这什么都没有做,已经是乱臣贼子了,要是真传出去点什么?那我那名不经传的祖坟,都得让人刨的干干净净。”


    刘方鼎看向刘文瑞,“文瑞,还不敬王爷。”


    刘文瑞端起酒杯,刘方鼎介绍到,“王爷,这是二子刘文瑞,刘府如今都由他打理。”


    谢寻说的客气,“常听刘尚书提起,刘掌柜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宋临晚就听着他们你来我往的说了一晚上,她发现,谢寻竟然这么的能说会道,连一个商铺的掌柜都说不过他。


    谢寻似乎格外喜欢刘府的酒,宋临晚问了一想,醇香扑鼻,可是新婚之夜的记忆太过惨痛,她可不想再尝。


    宋临晚见谢寻喝的有点迷离了,低声问道,“王爷,你还能走吗?”


    谢寻眯着眼睛看着宋临晚,手轻轻搭着宋临晚的肩,“王妃,不是有你吗?”


    宋临晚急忙摇头,“我不行,让喻林背你,他背得起。”


    谢寻偏头瞧了喻林一眼,半笑,“王妃,本王不重的。”


    宋临晚摇头,谢寻就算不重,那也比她重,她才不要给自己揽活,谢寻都喝醉了,明天八成不记得今天晚上的事,她从来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王爷,你喝醉了,让喻林背你,这样免得颠簸,也免得米难受。”


    谢寻伸手招来喻林,宋临晚心中窃喜,然后谢寻说道,“喻林,你先回马车。”


    宋临晚,“!!!”


    宋临晚想跑,再次被谢寻扣住。


    宋临晚内心崩溃,喝醉了力气怎么还这么大。


    谢寻又同刘瑞磨蹭了半个时辰,刘方鼎已经退场,宋临晚听着他们已经讨论到了南溪今后的发展,完全把流民之事视作无物,还是有一点点发愁。


    等到最后走时,刘瑞已经快喝的不省人事了。


    宋临晚认命的扶起谢寻,谢寻一只胳膊搭着宋临晚,颇有些步履蹒跚。


    谢寻的呼吸打在宋临晚脖子上,混杂着酒香,宋临晚觉得很痒,又不敢动,僵硬的扶着谢寻离开。


    宋临晚走了两步,发现真的还挺轻的,谢寻走到一半,突然不走了。


    宋临晚只能停下来,她拖不动谢寻,“王爷,怎么了?”


    谢寻揉着头,“王妃,人有三急。”


    宋临晚听的脸一红,退了半步,前面领路的丫鬟听到这话,绕路带着他们去了茅厕。


    宋临晚没有走进,在外面的亭子等着,晴绿和丫鬟也在一旁等着。


    亭子外面的桃树已经结果,刘府的果树很少,除了桃树外,宋临晚见到都是观赏树木。


    宋临晚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她看向晴绿,有些尴尬的问,“王爷,怎么还没有出来?”


    三人面面相觑,最后刘府的丫鬟问道,“要不奴婢找人去看看。”


    宋临晚摇了摇头,“王爷可好面子了,这种事情千万不能说,王爷恼羞成怒有人就会掉脑袋。”


    丫鬟立马点了点头,南溪虽然远离京都,可是摄政王的凶名还是有所耳闻的。


    宋临晚等的都快睡着了的时候,谢寻终于出现了,谢寻醉眼迷离,走路都晃,宋临晚急忙上去扶住谢寻。


    一行人磨磨蹭蹭,终于离开了刘府。


    谢寻一上马车,就立马坐直了身体,完全看不出一点醉意。


    工具人宋临晚,“?????”


    “你竟然装醉!”


    谢寻靠着马车,“王妃,本王醉了都不肯扶一把,还真是冷心薄情。”


    宋临晚反问,“王爷何时醉了?王爷你这是装醉炸我呢?”


    谢寻难得被宋临晚噎了一次。